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克等于多少毫升(200ml牛奶是多少克)

这里是中华美食之乡,饮食文化深入人心。所以很多人对“吃”都很执着。除了吃好,他们每顿都要吃饭养活自己,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多麻烦。教训不算太深。适当“挨饿”的好处1

这里是中华美食之乡,饮食文化深入人心。所以很多人对“吃”都很执着。除了吃好,他们每顿都要吃饭养活自己,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多麻烦。教训不算太深。

适当“挨饿”的好处

1、延长寿命

美国的实验证明,将老鼠的食物摄入量减少30%,会导致寿命延长,衰老疾病的发病时间推迟。

2.延缓细胞衰老

日本科学家发现,细胞具有自噬机制,即当它们饥饿时,会吃掉体内无用或有害的物质,以便为自身生存提供必要的能量。

这样就把老化的蛋白质清理干净了,保持了细胞年轻的活力。

3.控制你的体重

少吃有助于控制体重,使人保持良好的身材,降低因肥胖引发各种疾病的风险。

4.减轻胃的负担。

如果暴饮暴食,胃会超负荷,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如果长期这样,会损伤胃黏膜,甚至引起胃溃疡和胃糜烂。

如果蛋白质、脂肪等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增加肠梗阻和肠癌的风险。

5.保护心脑血管疾病。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一项关于血管老化的研究发现,当食物摄入量较低时,人体可以产生一种叫做β-羟丁酸的分子,有助于延缓血管系统的细胞老化,保护血管。

6.保护心脏功能。

暴饮暴食时,容易使膈肌上移,影响心脏功能。不仅如此,为了消化食物,人体的耗氧量会大大增加,可能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导致猝死。

7.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

统计显示,约有30%~40%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年轻时有长期饱腹的习惯。

适当减少食物摄入量,可以保证大脑有充足的血液供应,防止脑细胞快速老化和脑功能衰退,从而预防老年痴呆症。

“饮食控制”是文化的精髓。

除了烹饪美味之外,我们国家从古至今都非常注重适度和节制。

西周青铜鼎上的饕餮纹,就是警告人们不要贪得无厌。

孔子曾说:“君子以食为天。”

明代医生敖英写的《东谷颂》说:“食多者五病”。

宋代苏东坡在《东坡支林》中主张:“先吃,后饱”,认为只有这样,一切疾病才能自行消除。

即使在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少吃三口,活到九十九”的谚语。

当然,适度的食物消费绝不是饥饿,最重要的是适度的饥饿。也就是说,吃七分饱就行。

那么,你怎么知道自己有多饱呢?请相应地就座:

六分饱——我已经不饿了,但是我想再吃一些。

七分饱——吃饱了可以吃,也可以不吃,可以不吃。

八分饱-饱,肚子感觉很饱。

我饱了,再也吃不下了!!!

此外,对于那些有余力的人,如肌肉结实、超重、腰围过大、血脂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控制食量能力差、工作繁忙没时间调整饮食等,也可以尝试“轻度禁食”。

即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间隔少吃或不吃食物。

目前全球流行的禁食方法有四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

1.隔天禁食:正常进食,第二天食量下降到25%~50%。

2.5.2禁食法:一周中有五天是正常的,另外两个不连续的日子为禁食日,食量减少到25%~30%。

3.果蔬汁禁食法:一个月内选择间断禁食2~5天,只喝白开水、果蔬汁和蔬菜汤,每日热量摄入控制在300~500大卡。

4.日内禁食法:一天16小时不吃东西,剩下8小时正常进食。

在这里,我想重点为大家讲解一下5:2禁食法。其中描述的“食量下降到25%~30%”换算成日常食量后大致如下——

5天相对正常的饮食,全天食物包括:

主食175g(粗粮一半左右);

脱脂牛奶或无糖豆浆250ml

总肉100g(以白肉为主);

叶瓜600克;

200克左右的水果;

20毫升油;

盐5克;

水2000毫升左右;

每天锻炼半小时左右。

2天低热量饮食:

主食50克;

鸡蛋1个;

肉50克;

蔬菜250克;

水果200克;

250毫升脱脂牛奶。

注:以上食物重量均为预煮。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痛风患者、孕妇、恶性肿瘤患者不宜采用清淡禁食饮食。

民以食为天,日常饮食,少物,适量。做到“每顿饭都不疼,事事都受益”才是最健康的。

来源:遇见名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407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