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的故事(点石成金的故事及道理)

中国民间故事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承载着民间的知识、经验、智慧和情感,也凝聚和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和价值追

中国民间故事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承载着民间的知识、经验、智慧和情感,也凝聚和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和价值追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刘守华先生一生热爱和追求民间故事。他以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中国民间故事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了基础性的历史性贡献。

兴趣

刘守华先生出生在湖北省江汉平原小镇绵阳的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他的民间文学艺术极其丰富。当地人最喜欢的一个是看戏,一个是看皮影戏。刘先生童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听了很多有趣的民间传说。

尤其是老人们讲故事的时候,当地称之为“老话”,刘先生常常听得入迷。有一次,他甚至忘了自己是站在板凳上,兴奋得手舞足蹈,从板凳上摔了下来。

新鲜的民间故事有惩恶扬善的寓意。虽然刘守华年轻时并不清楚,但这些故事营造的奇妙幻想世界,依然让他快乐、兴奋、惊叹。当地人“编织”这些故事,素材取自日常生活中极其平凡的人和事,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经过说书人的夸张,一个熠熠生辉、隐藏着无穷奥秘的童话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简直就是点石成金。

这个“童话世界”激发了刘先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使他与民间创造的童话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开始领略民间口头文学的美。

上大学后,刘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各种民间故事和童话,选择民间童话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1956年,他完成了一篇四五万字的童话论文。在此基础上,他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同时,对手稿进行了丰富和修改,先后将相关章节的内容写成单篇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1979年,刘先生的《一组民间童话的比较研究》发表在《民间文学》第9期上,很快被《新华文摘》转载。1982年,他进一步扩充和修改了这份写于20多年前的手稿。他的手稿从更早的几万字的论文,变成了20万字的《中国民间童话概论》,并于1995年获得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民间童话以儿童为主要对象,富有幻想性和趣味性,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特点的口头语言艺术。刘先生的《中国民间童话概论》是我国第一部研究中国民间童话的专著。在本书中,刘先生广泛吸收了前人的成果,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现代学术史上一批著名学者的相关研究,并以他们的理论为基础,全面论述了中国童话的具体形式、艺术特色、发展、收集、整理和创作,首次对民间童话的范围和分类作了详尽可信的阐述。

刘先生在《中国民间童话概论》中,阐述了中国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民间童话相互影响的原因和方式,从而令人信服地提出了中国民间童话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使其具有不同于以往研究的原创性意义的观点。《中国民间童话》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评价,多家报刊相继发表评论文章予以肯定。认为它标志着“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中国各民族民间童话思想和艺术,论述童话艺术发展史及其民族特色的专著”的出现。民俗学学者谭认为该书是当代中国童话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它具有新的研究观点、新的材料和新的方法,建立了原生态民间童话科学的新体系。可以说,它为当代中国民间童话理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谭所

1956年,还是大学生的刘先生在《民间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认真对待民间故事的编纂》一文,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957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正式开辟了民间故事研究之路,并为之努力。

刘老师喜欢散发泥土芬芳的民间故事,经常深入民间进行田野调查。1981年起任湖北省民间美术家协会主席、副主席,至今已有20年。他的足迹遍布湖北省各地,与农村泥塑艺术有着广泛的关系,他密切关注民间故事的形成及其传承人与其社会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与这些口头作家和收藏家建立了友好的联系。

刘先生参与开发了湖北民间文学“三家三村”(说书人、刘、孙家祥,吴家沟民间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村、绿庙谜语村),以及被称为“汉神话史诗”的《黑暗传》。专注于讲故事人成长和故事村形成过程中诸多文化因素的研究,发表了《文化背景与故事传承——32个民间讲故事人综合考察》、《中国鄂西北民间故事村吴家沟》、《湖北故事村朱良传说》、《故事村与民间故事保护》、《清江流域女讲故事人孙家香》、《汉族优秀民间讲故事人刘德培》等多篇论文。把故事和讲故事者的研究放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中进行分析,强调形式所隐藏的民族文化底蕴。分析了民间故事的“思想”和“艺术”特征,强调了社会历史文化对作品及其创作者的巨大影响。探索了民间故事与社会文化的深层关系,开创了民间故事研究的文化范式。

刘先生在坚持中国学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现代国际民间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成果和方法,以揭示跨文化体系中不同国家和民族民间故事的异同。同时,他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找出民间故事与其他相关文化事件的区别和联系,进而从理论上阐述造成这些故事异同的历史文化根源,在历时和共时的文化背景中探索民间故事产生、传播和演变的规律,揭示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

最初,刘先生撰写了《一个著名故事的生活史探源》一组文章,跟踪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唐莱儿》、《蛇郎》、《求好运》等故事类型的生活史,不仅使他步入了民间故事比较研究乃至比较文学研究的殿堂,而且使他的故事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民间故事的文化研究。

20世纪末,刘先生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与传承研究》,最终发表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作为结题成果。课题选取并总结了中国常见的60个故事类型进行分析,以充分体现其故事类型研究“本土化”的学术理念和重视文化背景与价值评价的特点。有学者把他从中国传统文化深处对中国民间口头文学文化根源的研究称为“故事文化学”。刘锡城先生评价说:“他的学术视野在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也在逐步从单一向多元综合转变,从地理历史研究向类型研究与功能研究、意义研究相结合转变,从跨国比较研究向跨文化研究转变,从文本研究向历时、共时、多方位比较研究转变,向结构形态研究转变...总之,文化研究的介入,不仅打破了他民间故事研究的单一性。”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可以算是刘守华故事研究的一个转折点。"

刘先生花了30年的时间,追踪“求好运”民间故事的经典案例,在收集210多种不同文本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一个具有史诗魅力的中国民间故事》。本书收录中外学者研究论文14篇,主要是他的《求好运》故事研究论文,以及来自中国18个民族、亚欧7个国家的80多篇不同文本。是全球首个AT461故事研究成果和故事文本的集合。

《一个具有史诗魅力的中国民间故事》近日获得湖北省文联颁发的文学评论作品二等奖。刘老师说:“跟踪研究可以说是我的特色之一。是对某些案件的一种坚持和持续追踪。对于我研究的问题,我能够完全沉浸其中,不断思考,琢磨很久才意识到。解开谜团是一种乐趣,这是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个理论和方法的问题。理论上要不断学习探索,开阔视野,努力前进,深化知识。”

“作为中国民间故事的旗手,刘守华自1953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以来,致力于民间故事研究已有63年...虽然大半辈子都在做同样的工作,但刘守华从来没有觉得无聊和乏味。”有媒体这样采访刘先生。

雪原

关于自己的学术成长经历,刘老师不止一次谦虚地说:“我没有天才,只能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去积累和创造学术成果。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一门有用的知识,只要坚持做几十年,即使不是天才,也会取得显著的成就。”

刘老师相信自己可以做出一些学术上的成绩。除了坚持和勤奋,他还得益于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因此,他常常在文章中带着感激之情提到他们。在《五湖四海的学术边界》一文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与钟敬文、季羡林、丁乃同、李付青等著名学者的学术情缘,并对他们深表感谢。

刘先生为他题写了先生的题词“我们肩负着长远的事业,理应得到前人的捍卫!”作为座右铭,不断鞭策自己。在《长风·缅怀季老》一文中,他特别回忆了季羡林先生的鼓励和教导:“在请教季老和与他交往的三十多年中...他对学习的认真坚持,对中国年轻一代学者的深切关怀,以及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他对比较评书的一系列见解,成为我学术创作的坚实基础。”

刘老师不仅学术人脉广,而且虚心求教。他还十分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接受新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具有不拘一格的学术精神和学术视野。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与民间艺术家、美籍华裔学者丁乃桐教授、俄罗斯汉学家李付青、美国民俗学会主席邓迪斯教授、日本东京市立大学饭仓昭平教授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学术联系。通过书信和写作,他探讨了民间文学领域的许多重要学术问题,并邀请他们到学校交流和讲学。

刘先生率先用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方法研究中国民间故事的路径和原型,用俄罗斯普罗普结构主义理论分析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和规律,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精神分析理论探讨民间故事母题和原型的心理机制。正如《中国比较文学通讯》刊文所指出的,“刘守华先生的研究,无论是视野、对象还是成果,都早已突破了国界,进入了世界学术网络。”

“‘术业有专攻’。我喜欢民间故事。作为一个辛勤的园丁,在中国各民族民间故事的百花园里,我总是乐而忘返。因此,我的学术活动始终以讲故事为中心,不断拓展其广度和深度,以求取得超越自我和先贤的原创性成就。”年事已高、英姿飒爽的刘先生,在年逾八旬之际,仍表示要继续为构建民间故事理论体系而努力。

简书

刘先生的学术生涯长达60余年,对民间文学情有独钟。他执着勤奋、严谨务实、求真开拓、追求卓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为了民间文学,即使出了事,柳先生也不会在生命出现危机的时候忘记自己的民间故事。2002年底,参加完湘西山区民间文学国际研讨会后,他开始准备对当地民间文学进行实地调研。不幸的是,回来的路上出了车祸,导致三根肋骨骨折,一块金属插入额头。

我们赶到医院,只见刘先生头部和胸部缠满了绷带,处于休克状态。事后医生告诉我们,如果抢救不及时,恐怕我们的命就没了。然而,当刘先生恢复意识后,他问的第一件事是,调查笔录是否还活着。

听了这话,所有在场的人都哭了。

当时刘先生67岁。在常人看来,他应该放弃一切,安度晚年,但他偏科了。病愈后,他继续奔走于农村和田野,收集民间故事,忙于教学和科研。

中国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然而,中国的民间故事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于是,刘先生下定决心,要和大家一道,加强研究,努力建设中国的民俗学体系。1985年,应中国民间文学协会邀请向高校出版民间文学作品,撰写了《评书大纲》一书,1988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修订充实出版。

《说书大纲》是刘先生在综合考察国内外评书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建构起中国民间故事的理论体系。

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不仅包括国家、民族、民族之间的异同比较,还包括故事形态的历史演变比较。能在时间空的广阔背景下更深刻地揭示故事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刘先生生于改革开放初期,于80年代致力于建设这一学术支点——比较评书。

1986年,刘先生的第一本书《民间故事比较研究》出版。这本书有着广阔的比较视野,既有具体单一类型的比较,也有综合文化体系之间相似类型民间故事的宏观比较。刘先生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人类学、民俗学和比较文学的方法和成果,对中国民间故事与日本、印度、阿拉伯等民族和地区民间故事的影响或特点的异同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民间故事比较研究的原初意义在于学术视野的拓展和方法的突破,以及对建立比较故事学体系的奠基性贡献。

在比较文学领域,刘先生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宗教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属于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跨学科比较。其中,他对道教与民间文学、佛教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倾注了较多的心血。为了探索道教文化与中国民间叙事的关系,他七次前往武当山,寻找以“张三丰传说”为主体的武当故事和传说。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一书,该书于1991年在台北首次出版,随后于2008年在北京出版了简体汉字更新版。这本书后来获得了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为了探究佛教对中国民间文学的深远影响,刘先生花了几年时间通读大藏经,寻找相关故事,并与中国活生生的民间故事进行细致的比较。完成专著《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的演变》,2012年出版,后获中国民间作家协会山花奖。

1995年,刘先生的著作《比较评书》出版。他曾说,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借鉴西方比较评书理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评书理论体系,促进中西评书学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通过民间故事这个窗口,探索世界文化变迁的潜在规律和人类心中的奥秘。

在当代比较文学的科学殿堂里,比较故事学以哲学的、开放的学术精神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领域,通过对不同民族民间故事的有说服力的比较研究,支撑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内涵理论。此外,比较评书吸收了西方比较评书理论,并与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系统、科学地构建中国特色的比较评书理论体系做出了新的发展。因此,以乐教授为代表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专家认为:“在新时期,刘守华教授应该是比较评书研究中投入最多、成果最多、影响最大的人。”

中国民间故事史研究是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是中国民间故事建设的关键。为了完善中国的故事体系,刘先生主动承担了一项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民俗学史研究”。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他的67万字的学术巨著《中国民俗学史》于1999年正式出版。

《中国民间故事史》分别论述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和20世纪的中国民间故事,以及佛教、道教与中国民间故事的交融。在[/k0/]千百年的时代背景下,刘先生对众多资料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对口头叙事文学的传承与演变进行了宏观的梳理。在历史建构的研究中,引用的故事尽量取自最好的版本,并与现有的口头叙事形式进行比较,采用纵横交错、古今贯通的框架进行论证。

《中国民间故事史》以历代有代表性的故事文本为线索进行纵向解读,以佛道文化对故事的渗透为专题进行横向分析。翻译和评论试图在一定的民间文化环境中匹配其作为口头叙事作品的真实意义,基本实现了口头叙事风格的还原。

在研究方法上,《中国民间故事史》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同时,融合了现代民间文艺中的共同母题、类型研究方法和历史地理比较研究方法,紧密联系故事形成和演变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承人的文化心态,发掘其现实文化内涵和社会象征意义,注重发掘形式背后隐藏的民族文化遗产。

《中国民间故事史》一出版,立即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中国民间文学的领军人物钟敬文先生称赞说:“这一艰苦卓绝的创举,为后来者开辟了道路。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民间故事史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中国故事学会会长姜彬先生认为,《中国民俗学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文学研究中独树一帜的著作,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在我接触过的作品中,这本书资料收集丰富,观点新颖精辟,篇幅巨大,堪称第一。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有了一部可以与世界名著相媲美的自己的学术著作。《中国民俗学史》的出版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建成。日前,这本书已被列入中国学术翻译计划,将被翻译成英文和日文在国外发行。

黄永林,博士,刘守华民俗学专业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学者传记

刘守华,1935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泌阳县(今仙桃市)。195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成为教授,历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中文系系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年鉴主编。并担任湖北省民间作家协会主席、副主席20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5项,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教学一等奖,获中国民间美术家协会民间文艺学术成果奖山花奖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9596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