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倥偬(皓首是指多少岁的人)

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泽东不仅是一位用兵如神的军事家,还是一位首屈一指的“马背上的诗人”。郭沫若在《快乐读毛主席六首诗》中称赞:“词总是

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泽东不仅是一位用兵如神的军事家,还是一位首屈一指的“马背上的诗人”。郭沫若在《快乐读毛主席六首诗》中称赞:“词总是‘哼’出来的。他们有的是从书房哼出来的,有的是从农村哼出来的,有的是从工厂哼出来的...而主席的诗是在马背上哼唱的。”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本次论坛邀请王建新教授来谈谈毛泽东的军旅诗。

1955年,毛泽东会见法国前总理富尔时,谈到他的诗时说:“我的确写过诗。那时候我过着军旅生活,骑马。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可以思考和提炼诗歌的韵律。马背上的生活真有趣。有时候回想起那些日子,还是会怀旧。”(胡、、《毛泽东谈毛泽东》)1965年5月,回到井冈山,追忆今昔,感叹“犹记得那时的烽火中,九死一生如昨”。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的吴征宇主编的《毛泽东诗集全集(修订版)》赏析,收录了1927年9月至1949年4月间创作的28部作品。分别是: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之战、采桑子与重阳、如梦令元旦、减法玉兰与广昌路、蝴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渔父的骄傲反抗第一次大围剿、渔父清平乐六盘山、为彭同志作六言诗、沁园春雪、临江仙为定陵同志作六言诗、为黄陵献四言诗、为拥将军作五言诗、七言渝议、五言 五字佳音佳音这些作品,除了《七律与柳亚子先生》之外,都委婉地劝诫柳亚子不要“发牢骚”。 其余的都是描写战争或表达战争情感的军事诗,这无疑是毛泽东诗歌中最精彩的部分。

山东大学教授高峰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写道:“千年历史在掌中,百万雄兵在胸。风雨六洲,惊雷在我笔下。唤醒蜻蜓,消灭魔焰,挥剑斩鲸。春天,世界充满阳光,旗帜是红色的。”评价毛泽东的军旅诗是恰当的。明代诗人谢榛写道:“诗歌应该是英雄的。人家不敢讲,我来讲;别人不敢做,我却做。鬼不能取其义,利剑不能破之。”纵观古今诗人,毛泽东当之无愧。

戎马倥偬(皓首是指多少岁的人)插图

演讲者介绍:

王建新,1964年9月出生于江西婺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一级巡视员。他长期从事干部教育工作,十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毛泽东诗歌的教学和研究。《人民日报》有王建新的专栏。著有《解密广告》、《赢得名牌》、《毛泽东诗集传》、《诗人毛泽东赏析》、《红色管理摇篮井冈山》等。电视剧《毛泽东诗意情怀——阅尽人间春色》讲师;翻译了《战略管理》和《面向未来的管理——组织行为和过程》。

戎马倥偬(皓首是指多少岁的人)插图(1)

沈尧伊《现在从头上走》(油画)中国美术馆

自铸雄奇瑰丽词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有一个村庄,那里有一栋清末民居,名为“吴伟德信”。1930年2月,毛泽东在这里生活和工作。民居内院照壁上有一幅对联:“万三尺剑,一院花草,半床书。”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波澜壮阔,学识渊博,人文素养深厚。他的生活和这幅对联十分和谐。

早在少年时期,毛泽东就已经显示出他作为诗人的杰出才能。毛泽东以“一首四言诗,题明耻辱”痛斥袁世凯,并发出“何以报仇?在我学生里!”愤怒的叫喊;《四言诗·奋斗》中,与天、与地、与人奋斗的意志是“无穷乐趣”;在《古武万依长涛》中,他表达了“杀了方念友,哀叹一年有余”的悲伤;《七古·寄于宗于一郎东》中,透露出“夫何足挂齿,欲观宇宙”的旷达豪气;《何心郎别友》中写道“哨子断了我的肠,从此我一个人远行”。在《沁园春·长沙》中,展现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火热青春;在《菩萨蛮黄鹤楼》中,我们传播了“澎湃的酒,澎湃的浪”的激荡情感。这些作品体现了年轻的毛泽东的雄心和激情。他的感情虽然激昂,但更多的是一种“书生意气”。

秋季起义是毛泽东革命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那时起,穿着长衫的毛泽东开始在南方作战。毛泽东已经不是过去的他了。他在军中打坐,在马背上唱歌,告别了纯粹的“书生意气”。由此,他的诗风变得苍劲有力,不再单纯描写景物,抒发感情,而是转向纪实,走向战争。枪炮声不再是想象中的场景,而是他真实的生活状态。用于描述战争、战役和战斗的军事词汇频繁出现,如旗帜、围攻、壁垒、枪炮声、突变、战争、战场、行军、枪林弹雨、战斗和弹孔。毛泽东的诗歌融入革命战争,使革命战争充满诗情画意。

革命战争全景画

研究过毛泽东诗歌的美国作家和诗人保罗·安格尔在《革命领袖,浪漫主义诗人》中说:“毛泽东的诗歌是一部带有高度政治和军事性质的自传。”(原载《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3期)毛泽东的军旅诗伴随着他的军旅生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毛泽东积极探索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他九死一生的战斗生活,彰显了他刚毅豁达的人格魅力,展示了他运筹帷幄的军事才能。

但保罗·安格尔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毛泽东的诗不是简单的个人战争史。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毛泽东的叙述开始脱离‘个人历史’的范畴,不着痕迹地升华为一场伟大运动的事业……叙述的不再是‘我’,而是‘我们’;不再是毛泽东,而是红军;不再是个人经历的主观印象,而是一个关心人类集体命运兴衰的旁观者的客观历史记录。”更确切地说,是整个中国革命战争的生动写照。正如1962年5月《人民文学》杂志发表《六首词》时,毛泽东在《六首词》的导言中所说,“我记得这些词是1929年至1931年在马背上哼唱的。文采不佳,却反映了那个时期革命人民和革命战士的轻松心情。作为史料,是可以的。”(《毛泽东文艺全集》)

毛泽东的军事诗《马背上的哼唱》涉及了革命战争各个时期的许多重要事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艺术反映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岁月,日益壮大的根据地,中央苏区反“围剿”的炮火硝烟,惊心动魄的长征,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艰苦卓绝的陕北会战,毁灭性的解放战争。这些作品从创作缘起、描写对象、表达思想内容,生动记录了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49年解放南京的革命战争过程,充分展现了革命军民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浴血奋战的战斗风貌,犹如人民军队的成长史、革命战争的发展史。

无非一念救苍生

“很难知道长夜里赤县的天空。百年魔怪共舞,五亿人不团圆。”中国近代内忧外患。“东海有岛,北山有仇。”几乎所有的西方列强都侵略过中国。“风云突变,军阀混战再起,全是对世界的仇恨”。国内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地主受压迫,农民都是敌人。”农民深受压迫,阶级对立极其尖锐。

“秋收时节,云悲,有霹雳。”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深刻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妨碍进步的非正义战争,但是我们不反对促进进步的正义战争。对于后一种战争,我们共产党人不仅不反对,而且积极参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毛泽东的军事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阐明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政治目的。“满城哀满血,无非一念救全民。”总的来说,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之间的武装斗争是为了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革命战争的具体目的是不同的。“捡一块金瓯分田地,真的很忙。“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武装力量比较薄弱,就像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正如《》中所强调的,首先要谋求“在一个国家内,白色政权包围下,一个或几个小区域的红色政权将长期存在”(引自《毛泽东在江西革命斗争时期文选》),进行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强邻美德”“辽海燕河北,汉奸何其多”“人牵绳我辱奴”的民族危亡,共产党人“万里崎岖报国。年努力,准备冒险”,号召“四万人,忠诚反对。民主,改革内政。同心同德,战必胜”,誓死维护“还我河山,维权”的民族大义。“老虎站在龙背上,却是天翻地覆,慷慨大方”的横扫一切的解放战争,就是要“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一个和平的世界,一个凉爽的世界”不仅是中国革命战争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全世界仁人志士和被压迫民族的共同愿望。

雄关漫道真如铁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敌强我弱,兵力寡不敌众,武器精良,装备低劣。这种反差在毛泽东的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敌军被千重军围困”,“二十万大军重入江西,风烟滚滚半天”。在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他曾经指出:“我们以少胜多——我们这样对整个中国的统治者说。再说一次,我们寡不敌众——我们对战场上不同地方的敌人这样说。这不是秘密。敌人一般都知道我们的脾气。”(《毛泽东文选》第一卷)“我一个人”“我把江西扫进了湘鄂情”“我不知所措”。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中,揭示了“这支军队的唯一目的是和中国人民紧密地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在这种宗旨下,这支军队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它将压倒一切敌人,决不向他们屈服。”(《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毛泽东曾在为《秦怡鹅楼山观》所作的注释中坦言:“千里之行,成功小于困难,不知多少回。我感到沮丧。过了庐山,豁然开朗,转到对面,又是一村黑暗。”(《毛泽东文艺全集》)战争年代,我们不仅要面对反动势力的围攻,还要面对各种自然条件的严峻挑战。路穿林,苔滑,赣江满雪,雾填丘丘,西风劲,金沙江捶云崖,大渡桥寒跨铁路,山高坑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北风的征兆。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这些诗句是战场上自然环境的真实场景或经历。但是,毛泽东没有简单地表达他对山川的感情,也没有像徐霞客那样去探索和游览山川。恶劣的自然环境往往充满了阻碍和障碍。但“千山万水,只是闲着”,再恶劣的环境,人民军队的“雪中行军,更是迫在眉睫”,“岷山赏千里雪”,“大军驰骋全国”,可谓“踏着坎坷的路,打着硬仗,再出发”。

天兵怒气冲霄汉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指出:“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毛泽东选集》第3卷)《西江月秋收起义》开篇第一句话就非同一般:“军队叫工农革命,旗帜是镰刀斧头。”从毛泽东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得出一个惊天动地的结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六月天兵征贪”“天兵怒冲天”。毛泽东明确地称他们为“天兵”,即仁义之师。

毛泽东的军事诗塑造了许多崇高的英雄形象。黄公略是第一个被写进毛泽东诗歌的红军将领。“齐呼,前方捉张辉瓒”,第一次反“围剿”取得辉煌战果,黄公略的有效指挥功不可没。“飞将军自重,使黄公略赢得“飞将军”之誉。”谁敢马上横刀,只有我彭将军!”这是对彭的由衷敬意。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中有枪的军队。但是光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支有文化的军队。”(《毛泽东文选》第3卷)“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著名作家丁玲就是这支文化大军的杰出代表。”血东瓜,驱五塘吉祥归。没想到战场阵亡,壮志未酬。”他还高度赞扬了毛泽东国民党爱国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

毛泽东的军旅诗着墨较多,还是革命军民的英雄。面对围攻,井冈山军民是共同的敌人。“黄洋界枪声大作,报告敌人夜间逃跑了”。面对各种艰难险阻,“红军不怕远征难”,“现在正一步一步从头走到尾”,“三军过后,将是满面春风”。面对强敌,“长缨缚鲲鹏”。人民军队生机勃勃,生生不息,战无止境。狂奔,千军万马还在厮杀。“等到百万壮士过大江的时候,人民军队势不可挡,溃不成军。而“十万工农下吉安”,“一百万工农热情地共同劳动”,“唤起百万工农”,是人民军队不可战胜的力量之源。

奇谋用兵真如神

毛泽东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学而行之,学而行之,最终成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统帅。“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则之一。”(《毛泽东文选》第一卷)“扫赣入湘鄂”,“扫军如卷席”,“扫”“卷席”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诗意表达。

毛泽东在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认为“红军十年战争的历史,就是一部反围剿的历史”(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反第一次大围剿的渔父骄傲”和“反第二次大围剿的渔父骄傲”是反围剿的生动写照。反动军队的“进军,分兵合击”和“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雾满山岗”,“白云山上云整装待发”。毛泽东利用山区优势,诱骗自己中了埋伏,然后“开了十五天七百里”乘胜追击。

毛泽东的军旅诗反映了部队的运动和行进,仅从歌词《广昌路》、《从汀州到长沙》、《张观道中》中可见一斑。直上潇湘,下龙岩,上杭州,下武夷山,边走边打。“宁化、刘清、归化,羊肠小道深滑长满青苔”,与地名一起使用,颇似电影蒙太奇,足以表现部队行军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危险性。中国革命史上最著名的“走”就是长征,充分体现了中国审时度势、力挽狂澜的智慧。毛泽东用“走”克敌制胜,把“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游击战和运动战术玩到了极致。

“以残存的勇气追穷是可取的,但不要学做恶霸。”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毛泽东一反历代“穷追不舍”的军事原则,谆谆告诫人们戒骄戒躁,乘势而上,杜绝恶行。毛泽东思考了楚汉之争的历史教训,采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军事计划。因此,解放战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导致了新中国的诞生和长治久安。

战地黄花分外香

1949年12月,在访问苏联的火车上,毛泽东和苏联汉学家尼尼·费德林谈到他们的创作经历时说:“当一个人处于极端的考验和疲惫的时候,当他不知道他能活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时候,他仍然有诗歌来表达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当时写了几首荒诞的诗,虽然是写的。(刘编《诗话》)因为“诚”,所以真;因为“诚”,所以有真。环境越危险,挑战越严峻,毛泽东的创作就越热情。

遵义会议前,毛泽东的斗争实践受到“左”倾错误路线的压制,中国革命一再受挫。《清平乐会昌》是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写的最后一句话。他曾评价说:“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时情绪低落。这首《清平乐》和前面的《菩萨过江》一样,表现的是同样的心情。”毛泽东的军旅诗(《毛泽东文艺全集》)是“轻松快”和“沉郁”的双重变奏,既体现了崇高的战争观,又表现了豁达的人生观。

《采桑子重阳》、《菩萨满地》、《清平乐会昌》是毛泽东在人生低谷时的感伤之作。虽然他也感叹“人生易神,老去难”,感叹“谁是彩练舞者空”,但他极力压抑自己的抑郁情绪,表现出“踏遍青山不老”的豪迈气度,舒展“万里霜于茫茫大江”的豁达胸襟,讴歌“今日更好”“战地黄花分外香”, 其中既没有岑参《三月九忆长安故乡》的怀旧离别,也没有黄巢《九月八日我在秋来花开后,百花齐放必杀》的血腥味道,而是赋予了战场秋菊一种鲜明的革命色彩。 尤其是他一扫“自古以来每一个秋天都是寂寞的”的悲凉,大赞“一年秋风不似春”。壮丽的秋景“如春”。这不免让人想起毛泽东的名言:“当天空中出现乌云时空,我们指出这只是暂时现象。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就在前方。”(《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革命从这条道路走向成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井冈山精神的理论基础。毛泽东一生对井冈山情有独钟,先后写了《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返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都提到了黄洋界:“黄洋界炮声震天”、“黄洋界之后,不用看险要之地”、“黄洋界上,车飞如腾达”。这种现象在毛泽东的诗歌中是独一无二的。由于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它不仅守住了井冈山根据地,而且保卫了井冈山道路。

在毛泽东的全部诗作中,“红旗”意象出现了12次,在军事诗中出现了8次,“山加红旗”的具体组合出现了5次:旗镰斧,山下望得见的旌旗,跃过汀江的红旗,山下迎风如画的红旗,头顶高高的山,红旗随风过障,岛下山下红旗。红旗是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象征。“山上加红旗”的形象,寓意中国革命道路正从大山中一步步走向成功。这也合理地解释了毛泽东军事诗的另一个现象:写山的诗很多。中国革命战争从井冈山艰难起步,历经武夷山、会昌、娄山关、武陵、岷山、六盘山、昆仑等。,一直到南京中山。毛泽东的“山”创造疆域,以“山”表达抱负,以“山”记录历史。

“人间正气沧桑”是最后一首军旅诗《七法与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最后一句,以独特的方式对中国革命进行了浪漫而深刻的诗意总结。南京的解放标志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一直沿着井冈山道路前进,这是一条人间正道。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道路自信的深厚基础。

戎马倥偬(皓首是指多少岁的人)插图(2)

毛泽东书法《七法与解放军占领南京》

原文发表于2022年7月25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11版。

作者:王建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6493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