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读后感(复活读后感200字)

镜子和灯——读青青作品有感王振军最近看到程云对青青《在所有潮流之外——张爱玲传》的评论:文章说:“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过一本文学书了。作为一名学汉语的学生,一名

镜子和灯

——读青青作品有感

王振军

最近看到程云对青青《在所有潮流之外——张爱玲传》的评论:文章说:“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过一本文学书了。作为一名学汉语的学生,一名汉语教师,一名公文写作者,我总是感到羞愧。因为生活比小说更精彩,即使是文学大师也画不出一些曲折离奇的情节。但青青不是。每次拿到她的书,我都迫不及待。我挑灯夜战,一字不漏地阅读。我深入智慧,全神贯注,沉入其中。不知天会白。”《逛庙》是,《落红》是,《超越一切潮流——张爱玲传》更是。我不禁感叹,作为文化大省,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贡献了这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真是河南之福,中原之福。”

镜与灯——读青青作品有感读完程云的文字,我有以下感受。

一.作家和评论家

我从未见过程云,但我读过她的文章。我在何达大学读中文,河南大学文学院,微信官方账号有一本程云写的《夕阳下回家》,在很多文章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看她给作家青青的《张爱玲传》写的评论文章,加深了我对她的印象。这篇评论文章写得如此投入,如此深情,具有非凡的感染力。

如果说作家是在作品中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受,那么批评家则是通过经典阅读的世界和人生来表达他们的感受。作家需要找到自己灵魂的文学形象,批评家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的文本。作家的作品是自己与世界的对话和交流,批评家的文章是自己与作品的交流,与作家的对话。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和对象有一个交心的关系,有所感悟。否则他们无话可说,无法沟通。所以文学作品和评论文章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情感感动人,人与人是相通的,感同身受才能产生共鸣。所以,人也是如此!作品与批评家,作家与批评家,都需要找一个知音,这样才有山山水水,琴瑟有声。青青是一位天才作家。当她遇到具有同样才华的评论家程云时,她找到了知己。虽然程云不是专业评论家,但她的文章完全达到了专业水平,甚至远远超过了一般专业评论家的水平。

镜与灯——读青青作品有感第二,记者和作家

这两年青青的书和文章读了很多,我对她的了解也逐渐加深。从一个人的二十四节气,到参观一座寺庙,空顾祖荫——寻找世界上最美的寺庙,再到落红——萧红传,出尽潮流——张爱玲传,有时候会读一些她写的诗,感觉很特别。总的来说,青青是一个勤奋的作家,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一个感情细腻的作家,一个思想敏锐、内心温暖的作家。她的文学成就赢得了读者的认可和尊重。

专业上,她是记者;就爱好而言,她也是个作家。记者的职业要求是外向的,要实事求是,要实事求是,要现场。作家这个职业要求内向,有一定的距离感和脱离现实的美感。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对矛盾,但在某些方面又有一些相似与和谐。无论是写新闻作品还是文学作品,都要有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力和思考力。青青的写作实现了新闻与文学的统一与和谐。在一个人的二十四节气中,参观一座寺庙顾祖荫,我看到更多的是她对自然的热爱,对红尘的疏离,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在萧红的传记和张爱玲的传记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生命的挣扎,命运的跌宕起伏,以及作者与对象之间的某种约定和对话。在撰写《萧红传》和《张爱玲传》的过程中,青青强调了她对作家作品的理解,这不同于一般研究中的文学、文本研究和理论阐释。她更倾向于介入历史场景,在特定的历史场景和特定的场景中理解作家,所以更真实。从青青对萧红的追求和张爱玲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出她作为记者的职业敏感和作为作家的细致观察与想象。我认为,事实上,无论青青写什么,她都是在写她自己和她的内心感受。就文学而言,她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她总是把自己有形无形地置身其中,与所描述的对象融为一体。就人生而言,置身其中总有一种距离感、荒凉感和孤独感。不仅投身于激情的生活,也向往平静的生活。所以,让自己置身于一切潮流之外,在热情中看到冷冷的沉默,在冷冷的沉默中看到热情。归来与离去,喧嚣与宁静,红尘与自然,心总是在徘徊与寻找。您在找什么?寻找真实的自己,寻找心灵的港湾,寻找精神的家园,这一切仿佛永远在路上。虽然青青的作品是关于他人的,但实际上是关于她自己的。虽然写的是她自己,但其实写的是我们每个人。虽然讲的是一个又一个个体,但其实讲的是我们人类普遍面临的精神困境和精神状态。

镜与灯——读青青作品有感三。萧红与张爱玲

最近看了我的博士生导师刘教授在90年代写的《娜拉的发言: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心路历程》一书,知道在过去的100年里,中国现代文学涌现出了一批女作家,如冯、庐隐、石评梅、冰心、凌叔华、丁玲、萧红、白薇、林、等。刘老师在《后记》中说:“我要冲破那虚幻的或者也许是美好的虚假意识的外壳,让自己活得更自由、更真实、更清晰。”其实这是她自己在“五四”后受到女作家启发的生活感悟。

青青的作品既继承和延续了五四以来女性作家的精神,又超越和发展了她们的作品。既有追求自我的鲜明个性,也有对热闹生活的冷静思考。尤其是后者,更能体现青青创作的个性。青青对萧红和张爱玲情有独钟,这和她自身的经历有关,也和她的爱好有关。在萧红和张爱玲身上,她们摆脱了封建家庭的羁绊,有了自己的人格追求,这是现代女性与传统女性的区别。个人价值不依附于家庭和男人,个人价值是自我创造的。虽然这种追求的过程充满了挫折和坎坷,但其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一般读者对萧红和张爱玲的理解,可能只局限于现实层面的爱恨情仇、离合悲欢,而没有通过他们的作品深入到精神层面,从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读和误解。

镜与灯——读青青作品有感如果我们看看人的现代性,看看人的自我实现,看看人的自由解放,看看人的理想追求,看看人性和社会的复杂性,看看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再看看萧红和张爱玲,就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青青笔下的萧红和张爱玲远远超越了一般世俗意义上的女性,是现代社会中有个人追求和价值实现的现代女性。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青青通过自我观察和挖掘,不仅还原了两位作家的真实情感,而且取得了同情和理解,重新赋予了两位作家以人的价值和人的意义。正是从人-女人-个人的角度,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青青发现了两位作家的内心世界,这是她与其他同类传记作家的不同之处。

女性经验、女性体验、女性立场是理解萧红和张爱玲的切入点。个体的经历、智慧和灵魂是理解萧红和张爱玲的关键点。不仅接近,而且走进。更重要的是双方的认同、对话和理解。从客体中寻找自我,是自我的投射、影像和倒影。这是充满了情感和理性的。正是情与理的注入,使她的传记具备了其他同类传记所不具备的特质,从而成就了作为作家的“这一个”。

萧红出生于1911年。少年时期,萧红一直被称为张玉莹,直到出版《生死场》她才使用笔名。萧红一生坎坷,从东北到上海到香港。历经贫穷和战争,她于1942年去世,短暂的一生只有31年。然而,她以《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等作品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名字。青青这样谈她写《落红的故事:萧红的青春往事》:“自从1987年读完《呼兰河传》后,我就开始想家了。那个朋友送了我一本0.80元的书,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找到了同类。小红从小被爷爷疼爱,我从小被奶奶疼爱;她家有个大后花园,我家也有个近一亩的大菜园。除了爷爷的爱,她在这个世界上饱受白眼和仇恨。我只在祖母身上感受到了爱和温暖。书里有一张她穿裙子的照片。她蜷缩着,双手抱腿,仿佛不抱紧她就会消失。她的表情忧郁迷茫,嘴角的笑容是那么苦涩,两条辫子上的蝴蝶结像两朵疲惫的花;正午的阳光直射下来,她的头在胸前投下深深的阴影,仿佛心被黑暗溢满,冲出了身体。这是萧红坐在上海鲁迅家门前的照片。这张照片像锤子一样敲打着我的心。她的孤独是我的孤独,她的无奈是我的无奈。我最难忘的一张童年照片是在麦田边拍的。一望无际的麦田包围了一个柔弱的女孩,仿佛生在麦田里,孤独无助。她的眼睛在微笑,但她的嘴唇透露出所有的孤独。她就像我后来看到的萧红的照片一样抑郁迷茫。”(《落红的故事》,第10页)也许这是青青和萧红命运的某种相似之处。风雨同舟,找到共鸣,把她触动进了作家的世界,为萧红写了传记。虽然萧红已经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但她并没有死。她用文字在读者心中一次次复活。青青在《落红的故事》的后记中写道,她写萧红传只是为了打捞自己在岁月中的影子。"他画了一道彩虹的影子,看着地平线上的一缕夕阳."但她又补充道,“我其实写不出真实的萧红,我只是又无限接近了她,她的爱,她的心,她的不甘。我写她的时候,其实写的是无数女性,她们的枷锁,弱点,牺牲。70年过去了,女人的生活和内心却没有改变。萧红遭遇的困境,至今仍困扰着无数女性。通过萧红,我们仿佛在回望自己的半生,终于从萧红身上获得勇气和平静——开放,平静,爱过我们,伤害过我们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

同样,张爱玲已经去世20多年了,但奇怪的是读者对她的热情似乎越来越大。看似有作家自身经历传奇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作品的魅力。《金锁》《倾城之恋》《红玫瑰》《白玫瑰》用平静、平淡、自然的笔触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人性的复杂。与丁玲、冰心等女作家的作品相比,张爱玲的小说更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她从自身经历出发,关注女性的婚姻、爱情、家庭和生活。她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男权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和习俗对女性的摧残,也反映了女性自身贫穷的一面。同时,她的笔触深入女性的精神世界,深刻揭示了女性自身人格的弱点,展现了女性悲哀的一面。同情与批判是张爱玲小说的复调,使她的作品更加丰富深刻。

镜与灯——读青青作品有感青青之所以要写张爱玲,其实和写萧红是一样的,就是要从张爱玲身上寻找自我的影子,寻找女性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寻找女性获得自尊和自立的途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纲五常”规定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女性在社会中的定位是女儿、妻子、母亲。“三纲五常”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话语,其影响是长期的,不仅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教育”和“规训”中国女性,而且作为一种内部力量,使女性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既定的模式塑造自己,使女性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女性进入现代社会后,受到了教育,受到了启蒙,获得了智力资本,离开了家庭,走向了社会,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独立的可能。然而,在精神世界里,波伏娃所说的女性是“第二性”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仍然影响着女性的成长和独立,男女不平等的事实仍然存在。社会在塑造女性,女性也在用社会的标准塑造自己。独立与依附、事业与家庭依然是缠绕女性心灵的主要矛盾。虽然很多女性接受过高等教育,大学毕业,有的甚至有硕士学位,但她们仍然用传统的模式在思想上塑造自己,很少有人反思这种塑造的合理性。事实证明,塑造自己的标准和眼光,必然会失去自我。只有塑造自己的标准和眼光,才能拥有尊严和自由。所以,自我意识是衡量女性是否真正解放的标尺。青青之所以要写张爱玲,是因为张爱玲特立独行。张爱玲是一个冷眼旁观一切繁华潮流之外的独立作家。张爱玲虽然生长在一个没落的旧家庭,但家里的氛围让她感到压抑和窒息。但她深受像母亲、姨妈一样接受过五四启蒙的女性的影响,毅然成为一名叛逆者,离开家庭,成为一名职业作家,成为一名新式女性。所以,她是最有个性,最自由的人。虽然张爱玲的身上有很多矛盾和局限,比如文学的清醒,政治的迷茫,情感的迷茫,虽然她在追求自我和自由的过程中不时遇到挫折和痛苦,甚至被别人欺骗,但她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追求自由的人。因此,青青说,“成为一个社会要求我们成为的人是容易的,只要我们努力,就够了。但做一个真实的自己,需要一生的寻找,这也许就是张爱玲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张爱玲传》,第3页)。

《张爱玲传》这本书,注入了青青对人生的理解,知人论文,独树一帜。古人云,诗无意义。诗歌如此,人和文本也是如此。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作家有一千个张爱玲。青青写的是自己的张爱玲。不同于书房传记和学者传记,她以记者的敏锐眼光追溯张爱玲的足迹,将作家的生平故事记录在历史的场景上,情景交融。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在普通人的刻板印象的基础上,用某种文学理论或者某种意识形态理论去评论或者定性一个作家,给这个作家贴上某种标签。而是从历史、家庭、生活、人性、人心、个人等方面对作家有了更细致的洞察,看到了她的长处、独特、矛盾和局限,并给予了充分的理解。这其实是一种慈悲,一种大情怀。

镜与灯——读青青作品有感这让我想到,作为一个作家,青青的写作过程并不是游离于作家之外,而是深入作家的内心,她与作家的感受是一样的。是一次心灵之旅,是一次心灵对话。通过写作,我也得到了启迪和升华。写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发现作为一个女人,一个个体,一个有人文情怀的人的独立价值和意义。自由和个体独立是我们作为人始终追求的精神坐标。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取悦时代和他人,而是为了做一个有资本有尊严的人,为了个人诗意的存在和内心的满足!

一位作家这样写青青:“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快乐地生活在俗世的青青如此迷恋张爱玲。青青的人生经历坎坷,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摆脱了出身家庭的束缚,实现了自我独立。可以想象,她成长的过程一定充满了辛酸和挣扎,文学成了她的救赎。通过阅读和写作,她找到了自信,获得了力量。青青弱弱的。近年来,她经常生病。在漫漫长夜里,张爱玲的文字一定滋养了她的心灵,抚慰了她的灵魂。”

读青青的作品启发我:文学不是码字、排版、写作、打字,它需要很强的发现细节、驾驭全局的能力!我们需要细腻的情感,高度的理性,对世界的洞察,深刻的思想,对世俗心态的反抗,对现实的超越,趣味与意境,格局与境界,批判,梦想,自我与人格,人性的暖光!超越一切潮流,虽生于世俗,却超越世俗!

镜与灯——读青青作品有感最近和学生讨论一个话题,关于“A4腰”的网络视频一夜走红,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爆款”话题。名人,网络名人,甚至普通人都拿起A4纸对着肚子自拍,一时间成为席卷互联网的时尚。一张A4纸变成了时髦道具,真的不可思议。如今,“A4腰”这种畸形的、对女性身体充满伤害的审美标准又一次回到了我们的视线,这说明虽然历史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很多女性仍然在按照“他者”的眼光和标准塑造自己。苗条,而不是健康,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女性的价值还处于“被看”和“取悦他人”的境地。有些人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而节食,患上了抑郁症和厌食症,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真的很悲哀。从这个角度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过去了100年,但启蒙的任务远未完成,女性获得独立、自由、自尊、自爱、自信的任务远未完成。今天,有不少穿着时髦衣服的古代人在世界各地游荡。也许这就是今天重读《萧红传》和《张爱玲传》的意义。

镜与灯——读青青作品有感四。镜子和灯

1953年,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系教授M.H .艾布拉姆斯所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传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代表作。书名把用来描述心灵的两个常见又对立的隐喻放在一起:一个把心灵比作外部事物的反射体,另一个把心灵比作发光体,认为心灵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前者是现实的,后者是浪漫的。但在实际的文学作品中,有时两者同时体现,成为一体。

镜与灯——读青青作品有感那么,青青的作品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概括其特点呢?我以为是“镜”和“灯”。

关于“镜子”,沈绣大师说:“身体是一棵菩提树,心是一个镜台。勤试,不要造成尘埃。”慧能大师说:“菩提无树,镜非台。里面什么都没有,那灰尘在哪里?”佛教以“镜”指心,可分实相空。沈绣大师讲现实,慧能大师讲空相。实为实,空相为虚。一般来说,人们把“空”理解为“没有”,实际上“空”有。头脑既是一个实体,也是一个虚拟的身体。我们能看到实体,看不到虚体,但能感觉到。所以,要培养一个人的精神,就要像擦镜子一样擦掉镜子上的灰尘,不断反省自己,保持灵魂的洁净。同时要学会放下思想包袱,放弃执念,顺其自然,自发行动。“青青翠竹皆法身,阴黯黄花,无非般若波罗蜜多。”挑水砍柴,都是修道,关键是“明心见性”。

关于灯,佛教用“灯”象征智慧和光明。灯可以打破黑暗,形容菩提心,解除人的烦恼。《华严经》云,“如一灯在暗室,暗室千年,知其可破。”光是光的象征。没有它,世界将是黑暗的。佛教的遗产叫做邓川。我们每个人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点燃自己,照亮他人,利益众生,这就是“燃灯”。《五灯节》是禅宗的重要经典。宋代大学者沈敬明认为:“禅之精要,在于五灯。”从六祖慧能开始,禅宗甚至用灯笼来比喻佛教的智慧。“传灯”就是“传法”,传授“智慧”。“一灯可灭千年黑暗,一智可灭千年愚痴”。光是代代相传的,光是不变的,这就是禅宗的要义。

那么,什么是文学?我认为文学是一面镜子,也是一盏灯。说它是一面镜子,文学反映的不仅仅是现实生活,更是作家真实的自我。没有“真实”,文学将不复存在。是前提,善良是起点,美好是目标。文学以真善美为核心。从一部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生活本身,还可以看到作家的精神面貌。镜子的作用是反射。好的镜子反映真实的生活,而坏的镜子可能会扭曲生活。同样,一个好的作家,在作品中展现的是美好的自己。一个糟糕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他丑陋的一面。其实,读者读的不仅仅是生活,更是作家和自己。好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盏“心灯”。记得在学习现代文学的过程中,读过冰心的《小橘灯》和巴金的《麋鹿的灯》。看完这些作品,让人觉得暖暖的。好的文学作品具有“启迪”心灵的功能,能给人以信心、希望、勇气和力量。它就像一盏灯,能让人看到光明和希望。

看青青的作品,感觉她的作品是“镜”和“灯”的统一。既让人看到了现实,看到了生活,看到了现实,也让人看到了作家,看到了内心,看到了自己。通过镜子,我们可以反思自己。透过灯,我们可以看到希望、光明和温暖。

镜与灯——读青青作品有感动词 (verb的缩写)诗意的栖居

在青青的作品中,就我个人的倾向而言,我更喜欢那些远离尘嚣,贴近自然的作品,比如《参观寺庙》、《山谷之声》、《二十四节气》。也许人只有远离现实社会的各种纷扰,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世俗意义上的得到更多。而是为了在终极意义上变得简单,轻松,快乐。人最难得的就是放下。只有放下,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才能获得一种审美的态度,一种诗意的生活,一种诗意的栖居。青青不是一个善于理性思考的作家,而是一个善于细致观察、细致描写、细腻感受的作家。不是喜欢热闹场面的作家,而是喜欢亲近自然的作家。正是这一点让她的作品独树一帜。

青青在《远足》中写道:“我经常远足。在校园里,我看到花草树木,湖水,流连忘返。不知道走了多少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发现和感受。我拍过无数张照片,从来不觉得无聊。我想起了黄的《富春》,他在那里生活和旅行了一百多英里,无论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他看着山山水水,四季的景色都不一样。他的作品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他的作品。他不赞叹名山大川,他的心会看到周围的风景,最终成为传世佳作。”我觉得,人,重要的不是赶潮流,看别人往哪里走,而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生活方式,要有所发,有所讨。

正是在这种宁静的心境中,青青感受到了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在她的《白露是霜》中,她写出了她生活中感受到的每一个节气。这是大自然的节奏,也是生命的节奏。青青说她是一个“有草木的人”。自然,对她来说,她是她的精神支柱,也是她的爱人和亲人。那些小雪,大雪,春分,雨,小人,初霜,一直活在自己的身体里。“他们的节奏是中国农业文明逐渐消失的节奏,他们的面孔是那些缓慢而漫长的古老寂静的村落。这一切都在毁灭,这一切都在消失。”青青二十四节气的写法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介绍。她将个人的感受、经历、故事融入其中,成为个人生命成长的日记,对过去和现在生活经历的回忆。是物我合一,心物合一的心灵史。

镜与灯——读青青作品有感同样,“空顾祖荫”写了我去过的62座左右的寺院,好像是现代版的洛阳伽蓝。原名是参观修道院。这个“访”不同于“访”和“访”。和普通人去修道院的目的不一样。寺院绿其实是从寒山寺到大昭寺,慈云寺到空项斯寺,永泰寺到宋岳寺,62个访寺的故事,或访寺打探消息或寻求真理,是62次心灵之旅。如果说《霜化成霜》的作者在大自然中找到了知音和慰藉,那么“空顾祖荫”的作者在远离喧嚣的寺庙里,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体会到了生命的本质。从《金刚经》、《坛经》、《心经》到《五灯节》、《高僧传》,从《诸法之同空》到《看清自然》、《心即佛》,作者对人生的成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万物皆有佛性,人皆有佛性。这个“佛性”就是觉悟和智慧。是对万物的观照,是对自我的观照,是内心的浩瀚空。

镜与灯——读青青作品有感青青关于寺庙的书写,轻松、圆润、流畅、干净、通透。看了她的文章,总会有一些感触,觉得很清晰。由此得白落梅《临江仙子》“轻秋风微雨,流光薄繁华。人生如水。云吹成雪,人间味如茶。我还记得唐宋,心里有点朱砂。相逢一千里,有负阴霾。空山人走远,回头看梅花。”经历了很多,人们会觉得很多东西像“浮云吹雪”“人间滋味成茶”。回顾他们走过的路,会觉得“空山人走远,回头看梅花”。虽然苦,但依然美好。

结论:

我常常想,一个作家的价值不在于他得了多少奖,知名度有多高,人气有多高,流量有多大,而在于他的作品是否敢于直面现实,是否写出了世界和人心,是否有真实的自己,是否给人带来了启迪、温暖和希望。这个世界上,也许永远不缺作家,但确实缺好作品。有些人只是昙花一现,有些人却是不朽的。有些作品太受欢迎,早已成为过去;有些作品会存在于时间的长河中,成为永不落幕的经典。人活一世,植物长一秋,短短百年,人该如何定位自己?时间永远是检验文学的唯一标准。有些人的价值观体现在当下,有些人的价值观体现在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青青的作品将在河南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的作品的价值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一个纯粹的作家从不考虑自己的外在声誉;他或她只关注自己的内心。至于社会给他(她)什么样的评价和地位,时间自然会说话。

2021年4月

作者简介:王振军,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级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文化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附:

青青,原名王小平,现居郑州,记者兼作家。作品有:

1.《白露即霜——一个人的二十四节气》,甘肃民族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2.《参观寺庙》,第一版,2015年10月,孔子学院出版社。

3.“空顾祖荫——寻找世界上最美的寺院”,孔子学院出版社2020年3月第1版。

4.落红的故事——萧红的青春往事,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

5.超越一切潮流——张爱玲传,河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9月第1版。

作家简介:青青,原名王小平,现居郑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著有《白露即霜——一个人的二十四节气》、《落红的故事——萧红的青春往事》、《参观寺庙》、《顾祖荫》等。曾获孙犁散文奖、杜甫文学奖等。

编辑:三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6211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