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伏牛山(河南伏牛山)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前提条件。推进交通和旅游融合发展,对于加快交通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文化强省具有重要意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前提条件。推进交通和旅游融合发展,对于加快交通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文化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伏牛山(河南伏牛山)插图

近年来,全省交通系统坚持发挥“排头兵”作用,打通动脉,畅通微循环,不断完善“快进慢出”旅游交通网络,启动实施了一大批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客运站、水运工程,不断拓展交通基础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高速公路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

以对内对外骨干交通网络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大建设投入,促进高速公路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一是重要景区覆盖率大幅提升。《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规划新增高速公路线路35条、3750公里,其中“三山”地区20条、2330公里,占规划新增总里程的62%,与全省旅游发展思路高度一致。其中,去年底通车的郑州至栾州高速公路尧山至栾川段,被誉为“云中高速”“最美高速”。高速公路贯穿平顶山、洛阳、南阳三市四县(鲁山、嵩县、栾川、西峡),连接大佛、木栅岭、白云山、老君山等40多个中原景区,充分践行了交通与旅游一体化的理念。今年9月通车的郑陆高速公路栾川至双龙段,是“最美高速公路”的“接力”,途经老界山、扬子谷、龙鱼湾等4A及以上景区。可以说“最美高速公路”48公里。目前,全省实现5A级景区公路全覆盖,4A及以上景区90%达到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对旅游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不断增强。二是“服务区+旅游”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拓展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设立旅游咨询服务台,实时发布景区周边交通状况,推广文化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多样化需求。因地制宜开展交通出行一体化服务区规划,如南湾湖、鸡公山等信阳市多个景区的大别山沿线高速公路。从设计之初就编制了交通出行一体化的规划方案,高标准推进汤泉池、渔储关等4个开放服务区建设,打造了高速公路上交通出行一体化的新标杆。三是交通和旅游标志逐步完善。在连霍高速、洛栾高速、沪陕高速、高速上设置了清明上河园、栾川县老君山、洛阳白云山、南阳内乡县崖、焦作云台山等30多个及以上国家级旅游景区,103个旅游区警示牌宣传了我省旅游景点,为自驾车游客提供了指引。

普通干线公路景区连通水平不断提高。

大力实施普通干线公路“枢纽节点畅通提质”工程,以提升等级和改善路况为重点,不断加大普通干线公路建设投入,不断提升旅游景区对外连接道路的等级和服务水平。目前,在全省所有旅游景区中,市区以外的13个5A级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已有3个实现一级公路连通,8个实现二级公路连通,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率达到85%;市区外有43个4A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其中一级公路连通47个,二级公路连通79个,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率达到88%。

农村公路建设亮点多多。

以“四好乡村路”为契机,坚持因地制宜,加快“交通+生态”、“交通+旅游”发展,着力改善乡村旅游资源发展环境,建设实施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有效连接景区道路、自然保护区、特色村镇、生态休闲示范区等,,帮助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落地。南阳市淅川县投资25亿元建设的丹江口环湖路,被誉为中国“最美环湖路”;信阳罗山县依托贺家冲修建的红色旅游公路,即红二十五军长征的起点——罗山县一号旅游公路,有力地促进了罗山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林州石林公路成功入选2019年“十大最美乡村公路”,极大促进了沿线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的繁荣。

水上旅游已初具规模。

充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通航库区(水域)的涉水旅游,加强水上旅游线路和水上旅游公共服务建设,鼓励发展旅游客运码头,丰富旅游产品。目前,全省已有50多个通航库区开通了水上旅游客运,水上观光企业32家,旅游客船380艘。其中,开封市、许昌市依托丰富的城市水系,开通了夜游线路;小浪底库区不断加快水上旅游产品开发,加强旅游客运码头、游艇泊位和环湖道路建设,完善水上旅游线路和水上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走出了一条交通与旅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为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文化强省,下一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要按照“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示范引领、融合发展”的工作原则,着力推进“四个融合”。

深化交通和旅游机制的整合

一是深化融合发展推进机制。充分发挥交通、文化旅游等部门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的作用,在深入总结第一批交通旅游一体化示范项目(景区)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协同推进示范项目建设。支持地方城市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生态绿色智慧的旅游公路建设试点。加强项目规划、组织和管理的协调,统筹考虑交通设施、旅游设施、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规范标准,统一设计,同步实施,高效组织。二是创新完善融合发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PPP、交通建设、沿线旅游资源捆绑招商等模式,推进旅游道路、配套设施、房车营地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沿线土地利用、资源开发、交通建设、旅游开发的统筹整合。探索交通支持旅游发展、旅游反哺交通发展的融资模式。三是强化交通运输和旅游市场监管机制。推广“正规社、正规车、正规导”的“三正”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作用,有效规范包车客运经营行为,加强包车客运价格管理,依法从严惩处各类非法道路运输经营行为。加强旅游交通信用管理,拓展监管服务功能,完善旅游交通服务质量投诉处理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建立评价体系。

加强交通和旅游网络的整合。

一是构建“快进式”旅游交通骨干网。着力提高主要公路通道通行能力,继续完善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公路通道。高速公路“工程”中,涉及“三山”地区的公路项目有33个,占全省61个项目总数的54%;里程2096公里,占全省3643公里总里程的58%;完成投资2122亿元,占全省总投资4167亿元的51%。完善旅游高速出入口布局,构建“快进式”旅游交通骨干网络,提高旅游目的地可达性和便捷性。二是加强重要景区公路连接。畅通107国道、310国道等国家干线公路和一批国道瓶颈路段,连通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铁站、机场、主要景区等重要节点。实施南阳345国道、栾川344国道改建工程,三山地区23条715公里普通干线公路工程,推进伏牛山、大别山、太行山、沿黄等旅游景区建设。三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公路骨干网升级改造,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基础网升级改造,建设陆浑水库路、前坪水库路、鸭河口水库路等一批集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公路,加快建设“长征路”红色旅游公路,推动“农村公路+旅游”、“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第四,大力发展水上旅游。改善黄河小浪底库区通航条件,加快大运河旅游通道开发,因地制宜实施一批旅游码头,促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加快交通和旅游设施的整合

一是完善交通服务设施的旅游功能。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型功能服务区转型升级。,新增景区门票代售点、房车停车位、充电桩等设施,在大别山高速沿线建设升龙潭、南湾、将军县城等10个以上特色主题服务区。积极推进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建设,因地制宜在公路沿线设置观景台、汽车露营地、自行车道、步道等设施。二是依托客运枢纽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公路客运场站体系,支持西峡县城乡联营客运站、淅川县金柱赫一级旅游客运站、嵩县汽车客运站等项目建设,完善场站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标识和导向系统,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集散等综合服务,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三是打造特色旅游交通导向标识。按照标准化、一体化、特色化的要求,统筹规划旅游交通标志布局,统一规划设计通往旅游景区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对现有旅游交通标志和标识进行规范改造,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旅游特色。

促进交通和旅游服务一体化

一是创新发展旅游客运服务。推动道路客运服务、出行信息服务和旅游深度融合,支持客运站提供班车出行、车辆租赁、票务代理等服务,开通机场、火车站至景区的旅游直通车,推出公交观光线路,推广“交通+门票”等一站式票务服务,构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慢行”交通网络。二是共享旅游交通信息服务。建立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部门大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旅游交通运输信息整合应用,引导互联网平台和市场主体参与交通运输和旅游服务大数据产品和增值服务开发,利用网站、微博、、APP等媒体为公众提供交通运输、旅游等多元化综合信息服务。第三,注重交通文化旅游产品的挖掘。加强对具有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的交通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研究,完善旅游线路和展示平台,结合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线路和交通工具,打造交通旅游产品。鼓励具有观赏价值的大型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在设计新建时增加停车、观光、环卫等服务设施。已建成的可结合大修、改建、扩建,增加观光服务等功能。

当前,距离年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工作依然艰巨复杂。要坚持同一个目标,为每一个目标任务而奋斗,确保完成1100亿元以上的投资,超额完成全年1000亿元的投资目标。要加快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郑州至洛阳16条、1050公里、1640亿元的项目于12月26日开工建设。要紧盯交通灾后恢复重建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受损路段的除险加固和基本功能恢复。要巩固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坚决杜绝相关问题死灰复燃。要扎实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做好疫情防控,坚决阻断疫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扩散。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双节等特殊时间节点的行业稳定。要认真细致地总结全年工作,提前谋划明年工作,努力实现“开门红”。

加快全省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是明确的,关键是要真抓实干,尽快出实效。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强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齐心协力,开拓进取,解放思想,精准发力,不断推进交通旅游融合深度发展,奋勇开创交通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交通文化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6008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