裸官是什么意思(裸官为什么不可以)

徐世平:中国古代有很多“裸官”前几天央视播了一部电影叫《以史为鉴,以诚相待》,里面提到一个细节,很有意思。河南省内乡县,一个有着千年考证历史的县,保存了历代各代

徐世平:中国古代有很多“裸官”

裸官是什么意思(裸官为什么不可以)插图

前几天央视播了一部电影叫《以史为鉴,以诚相待》,里面提到一个细节,很有意思。河南省内乡县,一个有着千年考证历史的县,保存了历代各代的县志。据这些县志记载,从公元前6年到清朝末年,在内乡县工作的人有180多人,以姓氏和籍贯闻名。但是发现没有内乡人,也没有河南人。这是为什么呢?

去年去山西谈项目。当地的朋友知道我喜欢历史,陪我看了很多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址。其中,就有古县政府。在古代的县衙,从监管的角度来说,家和府是一体的,通常只隔一扇门。工作在前,生活在后。一个导游告诉我,一个知县有七个官员永远不会是本地人。在他的任期内,只有一个吹捧者,一个仆人,没有家人。他的妻子和孩子一年只能探望一次。这个小导游很有趣。她调侃说,中国古代基本都是“裸官”统治天下。

这个笑话让我琢磨了很久。众所周知,“家族主义”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典型特征。家庭滋生关系,关系滋生腐败,这让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很头疼。因此,官员管理一直是统治者的首要问题。说起来很有意思,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其实是从“裸官”开始的。当然,这个“裸官”并不是目前流行的意思。我只是借来的。“裸官”一词在本文中没有贬义。

中国古代从县衙异地任用官员,一般不带家眷“陪官”。所以网上有一句很形象的话“古代清官多”。如与海瑞、邱浚齐名的清朝官员谢忱,被誉为“岭南三大清官”之一,是典型的“裸官”。谢忱(1665-1718),桓温梅川人,生于广东海康(今雷州)。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进士,福建古田县人。他讨论浪费和消费,惩罚贪官,禁止严刑峻法,设立社仓,积累粮食,提倡节俭,提倡书院,准备军事装备。曾任福建巡抚、福建巡抚、浙江巡抚等职。他住在一个干净和诚实的地方,努力工作,并且吃素。其清廉可为典范,圣祖康熙称之为“苦行僧老僧”。谢忱已经在外面当官20多年了。他是单身的“裸官”,从来不带家人。我儿子想去看我,但由于路途遥远,又没有路费,所以很难成行。谢忱也没有邀请师爷,只邀请了一两个以水果和蔬菜为食的仆人。历史上已知“官厨只食瓜菜”。谢忱是七品县令,年薪45两银子,平均每月3.75两银子。以他的工资,可以养活三个半人。如果他带着老婆孩子,他根本负担不起。当时,康熙皇帝召见谢忱,问官员的工资够不够。他说他从来不觉得有什么是不够的。别人的腐败,主要是生活奢侈,还不够。康熙五十七年,谢忱在福建巡抚任上病逝。去世前立下遗嘱,将任职期间储存的13400余两银子的公款和抚恤金全部上交国库。

中国古代有很多“裸官”,归根结底与中国古代的“回避制度”有关。

回避制度最早产生于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首先提出异地为官的主张,以防止裙带关系,约束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到了东汉桓帝时,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关于避官的成文法律“三互法”,即“婚房”与“两国人”不得“相向”。比如东汉的石碧,本来应该被任命为杨珊知府,但是他妻子娘家恰好在杨珊辖区内,所以写信避讳,后来调到了平原。宋代的回避制度明确提出了回避的具体内容,即相对回避、职务回避、科举回避和诉讼回避。明清时期的回避制度更为严格,明文规定“凡担任职务的官员及其亲属,均应回避”。明朝规定“南人北官,北人南官”。只要想当官,就要跨过半个中国,所以有“千里为官”的说法。清朝的法律稍微宽松了一些,规定不准出省做官。一个官员一旦被任命,就要在五百里之外走马上任,这叫“逃”。这个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让官员独居,辖区内没有朋友,避免太多的家庭关系。清朝还规定,“身在五衣,虽居异地,仍应避之。”任职回避的制度范围包括宗族、异族通婚和宗族,尤其是宗族回避,包括同乡之间的友好关系。这种退出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与“回避制度”相匹配的,是中国古代相应的官僚制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官员生活的“不确定性”。南宋学者王应麟写过《虞海》。在“官制”一节中,他明确规定:“北京一县之宅,谓之府”。“府”是在北京为官员建造的房子,所以也叫“官邸”。官场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官员住房制度。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在任职期间提供的住所,从一品到八品大小不等。“亭”这个词有点意思。在汉字中,“关”和“关”是密切相关的。《说文解字》说,“亭,招待所也。”住在“房子”里的“客人”,就是大小官员。在先秦时期,“馆”、“官”等词也可以通用。这种宿舍,又称官邸或官邸,隋唐时期称为“祠邸”,宋代称为“龚宇”,明清时期称为“官邸”。至于县长,一般叫“佘铃”,配给的房间很少。《大清会典案》规定“六级、七级官员给四间,八级官员给三间”。

这种官员住房供应制度有一个关键的本质点:这个住房的产权属于国家,任何官员都没有任何产权。官员只要离职,就要让出分配给他的官宅,给继任者使用。官邸的主人不享有继承权。官员在任上去世,其官邸必须及时收回,子女也要留下。所以在中国古代,官员的地方观念很强,看重祖坟和祠堂。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家,那就是故乡。不管多大的官,最后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不像现在,官员做了,家庭跟着做了,根扎了,人情也就散了。更有甚者,很多官二代、官三代都以各种方式住在父辈、祖辈享受的“官房”里,不肯放弃。

中国古代“裸官”现象的形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家庭亲情可能引发的腐败风险有很多明文规定。如《大唐六典》规定,凡对外官员,不得带亲戚、客人到其任职,或要求其占田占屋,建石磨,与民争利。这一规定禁止外国官员(相对于北京官员)带家属客人到工作的地方,以防止家属与民争利。唐朝法律禁止官员与民争利。背后的逻辑是,中国古代分工明确,官员有职业荣誉和生计保障。所以古人有“工商之家不可与民共进,食饼之民不可取他人之利”的说法。既然是当官的,又是唯利是图的,就“不会拿走别人的好处”。

当然,在中国古代,并非都是“裸官”,有些大致是“半裸”。朝廷不可无礼,禁止所有家属陪同。回避制度、随行家属、官邸安排都有灵活的规定。不同等级的官员在不同朝代都有相关规定。比如允许带多少人,允许带什么人,这叫条件限制。清朝雍正年间,朝廷规定:旗官就职时,除其未成年亲生儿子外,其他兄弟、儿子、侄子、七姨八姨不得随行。“如果亲生儿子年满18岁,想带他上任,必须征得旗臣同意才能带。”当然,他必须请求批准。同时,严禁任何亲属跟随。一是禁止经商,二是禁止结婚求亲。孩子,你把儿子带来了。如果在工作的地方买田做生意,就不行了。结婚成为当地的亲戚就更惨了。宋代的《郡县大纲》专门设置了“防止子弟游手好闲”、“内外严令”等章节,训诫官员遵守相关规定,并有规定任何亲属“不得见客,不得出中门”。北宋嘉祐年间,鹤庆县有个治,当地民间流传一首赞美王县的歌谣,名曰“十奇”,“首奇,民官不知知县公子”。也就是说,在他的任期届满之前,当地人从未见过他的儿子和他们在一起。这与当今一些“官二代”的表现相去甚远。

中国古代的“裸官”现象也有当时的一些社会现实因素。古代的回避制度规定,外地官员任职时间相对较短,提拔、留用、调任只有两三年。由于交通工具的限制,路途遥远,上班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带回家和家人都极为不便。另外,古人得势则升,失势则降,这是常事。比如韩愈有诗“一封信到九天,潮州路八千元夕贬。”他早上给皇帝写了一封信,晚上被贬到潮州。长安到潮州,相隔万里,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后辞职做官,还得退休养老,回老家。真的没有“裸官”那么容易。

在中国古代,在“裸官”问题上,不仅是县令这种小官,省官也是如此。前面提到的韩愈就是这种情况。此外,清代《竹叶亭杂记》记载,曾任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的陈鸿谋是清代官职最高的广西官员,任职时间最长(48年),是12省中官职最高的(清代大学士王杰是他的吹捧者)。他成就卓著,学识渊博,著述丰富。他曾写过一副对联:“惜衣食不为富贵,为名利,得为己而不为他人。”这个陈鸿谋,基本上就是个“裸官”,在外面求官,从来不带家人。和他家的联系是家书。另一个著名的“裸官”是曾国藩。曾国藩一生都在为清朝打拼。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很少带着家人。为此,他写了大量的书信,其中曾国藩写的近1500封,其中与祖父写的14封,与父母写的48封,与叔父写的9封,与哥哥写的249封,与干儿子写的115封。还附有《致夫人书》、《致侄儿书》等七本书,内容包括修身、为人、交友、识人、做家教、治军、从政等理念。这么多家书,至少说明了一件事:曾国藩并不和这些人生活在一起,而是需要家书来和他们交流,这不仅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也表达了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抱负。“立德立功”对曾的后人影响很大。

“三尺巷”这个著名故事的主人公,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也是一个“裸官”,在京当官出名。曾封太子太保,授武英堂大学士、尚书,编《明史》、《清太宗实录》,任太祖、清太宗圣训庭长,奉命与曹本荣合撰《易经》。有一年我家因为宅基地纠纷写了一本书,希望他以武压人。收到家人的信后,他写了一封著名的家书:“千里书写不过是为了墙壁,他有什么不好?”万里长城今天依然存在,但是没有看到秦始皇。”.家里人看到后觉得羞耻,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深感羞耻,也让出了三尺,于是形成了今天的柳池巷。傅斯年,傅以渐的后裔,也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是国民政府的教育部长。当然也有人说三尺巷的故事源于(清代名臣张的父亲),这里就不提了。

“为官不为民工具”是明代名臣海瑞说的。既是官员又是仆人。这种简单的为官理念,古人早就有了。今天,中国正在打击官僚主义,这是人们拍手称快的事情。中国的廉政首先应该是清廉,清廉官员的制度建设尤为重要。中国古代的回避制度、家庭成员的规定、官邸安排的措施、退休后的归乡方式,都是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

这里有一首诗:中国什么时候为了政府和美德悄悄来了?你喜欢吗?

微信公众号历史档案(账号:lishi234)为您精选整理。

历史档案馆:传承文化遗产,笑傲历史风云。

关注历史档案馆微信账号:lishi234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218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