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属于哪个省(柳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

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广西各地级市区划调整的故事。比如南宁,玉林,桂林等等。今天,我们来谈谈柳州。柳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南宁。

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广西各地级市区划调整的故事。比如南宁,玉林,桂林等等。今天,我们来谈谈柳州。柳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南宁。特别是制造业非常发达,共辖10个区县,总人口410多万。那么,柳州10区县的划分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柳州属于哪个省(柳州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插图

首先说一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自治区之一,下辖14个地级市,首府为南宁。广西总人口5010多万。近年来,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广西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钦州港的逐步扩大,极大地促进了广西的发展。广西总人口5000多万,在南方省份中有很大优势。

柳州是广西14个地级市之一。从总人口来说,柳州410多万的总人口在全区只能排第四。但从GDP总量来看,柳州超过了桂林和玉林,工业发达,仅次于省会南宁。柳州下辖五区五县,共计10个区县。不得不说,柳州10个区县的区划和广西的区划调整是相互影响的。

元朝以前,中国各朝代基本遵循州县两级划分。当然,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管理,汉代已有13郡,唐代有15道,宋代有23道。其中,中国许多省份的名称起源于宋代,如广南西路、陕西路、河北路等。广南西路是广西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源地。13世纪中期,北方元朝崛起后,几十年间先后消灭了西夏、郭大进、大理国、吐蕃、南宋等一系列政权。

在疆域空之前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然而,随着疆域的迅速扩张,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经验。面对全国数百个州府,数千个郡县,元朝非常头疼。各地复杂的人口数据、耕地土质、农作物产量,让元朝眼花缭乱。以我们的农作物为例。由于受当地气候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分为大豆、高粱、水稻、小麦等。,就出现了“杂粮”的说法。

各地耕地分为黄土地、沙地、丘陵地、水浇地等10多种类型。每类耕地分为上、中、下或A、B、C、D等类型。依靠唐宋的州县划分,肯定是忙不过来了。至于唐代的15路,宋代的23路,漏洞很多。最后,元朝在宋代二十三路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金国推广书架的基本框架,经过进一步调整,引入了行省制度。

元朝将全国分为10省,如湖广省、江西省、江浙省等。当时广西尚未建省,广西大部分地区归湖广行省管辖。湖湘省的管辖范围很大,包括湖北、广西、湖南、贵州、广东的大部分。按照元朝的划分,各省有各路,各路有各州府,各州府有各郡,相当于四级划分。

元朝虽然建立了行省制度,为分省奠定了基础,但并不完善。首先,每个省的面积太大,所以很难管理。其次,各个机构设计粗糙,效率很低。到了元朝末年,分省几乎崩溃。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根据明朝的管理需要,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取消了路一级的划分,形成了省、州、县三级的划分。这种经典的除法模式已经沿用了几百年。

同时设置了政治使节、按察使、都督的模式,三司结构并存至清末。明朝第三任皇帝朱迪统治时期,随着明朝首都的迁都,形成了南北方、十三省共治的直隶总司。中国很多省份一般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建立的,比如明朝的广西省。与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相比,它的区划非常接近。

明朝时,广西省分为12个州,即桂林州、柳州州、清远州、平乐州、梧州州州、周迅州、南宁州、太平州、思明州、玺恩州、镇安州和天州州。其中柳州政府辖2个散州10个县,分别是:宾州、象州、马坪、罗蓉、柳城、罗城、怀远、荣县、来宾、武宣县、上林、潜江等。17世纪中期,清朝建立自己的统治后,进一步调整行省的划分。

最终形成了清朝内地十八省的划分。当时广西省的划分有一定规模的调整,共辖11个州、2个直隶厅、2个直隶府。分别是:桂林、平岳、梧州、周迅、柳州、清远、南宁、玺恩、太平、镇安、司城、上思直隶厅、百色直隶厅、玉林直隶、桂顺直隶。这些州府下辖49个县,28个土州县,13个土司。

当时柳州政府的划分有很大的调整。其后,柳州政府又有一个散州,下辖象州、马坪、罗蓉、罗城、柳城、怀远、荣县、来宾等七县。1912年,清朝灭亡后,我国进入军阀混战的局面。与此同时,广西省会从桂林迁至南宁。全国各地都遭到严重破坏,他们迫切需要休息和休养生息。转眼间,就是建国初期了。随着局势的稳定,中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的阶段。

广西各地都设立了专区,如桂林、崇左、柳州等。最初,柳州特区辖11个市县,包括县级市、三江县、武宣县、中都县、荣县、湘乡县、柳江县、柳城县、罗蓉县、来宾县、柳江县。1950年,柳州市升格为地级市,与柳州特区并存。这样的情况在五六十年代比比皆是,比如辽宁省的沈阳市和沈阳特区,河北省的石家庄市和石家庄特区,等等。

1952年,撤销柳州地区所辖的中都县、柳江县、罗蓉县,设立鹿寨县。同时,荣县更名为融水县。1953年撤销柳州地区,所辖各县划归桂林地区和宜山地区。195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1958年,宜山专区改称柳州专区。随后,广西特殊区域出现了新一轮区划调整。1965年,广西仡佬族自治区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上世纪60年代末,全国所有特区都改名为区后,柳州区改名为柳州区。此时柳州下辖融水县、融安县、三江县、象州县、柳城县、武宣县、金秀县、忻城县、柳江县、来宾县等地,管辖范围较大。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经济开始持续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中国很多省所辖地区逐渐改为地级市。1983年,柳州地区下辖的柳城县、柳江县划归柳州地级市管理。

此时,柳州市下辖五区两县,即刘备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郊区、柳江县、柳城县。2002年,撤销柳州市郊区。同年撤销柳州地区,设立来宾地级市。柳州地区所辖的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金秀县等县均纳入来宾市管理。至于鹿寨县、融安县、融水县、三江县等地,则纳入柳州城市管理。

此时,柳州下辖四区六县,共10个区县,分别是刘备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县、三江县。2016年,撤销柳江县,设立柳江区。至此,柳州形成了五区五县的分区格局,即刘备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县、三江县。

此外,柳州还设立了三个区,即柳州新区、刘冬新区和柳州高新区。但这三个区情况特殊,一般不算。柳州作为广西第二大城市,工业非常发达,尤其是汽车制造、机电制造、钢铁工业、家电生产等,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关于中国的区域分工调整,有很多故事。以后的文章,作者会慢慢和你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5358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