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人数(中国部队有多少人2022)

文/李泽恩关于抗日战争、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的主要史书,内容差异较大。这让很多关心这段历史的两岸读者感到困惑:历史真相是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至少可以

文/李泽恩

关于抗日战争、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的主要史书,内容差异较大。这让很多关心这段历史的两岸读者感到困惑:历史真相是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至少可以基本了解别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的。这对任何一个想正确认识中国历史的中国人来说,应该都是有益的。所以,关于中国抗战史,我们不妨看看海外学者,主要是美国学者是怎么说的。

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史权威外文著作无疑是《剑桥中国史》。它是一部完全由西方学者撰写的中国史,遵循西方汉学研究的严谨风格,广泛引用文献资料,注重文献的鉴别和考证。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书中对许多历史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疑问,也许有些问题是我们早已习惯而从未考虑过的。所有这些来自另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东西,对于丰富我们的思想,开阔我们的视野都是有好处的。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是《剑桥中国史丛书》第13卷的中译本,199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书中内容涉及国际关系、共产主义运动、国民党政权、中日战争、国共冲突、那段时期的文化教育等。据翻译称,中文译文并未被删除。

乔纳森·史景迁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追寻现代中国》是史景迁的主要作品之一,其中关于抗日战争的内容相当简洁。

伊佩霞是美国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颗新星。她的《剑桥图解中国史》一书,被业内人士认为是“终有一天会被奉为经典”。抗战的内容在这本书里不算太长,但是要点还是挺清楚的。

以下是这三本书关于中国抗战的一些主要论述。引文后面,括号里,“剑桥”代表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史景迁”代表追寻现代中国,“伊佩霞”代表剑桥图解中国史。

美国学者视野中的国共抗战,国民党军队越战越弱,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越战越强

◆左起: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史景迁的《现代中国的追求》、伊佩霞的《剑桥图解中国史》。

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初期的表现

我们再来看看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表现,主要涉及Xi安事件、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和迁都重庆。

"蒋介石试图长期避免敌对行动."“所以他曾默许日本占领东北四省(满洲),缔结停战协定以消除国民党在华北的影响,并屈服于日本镇压抗日学生运动的压力。然而,自1935年末以来,反日情绪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国民政府感到其对日本的反应不得不强硬。于是,一九三六年十二月Xi事变后,蒋介石逐渐开始准备战争。他大概是口头承诺,以抵抗外敌侵略来换取Xi安的释放。”(剑桥)

“蒋介石的政策一向是,先要安定外部世界。直到1936年,一场政变迫使蒋介石改变了既定政策。”(伊佩霞)

“所以,他(蒋介石)冒了一生中最大也是最有争议的风险。他决定将战争的主战场从华北转移到上海。”“在一个靠近大型外国人社区的地方作战,也会引起西方大国的关注和同情——甚至可能进行干涉。虽然亲国民党的作家还在鼓吹蒋的冒险是大成功,但损失可能远远超过他最坏的预期。”“中国军队撤退到南京。但他们撤退得如此狼狈,在模仿沪宁铁路无锡附近德国兴登堡线精心构筑的混凝土工事之前,并没有停下来。”“可怕的南京大屠杀发生在第二个月,更严重的是,蒋介石正在认真考虑日本的和平建议。”“南京大屠杀坚定了中国人民的决心,1938年1月,近卫内阁宣布不把蒋介石当对手。不管姜有什么计划,现在他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战斗。”(剑桥)

在这场军事和战略的赌博中,蒋介石决定向上海的日军发起进攻,以牵制华北战场上的日军“11月11日,中国守军开始向西撤退。由于纪律性差,未能守住无锡准备的工事,直接退守首都南京。”(史景迁)

”(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陷后)就蒋介石而言,他并没有显得沮丧。他乐观地宣称,放弃武汉“标志着我们斗争由防御转入进攻的转折点”。虽然这似乎是虚张声势,但日本人已经承认,由于在武汉未能打败国民党军队,他们已经失去了迅速取胜的机会。”(剑桥)

“1938年底武汉失陷,标志着日军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结束,因为日军此前计划在中国战场投入多达25万的作战部队。但事后证明不可行,有越陷越深的危险。”(史景迁)

我们来看看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表现。

“(Xi事变后毛泽东的观点)是如何使蒋介石继续抗战,如果蒋介石对日媾和,中国共产党如何独立作战,取得这场革命的胜利。因为军事力量处于劣势,只有发动群众建立、保卫和扩大根据地,才能确保胜利,从而加速全国革命局面的到来。抗日战争总的策略,和历次国内战争一样,必须是农村包围城市,以切断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把革命引向城市。同时,农村的社会革命仍然在共产党的军队保护下,在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指引下,不断地前进。”“当国民党人被驱逐出他们拥有最大财富和最高权力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这个过程中丧失了他们的精锐部队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却正在向日本战线后方的广大农村渗透,在那块土地上扩大自己的权力,赢得人民的支持。“(剑桥)

从以上可以看出,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战,虽然存在蒋介石期待西方列强介入的侥幸心理和消极防御等错误军事政策等消极因素,但毕竟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华”的美梦。同时,如果没有国民党军队的抵抗,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游击战争也一定难以顺利进行。然而,中国一大半空的时间是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换来的,中国付出了一百多万人生命的代价。与这个代价相比,中国损失的“空时间太大了,中国人民遭受的灾难太沉重了。

延安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一盏明灯。

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由于国民党片面抗战,脱离人民,积累的弊端越来越严重。共产党实行群众路线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支持。共产党的日益强大引起了国民党的警惕,于是把相当一部分力量投入到遏制共产党的发展上。

美国学者视野中的国共抗战,国民党军队越战越弱,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越战越强

◆抗战时期,延安成为国人心中的一盏明灯。

“1939年,国民党人开始对陕甘宁边区南部和西部实行全面封锁。一年之内,封锁部队人数已达四十万,其中包括胡宗南统率的一些保存最好的中央军。”(剑桥)

“一九三八年十月下旬武汉、广州失陷后,战争的特点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战争逐渐进入胶着状态。特别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国民党领导人期望西方盟国能够打败日本,而无需中国进一步牺牲。毕竟他们已经孤军抗日四年半了。因此,他们对抗日的兴趣不如对遏制共产党的兴趣大。共产党日益增长的权力和地区控制预示着战后时期国家的团结和稳定。然而,最重要的是,重庆的国民党政府发现自己在军事、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陷入了似乎不可逆转的恶化。到1945年,这种恶化使它变得虚弱和呆滞。”“许多非中央军指挥官干脆投奔了日本方面。1941年有12名叛逃将军,1942年有15名,1943年有42名叛逃。50多万军队带着这些叛逃的将军离开了,而日本人则用这些伪军来保卫他们占领的地区,对抗共产党游击队。”(剑桥)

“1941年后,在美国顾问的帮助下和从缅甸通过封锁线送来的美国援助下,蒋介石得以建立起一些现代化的独立部队,但号称500万的中国军队大多是训练不足、士气低落的士兵。”(伊佩霞)

这一时期共产党的情况和国民党的情况大不相同。

“战争初期,指挥员想采取运动战,但毛坚持缩小八路军、新四军的作战规模,分散成小股,作为作战、扩军、政治工作和根据地建设的核心。”“对日本人来说,这些行为就像许多小伤口——疼痛、出血,还有可能是传染源。乡下很少有地方是安全的。日本的资料证明,当野战部队的指挥官们试图消灭抵抗,恢复行政管理,征收税收,并为占领区更有效的经济发展做准备时,他们变得越来越愤怒。抗日游击战不能用打了多少胜仗、造成多少伤亡、占了多少土地等传统项目来评价。正如毛反复强调的,必须从政治上和心理上对它进行评价。因为CCP在战时的合法性取决于其爱国思想,所以有必要采取足够的军事行动来维护其信誉。此外,军事上的胜利对于赢得‘基本群众’的支持、说服摇摆不定的人认清形势、保持反对派中立也是极其重要的。”(剑桥)

“在延安的最初几年,CCP和国民党一样,积极加强党、政、军的组织。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急剧增加,从1937年的约4万人增加到1940年的80万人。部分原因是CCP不断增加新党员,寻找人才。另一方面,这也是由于大多数人民支持CCP的统一战线政策。”“共产党控制的地区虽然民生萧条,但士气高昂;延安此刻仿佛成了许多中国人心中的一盏明灯。”“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本宣战。至少在文字上,中国被视为“四大”盟友之一,开始获得军事援助和巨额贷款,而军需、燃料等后勤物资则来自翻山越岭而来的印度。这些援助大部分流入重庆国民政府手中,重庆国民政府被认为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合法政权。延安的共产党只能靠自制的劣质武器或靠进攻日军获得的补给生存。为环境所迫,共产党调用了在江西苏区发展起来的群众运动技巧,完善了游击战术,在日军封锁线后建立了无数根据地。“(史景迁)

“毛泽东的经典作品大多完成于延安时期,这无疑为延安增光添彩。在实践中,毛泽东称赞农民是真正的群众,他创造了一套‘群众路线’理论。”“共产党人的胜利似乎又注定了,这是正确的战略思想和组织方法指导的结果。”(伊佩霞)

湘桂之战给国民党造成了毁灭性的失败。

1943年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胜利的曙光。而在中国,1944年4月至12月的豫湘桂战役,即一号战役,成为国民党顽疾的总爆发。国民党军队的溃败使国民政府的形象一落千丈,美国在1943年开罗会议上支持国民政府成为“四强”之一的主要意图受到严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美英把快速战胜日本的希望寄托在苏联入侵上。美英背着中国用中国利益换取苏联军队,秘密达成雅尔塔协议,对战后政治格局的变化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

“日本的一号行动给国民党人民造成了毁灭性的失败。它向全体中国人民和全世界揭示了国民党军队和政府在过去的七年战争中是多么惊人。”“虽然1944年下半年看到了盟军缅甸战役胜利的高潮,并重新开放了进入中国西南的陆上通道,但美国战术司令部和美英军队参与赢得的这些胜利不足以弥补国民党在其他战场上的损失,也不足以恢复其受损的声誉。”“1944年和1945年,第一次战役和蒋介石与史迪威将军的最后冲突——导致史迪威被召回国——暴露了国民党的缺点,而中国共产党则重获生机。”“(共产党的武装力量)在一号作战中新失去的地区开辟了大片新的根据地。”(剑桥)

美国学者视野中的国共抗战,国民党军队越战越弱,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越战越强

◆1944年初,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开辟大陆交通线。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作战。图为中国驻军的机枪阵地。

“日军的‘一战’攻势重创了蒋介石的部队,使蒋介石统治的几个地区损失巨大。无论如何,日军的胜利重挫了中国军队本已低迷的士气,甚至让美国对中国的作战能力失去了信心。”“不仅在国内,国民党在海外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消退。一直对中国没有任何信心的丘吉尔曾说,让中国保持世界四强简直是一场闹剧,并指出中国在“第一名之战”中是多么可笑。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无意让中国对他们的重要决策有任何评论的余地:苏联要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出兵亚洲抗击日本;苏联收回了所有沙俄帝国时代割让给日本的土地,包括库页岛和千岛群岛;苏联不得不租用旅顺港作为海军基地,享有大连“国际化”的优越权益以及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特殊权利。这后三个决议给战后的中国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史景迁)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国共两党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二战胜利做出了贡献。《剑桥中国史》承认:“迫使日本人在中国维持约100万人的军队,为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史景迁深有同感:“中国对战争的最大贡献主要来自于中国在战场上牵制了大量的日本正规军”。

但纵观整个战局的发展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国民党军队在越南战争中变弱,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越南战争中变强。在谈到国共两党权力的转换时,史景迁说:“...包括史迪威将军在内的美国人,对国民党军队实行的征兵制和赤足、衣冠不整的士兵被绑在一起送上前线感到震惊;这些士兵因脚气病或营养不良而死亡。即使征兵官员被处决(有时是蒋介石下令),仍会有滥征。据估计,1943年167万应征入伍者中,近44%的人在入伍途中逃跑或死亡。从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战中,上战场前死亡的新兵总数约为140万,换句话说,每十个新兵中就有一个。”“面对重庆政府的悲惨处境,难怪美国官员转向共产党的延安边区政府。”“魏德迈将军于1944年12月日军发动‘战役一号’攻势后,第一次向蒋介石提出国共合作计划,建议在延安整编3个步兵团,共5000人。(美国的供应服务为共产党人提供了必要的武器,这些部队由美国指挥官在十名联络官的帮助下指挥。这些军队的战场都位于国民党统治区,即陕西南部或中国西南地区。蒋介石拒绝了魏德迈的计划,理由是当地人民敌视共产党,这个计划最终会失败。”“对于美国,中共虽然深感失望,但并不感到意外。共产党从来都是独立作战。共产党一方面向外界传达他们要求组成联合政府、团结全体中国人民的呼声,在延安根据地欢迎络绎不绝的外国来访者和记者。另一方面,他们决心系统地培养农村人民对共产党的向心力。”“共产党员发展到120万,八路军、新四军下有90万人”。

延安的经历播下了毛泽东胜利的种子。

美籍华人徐中约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权威学者。他的《中国近代史》是英语世界和海外华人社会最畅销的中国近代史名著,也是欧美和东南亚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和最畅销的学术教材。1978年,它被列为牛津大学出版社500周年纪念公告中发表的几十部名著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称该书“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由于本书很多内容与上述三部作品接近,在此不再赘述。但书中的“延安经验和外国观察”却颇有深意。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至1945年)为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时间来整顿政党和军队,组织人民,并创造一个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毛泽东正处于其创造力的巅峰时期,他巧妙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特殊要求相结合。因此,延安经验对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具有创新意义。正是在延安经历中,播下了毛泽东最后胜利的种子。”

“大多数外国记者对国民党怀有怨恨之情,而对中国共产党怀有热爱之情。虽然这些来访者中有些人有偏爱红色中国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但总的来说,他们代表了不同的政治信仰。共产党人的活力、希望、诚实和对公众的关心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恩来把国民党的“封建中国”和共产党的“民主中国”区分开来。美联社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斯坦称重庆为“悲伤之城”和“噩梦”。从延安飞到重庆,就像‘从中国的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时代——生活》杂志的白修德称延安人民比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更“强壮和健康”,而1943年合众国际社和《纽约先驱报》的福曼·论坛报认为红军战士是“我见过的最有营养的部队”。

美国学者视野中的国共抗战,国民党军队越战越弱,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越战越强

◆迪克西使团成员身着土布制服在延安合影。

“第一个被蒋中正批准进入总区的迪克西任务的美国军官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Evans F. Cadson上尉,他于1927年至1928年和1933年至1935年在中国担任情报官。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他被派去视察中国共产党的军事行动,并同情地将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民兵进行了比较,称赞他们的“道德课”方法,在他看来这意味着更高的政治觉悟、道德行为和官兵之间更民主的友谊。他关于中国共产党军队和人民的密切联系和‘有机结合’的报告同样热情:‘八路军和人民如鱼得水’”。

“延安的经历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极其重要。对内,它按照群众路线建立了新的社会政治制度,而毛泽东则创造性地为他的革命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外,吸引了一个美军观察组、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名美国总统特使,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事实上,它已经取得了半国际承认的地位。到1945年,延安控制了18个根据地,总面积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亿。它有一百万党员和同样数量的军队。”

纵观以上论述,不难看出,蒋介石领导下的中国国民党,以其防御阶段的积极抵抗,是抗战初期的主战场,立下了汗马功劳。国民党官兵特别是下层官兵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全体中华儿女永远怀念。但是,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国民党政权越来越转而反对广大人民群众,因而越南战争也就越来越弱了。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坚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一边,坚持“兵民是胜利之本”,最终越战越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7215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