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之秋(壬戌之秋是什么纪年法)

做完一天的工作,翻翻日历,才周一!看着孩子们放暑假的报纸,年轻人流下了又羡慕又恨的眼泪...“林园仙寓”不是一个年轻绅士的风格!于是乎,年轻的君为了找到一些可以

做完一天的工作,翻翻日历,才周一!

看着孩子们放暑假的报纸,年轻人流下了又羡慕又恨的眼泪...

“林园仙寓”不是一个年轻绅士的风格!于是乎,年轻的君为了找到一些可以参考的节假日,研究了古代的节假日制度。比如唐代,除了清明节、端午、中秋、重阳节,就连儿子的弱冠、老子的生日(老子,不是“儿子”的人)、亲戚的婚事甚至九月冬装的准备都会放假...历代都有哪些节日?年轻的君主会和你一起去。

韩:最后五天休息一天,放假回家洗个澡。

汉代以前,官员也有休息制度。比如在秦朝,官员的休假叫做“归家”。但从汉代开始,官员休息被写进了法律,有了明确的规范。汉代首创并确立了“五日沐浴”制度。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官员五天洗一次澡,回来探亲。”《汉律》规定官员每五天休息一次,让官员回家休息沐浴,与家人团聚。

壬戌之秋(壬戌之秋是什么纪年法)插图在汉朝,官员们以寄宿制上班。平时大家吃住工作都在机关宿舍,只有放假才能回家。古代的达官贵人非常重视“洗头”,湿发不能扎,不能在朝廷“上班”,所以汉朝专门放假洗澡。该制度经历了汉代、魏晋南北朝和隋代,至今已实行了八百多年。除了每天五天的假期,汉朝的官员每年在冬至和夏至休息五天。

唐:皇冠假日,寒衣假日……走不同的路去度假。

到了唐朝,因为大多数官员都和家人住在一起,所以五天的假期变成了十天,假期一下子减少到一个月三天。王波在《王腾亭序》中写道:“十天假期,交友如云”,清楚地记录了大家在十天假期中举行的聚会。

壬戌之秋(壬戌之秋是什么纪年法)插图(1)唐朝的春节可以休七天,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到农历四月初四结束。虽然有七天假,但住在外地的北京官员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因为在大年初一,每个人都必须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给皇帝拜年。

但是,不要急着同情唐朝的人民。唐朝有很多休息日,因为唐朝有很多节日,“老板”变着法子给大家放假。简直幸福到什么都有~ ~除了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节,儿子表演弱冠礼,孩子结婚,亲戚结婚,5月份野外度假,9月份准备冬装,还有重要的生日(老子唐朝有50多个节日,假期80多天。

探亲假:“若文武百官皆出国长大,父母在三百里之外,每三年给三十天省假;他拜墓,每五年给假十五天,摆脱。”如果家中父母住在300里之外,每3年休30天“省籍假”;但如果父母住在500里之外,那么每5年就有15天作为“省籍假期”,而这些“省籍假期”不包括旅途时间。(唐代假宁令)

婚假:“所有婚姻,都给九天假,旅途除外。周结婚五天,三天大有成就,一天小有成就,都不给程。如果接下来的几周没有主人,旅程将在百里之内被移除。“按照这个规定,官员结婚应该给九天假期。至于像秦州这样结婚的亲戚,也应该根据他们的关系给他们一至五天的假期。(唐代假宁令)

丧假:“那些失去生命三年和崔子三年的人将被解除职务。......各师蒙受行业损失,放三天假。”父母在家去世,公务员辞退3年,武官100天;近亲属死亡,休假时间从7天、15天、20天、30天不等;远亲死亡,假期时间为1至5天;他老师去世,放假时间3天;在亲人去世的纪念日,我放假一天。(唐代假宁令)

王冠假日:王冠假日是专为加冕仪式而设的节日。在古代,一个人二十岁的时候,会举行加冕仪式,以示告别童年,长大成人。在唐代,不仅一个人在举行加冕仪式时可以享受加冕假期,五服以内的亲属在举行加冕仪式时也可以享受这种待遇,只是休假时间有所区别。(唐代假宁令)

壬戌之秋(壬戌之秋是什么纪年法)插图(2)寒服假:9月份左右,有15天准备寒服假,也叫服装发放假。《诗经·豺风·七月》云:七月为热月,t.a为九月赠衣月。这个时候放假是因为天气变冷了,所以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更好的迎接冬天的到来。(唐代学序)

唐代官员除了各种法定节假日外,还可以根据各种特殊情况临时休假。但是请假是有一定限度的。按照唐六典,有事请假,北京官员“三级以上给三天十天”,一个月内不能请两次事假。病假的话,可以延长假期,但是也要有限制,就是连续请假不能超过100天,否则就辞退。

唐代的休假制度比较宽松,婚假、丧假、探亲假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伦理道德的遵守和对人性的尊重。

宋:节假日最多的朝代!

壬戌之秋(壬戌之秋是什么纪年法)插图(3)宋代官员宴饮休闲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传统节日最多的朝代。逢节必休,甚至还有“黄金周”,如元旦、寒食、冬至各7天,圣节、上元、中原、夏至、腊月各3天。每年总共有120多个假期。大大小小的假期加起来占一年假期的三分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宋代禁止老子生日和佛祖生日的节日,只把皇帝生日作为节日。

多了一个假期,最开心的当然是“公务员”队伍中的文人。比如苏轼利用“黄金周”假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句。《赤壁赋》第一句就点出了写作时间——“任旭之秋,我看七月,与客泛舟赤壁下。”七月半是中秋节。苏轼利用这个假期去赤壁划船。他多幸福啊!“送蜉蝣上天入地,沧海一粟。我一会儿哀叹人生,一会儿羡慕长江无限。”历代名篇流传至今。

壬戌之秋(壬戌之秋是什么纪年法)插图(4)唐宋时期,文学成就显著。在某种程度上,两朝相对成熟和宽松的休假制度也为文人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但是,宋代宽松的休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官员管理的松懈。

袁:打官司多好啊!你假期想要什么样的自行车?

壬戌之秋(壬戌之秋是什么纪年法)插图(5)元世祖狩猎地图的一部分

元朝建立后,也许是因为生活环境恶劣,统治者认为为朝廷效力是一种放松,不属于劳动范畴。此外,宋代以前,政府冗员过多,导致官员管理不严。元朝皇帝怕重蹈覆辙,几乎没有休假,全年只休16天。

明:宝宝想哭!老板是个工作狂!

壬戌之秋(壬戌之秋是什么纪年法)插图(6)朱元璋

明初,比元朝好不了多少。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工作狂”,所以明朝的官员每年只有18个假期,即元旦5日、冬至3日和元宵节10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像朱元璋那样“嗜工如命”。朱元璋死后,明太祖顺应官方的申请,“被迫”答应增加假期,增加了3天月假期,加上原来的18天,每年有50多天假期。

清:建立星期日为公共假日的放假制度。

清朝初期基本沿袭了明朝的休假制度。后来朝廷把定期休假和元旦、冬至、元宵节的假期结合起来。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国家影响,将星期日作为公共假日,星期日作为公共假日的假日制度逐渐确立,并沿用至今。

总的来说,无论哪一代人,休假制度都与当时的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劳逸结合一直是中国人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现在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或者基层锻炼的年轻人,加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幸福是通过奋斗得来的,休息是为了明天更长的奋斗——如果你能效仿唐宋,多一些“莫名其妙”的假期,小君一定有信心代表大家:举双手赞成!

参考资料:沉郁与欢愉:张美乔《唐代长安假期中的佛道之争》,程《唐代官员休假制度研究》,《古代休假制度》及网上资料。

本文由人民网娱乐部官方微信号“文艺行青年”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人民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2531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