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齿排班的意思(序齿排班的意思和拼音)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李栋梁李栋梁,男,汉族,197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商丘市帮商丘好人协会会长。2000年,李栋梁在军事学院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序齿排班的意思(序齿排班的意思和拼音)插图

(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李栋梁

李栋梁,男,汉族,197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商丘市帮商丘好人协会会长。

2000年,李栋梁在军事学院学习时被诊断出患有尿毒症。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他接受了肾移植手术,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为了回报社会,身患重病的他发起成立了多个公益组织,并带领众多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他在感恩中传递爱,延伸了生命的宽度,被誉为“行走在生命倒计时上的志愿者”。

2003年9月,李栋梁退役回到家乡。因身体原因被评定为一级伤残军人。“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大家的爱,这份恩情会得到涌泉相报。”退伍后,李栋梁成立了“蓝天下”志愿者小组,探索公益之路。随着志愿者群体影响力的扩大,2006年7月,李栋梁组织成立了商丘志愿者联盟。从此,他和同伴们在公益的道路上奔波。

2018年,李栋梁牵头成立了商丘爱之源人体器官与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已有500多名热心市民填写了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自愿登记表,为众多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2019年,李栋梁在商丘成立了新时期退役士兵雷锋团,并启动了“柘城县老兵爱心早餐”等公益项目。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栋梁动员成立商丘好人战“疫情”志愿服务队,为12个疫情防控点的值班人员提供28天的午餐,为社区居民义务理发403次,设立22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点,捐赠价值11万元的防疫物资。

截至目前,李栋梁已发起成立4家公益组织,聚集近2万名志愿者,组建213个志愿服务项目、站点和团队,参与志愿服务52万人次,捐款约1340万元。

当李栋梁被推进手术室时,医生承诺他还能再活五年。现在四五年过去了。李栋梁在回报社会、温暖他人的同时,也在收获生命的奇迹!

李栋梁荣获中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助残先进个人、中国退役军人模范等称号。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荣获“中国好人榜”。

于善伟

于善伟,男,汉族,197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

他是很多孤寡老人心中的“儿子”,是穷孩子眼中的“父亲”,也是商城县家喻户晓的人物。他默默奉献公益十余年,用一个人的善举,带起所有人的善举,助力千万家庭的幸福。在他的带领下,全县注册志愿者近7万人,共服务40万人。于善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的道德和良好精神。

余善伟是农民的孩子。他父亲早逝,家里很穷。他18岁时放弃了学业。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品质,他在商界闯出了一片天。回到家乡后,他饮水思源,尽力回报社会。他已经花了100多万元为老人建养老院,为贫困家庭建“幸福家园”。扶贫号角吹响后,他先后斥资120万元,在30多个贫困村开展扶贫活动。

2019年5月,余善伟当选商城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他一上任就启动了“五个一百”志愿服务工程,即每年“慰问100名贫困老党员、100名贫困下岗职工、100名孤寡老人、100名留守儿童、清扫100条背街小巷”。他向商城县红十字会捐款440多万元,设立“社会扶贫专项帮扶基金”,帮助困难群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不仅捐款抗击疫情,还积极组织爱心企业和人士捐款。

一路走来,余善伟最关心的是贫困学生。2015年,他开始了一项志愿服务项目,每月以400元为60名孤儿和贫困儿童提供生活费,直到他们18岁,他成了这60名儿童最亲爱的“岳父”。2018年,他举办了关爱学生的活动,并设立了500万元的“精英励志奖”,鼓励那些考上高等院校的学生。

于善伟获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称号。曾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中国红十字会慈善奖章,并登上“中国好人榜”。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牛振西

牛振西,男,汉族,1962年3月出生,河南省郑州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队长。

多年来,牛振喜带领水上义务救援队,为群众排忧解难。无论是抗洪还是抢险,总是身先士卒,显示了民间救援者的责任与担当。

救你一命。自2005年郑州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成立以来,几乎每一次救援,牛振喜都要赶到现场。

他用自己的手机号码作为水上安全的报警电话,在市110、119指挥中心备案,与之形成联动。

手机24小时开机。指挥中心只要接到有人溺水的报警电话,就会第一时间通知他。常年奔波抢救、凌晨接到报警等不规律的生活,让他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神经衰弱,但他依然无怨无悔,勇于担当,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英雄行为传播大爱。2016年2月,一名两岁儿童掉入35米深井。在一条用机械施工挖的深17米、长200米的救援隧道救援失败后,牛振西带领他的团队来到现场,仔细分析探测器传来的图像,尝试各种救援方法,终于在10个小时后成功救出了孩子。在牛振西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救援队伍。截至目前,救援队已发展成为一支装备精良的专业救援队伍,拥有152名注册志愿者,已成功挽救99条生命。牛振西和救援队的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为最大程度避免悲剧发生,2012年以来,牛振西带领救援队秉持“预防大于救援”的理念,结合自身救援实践,在大型自然水域周边学校举办水上安全知识普及讲座800余场,参与人数达数十万人。

牛振西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赵彤

赵彤,男,汉族,198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面对一位因粪石梗阻导致急性肠梗阻,生命垂危的老人,赵彤没有丝毫犹豫。他徒手为老人取出粪石,终于使老人转危为安。关键时刻冲上去了,关键时刻出来了。赵彤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医生仁爱无疆的高尚品格。

时间回到2020年3月11日晚,作为湖北医疗队的一员,赵彤在夜间巡诊时发现了一名患有严重新冠肺炎病的老年男性患者的奇怪行为。该患者患有冠心病,并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经检查发现,患者腹部压痛明显。结合腹部CT检查,初步诊断为牛黄梗阻引起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用凯塞露治疗后,效果还是很差。考虑到患者80岁,有心脏病史,如果不及时治疗,有肠破裂穿孔的风险,会危及患者生命。紧急情况下,赵通直接用手为老人取出粪石。经过四个小时的治疗,老人终于脱离了危险。第二天,老头拉着赵通的手说:“太脏了,儿子……”“你不用把我当个人,把我当儿子就行了。”赵彤的回答温暖而体贴。

为老人捡粪石,是赵彤支援武汉防疫经历中的一件小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他所在的医院第一时间主动报名成立援鄂医疗队。到武汉后,除了发挥专业特长参与危重病人的救治,还承担了为流鼻血的病人进行咽拭子采集、鼻腔纱布填塞等医疗工作。赵通不畏艰险,毫不犹豫。最后,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超的医术,一次又一次地帮助病人挽救生命。

佟荣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先进个人称号。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上官广强

尚光强,男,汉族,195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宏达木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尚光强38年如一日,牢记自己回报乡亲的承诺,帮助他们就近就业,通过产业扶贫成功脱贫。同时积极捐款扶贫,捐款4000多万元。他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时代的赞歌,歌中他信守诺言,热爱桑子。

尚强出生在黄河滩区元阳县韩东庄镇黄庄村。他家从小就穷。1978年父亲去世后,家里欠了5000多元。村民伸出援手,帮助尚广强一家度过最艰难的日子。当时,他发誓要用一生来回报村民。

1994年,尚光强投入全部家当和东拼西凑借来的10多万元创业,创办了元阳宏达胶合板厂,发展成为今天拥有16个子公司的企业集团。尚强不忘誓言,积极回报社会和村民。在工厂招工中,他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和残疾人就业,安置了2100多名滩区农民、贫困人口和残疾人就业。在下游产业的帮助下,在周边贫困村等地区建立了100多家木材加工厂,并给予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帮助多人脱贫。为原阳县及平原示范区11个乡镇254个行政村2100户多人主动脱贫,占原阳县及平原示范区贫困人口的18%。到2020年6月,所有客户都已脱贫。

尚强记得村民的恩情,逢年过节给村里孤寡老人送米面和蔬菜。村民朱的妻子患有肠癌,尚光强帮助解决了三次手术的费用。村民吴国盛从车上摔了下来,休克了。尚光强一共送了20万元治疗费。此外,他还投资700多万元在村里修建道路、学校、幼儿园、村委会办公楼、村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聘用了7名教师,他们的工资由公司支付。村子里所有的孩子都免费上幼儿园。黄庄村于2014年脱贫,现已成为黄河滩区乡村振兴示范村。

尚强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并荣获“中国好人榜”。

新艺

何新义,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孟庄村党支部书记。

何新义组建车队,多年来兑现贫困村民外出就业免费接送的承诺,带动不少家庭脱贫致富;他帮助村民带进上亿元工资,没有一点差错,被称为“信义哥”。他信守诺言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积极发展扶贫产业,被村民亲切地称为“信仰书记”。

长辈的言传身教,让何心怡从小就把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1994年,何新义买了第一辆公交车,开始从事客运业务。当时,鉴于很多村民想外出打工却没有车费,他组建了车队,并承诺:“家庭困难的农民外出打工坐公交车不用钱,找不到工作免费送回家。”多年来,他信守承诺,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减免了5000多万元车费,帮助了3000多个农村家庭脱贫致富。

当时,由于银行业务无法开通和关闭,农民工挣的钱无法及时寄回家,何欣怡主动承担起取钱的责任,并承诺:“我会把你的钱原封不动送到你家。”何欣怡说话算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找他要钱。装钱的信封最多装了整整一麻袋。那些年,春节前,开学时,等着何新义带钱回来,成了村民们的期盼。

2011年,面对3000多村民的期待,何新义毅然放下经营多年的事业,回到村里当党支部书记,并承诺:“孟庄村是我的根,是我的家,不到孟庄村富起来,我绝不放弃。”他用自掏腰包的300多万元还清了村里的集体债务,修建了标准化的办公楼和村大院,整治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居住环境。协调1000多万元发展蔬菜水果大棚、光伏发电、建筑工程队等八大扶贫产业。现场带动周边2800人就业。2019年,孟庄村成功整村脱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第一次缴纳特殊党费10万元,三次赴深圳购买防疫物资,累计捐款120多万元。

何心一被授予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获“中国好人榜”。

全国爱岗敬业模范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李君羡

李君羡,男,汉族,192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原院长、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君羡是我国火箭推进剂和聚氨酯工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化学合成专家。60多年来,他致力于国家科学研究,以国家利益为重,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他研制的产品帮助发射了“两弹一星”,至今仍广泛应用于长征火箭等大国重器和汽车、建材、家居等国计民生行业。他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忠于信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李君羡忠于党,报效国家。“不管做什么,都要从国家的需要出发,这是第一位的。”这是李君羡一贯的人生追求。1966年,他奉命来到青海省的一个山沟里,修建黎明化工厂,开始航天推进剂的研发工作。他带领团队艰苦创业,克服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简陋的科研条件,成功研制出卫星发射用化学推进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助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直到现在,这种推进剂仍是我国重要的推进剂类型。

李君羡热爱科学研究,勇于创新。怀着一颗“国家伟人”的心,他始终把自己的科研目标定位于满足国防科研创新发展的需要。70年代初,李君羡研制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鱼雷796燃料,推动了我国先进鱼雷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他开创了国产聚氨酯的发展,填补了多项研究的空白,打破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李君羡专心致志,淡泊名利。他忘我工作了几十年,直到2018年90岁才正式离职。他已经工作了68年。他的同事说,李君羡的加班时间甚至超过了普通人20年的法定工作时间。李君羡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的单位提供给他一辆专车,但他拒绝了。90岁时,他毅然捐出毕生积蓄300万元成立基金,支持科研创新,帮助有需要的同事。

李君羡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河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荣登“中国好人榜”。

周绥德

周德,男,汉族,194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禹州市颍川街道东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49年来,周绥德始终扎根基层,负责任地履行职责,带领群众把贫穷落后的村庄发展成为富裕文明的新社区。绥德以无畏的坚持和不懈的奋斗,践行了共产党员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对人民负责,敢冲敢干。1972年,周绥德当选东关村(2004年改为东关社区)党支部书记。为了让全村人脱贫致富,周绥德带头组建施工队,开办塑料厂、钢窗厂、机械厂,建成年产值上亿元的创汇企业6家。目前,东关社区年总产值达40亿元,实现了群众“家家有项目、人人有工作、家家有存款”,人均年收入达元以上。

无私的工作,无私的奉献。周德常说:“我是一只老黄牛,让老百姓坐牛车,把他们都拉到幸福、富裕、快乐的道路上来。”1974年,村里决定建窑厂发展集体经济,周绥德拿出全部积蓄,准备了建房用的木材来支持。窑建好4个月了,他每天在工地上挖啊挖啊推着架子车,孜孜不倦。1998年,该村成立了“中国医药城”。他每天早起,努力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带领家人自愿捐款,鼓励当地群众和企业捐款捐物,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贡献。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后,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是周绥德的另一个目标。绥德提倡教育、乡村风格和文化。东关村投资360万元建了一所设施一流的小学。为鼓励村民重视教育,对子女考上大学的家庭,给予2000元至5000元的经济资助。如今,东关社区每年都为60岁以上的老人和劳动模范进行免费体检,并经常为70岁以上的老人和困难家庭征集慰问。尊老爱幼等良好的社会风尚在东莞社区蔚然成风。

周德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全国孝亲敬老模范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孙美丽

孙美丽,女,汉族,1968年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剑河街道永兴社区居民。

孙美丽的公公婆婆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经常需要住院治疗。多年来,孙美丽日夜操劳,照顾两位老人,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孝心和真情。

孙美丽的婆婆患有帕金森症、糖尿病和心脏病。2003年,公公因为心肌梗死做了心脏介入手术。两位老人一年要住院两三次。每次住院,孙美丽都在病床前照顾他们,尽一切努力为老人调理饮食。20多年来,她悉心照顾老人的生活,带着空到处为公公婆婆求医问药,在当地树立了“好媳妇”的典范。

2009年4月,孙美丽的婆婆因为腰部骨折,在医院做了手术。当时正是旅游旺季。医院附近的旅馆都客满了,他们找不到住的地方。孙美丽和妻子轮流轮班,一个守在病床前,一个在车里过夜,整整一个星期。

“老的和老的,老的和年轻的,年轻的和年轻的。”孙美丽积极把家庭的爱和亲情延伸到全社会,成就了大爱。她发起成立的三门峡爱心家园志愿者协会,已吸收志愿者1.5万人,先后组建了10支“关爱社区老人”志愿服务队,为560名养老院、社区老人提供服务7800余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万小时。

孙美丽获河南省道德模范称号,被评为“中国好人榜”。她的家庭被评为中国最美家庭。

姚海军

姚海军,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豫鑫物业管理公司员工。

为了给病重的妻子治病,姚海军不惜捐肝卖房。姚海军对妻子的执着和真爱,生动地诠释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家庭的责任。

2014年底,姚海军的妻子患上了严重的肝病,需要尽快进行肝移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经检测,与他妻子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无一能匹配。经过检测,姚海军的各项指标非常符合,适合肝移植。他决定捐献肝脏来拯救他的妻子。2015年3月,经过15个小时的手术,姚海军65%的肝脏成功移植给妻子,妻子的生命得以延续。

2019年4月,妻子肝病复发,要进行第二次肝移植。妻子说她不想一个人拖累这个家。但姚海军坚定地说:“你是我的妻子,陪了我20多年。治疗你是我的责任。”姚海军卖掉了家里唯一的房子,凑钱给妻子做了第二次肝移植,再次救了妻子。

手术结束后,姚海军小心翼翼地给妻子喂药、喂饭,给她洗脸、擦身、按摩。她整天照顾她,累了就在护理椅上睡一会儿。尽管他很累,但他尽力振作起来,安慰他的妻子。现在,姚海军妻子的身体指标已经恢复正常,每天按照医生的指示坚持锻炼。一家人迎来了更好的生活。

姚海军获河南省道德模范称号,登上“中国好人榜”。他家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摘自7月15日、16日《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3627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