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

“国剧经典”专栏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引进的剧代表了中国电视剧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但我们并没有说那些剧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今天要介绍的这部剧有点特别。真的不逊于任何最高

“国剧经典”专栏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引进的剧代表了中国电视剧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但我们并没有说那些剧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今天要介绍的这部剧有点特别。真的不逊于任何最高水准的美剧、英剧、日剧。反正我推荐给大家。是大明王朝1566年。

文|兰博

导演、编剧、影评人

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赫拉克利特

在中国大陆电视剧史上,《明朝1566》不仅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高峰,更是一部前无古人的奇幻剧。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

有四大奇迹。

奇怪的视角

该剧以全新的历史观、全新的视角切入关键历史节点。不再是传统的断代史或者传记的视角,而是一个事件牵出几个中心人物,进而对一个朝代的观察和思考。甚至可以说是对中国两千年中央集权和帝国统治的教训总结。

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朝1566》继承了“万历十五年”以来冲击中国思想界的“大历史观”和从历史事件中分析的方法。很有见地,很有穿透力,给主流观众带来了全新的理解角度。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1)

整部剧没有聚焦当时的主要历史事件——嘉靖末年长达十年的抗日战争,而是把历史剧很少涉及、观众不太熟知的政府财政收支放在首位,立意新颖。

剧中所有的政治斗争都围绕着如何赚钱,如何花钱展开,导致派系争斗,政局诡谲。剧集第一集讲的是嘉靖和大臣们的财务会议,如何核销当年的开支,制定来年的预算。

这个视角的基础应该是现代史学的核心要素——税收。美国政治家查尔斯·亚当斯有一句名言:“所有的历史都是一部税收史。”用黄仁宇的话说,决定王朝命运的是政府精确管理的执行程度。

明朝末年,除了张变法的十年之外,财政赤字和入不敷出一直压在政府心头。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皇室的贪婪过度。哈里最后一次著名的上蜀之行也看到了这一关键点,直接揭露了皇帝是害人害己的蛀虫。“嘉靖嘉靖,家家清净”。

从反腐入手,直击制度要害,是大明1566的力量。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2)

奇怪的技术

《明朝1566》摒弃了中国历史剧的制作模式。它没有以大场面和史诗模式为基点,而是更密集地把智慧和权力的斗争压缩到室内剧里。整部电视剧基本都是密室调度的经典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更接近英美政治剧,比如最著名的《纸牌屋》。剧本、表演、台词都类似于舞台剧,紧紧围绕“塑造人物”这个中心任务来运作。

所以《明朝1566》不仅对观众的历史观有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把历史人物活灵活现。即使它的中心事件“变米为桑”没有历史依据,很多真实的历史事件被冠以荣耀,但观众并不在意。相反,他们觉得故事很精彩,人物很鲜活。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3)

从结构上看,明朝1566实际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前34集“变米为桑”的过程中,带出余与阎党的政治斗争,以此来说明当时的政治生态环境,并加入一点抗日的支线;第二部是最后12集。没有了严党这个替罪羊,嘉靖直接和海瑞对质,最后以海瑞对嘉靖的愤怒而告终。

身为九五皇帝的嘉靖,杀了无数两个品级以上的大臣,为什么偏偏放过了只有六个品级的海瑞?明朝1566年这个著名历史谜团的答案引起了观众的好奇。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4)

黄志忠饰演哈利。

另外,中国电视剧很少用六集来描述一个政策从选择到实施的全过程。《明朝1566》从第一集到第六集,不仅精准地刻画了官僚机构如何从中央向地方施压,还通过这一过程将所有关键人物都带入其中,赋予他们不同的性格和对策,进而从这些对策之间的博弈中揭示出不堪的制度,可谓精彩绝伦。

导演张莉是一名摄影导演,他的人文素养颇为业界所称道。《走向共和国》已经证明了他在这方面的实力。他的演员表演、场景调度、镜运都是以电影为蓝本,大量的隐喻和斗嘴充斥其中。该剧像一种文艺风格,让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视听语言的美。在这方面,大明王朝1566并不显著。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5)

比如有沈自焚剧,海瑞夜审郑何茂才,听得慌,嘉靖质问群臣的几出戏,紫禁城墙下张的对手戏,装疯出逃后的哭泣,嘉靖夜巡万寿宫,看着群臣挨揍等等这几段用近乎电影化的手法渲染,类似《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的戏剧性演绎,不再恪守史实。

手法的创新还体现在后期剪辑上。黑白倒叙试图揣摩人物当时的状态,刻画人物的内心,从而多了一个维度。现在看来他们很前卫。

大胆的奇迹

《走向共和》的播出禁令给张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促使他不再在剧中直接展现现代文明带来的普世启蒙理论,而是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从“反腐”转向更为隐晦的“议政”。

《明朝1566》以故宫和浙江官场为中心,展现了中央集权与官僚集团的激烈碰撞。但不再是老调重弹,重复具体政策的路线之争,而是真正着眼于制度建设的新层面,进而得出各个阶层的无奈。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6)

张赫编剧刘和平的价值在于,他以当代人的视角去感受历史人物的复杂环境,以“同情的理解”去揣测他们隐秘的内心世界。

观众从屏幕上可以看到,嘉靖、严嵩、严世蕃父子、胡宗宪以及一批宦官都变成了历史反面的生动形象。他们不缺乏智慧和无奈,也不缺乏野心和责任感。但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表现的凶残无耻,让人反思。除了人性的复杂,制度的禁锢会不会是更大的约束?

嘉靖不是昏庸的皇帝。他用政治控制内阁和内宫相互制衡,因为权力属于皇帝,大臣们所做的一切只能是琢磨想法。没有人能从根本上负责,但他贪得无厌,却又不想背负昏庸君主的骂名,只好让内阁和内功帮他承担后果。可惜每个朝臣都有自己的利益。上面的意志,下面的意志会被出卖,私人利益会为公众服务。那是常有的事。所以“化稻为桑”名为国策,实为土地兼并的借口。严党及其手下难辞其咎。皇帝正试图充实自己的小金库。为什么大臣不能利用呢?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7)

另一方面,哈利也一样,无法打破集权带来的制度枷锁,无法从根本层面打破“家庭与世界”的禁锢。他只能反复强调祖宗家法,鼓吹人伦伦理。官僚要大公无私,皇帝要严于律己。但他和一群持相同观点的所谓忠臣,看不到制度的内在缺陷,幻想单纯依靠政治压力和道德宣传只会成功。

道德对制度建设的替代,从西汉初年到明朝鼎盛,完全违背人性,这是中国两千年朝代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统治下,昏君和忠臣无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就像阴阳对立,相互依存。在这样一个完全封闭的文化体系的包围下,一切都要遵循祖宗家法和儒家伦理,每个人都失去了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8)

海瑞的胜利不能算是体制改革的胜利,只能算是道德的胜利。嘉靖心里很清楚,杀了海瑞就是为了对抗海瑞背后的势力。他不会敢于挑战这个在中国生活了两千年的庞大的道德和价值体系。这是一个“世界”的敌人,是一场与无处不在、没有实体的对手的战斗。一点机会都没有。

西塞罗还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明朝1566》,以这场没有赢家的博弈为鉴,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反腐,最终无济于事,无非是一场反复的权力博弈。

经过18年张领导的龙湾改革,仍然没有挽救明朝的衰落。不到80年就毁于明末农民起义,起因是土地兼并。

相遇的陌生感

后来《明朝1566》常被拿来和另一部历史剧《雍正王朝》的巅峰相提并论。可惜后者的主线是关于路线斗争的,是关于人民利益的。另外,现在是改革开放和香港回归的关键时刻。所以,从总理、省长到下岗工人,大众关注这部历史剧,观察中国未来的走向,引起全民轰动,是理所当然的。

明朝1566本来是电视剧的一部分,全长。它的孪生兄弟,本该晚出的《明朝1587》,仅仅因为《明朝1566》收视率太差,就被湖南卫视腰斩。但是,之前想和央视竞争历史剧的《谢谢先生》,随着这部电视剧惨淡的结局而烟消云散。从此只做娱乐性高的历史剧和穿越剧,成了脑残剧。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9)

时间证明一切。十年后,观众会牢记,正是这半部剧,才能给湖南卫视的脸上贴金。

此外,除了正反两个主角,海瑞和嘉靖、胡宗宪和沈是让人感触颇深的两个角色。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能官的地位远不如忠臣,做什么都不如画草图,背什么都不如摆上台面。戚继光消灭敌人,胡宗宪至少拿了一半的功劳,却没有因此而免罪。他是严嵩的学生。在他出生的中国社会,他被朝野视为严嵩。严嵩落马,被一股清流袭击,然后下狱,被判贪污罪,最后锒铛入狱。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10)

这种以道德取向为导向的党争在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王庆祥老师饰演的胡宗宪完美诠释了这种夹在两派之间的角色。他的忠诚也许与真实历史中的形象相去甚远,但不能说在编年史中找不到他的影子。他处处为大明着想,也处处为部下和老师辩护。即使如此,皇帝指责他和严的父亲和儿子怀疑他,的军队拒绝他,他作为一名太监。

同时他的腹部又黑又隐,下属对他露出点头角。他牺牲下属的生命和未来,只为维持政治平衡。这些奇妙的立体人物恰到好处。由此可见,编剧刘和平是多么迫切地要表达他对那些笼罩在历史迷雾中的真正幕后英雄们的不满。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11)

不幸的是,刘和平在另一方面走得太远,添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多余的笔。一件事过犹不及,导致很多剧情逻辑不可信。比如,胡宗宪在战斗中不为所动,给高翰文指点迷津,等等。这些过度的华丽让他失去了一些人物的深度。

同样失败的还有齐大柱和七爷。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一个农民能够保卫自己的国家是必然的,与政府对抗也可以反映他的反叛精神。齐大柱终于考上了锦衣卫,认七爷为师。而东厂锦衣卫的一个领导,处处想到有罪的官员,不惜顶撞上级,逻辑上说服力不够。

最近因为《芳华》和《莫问西东》两部电影而备受关注的先生饰演的沈,勇于两头兼顾,处处主动,最终为爱情所困。自焚的选择让普通观众觉得莫名其妙,但这个角色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12)

派系斗争,吃亏的永远是商人。

其实这个角色更多的是想反映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在中国无法萌芽的深层次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私人财产权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完全无法实行资本流动和储备,银行、保险、债券等资本主义的基本要素也无从谈起。

法院给国库造成了100英镑的赤字。它没有借用生产来弥补赤字空,而是把脑子转到了私有财产上,想抄谁的家就抄谁的家。辛苦一辈子,有可能因为一次定罪,家里的财产就被没收了。谁会做这种傻事?

可惜,历史在流传。直到今天,国进民退,权力大于法制的现象依然无处不在。私有财产的保护远远得不到制度的保障。

另外,作为官办组织织造局的民间代表,权力可以给沈带来天下首富的荣耀,也可以瞬间置他于死地。这不是今天又一个影射吗?

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插图(13)

重农抑商是汉武到满清的严重弊端,闭关锁国也是这种思想的遗留。一个人物传达了这么多信息,也体现了这部剧的初衷:历史唯一真正的价值在于考虑人类社会与个人之间千变万化的互动,从而反映出真相。

以史为鉴,这就是真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154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