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政管理(厨政管理师)

4月27日至29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广东省总工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职工技术协会承办,深圳市总工会、广东职工技术协会协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深圳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开幕,看这些深圳工匠们有哪些绝活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开幕,看这些深圳工匠们有哪些绝活

4月27日至29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广东省总工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职工技术协会承办,深圳市总工会、广东职工技术协会协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本次大会以“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为主题,紧密围绕“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工作任务,集聚高技能人才和科技创新优势资源,构筑一个集新技术展示、交流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一体的平台。4月27日至29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广东省总工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工人技术协会承办,深圳市总工会、广东省工人技术协会协办的首届大型工匠创新交流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大会以“技能强国,创新为我”为主题,紧紧围绕“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任务,集聚高技能人才和科技创新优势资源,搭建集新技术展示、交流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一体的平台。

基础设施建设先锋,见证“双区”城市创新活力。

4月27日,中建二局华南公司朱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全国劳模示范劳模创新工作室参展。作为建筑行业的代表,中建二局华南公司朱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模型实物、网络视频、折叠展板等方式,充分展示其“云队”和“基建先锋”。,并展示了超高层、基础设施、智能建筑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交流会上,以腾讯滨海大厦模型为例,展示了“大型钢结构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综合施工技术”,将总重量7500吨、最大高度161米、最大跨度50米的三条钢结构连廊从上到下全部提升到位,创下当时国内单体建筑提升钢结构连廊重量之最。同时,展出的小型3D打印设备展现了建筑行业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发展的领先技术,该技术入选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科技创新示范案例”。

朱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6月。2014年12月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劳模劳模创新工作室”,2016年4月被命名为“全国工人先锋号”。工作室成立之初就承担了腾讯滨海大厦等6个200m以上地标超高层建筑和3个300m以上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任务,被誉为“穿越云端的团队”。随着公司积极落实交通强国战略的发展部署,工作室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者,参与了深圳地铁13号线、深惠城际铁路、科教大道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见证了这座“双区”城市的创新与活力。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开幕,看这些深圳工匠们有哪些绝活发挥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茶艺。

在深圳市总工会展区一角,身着茶装的吴坐在一张古色古香的茶几前,轻轻拿起一个精致的茶杯,倒水泡茶,优雅地表演着茶道。茶香四溢,引得不少观众驻足。

吴是国家一级茶艺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曾获“2020鹏城工匠”、“广东省技术能手”、“深圳市技术能手”等荣誉。吴告诉南都记者,她从小在茶山长大,在茶艺领域深耕多年。每次参加茶艺技能大赛之前,她都是日复一日的训练。“我们常说茶艺是庄重地拿起500次,是为了练习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从容优雅地放下。我可能要注入我的精神来反复训练它几千次。”

擅长茶艺的吴认为,工匠精神不仅需要制造业,茶业发展也需要工匠精神。“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培养耐心、专注、严谨求实的职业精神,打造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产品品质,是我心中工匠精神的核心。”如今,吴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茶叶品牌。她希望以传播茶文化的理念发展茶产业,做一个简单的“茶人”,拥有平和的心态和耐心专注的敬业精神。

做好技艺传承,着力培养更多“能工巧匠”

在广东展区,精心制作的粤菜受到了许多观众的称赞。深圳粤菜推广大使、中菜厨师高级技师张果告诉南都记者,因为热爱烹饪,所以选择进入厨师行业。他从学徒做起,2004年正式打头阵。现已成为深圳十大粤菜手艺人之一。“当了几年学徒,各种工作都干过。因为我不断学习烹饪技能,也得益于深化产业工人技能体系,我逐渐有了更广阔的技能学习和竞赛机会,并获得了中国烹饪工匠奖的荣誉。”

张果介绍,他目前在学校后勤部门工作,担任餐厅主管和食品主管。每天早上,从食材的验收,到入库,到加工,到成品,到老师享受美食,再到打扫卫生,他负责学校的重大接待和用餐工作,比如菜单的设计,菜品的质量控制等。,确保饭菜的食品安全,有效保证教工食堂食堂的正常运转,更好地为师生服务。“虽然我的工作很普通,但一想到师生的用餐安全,我就觉得责任重大。我只能尽一切努力有效保证食品安全。"

对张果来说,工匠精神就是做一件事,爱一件事,专一件事,精一件事。“在餐饮行业,每一个优秀的手艺人都是从学徒到厨房助理,到板,到煎锅,再到厨房行政。一点一点!只有不断实践和学习,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此外,作为“粤菜大厨”的推广大使,张果还经常利用工作日和周末的时间,到饭店、餐厅培训厨师,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取得证书。“厨师和老师只有一字之差,但肩上的责任更大。在深圳尊重人才,培养各类人才发挥自身优势的大环境下,我也希望能利用自己23年积累的烹饪经验,毫无保留的培养烹饪人才。需要更多的餐饮人参与进来,代代相传,才能振兴和传承粤菜。”

值得一提的是,“粤厨”一直是深圳市工人技术创新运动会的重点竞赛项目。作为产业工人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市总工会和市人社局联合举办的深圳市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和深圳市技能大赛,多年来为百万职工提供了广阔的技能竞赛舞台。

把小事做到极致,从容做好每一项工作。

交流会上,先后获得深圳市鹏城区工匠、深圳市技能精英的杨璐也来到了现场。杨璐说,她从事服装行业已经16年了。通过不断的努力,她从一个小学徒变成了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荣获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深圳市技术能手。杨璐说,2003年中专毕业后,她加入了一家服装公司。然而,由于专业的限制,她面临着许多挑战。“因为学习的专业不是服装设计,所以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从头像的简单电脑替换开始。后来公司出资在香港服装学院学习服装设计。那时候白天上班,晚上上课,虽然累但是很充实。”从画册设计、标书准备、车位衣服缝制、面料辅料收集等。,杨璐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逐渐在工作中实现更大的价值。

杨璐说,在服装设计领域,深圳近年来逐渐转型发展。“在专业服装设计转向批量生产的前期,注重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和保护。尝试将环保理念注入服装设计和生产过程,推动职业装的迭代进化,为国家纺织行业节能减排。职业装前期的设计理论、绘制效果图、创新设计理念、工艺描述、商品策划、裁剪实践、成衣纸样的搭配与制作、缝制3D人体工学功能样衣、动态展示与呈现,全部采用数字化技术,无纸化操作。小批量确认样品,以便后期量产货的发货和使用可以实现零库存。大大提高了工作生产率和效率。”作为深圳的技能精英,杨璐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里,坚持把小事做到极致。“精益求精、全心全意、沉着冷静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才是纯粹的工匠精神。”

采写:南都记者蔡雨晴

摄影:南都记者徐松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7165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