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佛教文化精髓)

佛教十四:佛教文化和艺术原始时代生产水平低,财产公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突出。突出的是自然的力量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所以,人们描绘和崇拜的动植物大多是图腾。进入阶

《世界宗教源流史》佛教之十四:佛教文化艺术

佛教十四:佛教文化和艺术

原始时代生产水平低,财产公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突出。突出的是自然的力量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所以,人们描绘和崇拜的动植物大多是图腾。进入阶级社会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宗教崇拜的不再是图腾,而是偶像。

偶像崇拜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古埃及。当时的埃及宗教有三个特点:一是多神教,太阳、月亮、尼罗河是神;二是政教合一,视国王为上帝的化身;三是对复活的信仰和追求,这不仅使尸体保存技术令人惊叹,也使建造庙宇和雕刻雕像的技术特别发达。

这些宗教观念、崇拜仪式和建筑雕塑艺术通过希腊传播到欧亚大陆。由于希腊人不仅重视来世,而且在世界上重现,他们的聪明智慧,以及先进的航海和商业所培养的眼光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无论是在宗教建筑还是宗教雕塑上,都比不上一层楼。最重要的发展是,众神的雕像不仅完美,而且充满个性:威严的宙斯、善妒的赫拉、聪明的阿波罗、睿智的雅典娜、娴静的阿尔忒弥斯、娇弱的维纳斯。

原始图腾崇拜和文明时代的偶像崇拜都促进了宗教艺术的发展。宗教作为一种信仰,总是要求信徒超凡脱俗,追求无限、超然的东西。但是,宗教要想掌握群众,就必须以通俗的形式,也就是借助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艺术形式,把许多抽象的观念诉诸群众。虽然这是一个悖论,但它不仅使宗教充满活力,而且构成了早期人类艺术史的主要内容。

印度早期的婆罗门教是& # 34;诺布尔& # 34;是的,它属于牧师特权阶层。从《吠陀》中的赞美诗、祈祷文、仪式、巫术等文章来看,印度早期宗教艺术中的偶像崇拜较少。但佛教出现后,作为种姓平等的倡导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 # 34;行业& # 34;改变自己轮回口味的教义,使得发动群众成为必要,尤其是普渡众生的大乘思想提出后,向民众宣传佛法的力度更强。

总的来说,印度的偶像崇拜是在公元前326年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印度后,在希腊化艺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阿育王时代,佛教得到了王权的支持,并迅速将其传教活动与希腊化艺术相结合,形成了最初发源于犍陀罗地区的犍陀罗艺术。这种宗教艺术沿着佛教传播路线,在南北走向的亚洲腹地和沿海地带生根发芽,并与那里的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和风貌。

翟朱总先生在他的《宗教艺术概论》中概述了印度佛教人物雕塑的基本特征:& # 34;(印度人)采用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曲线,即植物花朵和动物形态之间的曲线。比如,一个人的脸是椭圆形的,女人的鼻子像麻子花,下巴像芒果核,手指像豆荚,手和豆子是两片荷花花瓣,全身有三个弯,就是头向右拐,胸向左拐,腿向右拐...(男)身体像牛的鼻子和嘴一样柔软,英雄的胸膛像狮子的身体。男女体态相依,如花枝...(佛像)拿& # 34;莲花座& # 34;姿势。即一个坐在莲花座上,双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双脚朝上。这种禅定姿势主要是为了表现佛陀悟道时的崇高宁静或说话时的庄严。"

印度佛教艺术在公元1-2世纪传入中国,西域乃至云冈石窟的石窟雕塑深受其影响。这种艺术风格最迟在三国时期传到江南,当时印度僧人进入吴,带来佛像和绘画& # 34;当曹步星看到西方的佛教绘画时,他展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 34;,所以有& # 34;曹的衣服露出水面& # 34;说出来。所谓& # 34;曹的衣服露出水面& # 34;就是效仿犍陀罗的艺术风格,画出像贴在身上一样的丝褶。

中国雕塑艺术长期以来以人为主,但多用于葬礼和祭祀。其典型代表是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标志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进入了成熟阶段。虽然中国在秦汉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以天地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宗教,但印度佛教和佛教艺术传入mainland China后,不仅从中国民间艺术和审美观念中汲取了营养,也为中国民间多神信仰注入了新风。

魏晋时期,佛教艺术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石窟雕塑、绘画、建筑三要素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基础。

(1)石窟艺术

石窟寺是这一时期佛教建筑和艺术的重要类型。石窟是在陡峭的悬崖上雕刻出来的洞穴状佛教寺庙。它们是印度雕塑艺术和中国传统崖葬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南北朝时期,在统治者和捐助者的支持下,建庙的做法遍及中国各地,西起新疆,东至山东,南至浙江,北至辽宁。比较重要的有山西的云冈石窟和天龙山石窟,甘肃的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河南的龙门石窟,河北南北的响堂山石窟。

石窟的布局和外观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但魏晋时期的佛教造像基本上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造像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理想甚至形象来制作的,如云冈石窟佛像就是按照北魏文帝的形象来塑造的;二是在吸收印度佛教雕塑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逐渐从& # 34;骨骼美丽而清晰& # 34;过渡到& # 34;优雅& # 34;。

(2)绘画艺术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壁画艺术就有了相当的规模。屈原的《田文》是根据楚先王庙和共青祠堂的壁画内容创作的。秦代著名的阿房宫,其壁画装饰更是壮观丰富。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使其广泛深入民间,迅速而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绘画技艺融入其传教活动中,形成了以敦煌为代表的佛教壁画艺术。

莫高窟开凿于366年,在过去的1000年里,壁画达到450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画廊。敦煌壁画的宗教主题包括经文变化、佛教传记、日本故事和支持画像。经变是根据佛教经典对佛教教义和典故的形象化,如降魔变、涅槃变、西方净土变、维摩诘变、报恩变等等。这个人生故事讲的是佛陀前世的善行,比如本生王的尸体,本生王的鹿等。,而佛传则讲述了佛陀成佛后的故事。施主是出钱修建石窟、雕塑和壁画的人。北魏时,恩人一般画在故事和本生故事的下方,字体较小,风格为& # 34;骨骼美丽而清晰& # 34;。但是,不管题材如何,壁画都是力求情节、色彩、线条等& # 34;形神兼备& # 34;在…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3)建筑艺术

最能代表佛教建筑艺术的是佛寺塔。著名的古寺古塔有印度的菩提伽耶和那烂陀遗址、柬埔寨的吴哥窟、缅甸的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中国的佛教寺庙和佛塔起源很早。上海的龙华寺宝塔和苏州的报恩寺宝塔,据说始建于三国时期,后人重建。印度最早的佛塔是碗状的圆坟,用杆子和伞装饰,后发展成轮子(塔顶竖立金属闸,闸身用七折或九折铁环包裹)。佛教传入中国后,大部分寺庙和佛塔都建成亭台楼阁式建筑,供人瞻仰。现存的汉帝庙宝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印度式,但也有中国特色,另一类是亭式,平面多为方形或八角形,一般七九层。寺庙的材质有木塔、砖塔、砖塔、石塔、铜塔、铁塔、琉璃塔。唐朝以后,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建筑艺术。

除了形象表达的艺术,佛教在运用传统语言表达艺术方面也颇有建树,比如把佛陀的知识比作一片森林,把他传给弟子的东西比作一堆树枝等等。而佛经中的天堂具有令人向往的审美艺术特征:& # 34;在极乐世界,有七个珍贵的池塘,里面装满了八种成就的水...池塘里长着大如巨轮的荷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极乐世界,在佛陀的净土上,有各种各样颜色齐全的美丽鸟类——家鹅和野鹅、苍鹭、鹳、鹤、孔雀、鹦鹉、双头鸟等鸟类。他们不分昼夜地齐声欢呼。"这一传统在中国佛教中发扬光大。佛教徒总是尽力使他们的布道引人入胜,通俗易懂,并用民间诗歌、民间故事和其他流行的文学形式来表达佛教的原则。

佛教文化因其超然的精神追求,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意境。这种境界及其追求,不仅丰富了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而且在中国2000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继续在社会各界人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世界民族文明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3091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