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大全(少儿红色经典故事)

从小村庄到党中央,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始终心系国家,一心为民。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始终相信人民;无限热爱人民,立志为人民造福;紧紧依靠人民,

从小村庄到党中央,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始终心系国家,一心为民。

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始终相信人民;无限热爱人民,立志为人民造福;紧紧依靠人民,团结带领人民……习近平的人民感情深厚、浓烈、炽热。

新华社4月10日播发通讯《习近平民情》,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群众的感人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这是一个老农的动作]

红色故事大全(少儿红色经典故事)插图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首都义务植树活动,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当地政府机关干部参加了义务劳动。

2021年10月21日,山东东营,黄河口。

正在这里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片示范田,弯下腰摘下一个豆荚,一个一个绞起来,仔细察看颜色,顺手把一颗黄豆放进嘴里,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好。”

这一幕,一旁的农技负责人罗守玉既惊讶又亲切:“这是老农民才有的动作。”

劳动的背景造就了为人民服务的本色:2012年,富平踩着雪,盘腿上炕;2018年,汶川考察,转向磨豆;2019年,首都植树铲土...

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折射出的是不随时间推移而改变的民众情怀。

【《为人民服务》,习近平爱不释手】

这种感觉充满了红色基因。

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京大学红楼。

在展厅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原《新青年》杂志前仔细观看,该杂志刊登了李大钊的著名文章《崇高的胜利》。

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到“庶民的胜利”,革命先驱们深刻地指出了我们的事业“将永远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当年,梁家河窑洞头的伊登就像一颗豆子:“为人民服务”短短几百字,习近平爱不释手;《龚宇一山》《纪念白求恩》常学常新,信仰闪耀。

[当门被推开时,习近平流下了眼泪]

红色故事大全(少儿红色经典故事)插图(1)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到梁家河看望父母。新华社记者兰摄

2015年2月13日,“黄土地之子”回家了。

当年的老朋友拉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手,依然那么亲切。总书记也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外号。“那时候我和梁家河村有缘分,注定今天能遇见你。”

40年前离开梁家河的那个早晨,院子里挤满了早早为他送行的乡亲们,大家默默地等着他起床。当门被打开时,习近平流下了眼泪。

那一年梁家河的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年轻的习近平的心。

在田里吃着黄澄澄知青的玉米饺子,老乡说:“这才是真菜。”看到老乡们的糠饺难吃多了,习近平主动换着吃。

麦麸饺子几乎没有热量,习近平再也受不了了。当他打开老乡的饭包时,玉米团子还站着:“你怎么不吃玉米团子?”

“窑里的男人和孩子更苦,要留着当饭吃。”

知道老百姓的疾苦,他们挑起了重担。

[“他们无私地帮助了我,保护了我”]

当年在梁家河,一个大队要收30多个吃好的知青。村民们穷到愿意照顾城里来的娃娃。

习近平说:“我饿了,村里人给我做饭;我的衣服脏了,村里人给我洗;裤子破了,村里人给我缝的。”“他们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尤其是他们淳朴的品质影响了我,陶冶了我的心灵。”

知道普通人的好,我从心底关心他们。

[回想起父亲的话,习近平满怀深情]

红色故事大全(少儿红色经典故事)插图(2)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参观中共绥德区委旧址。新华社记者李摄

2021年9月,正在陕西榆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共绥德区委旧址。

展厅里,一行字赫然在目:“屁股首尾相接地坐在老百姓这边”。

“端端正正,这是关中方言,稳正。”回忆起父亲Xi·仲勋讲的家乡话,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

[Xi·姬叔带着集市上的人去做调查]

红色故事大全(少儿红色经典故事)插图(3)1983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前排中)临时在街上摆了一张桌子,听取群众意见。新华社

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开始担任地方领导职务,成为正定县委书记。这位年轻干部的作风令人耳目一新。

" Xi秘书从不在办公室无所事事。"

当时县委办公室的干部回忆说,习近平经常带着县委的工作人员去做调查。“他在县城专门挑选的时候,在街上摆了一张桌子,带着来赶集的人去调查。”县委的大门永远敞开着,提着粪筐的老农径直走进来和习近平说话。

【这些老话,习近平背诵体会】

这种感觉根植于传统文化。

2021年3月,武夷山九曲河畔,总书记走进朱花园。

“国以民为本,国为民立”……园墙上,朱民本思想的经典论述,总书记驻足凝视良久。

2018年6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这句老话。

秉持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激活传统文化,实现千年惠民理想——

在陕北,人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琢磨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正定,骑着自行车下乡,他实现了郑板桥“曹州县的一些小人物永远相亲相爱”的心声;

他在宁德访贫,为民记寿宁县令冯梦龙,熟读《三言》中的警句。

在北京晚上睡觉,他反复引用《尚书》中的谚语:“民惟民族,民族乃民族。”:

……

因此,新的原因和理由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植根于中国历史的民族感情是深厚而崇高的。

[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深深印在习近平心里]

红色故事大全(少儿红色经典故事)插图(4)2014年3月,参观了焦同志纪念馆。新华社

1966年2月,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楷模——焦尤鲁》。政治课上,老师读这篇文章时哽咽了,习近平和他的同学听着听着泪流满面。

“无论是下乡、上大学、参军,还是当领导,焦尤鲁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总书记说。

这个心里装着全体人民而不是自己的好干部,“永远是我的榜样”。

写《念奴娇记焦尤鲁》,以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夙愿;到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我们要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精神财富”;与县委书记研讨班学生座谈,呼唤焦式的县委书记...

焦的奉献变成了对人民的热情。

[这味道让总书记皱眉]

2013年腊月二十三,甘肃定西元谷堆村异常寒冷。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民马刚家破旧低矮的土坯房,从墙根的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尝了尝。咸水的味道使他眉头紧锁。

“党和政府会关心和帮助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日子过得更红火。”告诉总书记给村民们。

喝瓢水,品味人的喜怒哀乐;摸着被子,感受村民的温暖和温情;揭开盖子,直到人们饿了...

【“我怕这件好事做不好,最后还不了老百姓的账”】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跋山涉水,走遍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就扶贫工作进行了50多次调研。从“看到真正的贫困”到“真正的脱贫”,他坚定地肩负起了历史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我怕这件好事做不好,最后还不了人民和历史的账。”

在太行深处,沿着结冰的道路走进骆驼湾村低矮的泥房,求助,鼓励村民“只要有信心,就能把黄土变成金子”;

在武陵腹地,我在柴犬三间昏暗的木屋里聊天,握着老人的手,亲切地说“我是人民的公仆”;

在大别山区,换三种交通工具到金寨大湾村,一页一页地看贫困户王能宝的扶贫手册,强调“老区人民不能忘”;

……

把对群众最深厚的感情化为最重的承诺、最硬的措施、最大的投入,在中国铺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

[大年三十,习近平总书记夜不能寐]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除夕之夜,习近平总书记夜不能寐。

听到医护人员因公殉职的消息,我感到“非常沉重”,病人的病情有所好转,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让指导组的负责同志“有情况、有需要直接找我”...在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日子里,总书记时刻牵挂着群众的安危。

从刚出生30多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充分的保护,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都得到精心的呵护。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我们可以不遗余力!”总书记的话重如千言。

【习近平总书记喜欢“快递小哥”】

红色故事大全(少儿红色经典故事)插图(5)2019年2月1日,习近平看望了仍在北京前门石头胡同工作的“快递小哥”。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面五星红旗在100多名普通中国人手中传递。快递员刘阔就是其中之一。

三年前的一个春节前夕,刘阔和他的同事们在北京前门的石头胡同快车站遇到了前来看望他们的习近平总书记。

听说大家都要到年三十才能回家。总书记说“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假期越多,他越忙。像勤劳的蜜蜂一样,他是最努力的工作者,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便利。

[总书记心里有基层一线工作者]

总书记言传身教,心中有基层一线工作者,珍惜大家的每一份付出。

在工地,与农民工亲切交谈,强调“多关心和爱护农民工”;在出租车公司,向“哥”“姐”请教春节打车难的解决方案;在清洁站,称赞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

为了人民的幸福,我们将一路走下去,整夜做梦,不遗余力地去实现它。

[总书记的一张照片感动了无数人]

红色故事大全(少儿红色经典故事)插图(6)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为受表彰人员鼓掌。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2018年12月18日,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坐在主席台前的习近平总书记站起来,转过身,带头为主席台后区域受表彰的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代表鼓掌祝贺,并致以敬意。

记者的镜头定格了这个一直深入人心的瞬间。这是对英雄模范的致敬,是对人民的致敬。

【20分钟从一个村支书那里了解当地发展情况】

在2016年全国人大的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花了20分钟向一位村支书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

"牛羊的育肥期是几个月?"“村党委有多少人?”“种什么庄稼?”“水产养殖怎么发展?”总书记一语道破问题,青海省贵德县大石家村村支书终身钟一语道破答案。

一次解剖麻雀式的实地调研,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触及了基层治理的每一个角落。正是因为我们知道“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要自觉拜人民为师”。

【十年两会,听约400名代表发言】

从2013年到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年一次的全国两会上,53次参加代表团审议讨论,听取了约400名代表的发言,与大家共商国是,汇聚智慧。

“正道从何而来?来自群众。”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放在总书记脑子里,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

[为起草“十四五”规划建议,召开了7次座谈会]

2020年9月17日,湖南长沙九大酒店。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邀请基层代表,听取大家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中有乡村教师、农民工、货运司机和种粮大户。大家找我谈话,谈困难和痛苦,提出解决办法。

“人民群众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大家都很活泼,很现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有关方面认真学习吸收。

潘久仁参加了“沾了露水就热”座谈会,他向总书记提出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现在,他所在的湖南省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来了一位新老师,师资力量得到了加强。

为起草“十四五”规划建议,当年7月至9月,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召开7次座谈会,听取各方面声音;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做了一个“网上查询”,留下了100多万条网上留言。

人民领袖胸怀坦荡,真诚待人,激发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凝聚了亿万人民的智慧。

[总书记表扬青年志愿者]

两年前的春节,放假回家的谢小宇赶上了疫情,志愿成为武汉东湖新城社区最年轻的志愿者,为近200户居民跑腿买菜、买药、送快递。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会见了谢小宇、基层民警、卫生站医生、下沉干部等代表。听了谢小宇的汇报,总书记深有感触:“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气的一代,现在,他们已经成为抗疫第一线的主力军”。

[在总书记心中,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去非洲的路上,我要求对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彻查、严肃问责”;去欧洲途中,得知江苏响水发生爆炸事故,强调“全力救援,搜救被困人员”;在西藏访问期间,我一直关注着河南的暴雨灾害...

人的生命遇到危险时,总是感同身受,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指示和要求。

“在保护人民生命的面前,我们必须不择手段,我们可以不择手段”。在总书记心中,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人民的事情是总书记心中的大事】

大到生命安全,小到柴米油盐,都是总书记心中的大事。

“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清洁取暖、保护学生视力、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困扰人民群众的“小麻烦”,摆在总书记的办公桌上,记在他的心里,一一列入中央重要会议的议程。他们一次次成为改革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一点点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中南海要永远直通人民,要永远把人民记在心里。”习近平总书记说。

总策划:华福

策划:张素堂

监制:赵成、霍

记者:、朱、王、、张艳、董博婷

协调人:王璇、雷敏

编辑:杨、、唐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4278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