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方阵(西班牙方阵编制)

302年,为了惩罚佛兰德人的抵抗,法国向佛兰德派遣了一支由2500名骑士组成的军队。除了骑士,法军还有3500名轻步兵,1000名弓弩手和1000名长枪兵。但佛

302年,为了惩罚佛兰德人的抵抗,法国向佛兰德派遣了一支由2500名骑士组成的军队。除了骑士,法军还有3500名轻步兵,1000名弓弩手和1000名长枪兵。但佛兰德军队有9000人,除了400名贵族重骑兵外,全部是枪骑兵。两军在科特赖克郊外的一大片空地上相遇,这里沟壑纵横,溪流纵横,非常不利于骑兵冲锋。法军总司令罗伯特二世下令将木板铺在地上,但这项工作只进行了一半。法国步兵不等敌人摆平就向他们发起了冲锋,在随后的混战中占了上风。眼看胜利在望,劳勃二世下令步兵撤退,然后派骑士出战,为打败敌人独占功劳。却发现骑士的冲锋被撤退的步兵挡住了,速度大大减慢。当他们冲到敌阵前沿时,已经失去了冲击力,反而成了对方长枪兵的坐靶,被捅得从马上掉下来。眼见主力战败,法军全面撤退,在对佛兰德人的追击中转为溃败,损失极其惨重。罗伯特二世也死于乱军中。据说佛兰德人从法军的尸体中收集了许多金马刺,所以这场战役也被称为“金马刺之战”。

瑞士方阵(西班牙方阵编制)插图

此后,1314年,苏格兰人在对阵英格兰的班诺克本战役中再次击败英格兰重骑兵。

在“步兵复兴”中真正后来居上的是中欧坚韧的瑞士登山运动员。1991年8月1日,为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瑞士的施维尔茨、下瓦尔登和乌里结成永久同盟,瑞士联邦宣告成立。14世纪的瑞士多山,生活贫困,不可能有财力组建一支重骑兵部队。但这里的登山客强壮坚韧,所以瑞士人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了步兵。为了抵御哈布斯堡王朝的重骑兵,他们的步兵以长矛为主,在总结实战经验后,逐渐发展出成熟的长矛方阵战术体系,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瑞士方阵。

瑞士方阵(西班牙方阵编制)插图(1)

▲瑞士戟

早期瑞士步兵的主要武器是戟。这种戟后来演变得更加复杂,尖端有短矛,两边有斧头和倒钩。斧头可以砍断马的腿,倒钩可以钩住骑士让它下马。当瑞士戟首次出现时,这种武器实际上是一把长木柄、顶端有钉子的伐木斧。此时的瑞士步兵并没有采用后来的密集方阵战术,而是三段式冲锋战术。瑞士军队进攻时,把部队分成三个纵队,每个纵队有一两个连。士兵之间的距离从左到右是三英尺,排与排之间的距离从前到后是一英尺半。这是为了给后面的队列留下空进攻向前的空间。战斗时,三排一排轮流向对方部队冲锋。这种作战方式几乎完全颠覆了步兵列阵的作战原则,让他们第一时间主动出击,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被动等待敌人打到前线。

瑞士方阵(西班牙方阵编制)插图(2)

对于此时的瑞士军队来说,密集方阵战术只是作为一种防御阵型而存在。当它进入防御状态时,瑞士军队的三条横线会变成三个方阵,呈之字形分布。前方方阵的戟将武器指向四个不同的方向,防止两翼和后方的攻击。一旦敌人开始攻击前面的方阵,后面的两个方阵就会从两翼攻击敌人。万一敌人绕过前面的方阵,攻击后面的方阵,被攻击的方阵会被捆绑、卡住,前面的方阵就变成进攻队形,向前攻击敌人的后续部队,侧翼方阵跟随前面的方阵,在击溃敌人的后续部队后,返回支援被攻击的方阵。这种战术在早起对付哈布斯堡王朝的重骑兵时非常有效。

瑞士方阵(西班牙方阵编制)插图(3)

瑞士方阵(西班牙方阵编制)插图(4)

▲莫尔卡托战役

315年,瑞士戟在莫尔卡托抵抗入侵的哈布斯堡重骑兵。这里的地形很危险。一条小路穿过山坡上的树林,湖就在小路的一边。瑞士军队指挥官封锁道路修筑防御墙,1500名戟兵躲在路边的树林里。总共有2500名重骑兵和5500名重步兵。重骑兵先到了这里,却被城墙挡住,在原地来回徘徊。瑞士戟兵趁机杀出密林,用戟将骑士打下马。哈布斯堡军队被迫背湖作战,因为地形狭窄崎岖,重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无法发挥。在戟兵的攻击下,伤亡惨重。哈布斯堡军队的队形逐渐被推到湖边,很多人掉进湖里淹死了。其余的人匆忙逃离,留下了1500多具尸体。看到前军大败,哈布斯堡军队的后续部队吓得四处逃窜,瑞士军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瑞士方阵(西班牙方阵编制)插图(5)

经过几次较量,哈布斯堡军队逐渐熟悉了瑞士长戟的作战方式,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主要由瑞士戟兵对付的重骑兵哈布斯堡重骑兵开始下马作战。密集的步行骑士方阵冲锋在前,掩护身后相当数量的弓弩手向瑞士军队射击。这样一来,瑞士戟兵的弱点立刻暴露无遗:不穿盔甲,对弩毫无防护;由于进攻时队形松散,戟兵无法像密密麻麻的矛阵那样将敌人逼出一定距离,所以很容易被对方近身肉搏;对付骑兵时,戟可以将对方下马,但对付步兵时,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长戟头轻尾轻,拿在手里容易失去平衡,刺的时候又慢,很容易被对方提前挡住。如果用戟刃斩或者用戟背啄,需要大幅度挥动武器,敌人就会利用戟兵暴露空格挡的机会进行近身肉搏。

瑞士方阵(西班牙方阵编制)插图(6)

针对这些在实战中暴露出来的不足,瑞士人对步兵战术进行了大幅度改革,用密集的方阵代替了以前的松散队形,并以长矛为主战武器,士兵以戟为辅助力量。根据武器的不同,瑞士军团分为前卫、中军、后卫三个部分。其中前卫和后卫占总兵力的一半以上。这两部分包括弓弩手、火枪手和戟兵,形成松散的单位,排列成散兵游勇。每个单位的人数非常灵活,取决于地形和敌人的数量。一般是半戟兵半弩火枪手。前锋和后卫的作用是牵制对方远程武器掩护中国军队,分别防守辎重和攻城器械。但是,这些部队在敌军骑兵或训练有素的弓弩手面前非常脆弱,因此在战斗中只起到辅助作用。瑞士军队的核心是矛阵。

瑞士方阵(西班牙方阵编制)插图(7)

▲瑞士方块姿势

瑞士方阵(西班牙方阵编制)插图(8)

▲瑞士方阵示意图

矛阵所用的矛往往有15尺长,矛头后面是一个长约3尺的铁套,用来防止矛枪被切断。为了增加防御力,瑞士方阵前三排的士兵开始装备盔甲,但后面的士兵仍然没有武装。使用长矛的士兵是精通长矛格斗技巧的瑞士公民,他们从小就经常练习。这种长矛方阵是一个非常严密的整体,禁止所有人擅自行动,方阵内的统一动作是通过指挥官的口令和军乐演奏的节拍来实现的,单兵按照口令和节拍做动作。

经过战术上的改进,瑞士方阵基本固定,随着战场上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这支军队逐渐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339年,瑞士方阵在劳彭战役中再次击败哈布斯堡军队。他们先利用山地击溃敌军步兵,然后架起长矛抵抗从三面飞奔而来的敌军重骑兵。哈布斯堡的重骑兵在瑞士的矛阵面前束手无策,最终被杀出老皮城的敌军击败。这一胜利意义重大。这不仅是改良的瑞士方阵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也是他们第一次在平原上击败重骑兵。

本文由文志霍峰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简介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或微信官方账号不得转载。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锁定我们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lbqyjs长按左侧字母复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9963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