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敦煌的起源和历史)

原标题:[追到甘肃]敦煌文化的历史渊源敦煌壁画中的飞翔形象敦煌莫高窟九层(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本报特约撰稿人刘全波它是敦煌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键点

原标题:[追到甘肃]

敦煌文化的历史渊源

敦煌文化(敦煌的起源和历史)插图敦煌壁画中的飞翔形象

敦煌文化(敦煌的起源和历史)插图(1)敦煌莫高窟九层(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敦煌文化(敦煌的起源和历史)插图(2)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本报特约撰稿人刘全波

它是敦煌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键点,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具有标本意义。其实敦煌环境艰苦,敦煌人口少。据史料记载,西汉敦煌人口为38000余人,东汉敦煌人口为29000余人,均少于其相邻的酒泉。西汉酒泉人口为76000余人,东汉酒泉人口史籍遗漏了只有12700户,人口5万余人。在古代,人是生产力。敦煌,一个西北边上人口不多的县城,永远不会是最富裕的地方,却成了华容道的大都市,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

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一望无际的戈壁和绿洲交相辉映,群山之外就是沙漠。连接小绿洲的道路是东西方沟通的通道。敦煌站在东西路的中心,再往前就是西域,一片更加神奇的土地,也是汉帝国走向世界的关键。匈奴对西域的管理至少比汉朝早一百年。塔尔坎统治着西方国家,控制着东西方之间的交通。张骞想尽办法逃出匈奴的关押,投奔月氏。回来的路上,被匈奴俘虏。可见广大的西域和河西地区都在匈奴的强力控制之下。

汉帝国要走向世界,就必须开发西域,从匈奴手中夺回西域。很难想象。敦煌作为汉朝经营西域的窗口,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帝国也确实赋予了敦煌太守的职权。所以敦煌虽然弱小,但是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帝国经营西域的前线。李广利第一次进攻大宛失败,汉武帝命令他在敦煌定地,然后再向西进攻。在敦煌备战时期,敦煌的地位更加重要,敦煌既是前线又是后方。

今天,大多数人认为祖国的东部和南部是中心和枢纽。其实在宋朝之前,尤其是汉唐这个中华文明最灿烂的时代,西北是帝国的枢纽和核心,比东部和南部更重要。丝绸之路上留下的大量遗址和遗迹,是他们辉煌过去的见证,也是中华文明与中外文明的碰撞和激荡。总之,敦煌不是后人眼中的偏僻小城,而是帝国的门户、窗口、前线,是一个可以建功立业的地方。

中世纪的敦煌名人很多,排在第三是常事。即使中原战乱,甚至改朝换代,西河冉彦,敦煌安定,这些扎根西部的人也逐渐形成了一代代的家族。敦煌宗族虽然大多以军事成就起家,但他们非常重视儒家思想的实践,传承经典,成为真正的儒家宗族。事实上,敦煌遗民是最早开创这一风气的群体。他们处于各种异质文化之中,他们最先接触到来自西方的各种异质文化,最先完成异质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与升华。当这些具有异质文化的人进入中原时,他们引入了已经融入中原的蛮夷戎狄民族精神,而这些所谓的异质文化和蛮夷戎狄民族精神恰恰是新鲜的/[/k0

敦煌幸运。自西汉建县以来,中原大地经历了愚蒙、三国纷争、衣冠南渡、南北共存。然而,远离中原的敦煌从未遭到大面积破坏。反而因为远离中原而成了世外桃源,避难的人都隐居在那里。然后在隋唐时期,从杨迪到唐太宗,从唐高宗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几代皇帝都非常重视对西北的治理和开发,而敦煌作为西北的门户,依然繁荣。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和龙被困吐蕃,敦煌汉族文化传统被切断。从汉武帝到唐玄宗,敦煌的汉文化千年来从未间断。在这一千年里,汉唐,中华文明最繁荣的时代,是相连的。汉唐文明的精华汇聚于此。只有汉唐文明的根深深地扎在敦煌大地上,才能创造出灿烂的敦煌文化。展示的是别出心裁的石窟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文明,以及藏经洞的神秘和神奇。文化的繁荣,让敦煌变得富足,自信,充满希望。没有这近千年的历史传承,没有这群受过教育的敦煌人的执着奋斗,怎么可能创造出敦煌的辉煌?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创造出如此包容而灿烂的文明。

然而,敦煌绝不是丝绸之路上唯一的明珠。丝绸之路是珍珠的组合,比如武威,张掖,酒泉,瓜州,天水,庆阳,平凉,都是珍珠。石窟也是如此。世界上不仅有一个莫高窟,还有玉林石窟、西千佛洞、马蹄寺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基齐尔石窟等等。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灿烂的文化艺术没有被保存下来,敦煌无疑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但不是唯一的,因为它在机缘巧合下为全人类保存了如此精美的瑰宝。

敦煌学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交叉学科。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珍贵文献和文物有六七万件,包括卷轴、帛画、拓片、供养器等。,还有沧海遗迹,都是无价之宝。敦煌文献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音乐、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诸多学科。它记录了许多史书没有记载或简略记载的历史事件,是我们寻求历史真相的直接证据。敦煌归义军是史书中记载非常简略的一个藩镇,敦煌文献的发现为我们展示了大量关于藩镇运作的材料,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案例。

安史之乱后,敦煌之地先被吐蕃占领,后被起义军占领。无论是张的义军,还是曹植的义军,敦煌都受到粟特、回纥、于阗的强烈影响,然后才是党项西夏的统治。各民族的文化、文献、文物都留在了敦煌,所以敦煌出土了大量的吐蕃、粟特语。

除敦煌外,丝绸之路沿线还出土了大量汉文和少数民族文献,是国际汉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吐鲁番文献、汉泉竹简、黑水城文献、库车文献等。这些文献与简牍、敦煌文献相辅相成,相互印证,共同描绘了先民开发西北边疆的壮丽画卷。吐鲁番本身的发展就是从敦煌开始的,很多敦煌人迁徙到吐鲁番定居田地。因此,吐鲁番出土文献与敦煌文献联系紧密。汉代悬泉竹简主要是汉晋敦煌县悬泉驿站文书,是丝绸之路畅通和中西交流的档案见证。黑水城的文献主要是西夏和元代的文字和印刷本,是研究这一时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宝库。库车文献是从库木图拉石窟附近的佛塔遗址中出土的古梵文和梵文手稿,包括古印度医生文集、骰子占卜文献等。,这也反映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盛况。

敦煌石窟艺术研究是世界石窟艺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窟艺术的原始风格一定起源于印度、鬼斧神工和希腊。古代犍陀罗地区是一个重要的佛教艺术中心。随着佛教的东传,石窟艺术逐渐呈现出西域风格和凉州模式。魏将大量僧人和工匠从北梁迁到平城,促成了云冈石窟的繁荣。随着孝文帝迁都洛阳,隋唐帝国都长安,佛教艺术进入中原,逐渐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中原风貌的影响和改造。以洛阳和长安为中心的中原风格成为大师。对比佛教艺术风格的东扩,中原风格的西扩是各种风格交汇的地方,也就是敦煌。

敦煌学本身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交叉学科,具有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特点。欧美各国的汉学家,无论是从事语言文献的研究,还是绘画艺术的研究,大都与敦煌学有交叉。他们为敦煌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敦煌学对于他们认识东方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敦煌中国,敦煌学遍天下,敦煌学是国际汉学研究中的“杰出之学”、“独特之学”。

3讲好敦煌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世界上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种,没有第五种;这四大文化体系交汇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没有第二个。”诚然,敦煌的文化价值是突出的,敦煌标本的意义是鲜明的。讲好敦煌故事,借助敦煌文化、敦煌艺术、敦煌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用文化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敦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家园。各民族在这里长期和平相处,友好交往,共同塑造了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各族人民在这里定居繁衍,如繁星点缀在辽阔的土地上,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得以保留,这也是今天以敦煌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周边有许多民族聚居地和历史遗迹的原因。虽然民族之间会有冲突,甚至战争,但和平共处,友好交流是主流。各民族、部落之间的流动、贸易、交流、融合,使中西文明得以交汇,也诞生了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丝绸之路文化。莫高窟给我们留下了直观的证据,一张多民族的合影,汉族人、吐蕃人、粟特人、于阗人、维吾尔人、西夏人等形象。,它们仍然和谐而安静地矗立在壁画中。时光流逝,虔诚的吐蕃王公,忙碌的粟特商人,美丽的回鹘公主,甚至卑微的女仆,农民,贪玩的孩子。一千年了,美丽依旧。

敦煌是一个各种宗教和平共处的地方。佛教、道教、祆教、景教、摩尼教等。在这里都很受欢迎。敦煌藏经洞内有中国景教文献,如大金景教三味孟都赞、景教智安乐经,还有汉字的摩尼教经典,即下赞、摩尼轻佛、摩尼。在一座佛教建筑里,一个以佛经为主的山洞里保存着景教和摩尼教的经典。这种并行性体现了敦煌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敦煌文献记载了外族荆信徒,如S.1366《义军史·衙内麦断油历》中写道:“甘州僧来波斯七斗月,油升一升。”“26号,一个吃药的波斯和尚用脸打。”这个波斯僧侣是景教僧侣。此外,在莫高窟北区还出土了一个景教十字架。也许是驻足敦煌的景教信徒留下的。

千百年来,在以敦煌为中心的丝绸之路上,上演了许多戏剧。今天的交通条件可以让我们在万里之外一天走几千里,在沙漠、戈壁、草原、绿洲上快速行走,而那些在斯里兰卡土生土长的先辈们却没有这么快。他们只能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这种极其缓慢的步伐征服世界。然而,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山川河流,都阻挡不了先人的脚步。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沿着漫长的丝绸之路,穿梭于大城市和农村小市场之间。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他们的迁徙和流动给丝绸之路带来了繁荣,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时至今日,这部剧还在上演。

只有了解敦煌和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才能清楚地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众多民族的祖先是如何在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伟大祖国的土地上,形成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爱国团结的中华民族。才能自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发展。总的来说,因为丝绸之路的存在,中华文明在诞生之初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在当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了各种文明的交流和互换。这种交流和交往,对中国不同地区的文明融合,对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交流,对中华文明基本面貌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认为世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崇尚和而不同,百花齐放。正是这种推己及人,兼收并蓄的优秀民族性格,中华文明才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继承和发扬和谐、包容、兼收并蓄的丝绸之路文化精髓,珍惜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强调平等交流、和谐包容、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只有这样,古老的丝绸之路才能日益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真正造福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6505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