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鸿昌简介(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简介)

来源:非常有历史意义“恨不抗日死,矜持今日不要脸。国家还这么破,我为什么要爱惜这个脑袋!”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的一首义诗。吉鸿昌(1895-1934),河

来源:非常有历史意义

“恨不抗日死,矜持今日不要脸。国家还这么破,我为什么要爱惜这个脑袋!”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的一首义诗。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吉鸿昌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了军旅生涯。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北伐战争中,他的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铁军”。1931年,吉鸿昌因不愿为蒋介石打内战,被蒋介石解职,并下令出国“考察”。在欧美期间,他多次发表反日言论,号召海外华人“以血报国”。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的爱国将领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进攻上海,吉鸿昌毅然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不久,他根据党的指示,到山东联系冯玉祥组织武装抗日活动,随后毁家灭口,变卖家产6万元买子弹。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人民抗日联军,任第2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察哈尔省警备司令。六月开始,吉鸿昌率部北伐,收复茶洞失地。在吉鸿昌的指挥下,北路军所向披靡。二十二日收复康保城,七月收复常宝、沽源两县。然后开始了清剿多伦外围的战斗。多伦地势易守难攻,是查东重镇。日本将其视为进攻和掠夺茶绥诸省的战略据点,戒备森严。根据敌情和地形,吉鸿昌采取了以强攻为主,先发制人,内外结合的作战方案。

7日晚,盟军以不同方式向多伦发起进攻,日伪军以其防御工事和火力展开激战。部队奋勇攻城,经过两天三夜激战,至10日傍晚,久攻不下。吉鸿昌是敢死队队长,赤膊匍匐前进,连续三次指挥全城。与此同时,黑暗副官带领40多名士兵,伪装成伪军潜入城内。12日凌晨,吉鸿昌又从内部组织了一次猛攻,终于打败了日伪,收复了多伦,茶洞四县全部归盟军。成为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日力量。

但此时蒋介石派出重兵进攻盟军,盟军最终因腹背受敌,寡不敌众而失败。盟军战败后,吉鸿昌前往平金等地继续从事抗日活动。1934年,吉鸿昌与宣侠父、南和任将军在天津联系各路抗日人士,成立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同盟,并担任党团领导成员。为弘扬抗日爱国主义,大联盟编辑出版了机关刊物《战旗》。吉鸿昌用自己的钱买了印刷工具,在自己家里办了一个秘密印刷厂。他的家成为党在天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联系点,被大家称为“红楼”。吉鸿昌还广泛接触各界爱国人士,继续准备武装抗日活动。他的妻子胡红霞卖掉了她的财产和衣服,为抗日阵线筹集武器。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24日被杀害。吉鸿昌在殉难前,淡定地走上刑场,用笔在树枝上,用纸在地上写了一首正气凛然的诗,然后在刑场上慷慨陈词:“我为抗日而死,所以我不能跪着挨枪子,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等死。”他坐在椅子上,对敌人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我不能背后中枪。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看敌人的子弹是怎么打死我的。”刽子手在他面前举起枪,高喊:“抗日战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39岁壮烈牺牲。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中共中央决定授予吉鸿昌革命烈士称号。1984年,在纪念吉鸿昌烈士牺牲50周年前夕,扶沟人在烈士陵园吉鸿昌事迹陈列馆前为烈士们制作了铜像。胡耀邦在郑州烈士陵园的墓碑上题写“吉鸿昌烈士纪念碑”。邓小平题写了《吉鸿昌将军牺牲50周年》的标题,其中聂写道:“民族英雄吉鸿昌永垂不朽!”薄一波在书中题词:“慷慨抒情诗,壮烈牺牲,吉鸿昌烈士永垂不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663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