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积分商城(积分商城兑换)

通信领域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重灾区。记者获悉,近期有不少用户反映,经常收到以运营商名义索要验证码的短信或电话,出现了大量积分被骗的情况。过去几年网络诈骗出现过很多次

通信领域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重灾区。记者获悉,近期有不少用户反映,经常收到以运营商名义索要验证码的短信或电话,出现了大量积分被骗的情况。过去几年网络诈骗出现过很多次,现在又卷土重来,手段和目的都不一样。

最新在线欺诈:

偷受害人手机点提现

常先生告诉记者:“最近经常接到来自全国各地自称运营商积分商城的电话,通知我积分即将到期,要不要兑换。起初,我并不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诈骗电话。后来每天都接到三四个电话,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报的我的积分和我自己查询的一模一样。”

以前的积分诈骗主要是通过在短信中嵌入网址链接,诱导用户点击获取银行卡和身份信息直接骗钱。最近,这种欺诈有了不同的变化。记者从Xi公安局获悉,这是最新一起运营商积分诈骗案。网络诈骗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手机号并获取验证码,盗取受害人手机积分并套现。虽然受害人没有直接的财产损失,但是运营商的积分具有等价的现金价值。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被骗,要及时举报。

警方提醒:

正规电信运营商不会手动要求用户提供验证码。

根据警方提供的材料,利用运营商积分进行诈骗的过程如下:首先,嫌疑人用呼号软件给受害人打电话,声称自己是某运营商的工作人员,从系统中看到受害人积分即将到期,问他需要用哪种礼物来换取保温饭盒、移动车载充电器等。,然后向受害人索要所谓的兑换验证码和收货地址,并说会将礼物快递给受害人(礼物已经提前低价买好,以取得信任)。

嫌疑人使用受害人手机号登录运营商积分商城,骗取受害人领取的验证码,将受害人的积分兑换成代金券。嫌疑人兑换凭证时,只需输入两次验证码即可完成整个过程。嫌疑人在获得代金券后,将这些代金券在网上兑现,实现非法获利。

警方提醒,任何正规电信运营商在积分兑换过程中,都不会手动向用户索要验证码。当受害者收到验证码时,运营商也会发短信提醒,但有时并不会引起受害者的注意。市民应警惕此类骗局。

记者调查:

积分可兑换会员卡

一张卡可以在网上提现几十元。

记者在三大运营商的积分商城看到,爱奇艺、搜狐等视频会员卡,以及腾讯、网易等游戏币都可以兑换积分。比如消费1420积分,可以在中国移动积分商城兑换一张腾讯视频VIP会员月卡。消费满2400分,可在中国电信天翼积分商城获得一张爱奇艺黄金月卡。在中国联通积分商城消费1450积分即可获得腾讯、网易等游戏币。

所有这些虚拟财产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并兑换成现金。你可以下载一个收卡的App,把这些会员卡兑换成现金。记者在收卡平台上看到,所有通过积分获得的会员卡都收在这里,并且明码标价,比如市场价20元的腾讯月卡,在收卡平台上7元就可以售罄;市场价198元的爱奇艺贺年卡,59元就能卖出去。而且收卡还提供批量上传功能,为大额现金提供了便捷的传输通道。

据警方介绍,最近,湖南某诈骗团伙成员每天给全国五六百名受害人打电话。最多的受骗受害者积分超过7万,折合人民币700多元。虽然每个受害者被骗的钱不多,但诈骗五六百个受害者就能赚上万元。

除了收卡,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仍有不少独立平台和电商平台有类似商家店铺提供会员卡套现渠道。

操作员响应:

不要向他人透露验证码。

会短信提示风险。

针对这种网络通信诈骗,我省三大运营商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已注意到骗取积分的网络诈骗案件。首先,用户要清楚安全注意事项。不要相信陌生人声称积分兑换礼品、索要短信验证码的电话和行为。正规电信运营商在积分兑换过程中不会手动要求用户提供验证码。

此外,运营商发送的短信验证码会给用户一个明确的提示:如果验证码告诉了别人,积分就没了。任何索要验证码的人都可能是骗子。请注意妥善防护。如果不是自己做的,要及时修改登录密码或者联系客服。

运营商表示,将继续加强内部监管职能,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杨刚采写。

& gt& gt知道。

犯罪嫌疑人如何获取用户的积分信息?

网络诈骗最关键的因素是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那么,嫌疑人是怎么拿到受害人手机号的呢?怎么知道受害者要点的关键细节?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现在获取别人的手机号非常容易。比如,用户可以获得免费WiFi联网的手机号码,以及用户注册的App软件和快递单号。网上还有专业的黑产组织,收集用户的手机号,批量出售。

那么,嫌疑人是如何获取用户的积分信息的呢?记者了解到,如果用户想要获得自己的积分,需要向客服号码发送短信。如果要去营业厅或者客服热线领取,需要提供服务密码。第三方是不可能轻易获取别人手机积分详情的。

所以犯罪嫌疑人仅凭一个手机号是不可能掌握用户的积分积累的,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

据悉,去年四川绵阳公安机关破获了一条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据嫌疑人交代,他们作案时使用了一款外挂爬虫软件。该软件可以在运营商系统中实现快速数据筛选、分类和批量下载的功能。根据调查实验,该软件可以在一秒钟内查询和下载100多条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0128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