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子女(林徽因和几个人发生过关系)

“父母总是带领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在梁思成逝世50周年之际,她的女儿梁再冰出版了一本书,以深切缅怀她的父母。1949年,梁再冰在去南方之前和他的父母拍了一张照片

“父母总是带领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

在梁思成逝世50周年之际,她的女儿梁再冰出版了一本书,以深切缅怀她的父母。

梁思成子女(林徽因和几个人发生过关系)插图1949年,梁再冰在去南方之前和他的父母拍了一张照片。照片由梁再冰提供

“爸爸离开我50年了。但在我心目中,他还是那个调皮搞笑的‘不老’爸爸。”

1月9日是梁思成逝世50周年纪念日。近日,首次以第一人称撰写并出版了她的回忆录《梁思成与林我的爸爸妈妈》。她以独特的女儿身份和家庭视角,回忆了父母对国家、民族、事业、朋友、孩子的真挚炽热的爱,讲述了他们调查、研究、保护古建筑的一生。

1946年夏,梁的南渡迎来了他的北归,9年后稳定的生活来到了清华校园。一天,17岁的和他的母亲林一前一后地坐了两辆三轮车。过了北海前面的“金鳌鱼凫”桥后,林突然对前面的喊:“梁再冰,回头!”

梁再冰现在已经30多岁了,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仍然记得那个时候。“夕阳下,五颜六色的‘金鳌鱼凫’桥就像团城城墙的半圆一样美丽。可惜我没有相机永远留下这张照片。”

现在林和梁思成都已去世多年,“金鳌鱼凫”桥已被北京的另一座桥所取代。首次以第一人称写作出版的回忆录《梁思成与林我的父亲母亲》,以独特的女儿身份和家庭视角,回忆了父母对国家、民族、事业、朋友、子女的真挚炽热的爱,讲述了他们调查、研究、保护古建筑的一生。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梁思成和林的书。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来自他们的近亲,视角独特。部分照片、梁家书、日记均为首次公开发表。”负责该书的编辑伊娜告诉记者。

谈起我亲爱的父母,梁再冰仍然会激动不已。“我能感觉到她非常想念她的父母。她经常一说话就哭,或者陷入沉思,长时间保持沉默。”女儿、该书作者于奎说。

在的记忆中,林带着她在年轻的院子里踱步;家里有泡在浴池里的古建筑底片;梁思成用手一画,几笔一划,院子里的树和房子跃然纸上;抗战爆发后在去昆明的拥挤的公共汽车上,领着林看了更多沿途的风景;庄莉被困时,梁思成带她到镇上卖派克钢笔和手表;新中国成立后,家里到处都是红色和金色的国徽……在她心目中,梁思成和林是建筑师,是给孩子很多很多爱的父母。

1月9日是梁思成逝世50周年纪念日。“爸爸离开我已经50年了。但在我心目中,他还是那个调皮搞笑的‘不老’爸爸。”梁再冰说。

家里有一张梁再冰和她母亲的照片,那时她还是个婴儿。照片中的林是美丽的,温暖的,对女儿充满了爱。晚年的梁再冰会看着照片对家人感叹:“妈妈多漂亮啊!”

“我们应该像中国人一样勇敢”

“宝贝,妈妈不知道如何告诉你许多事情。现在我一个一个告诉你……”

这是1937年7月林给女儿的信的开头。当时,她、梁思成等人刚刚结束山西五台山古建筑的调查,在五台山斗村发现了布科吉。通过详细的测绘调查,证明北幸寺建于唐十一年(公元857年)。梁思成认为中国唐代一定有寺庙的观点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然而,就在他们视察期间,爆发了七七事变。

林从陕西几经波折回到北平后,在北戴河给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画出了探险和回程的路线图,还特别标注了他们经过的雁门关,并在旁边留了一行小字:“叫我二哥(梁思圣姐姐梁的儿子)给你讲讲杨六郎在雁门关的故事。”

“今天再看妈妈的提示,我还是能感受到她的心情和用心。”梁再冰认为,她的母亲不仅在鼓励她,也在鼓励她自己。

在信中,林是这样解释七七事变的,“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日本人这次是怎么对待我们的。你知道他们一直想要我们华北,这次是为了一件小事出兵攻打我们。”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如果日本人要占领北平,我们都愿意打。”

此时的林还不知道战争打响后,她和丈夫的事业、家庭、身体会经历怎样的磨难和摧残,但她却严肃地告诉8岁的女儿,“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像中国人一样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要有决心……”

不久,林和梁思成离开了在北平相对舒适的生活,带着他们年幼的女儿、儿子梁从杰和林的母亲去了南方。他们先从北平去长沙,待了两个月,然后去昆明,再搬到李庄。一路上,他们经历了贫穷、疾病甚至死亡。

在长沙,梁再冰第一次感到一个家庭的生活完全变了样。那里没有四合院、花木、独栋住宅、厨师和保姆。父母不得不自己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和照顾孩子。“对于不习惯或不熟悉家务的父母来说,这当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但令梁再冰惊讶的是,父母很少抱怨这一点。“爸爸

1938年1月,到达昆明后,旅途的劳累和当地的潮湿使梁思成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脊椎问题更加恶化。他不能平躺在床上,只好没日没夜地坐在帆布软椅上。在此期间,一些美国大学和博物馆写信邀请他去美国讲学。然而,“我的父亲不想在这个民族的关键时刻离开他的国家,即使是暂时的……”梁再冰在梁思成85岁生日的纪念文章中写道。1939年秋,大病初愈的梁思成和刘敦桢率队来到川西,开始新一轮的田野调查。

在缺医少药、条件艰苦的李庄,林连续几周高烧40摄氏度。当梁再冰早上起床时,她经常看到许多汗湿的毛巾挂在她的床前。虽然林最终挺了过来,但她失去了健康,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但她病情好转后,继续协助梁思成进行建筑研究。

抗日战争胜利后,有一天,梁从杰和林谈起1944年日本入侵贵州独山的危机。梁从杰问林如果日本人真的进了四川他会怎么办。林若有所思,“中国学者总有出路。长江不就在我们家门口吗?”梁从杰急了:“我一个人在重庆上学,你就不管我了?”林握着儿子的手,小声的仿佛在道歉,“我怕我真的到了那里就照顾不了你了!”这平淡的语气中蕴含的凛然之气,让梁从杰热泪盈眶。

“我们遍体鳞伤,经历了痛苦的磨难……我们不仅经历了生活,也受到了艰苦生活的考验。我们的身体已经严重受损,但我们的信仰依然如故……”1946年2月,林给美国友人威尔玛写了一封信,描述了战后与老友重逢时的感受,与9年前的“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勇敢做中国人”是如此相似。

“踏上非凡的建筑人生之路”

梁思成和林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与他们在建筑领域的追求融为一体。作为中国一代建筑大师,早在美国留学时,他们就决定回国后研究中国的建筑史。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时,一位教授问梁思成,你在中国有建筑历史方面的著作或研究吗?这让梁思成意识到了中国建筑研究的空白。大二时,梁思成从父亲梁启超那里得到了古代建筑著作《建筑法式》。梁思成又惊又喜又心疼。早在12世纪初,中国就有了这样完整的建筑书籍。让我困扰的是,这本书在当时他是看不懂的,像天书一样。

“从此,破解这本天书成了爸爸的梦想和追求,引领他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却又精彩的建筑人生之路…爸爸有强烈的愿望去研究中国的建筑史。”梁再冰简介。

从此,梁思成和林的生活就再也没有与中国的建筑分开过。1928年夏,他们留学回国。秋天,他们去了沈阳,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1931年,梁思成和林回到北平,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当时日本已经占领东北,华北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根据历史经验,每逢战乱,古建筑遭殃,所以营造学社加强了调查。他们希望,如果将来这些古建筑不幸被毁,至少能留下一些信息。

当时兵匪横行,交通落后,许多有调查价值的古建筑散落在华北条件艰苦的贫困农村。但是,梁思成、林和整个营造学社都改乘各种交通工具,甚至骑骡。在6年的时间里,他们走遍了15个省的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700多处古建筑。

父母外出视察时,年轻的梁再冰喜欢搬个小凳子坐在院子门口等父母回来。小小年纪,她已经隐隐约约觉得,父母有更广阔的天地,有比这个小家庭大得多的世界。“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家只是他们这个大世界的一个角落。”

梁再冰还记得,在李庄,由于腰疼,梁思成找了个花瓶撑着下巴,一边画画;为了恢复出版《中国建筑学会会刊》,在没有印刷设备的情况下,梁思成自己刻蜡像,全家人包括林的母亲都参加了,并装订成册。梁思成和林在没有任何实地考察经费的情况下,全力整理以往的考察成果,撰写了一部近代中国建筑创新史…

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的梁思成形容为“以先烈的身份总结他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

抗战时期在长沙期间,让梁再冰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和朋友聚会结束时,梁思成都要带领大家唱《义勇军进行曲》:“‘歌唱队’里有男有女有小孩,他爸爸是‘乐队指挥’。”他像指挥清华学校学生军乐团一样认真……”

多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出现在梁思成父女的共同生活中。1949年9月29日,在汉口的新华社四野总分社编辑梁再冰收到梁思成的一封信,信中讲述了他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故事:“张奚若叔叔和我都可以夸口说,我们对国歌的选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国歌是我首先提出来的,同时很多人也有那个意思…那天晚上会议结束前,我们围着毛主席大声唱了第一首《国歌》,我们激动极了。这是最令人难忘的一步。”

梁再冰回忆说,“看到这个地方,马上就看到他在长沙指挥我们唱这首歌的场景,我不禁激动起来。”

不仅国歌,梁思成和林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1950年6月底,梁再冰从也斯总支调回新华社总部。那时候她已经离家一年多了。“我妈整天给我写信,催我回家,想死我了”。然而,当回到他在清华校园的家时,致力于国徽设计的林并没有对女儿的回家表现出任何特别的惊喜。“我觉得我就像在街上购物一样,”梁再冰说。

不仅如此,在阔别一年后回国时,梁再冰惊讶地发现,家里的沙发、桌椅上到处都是红金色的国徽,仿佛家里成了一个巨大的国徽“作坊”。在梁再冰的记忆中,“那段时间,爸爸妈妈整天都在专心工作,似乎暂时忘记了其他的一切……我想妈妈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重病患者,周围的人也常常不把她当病人看待……”

后来,面对天安门广场上的国徽,梁再冰有了与众不同的心情:“那一抹红,有父母的心血,那一抹金,也有父母心中的荣耀。”

“爸爸和妈妈是一体的”

在看来,林在幕后扮演的耀眼角色不容忽视。“在和爸爸共同的事业奋斗中,有很多工作是她参与并做出重大贡献的。有时候她只是一个编外,往往没有头衔,没有名分,但她却是父亲团队中不可或缺的,甚至是灵魂人物。”

显然,梁思成也持同样的观点。1946年,他一生的重要学术成果《影像中国建筑史》的序言,描述了对他和他的建筑事业的无比重要性。“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同事,也是林的老同学。二十多年来,她为我们的共同事业做出了不懈的贡献。自从我们在大学建筑系学习以来,我们为彼此努力。后来在大部分的野外考察中,她都陪伴着我,有了很多重要的发现,也测量和绘制了很多建筑。近年来,她虽然身患重病,但仍保持着与生俱来的机敏和毅力。在战争的艰苦日子里,营造学社的学术精神和士气得以维持,主要归功于她。没有她的合作和启发,无论是这本书的写作还是我对中国建筑的任何研究都不可能成功。”

有一句谚语,准确地描述了梁思成和林在事业和感情上的不可分割性。“爸爸和妈妈是一体的”。

这句话是梁思成开始选择建筑,而且是和林有关,甚至是林带领他去寻找建筑的领域。在梁再冰的记忆中,“爸爸和妈妈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经常对‘让我们的孩子独处’感兴趣”。

这句话是关于梁再冰西迁的记忆。尽管旅途紧张而艰难,林和梁思成还是相互配合。“比如打包的时候,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就能把一大包被褥枕头做成结实的铺盖卷,再用油布包起来”。

这句话是关于梁再冰记忆中的昆明。为了给梁思成访问川西创造条件,林主持了营造学社的日常工作。同时,她还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做笔记,为研究营造学社做了文献准备。

这是梁再冰记忆中的庄莉。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林曾一遍又一遍地对梁思成说:“建设社会一定要坚持下去!”为了照顾病重的林,梁思成学会了打点滴。

在梁再冰的记忆中,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聘请梁思成主持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建设。然而,就在梁回到北平后不久,梁思成访问了美国,并应邀在许多大学讲学。后来,他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建筑师讨论了联合国大楼的设计方案。林和一批青年教师负责组织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工作。“那时候我一直在我妈身边,我觉得她是在尽力去做。”“从桌椅板凳等琐碎的行政事务,到专业性很强的给初学者教授建筑课程等学术问题,我妈都参与了。”

一九五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晚,林病危。在医院里,梁再冰见证了父母的告别。“护士扶爸爸过来的时候,他坐在妈妈床前,拉着妈妈的手痛哭。我这辈子从没见过爸爸哭得这么厉害。他不停地喃喃自语,说:‘受苦吧,惠,受苦吧,你真的受苦了!’”

“那一刻,我觉得他们的关系是如此的亲密,以至于在他们在《你要去哪里》的这一刻,任何‘外人’,甚至是我,都无法打扰他们……”多年后,梁再冰这样描述当时的感受。

“被人爱得这么细致,真好。”

2021年8月,“梁冬——梁思成诞辰120周年文学展”开展在即,展览中林在七七事变后写给的信被微博搜索到。大家被林的家国情怀感动,同时也被她对女儿的深爱深深感动。

在这样紧张的时期,林给女儿的信仍然是耐心的、细致的、充满关怀的。她一一讲述了从山西回来的路和日本侵华的故事,并告诉女儿:“你应该是个孩子。现在,最重要的是你要身体健康,好好学习。别担心别的。既然你在海边,那就玩得开心点。”“请帮助你的姐姐(梁的女儿)学会游泳。如果你能学会游泳,这个海边的暑假会更有趣”,你还记得“把你想要的衣服和书一起寄给我”。

“被人爱得这么细致,真好。”一位网友的感叹被数万人点赞转发。

这封信也是伊娜编辑过程中最感人的细节。“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封信的原件时,我几乎流下了眼泪。这位妈妈从心底里尊重一个8岁的孩子,没有觉得她不能理解,而是把爸爸妈妈做的事情那么认真的告诉了她。”

另一封父亲写给女儿的信同样感人。这是梁思成在林去世四个月后写给的信。那天是梁再冰的生日。

“宝贝,我今天又给你打这个电话,因为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尤其是今年,而且我还没有忘记今天。二十六年前的今天,两点零一分,第一次遇见你,第一次听到你的声音。虽然时间过去了,但我的记忆并不太模糊…我记得去年的今天,你打电话回家,妈咪接的。当时,她忘了。后来,她想起来了,并为此难过了很久…宝贝,我今天很想你,告诉你爸爸好爱他的好女儿……”

梁思成和林是心目中的榜样,也是一对慈爱的父母。“他们给我的爱可能比一对普通父母更多更深…爸爸梁思成是我最喜欢的‘老朋友爸爸’,他总是很耐心地倾听我的感受…我的母亲林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和知心朋友。她总是和我们的孩子愉快而平等地交谈。”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林似乎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其实她极其体贴,很会照顾亲戚朋友,是个好妈妈。”于奎告诉记者。

童年的梁再冰特别依恋她的母亲。“每次生病,我妈都把我带到她的卧室,自己照顾我……她既有医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又有护士的关怀,还有妈妈的体贴。”据回忆,有一次她在生病的时候夜里醒来,她发现林根本没睡,一直在听她的动静。

不仅如此,“在我成年之前,我的很多衣服都是妈妈缝的。我怀孕后,她亲自准备了一大堆婴儿衣服和被子。”在世人眼中,绝对美丽的女性仍然愿意用“慈母手中的线”来表达对女儿的爱。

东城总布北胡同3号院是梁再冰记忆中的第一个家,他出生于1929年夏天。在她悲伤的岁月里,她依然记得这个家庭的许多温暖细节。她记得妈妈给她做了一个娃娃,先把棉花塞到袜子里,用布拉伸,然后在上面画了一张“超级可爱”的脸;父亲为她设计了儿童房,里面所有的书桌和书柜都是梁思成自己做的;妈妈给了她一只小猫,让她给它取名。她随口说了一句,就叫《明天好》。从此这只猫就叫“明天好”。为了帮助她克服对狗的恐惧,她的父母给了她一只小白狗,并给它取名为“冰狗”,以强调这是梁再冰的狗…

在去西南的路上,梁思成和林在枪林弹雨和困难重重中,仍然想尽办法让孩子开心。在简陋的旅馆里,梁思成教孩子们看地图,辨认自己一路走过的城镇和山川;在贵州省黄县,林突然得了肺炎,发高烧两周。梁思成一个人支撑着全家人的生活。他每天支起一个小火炉,给妻子熬药,照顾病重的妻子。在这样焦虑的日子里,他看到自己的两个孩子闷闷不乐,就每天带着他们去河边“打水”。梁再冰仍然记得梁思成跳起来扔石头的优美姿势。“一颗石子从他手里飞到河中央,落到水面上居然跳了十几二十下。”“我和弟弟跟着我爸又跑又跳,一瞬间忘记了这条路的尴尬和艰辛。”

在昆明郊区,住房条件很差,但在的记忆中,无论房子多么简陋,林都会尽力美化它。“我觉得我妈妈真的很了不起。她怎么能把这么小的破房间一下子变得这么舒适可爱呢?”

在梁思成视察期间,林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家务,甚至在赶集那天把家里的菜背了一个星期。但对梁再冰来说,在昆明乡下的日子是快乐的时光。她当时留下的每一篇日记,几乎都以“我幸福极了!”许多年后,梁再冰意识到是她母亲的辛勤工作让她在艰难的岁月里拥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虽然经济日益捉襟见肘,林还是坚持给孩子买书,但她不是刻意催他们读书,而是让他们带着兴趣去读。梁思成和林也教孩子们经典。梁再冰仍然记得昆明的那个小院子。梁思成为她讲解《左传》,她想起林病危,带领她进入广阔丰富的文坛。

在李庄,梁家的生活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林卧病在床,通货膨胀使食品价格越来越贵。没有米做的时候,梁思成带着去了宜宾镇,在那里他买了派克钢笔、手表和一些林的衣服。梁思成经常开玩笑说:“我们今天‘炖’这块表好吗?”“这件衣服‘炖’怎么样?”

当年,在给威尔玛的一封信中,林这样打趣自己:“我在继续扮演一个有着独特经济技能的杂耍者,让整个家庭和一些亲戚同事或多或少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我不得不经常为思成和两个孩子缝补那些小衣服和袜子…这比写一整章的辽宋清建筑发展或试图描绘宋朝都城要费力得多。”

梁思成在信中也这样描述庄莉的日子。“煤油灯下,我们做了孩子的棉鞋,生火做饭,买了便宜的粗粮。我们回到过去,像我们的父母十几岁时那样生活,但从事现代工作。”

这样贫穷甚至贫病交加的生活,让梁再冰印象最深的是父母的“苦中作乐”,“他们经常互相取笑”,“很少看到他们悲伤的面孔”。“他们用自己做过的一切,告诉孩子如何面对危机,如何面对生活的突变,如何坚守心中的爱”。

北平和平解放后,北京大学西文系大三学生梁再冰决定去南方参军。起初梁思成和林不同意。“我爸妈很舍不得我走……我妈哭了,哭得很伤心”,但父母最终还是选择了尊重女儿的决定。记得临行前,林带着毛巾等生活用品来看她,在她的铺盖上坐了很久。

就这样,梁再冰离开了父母,走向了社会。此后,她大半辈子都在新华社做国际记者,但父母的爱却伴随了她一生。

“我经常偶然遇见我的父母”

林在51岁时因病去世,原因是她的健康在战争中受到损害。然而,对于林在1955年的英年早逝,她的所有子女都认为这是一种幸福。“和我父亲后来所遭受的相比,很难想象我母亲是否还活着,这对她来说是一种福气。”梁再冰说。

每当想起父母的生活,梁再冰就情不自禁。1986年,清华大学建筑系为梁思成85岁生日举行纪念活动。活动当天,面对观众的热烈掌声,走上领奖台的梁再冰泪流满面。因为,“爸爸终于得到了公正的评价和人们的理解与喜爱”。

后来,更多的人知道了梁思成和林,但很多人的兴趣都集中在林不存在的“感情”上,而忽略了真实的她。

于奎介绍,她和家人帮助母亲出版了这本书,也希望人们更多地了解真实的梁思成和林。

第一次接触林的诗是在林的病床前。她把她母亲的诗抄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后来,几经沧桑,1979年,梁再冰和梁从杰聚在一起,聊起了母亲的诗。那时候,林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手抄的诗也早已不在了。然而,当他们开始回忆母亲的诗时,他们完整地背诵了一首诗。他们都感到惊讶和惊喜,他们的母亲的美丽的诗是如此深刻地刻在他们的记忆中。

从很小的时候起,梁再冰就和她的父母一起在北京旅游。梁思成曾经带她去爬景山,要她顺着他指的中轴线,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眺望,俯瞰城市的完美布局和规划。

“父母总是带领我们去感受世界的美好。”梁再冰说。

退休后,梁再冰以另一种方式进入了她父母的世界。她带着梁思成全集,重走了父母考察古建筑的路。在回忆录的结尾,梁再冰深情地写道:“人们想念他们所爱的人,经常在梦中与他们相见。对我来说,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或者穿越山间的古寺,经常会不期而遇我的爸爸妈妈。”(记者刘梦妮)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0344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