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号怎么打(微信红色感叹号怎么打)

作者|杨林成来源|微信官方账号“出版资源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序在写作和编辑中,逗号、顿号、分号和点号等标点符号经常被误用。本文内容选自《语言文字规范手册》。本

作者|杨林成

来源|微信官方账号“出版资源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在写作和编辑中,逗号、顿号、分号和点号等标点符号经常被误用。本文内容选自《语言文字规范手册》。本书作者杨林成是《语言周刊》的执行主编。曾任上海《咬文嚼字》杂志副主编、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编著有《标点符号100个诊断》、《词语错误100个解析》、《常识100分》、《语言文字规范化手册》等书籍。

逗号和停顿表示有并列词。

停顿之间的区别。

逗号和pause都表示停顿,但逗号表示长时间停顿,pause表示短时间停顿。并列词之间的停顿一般用标点,但当并列词较长或后面有语气词时,也可用逗号表示稍长的停顿。

我最喜欢的水果是苹果、桃子、香蕉和菠萝。

举例:我们要理解全局和局部的统一,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举例:看游记最难的是找准位置和方向。是前后左右。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逗号和顿号列出表中省略的“etc”和“etc”。

用在像这样的词之前。

坐标成分之间使用顿号,末尾坐标成分后使用“等”、“等”等词语时,在“等”等词语前不加顿号或其他点号;在坐标元素之间使用逗号,当“等”字用在最后的坐标元素之后时,逗号应该用在“等”字之前。

例句:现代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进步。

举例:写文章之前,想好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用哪些材料,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等等。

逗号和分号表示分句之间停顿的区别。

当复合句表达不复杂,层次不多,连接从句语气紧凑,不使用逗号表示从句中的停顿时,常用逗号表示从句间的停顿。当用逗号不易区分多个复句的内部层次时(如分句中有逗号),前后关系可能用句号分隔的地方,要用分号表示停顿。

例:她拿起钥匙,打开盒子,打开首饰盒,把钱放在老地方。

例2:纵向比,即比较一个事物的发展阶段;交叉,然后把这个东西和另一个东西比较。

顿号、逗号和分号在标记层次关系时的区别

句子中的点号中,停顿是最短最低级的,通常只表示并列词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最长的停顿和最高级,可以用来表示复句一级分句之间的停顿;逗号在两者之间,可以表示并列词与复合句分句之间的停顿。如果在子句中使用了逗号,则应该在子句之间使用分号。用分号分隔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用逗号引导或概括。

例1:有的学习烤烟,自己制作精美的香烟和雪茄;有的学习加工蔬菜,做出来的番茄酱可以熬到冬天;有的学会腌制、囤菜,让秋菜和春菜连在一起。

例2: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吃整株植物,如原生动物;有些吃大部分植物,比如老鼠;有些吃植物的重要部分,如鸟类吃植物的芽。(错误)

动植物的吃法有很多种:有的吃全草,如原生动物;有些吃大部分植物,比如老鼠;有些吃植物的重要部分,如鸟类吃植物的芽。(阳性)

冒号和逗号用于区分“说”和“道”等词

在“说”后和“道”前加冒号。引语后有“说”和“道”两种情况:在句末,后面跟一个句号;“说”、“道”后面有其他成分时,后面用逗号。在话语中间插入“说”和“道”这样的词后,只能用逗号来表示停顿。

例1:他说:“晚上回家吃饭。”

例2:“我真的很期待。”他说。

例句:“有件事我忘了说”他说,表情有点尴尬。

例4:“现在请皇帝脱下他的衣服,”两个骗子说。“我们给你穿上新衣服吧。”

不同的点表示停顿长度的顺序。

各种各样的点表示讲话中的停顿。句号、问号、感叹号都表示一句话的结束,停顿最长。分号用于复合句的分句之间。停顿长度在句末的点和逗号之间,但比冒号短。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比分号短。平行词之间用停顿,停顿最短。通常各种点表示的停顿是: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指覆盖一个句子的冒号) >分号>逗号>停顿。

破折号和括号表示注释或补充说明之间的区别。

破折号用来表示更重要的解释。这个补充是正文的一部分,可以和前面的正文一起阅读。括号表示一般性解释,只是注释而非正文,不能结合上下文阅读。

今年是农历虎年,我们必须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绩。

例2:受牛顿思想的启发,哈雷终于认出了他所关注的彗星(这颗星后来被称为哈雷彗星)。

这本书的标题和引号分别在“标题为…”和“标题为…”

格式在中的使用

“标题”中的“标题”如果是写作、科研、辩论和谈话的主题,而不是具体作品的标题,则使用引号。即“标题为”和“标题为”中的标题

例: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柳宗元的诗》。全文只有2000多条,但错误引用却多达11条。

例:今天,一场以“地球、人口、资源、环境”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在这里举行。

例:《我的老师》写于1956年9月。这是作者应师报之邀写的。

例:《我的老师》可能是我同学写的。

(封面图片来自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997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