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业信用网(浙江工商注册查询)

核心阅读目前,环境信用评估已广泛应用于绿色金融、市场监管、价格调节等领域。,并已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绿色名片和绿色动力。守信的人“得实惠,减压力”,享受更好的行

核心阅读

目前,环境信用评估已广泛应用于绿色金融、市场监管、价格调节等领域。,并已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绿色名片和绿色动力。守信的人“得实惠,减压力”,享受更好的行政服务、融资服务、公共服务和更低的市场成本。

□记者张伟

作为环境监管的“标尺”,环境信用评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发展新格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生态环境信用体系。全面实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领域信用评价,加强信用评价结果共享应用。

从2013年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出台,我国在环境信用建设方面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环保信贷监管模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

五种颜色区分企业信用

绿、蓝、黄、红、黑,这五种颜色在江苏省生态环境领域具有特殊的意义。

它们是区分企业环境信用等级的标志。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可以享受到价格较低的信贷、水电资源和更多的信誉资源。

江苏某建筑公司对这个logo印象深刻。2021年3月,该公司A区项目未经批准夜间施工被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同年4月,该公司B区另一项目也因未经批准夜间施工造成噪音扰民被群众投诉,再次受到行政处罚。根据《江苏省企事业单位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该公司环境信用等级评定为红色,属于环境失信企业。评价结果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推送至江苏省银保监局等部门和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随后,金融机构根据环境信用等级对该公司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该公司因环境失信被限制贷款。

信用惩戒犹如一把利剑,让企业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公司不仅被南京生态环保部门列为重点监控对象,还被多家银行催缴、限贷。而且在行政处罚公示期内,不能参与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经营压力巨大。

痛定思痛,公司积极与南京生态环保部门沟通,积极申请信用修复,及时反馈整改情况。组织公司全体员工专题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全面加强施工过程中员工守法行为和诚信意识的教育。在各施工现场,应根据各种生态和环境保护标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测和管理。严格执行夜间施工审批程序,不敢再触碰法律红线。

2021年10月,公司再无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公示到期,环境信用修复,近10亿元贷款额度恢复,资金链风险化解,企业经营重回正轨。

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江苏省主要银行机构对全省参与环境信用评价企业的贷款余额为1.9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023亿元。其中,绿蓝企业贷款余额合计1.98万亿元,占比99.25%,较去年末增加8007亿元。督促整改、压缩退出、红黑企业清收处置等措施共涉及贷款余额37亿元,仅占总额的0.19%。

对740,000多家企业进行了评估(次)

“社会信用体系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应用可以发挥巨大的价值。”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李志勇说。

在李志勇看来,生态环境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生态环境信用体系将促进信用体系与绿色发展的相互促进,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助力我国现代经济体系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早在2013年底,《办法》就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社会监督四个方面的21项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风险高、生态影响大的企业进行环境信用评价,对环境诚信良好、环保良好、警示和环保不良的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2019年11月,启动了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估信用平台。

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环境信用评价。2013年至2021年,据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等12个省(市)不完全统计,累计评估企业超过74万家。

在此基础上,各省(区、市)结合本地特点和实际工作实践,探索创新具有本地特色的环境信用评价指标。如浙江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总分1000分,包括环境合规(300分)、环境管理与生态保护(300分)、社会责任(400分)等三项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设置若干个二级指标;甘肃企业环保标准化建设与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放在同一个框架内,采用500分计分法。指标涵盖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等5大类27项122项具体要求。辽宁、江苏、湖南、广西等地采用环境行为评分制进行评价。在初始得分的基础上,根据扣分或加分情况,进行相应的计分。

“虽然各地评价标准差异较大,但其内容基本涵盖了企业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社会监督等方面的环境行为。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环境信用评价结果,需要改善环境行为,提高污染治理水平,严格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生态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璇说。

推进信用分级和分类监管

目前,环境信用评估已广泛应用于绿色金融、市场监管、价格调节等领域。用李璇的话说,环境信用评价已经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绿色名片和绿色动力。守信的人“得实惠,减压力”,享受更好的行政服务、融资服务、公共服务和更低的市场成本。

“因为我们公司环保信用好,所以很快拿到了辐射安全许可证,项目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运营。”湖州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物流)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浙江,环境信用给守信企业带来了实惠。信用等级好的企业可以在生态环境保护许可事项、专项资金发放、科技项目立项、评奖活动等方面获得积极支持和优先考虑。南方物流是受益者之一。2021年,南方物流计划在梅山镇长兴水泥至小浦镇码头5#输送机尾部使用矿用输送带钢绳芯X射线探伤装置,需要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收到企业的申请材料后,通过信用平台对企业的信用进行了核查。该平台显示,该企业信用等级良好,可以享受绿色审批通道。因此,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受理和审核,原本承诺8个工作日办理的事项,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节省了75%的审批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还积极推进跨地区、跨部门的环境信用监管新模式。2020年以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与长三角地区浙江、江苏、安徽、上海等地信贷部门联合发布《长三角地区信用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2020年版)》,推进长三角地区环境信用一体化管理。

在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和结果互认方面,建立长三角地区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共享推送机制。基于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严重失信名单认定结果等环境信用信息推送至“信用长三角”平台,实现生态环境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共享。2020年以来,三省一市在“信用长三角”平台上共公布了264家严重失信企业,为生态环境领域跨区域信用联合奖惩提供了支撑。

未来在生态环保领域推进信用分类监管,以信用风险为导向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是必然,这也是《意见》明确的重要内容。

北京信用学会副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信用立法与信用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员薛方表示,目前,我国拥有1.5亿市场主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主体。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主体,传统的以检查为主的监管机制显然已经不适应发展需要。在环保等重点领域推进信用分级和分类监管,就是借鉴高度发达的数字技术和商业评级机制的运行逻辑,对企业生态环境风险管理指标进行量化分级,精准刻画企业“信用风险画像”。监管部门可以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可以把更多的监管资源配置到高风险企业、高风险领域、高风险问题上。对于低风险企业,可以采取更加宽松灵活的监管方式。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精准监管、重点监管、源头监管和信用监管。

来源:法治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9975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