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简介(物理学家杨振宁简介)

来源:官方账号:“舒群书院”(ID:sacademy)文|李鑫有人喜欢把杨振宁和钱学森、邓稼先相提并论,讨论谁对中国的贡献更大。钱学森先生和邓稼先先生都是民族英

来源:官方账号:“舒群书院”(ID:sacademy)

杨振宁简介(物理学家杨振宁简介)插图

文|李鑫

有人喜欢把杨振宁和钱学森、邓稼先相提并论,讨论谁对中国的贡献更大。

钱学森先生和邓稼先先生都是民族英雄科学家,他们的贡献不言而喻,尤其是因为邓稼先是杨振宁的“童年”。他们以前是同学,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经常在一起。但邓回国,杨留在了美国,邓后来成了中国的“两弹”,而杨却没能为中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比较似乎比两者的差距更大。而且有些言辞偏激的网友,喜欢动不动就把事情上升到政治层面,把能不能为中国做科研归结为爱或者爱国的问题。这种观点相当狭隘。

1949年摄于芝加哥大学。

左起:杨振宁、邓稼先、杨振平

我觉得这个讨论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基本事实,就是现代自然科学是有分类的,它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组成。

钱学森在火箭、导弹上的突破,邓稼先在“两弹”研究上的发明,都是技术科学领域的成果,而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和“规范场”理论,则是基础科学领域的重要发现。

虽然从广义上讲,钱、邓、杨的知识都与“物理”和“力学”有关,但实际上是相互割裂的。钱和邓能做到的,杨未必能做到,反之亦然。但不可否认的是,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有两个重要的区别。

首先,基础科学是技术科学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基础科学,任何技术发明都没有基础,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更值得重视。其次,技术科学可以是无边界的,也可以是无边界的,它只能服务于一个国家,而基础科学是无边界的,它永远服务于全人类。

经过这样的分析,回到20世纪50年代钱、邓回归中国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作出了合理的选择。钱和邓掌握了技术科学的专门知识。报效祖国,回国自然是唯一的选择;然而,杨振宁专攻基础科学理论,即对人类有贡献的研究。自然,哪里研究条件好,他就在哪里工作。这只是针对一般情况,没有考虑到中国50年代的特殊情况。

当时中国为了避免“落后就要挨打”,不得不优先发展“火箭”、“导弹”、“两弹”。因此,钱、邓回国后可以大显身手。但是,对于杨振宁领导的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国家处于经济落后和“一穷二白”的状况,既不具备也不可能提供相应的条件。所以基本上可以预测,如果杨先生当初回国,且不说“规范领域”,第一次获得诺奖的中国学者就不会是他和。

1986年,杨振宁(右一)赴京看望邓稼先(右二)。当时邓稼先大出血失控,很快就病死了。

还有人喜欢拿和做比较,说李从7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研究人才,从那以后一直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出谋划策,做了很多事情;而杨先生,80岁才入驻清华,住花园洋房,给学生讲课。应该说他是来享受生活,养老的。

说这些话的人只知道一件事,不知道另一件事。

大家都知道李政道先生曾经策划并实施了中国青年学生海外留学计划,但很少有人知道杨振宁先生几乎同时在香港和美国筹集资金,策划并资助了CEEC计划(中国学者访问计划),帮助大量中国高端学者去美国著名大学深造半年到一年。

我曾经看到一个表格,显示仅从1981年到1992年,就有数百名参加这个项目的学者访问了美国。此后,一些学者在杨先生的帮助下分批出国深造。

这些学者原本都是科技精英。访问归来后,他们都成为我国自然科学研究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中不少人当选为两院院士,包括后来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杨、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的顾朝浩等。

同时,对于母校清华,杨老师给予了全力支持。1997年成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为了实施他的科研发展计划,他从海外筹集了1000多万美元,帮助清华聘请了许多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并为专家建造了一栋公寓楼。

更难得的是,他在清华定居并在翁帆结婚后,将他们的积蓄捐赠给清华近200万美元。这些都说明他对清华的贡献大于他从清华得到的。

他和翁帆并不追求奢华的生活,更不用说花200万美元买豪宅了。他们的家,装修普通,陈设简单,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在这方面,我以为杨振宁先生和江洋先生一样,生活低调简朴,却一心扑在清华(江洋先生把她和钱钟书著作的全部版税都捐给清华,设立“好读书奖学金”)。这就是他的精神境界所在。

杨振宁和李政道

杨振宁的家人与李政道的家人合影(普林斯顿,1957)

每个了解杨振宁先生的人都知道,他一直在努力为中国贡献他的智慧和才能,但他的贡献并不总是公开的,也不总是为每个人所知。

例如,在会见国家领导人时,他就中国的科学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这么说吧,1971年,作为第一位回国的华裔科学家,他不仅介绍了美国社会有关选举、政党、民权、法律等制度性问题,还帮助周深入了解了中美关系改善前的美国政局和民意。更何况,他建议中国应该加强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大力培养理论人才。当时所有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都被废弃了,大批的科研人员和大学老师被送到了五七干校,可谓顾祖荫的话空。

周总理在1971年会见了杨振宁。

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会见杨振宁(右一)。周恩来、周培源(左二)出席会议。

我们注意到,1972年以后,大专院校才开始恢复招收工农兵。虽然选拔人才的制度还是非正式的,但毕竟是恢复高等教育停止招生六年,是“十年浩劫”从乱到治过程中的一步。人们不能不承认,杨先生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同样,在美国,杨先生一直致力于促进中美民间交流。他说他是中美之间的“一座桥梁”。在我看来,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如果说,知识分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文知识分子,在自己的学科之外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怀,另一类是科技知识分子,更专注于自己的科技领域。那么,我认为杨振宁先生喜欢前者,而李政道先生喜欢后者。

长期以来,杨先生显然不仅乐于参加美国华人中的社交活动,而且非常热情地支持他们。

当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访问北京后回到美国时,他投身于爱国社会活动。后来,他和历史学家何炳棣甚至共同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何炳棣任副会长。这个组织所做的无非是团结和凝聚中国人,在他们中间传播热爱新中国的思想。

1979年1月,中美建交,小平同志访美,全美华人协会设宴招待。贺炳迪主持宴会,杨振宁致欢迎辞。由此可想而知,杨和何在当时国人中的威望和影响,确实是首屈一指的。

杨振宁欢迎小平同志访问美国。

事实上,作为在美国生活的最有影响力的华人,杨先生需要在政治上做出选择。台湾省也在向他示好。然而,在他获得诺贝尔奖后,他忽略了台湾省,而是访问了中国大陆。从那以后,他热情地赞美新中国。

因此,台湾省当局对他的亲共爱国主义非常愤怒,甚至把他和何炳弟当作“杨匪”、“何匪”。然而,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认识几个在美国留学,然后在香港和美国的大学任教的学者。他们都是20世纪70年代捕鱼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聊天时,他们总是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在美国留学期间的非凡经历,并对杨先生在当时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所以那些因为杨先生在建国之初没有回国而批评他的人,实在是对他的经历和人格缺乏了解。

1956年的杨振宁

至于有人评论清华大学收80岁的杨先生“享福”“养老”,其理论更是知识匮乏。我在文章里已经提到,杨先生的成就不仅限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还有规范场论的提出。据此,他无愧于科学大师的称号,这在国际物理学界是可以公认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杨振宁70岁生日宴会上说:

在国内,我也看到过科学史专家类似观点的论文:

所以,清华请回来的杨振宁先生,绝对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诺奖得主。他的理论、思想和智慧,他的荣誉和地位,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定会让清华受益匪浅。这就像邀请了一个当代的爱因斯坦。试想,如果爱因斯坦是中国人,是清华校友,早年出国,发现了广义相对论,成就斐然,名扬天下。晚年,他的愿望是回归根本,定居清华校园。那么,清华大学有什么理由不欢迎他呢?

我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杨振宁先生是公平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2878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