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

多年来,网上流传着一个悲惨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修建成昆铁路时,一名叫熊的战士不幸坠入龙骨店大桥7号墩。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他被活活灌到桥墩里。在被水泥吞没之前

多年来,网上流传着一个悲惨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修建成昆铁路时,一名叫熊的战士不幸坠入龙骨店大桥7号墩。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他被活活灌到桥墩里。在被水泥吞没之前,熊韩军还在喊:“桥修好了记得告诉我!”直到今天,火车经过这里时,依然会鸣笛30秒,向烈士致敬。

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插图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这个故事。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心想我们解放军战士真伟大。后来想了想,发现不太对。熊把摔进了码头。他的战友为什么不救他?人就算死了,也得拉起来。再说了,一个人还活着就灌水泥太残忍了。他的战友怎么可能做到?

本着求真的精神,我到处搜集资料,寻找故事的原始出处,最终我找到了事件的真相。原来,熊是一个真正的烈士,他确实牺牲在成昆铁路线上。然而,他的故事并不是大家看起来的那样。如果你想知道真相,请慢慢听我说。

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插图(1)

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为连接宝成铁路和成渝铁路,打通南方对外通道,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国家经过详细调研和统筹考虑,决定修建一条连接云南和四川的铁路线,即成昆铁路。

这条铁路线从成都平原出发,经过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它经过的地方不是荒山就是高温寒区,地质环境相当复杂。为了尽快打通这条南方通道,铁道部全力以赴,35万铁道兵投入建设。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共有2100多名官兵牺牲,本文主人公熊就是其中之一。

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插图(2)

熊汉俊生平

1944年,熊出生在江西樟树的一个普通家庭。长大后,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他光荣参军,成为8707部队的一名铁道兵。别看他个子小,身高只有1.7米左右,却是部队里的尖兵,各种苦、脏、累的活他都跃跃欲试。小伙子还是很聪明的,每次都能顺利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领导和同志提起他,都会忍不住给他竖起大拇指。

1964年,国内外形势日益紧张,主席作出指示:“应加速三线根据地的建设”,“集中物资修建成昆铁路。”于是,三次下马的成昆铁路工程又开工了。熊韩军随部队进入禄丰县黑井镇,开始修建龙骨店桥。

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插图(3)

云南风景如画,但工地条件极其艰苦。当时我国条件有限,缺乏相应的机械设备。工程所需的钢筋、水泥、砖块等材料,全靠战士们的肩膀扛,蚂蚁往山上搬。

龙固店大桥施工难度不大,最难的是挖黑井隧道。隧道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岩层松软,施工时需要极其小心,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坍塌。这时,熊担任13班班长,他所在的4营采用多炮眼、浅炮眼、小药量的方法。正是在人工挖掘的条件下,他取得了每月前进100米的优异成绩。

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插图(4)

牺牲经过

1965年8月24日,炊事班准备了糯米饭,平时很少吃一次。团部还通知所有连队晚饭后去操场看电影。士兵们像新年一样快乐。记得那天,14班班长胡世良还提醒熊韩军:“你晚上要上夜班,多吃点,你饿了我也不给你吃。”熊咯咯笑道。

为了赶上工程进度,战士们昼夜两班倒。这天晚上,熊的主要任务是扩大侧墙。士兵们拿着鹤嘴锄和钢钻凿掉突出的岩石。大家伙们已经尽力了。四排长赵金坤进入坑道。

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插图(5)

赵排长忙了一天。他本该在操场上看电影,却放不下一件事。原来,早上挖隧道的时候,他发现自卸车轨道旁边的支架排架有点晃动,当时也没在意。但这件事一直放在心里,也让他不放心,所以连夜过来查看情况。

赵排长走进坑道时,看到熊和他的战士们正在紧张地施工,就对他说:“熊,我总觉得前几天排架晃得更厉害了,你要注意了。让士兵先收手,你带他们去增援。”说完,他继续往隧道里面走,去找教官拉基,研究加固方案。

正当赵排长商量方案时,突然一声巨响,20多米高的排架连同上面的岩石一起倒塌。灰尘弥漫,电线断裂,整个隧道一片漆黑。赵排长当即被砸得不省人事,班长熊、技术员袁运忠和4名战士也被石块和排架压住。

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插图(6)

4营官兵当时正在看电影,突然喇叭里传来命令,要他们去隧道救人。战士们急忙在漆黑的隧道里挖啊挖,卫生队的救护车也赶到了,停在了通往袖手旁观的隧道口。在清理完岩石和垮塌的排架后,7名被埋战友全部被找到,并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很不幸,熊受了最严重的伤。他先是被倒塌的排架砸中,然后被落下的石头砸伤。虽然被紧急送医,但最终因抢救无效,失去了技术,壮烈牺牲。消息传到连队时,灯已经关了,14班班长胡世良却睡不着。他半夜又起来,带着战士们去挑选木材,连夜为熊班长做好了棺材。

熊韩军死时年仅21岁。他为祖国的铁路建设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为了修建龙古店大桥,前后共有18名战士牺牲。因为他们的奉献,成都和昆明之间的护城河成了通衢。

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插图(7)

谣言的来历

熊烈士牺牲的时间、地点、原因、目击者可以说是非常清楚了,那么为什么会面目全非,倒在桥墩上呢?其实,这源于“某军网”的一篇报道——“WJ云南总队一中队在深山守桥三十年”。

在这篇报道中,作者称“在浇注7号桥墩时,一名19岁的士兵不慎掉入30米深的桥墩中。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没有先进的抢救设施,即使抢救过来,他也活不了”。于是,全师官兵在一位将军的带领下,向他行了最后一个军礼,然后把他和大桥一起倒了下去。

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插图(8)

故事很悲惨,可惜是假的。原因很简单。当时建桥的时候,桥墩是分段施工的,每段4、5米长。浇筑时,负责捣固的士兵会站在上面耙捣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所以所谓的“掉进自己心里30米深”根本不会发生。

退一步讲,即使有战士不慎摔倒,负责捣固的战士也会及时施救。不可能说“被救了就活不下去了”,就把兵倒在里面。这是对军人生命和桥梁质量的不负责任。谁敢这么干,谁先掉脑袋,更别说宣传了。

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插图(9)

关于此事,曾有同志专门到熊韩军所在的三十六团调查情况,最后的结论是:此事不实。当时18连长负责所有烈士的安葬,墓地的选址,墓地的修建,灵柩的搬迁。他全程亲自参与,并以党性保证绝不发生此事。

后来我们看到的关于熊烈士牺牲的传闻,都是改编自军事网站上的文章。之后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引用,导致熊牺牲的真相逐渐被埋没,以至于央视拍纪录片的时候还这么说!

一定有人过桥了。既然熊韩军不是倒在桥墩上的,为什么桥旁边会立着“韩军之桥”的石碑?其实仔细看碑文,会发现上面清晰地刻着两个字:传奇。如果有这种东西,为什么这么模糊?

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插图(10)

我也顺便告诉你这个纪念碑的来历。当时在北京的铁道部同志听说了这个故事,大家都很感动,于是请了一位老将军题词,他们集资在桥旁立了一座纪念碑。

后来真相大白,但石碑刻得差不多了,于是他们又加了几行字,其中有两句:“汉代表中华大地辽阔,中华河山锦绣。”这里的并不是指熊,而是指所有在成昆铁路上牺牲的烈士。碑文也写得清清楚楚。火车在这里鸣笛30秒,也是向牺牲的烈士致敬。

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插图(11)

圆桌派总结

这个关于熊的谣言看似悲壮,实则荒谬。不仅是给我们铁道兵抹黑,也是给我们国家抹黑。就像《手撕鬼子》这部抗日剧,表面上吹嘘男女主角无比英勇,实际上抹杀了男女主角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

现在,熊烈士安息在黑井烈士陵园。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后人在制造这样的谣言,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想。所以,我们还是擦擦眼泪,不要相信谣言,不要继续传播。

龙骨甸大桥(龙骨甸大桥为什么要鸣笛)插图(12)

另外,从事编辑工作的朋友,在撰写重要事件时,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尽量多向当事人了解情况,还原事件本来面目。对于一时不清楚的,还是暂且不写为好,也不要乱涂乱画,更不要因为需要歌颂英雄事迹而随意夸大和歪曲事实。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写出经得起考验、公信力强、影响力大的作品。你认为我是对的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117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