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长是谁()

1988年是我军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军恢复了中断了23年的军衔制度,标志着我军开始向现代化、国际化快速迈进。与上次相比,这次授勋更接近国际标准

1988年是我军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军恢复了中断了23年的军衔制度,标志着我军开始向现代化、国际化快速迈进。

与上次相比,这次授勋更接近国际标准,最高军衔为上将。总共产生了17位将军,包括洪学智、秦基伟、、李德胜等开国名人,以及迟浩田、杨、王海等年轻一代。

国防部长是谁()插图

今年,国防部长也面临新的任期,谁将成为新的国防部长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猜测。

当时,许多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帅、将军和老一辈将领健在,如元帅中的、聂,将军中的萧、谭政,萧克、张宗逊、李达、、杨得志、杨成武、陈锡联、张爱萍、陆、陈再道、洪学智、宋任穷、宋等一大批著名将领。

然而,当时改革开放已进行多年,各行各业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新任国防部长也需要展现新时代的新气象,既要革命化、政治化,也要年轻化、创新化。所以那些年纪大了,在特殊时代留下时代烙印的开国将领,并不太符合新时代的标准。

最后,经中央军委研究,任命开国中将秦基伟为新任国防部长。

国防部长是谁()插图(1)

在秦基伟之前,新中国有六位国防部长,分别是彭、林彪、叶剑英、、耿飚、张爱萍。前四个是元帅,后两个是将军。秦基伟是第一位担任国防部长的开国中将。

那么,秦基伟将军有什么特长可以让他当上国防部长呢?

秦基伟,1914年生于湖北红安。13岁时,他参加了黄麻起义。15岁参加红四方面军。由于作战英勇,他被任命为手枪连长。

连手枪其实都是红四方面军总司令部的警卫连。因此,秦基伟也成了向倩的警卫。巧合的是,这对首长和警卫在多年后成为新中国的国防部长,这是我军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秦基伟先后在八路军129师和中原野战军服役,成为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得力助手。他作战勇敢,头脑灵活,特别好学,善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他深受邓小平的赏识,为他日后出任国防部长奠定了基础。

国防部长是谁()插图(2)

秦基伟以聪明和勤奋著称。早在红军时期,秦基伟就喜欢学习火炮。只要部队缴获了什么火炮,他都要认真学习操作技术,被认为是半个“火炮专家”。

成为军区司令员后,秦基伟又爱上了摄影,经常背着相机到前线,拍摄了很多战斗场面。

当了纵队司令员,秦基伟又开始学开车,成为第一个能自己开车的纵队司令员。

抗美援朝,秦基伟担任中国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积极学习苏联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迷恋喀秋莎,使喀秋莎火箭炮在上甘岭大显神威,直接瓦解了美韩军队继续作战的信心。

上甘岭战役在世界上很有名,所以秦基伟成了出现在西方报纸上的中国指挥官。毛主席接见他时,还握着他的手,反复称赞他“了不起”。

国防部长是谁()插图(3)

可以说,这些不仅仅是个人爱好,而是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品质技能,体现了秦基伟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优秀品质。

1955年授衔时,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后历任昆明军区、成都军区、北京军区司令员。他的成就高于许多将军。

1979年初,中国决定对越南发动自卫反击战。邓小平亲自挑选了指挥官。许任东线总指挥,任西线总指挥。但是,由于特殊时期昆明军区的人事复杂,王必成难以驾驭。邓小平的第一选择是秦基伟。

但因为同样复杂的人事问题,秦基伟主动让位,最后杨得志出任西线总司令。

秦基伟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时,有一项创举震惊中外,那就是时隔多年,我军于1981年再次举行多兵种联合作战的现代化军事演习。演习前,还举行了“华北阅兵”来激励中国人民。

国防部长是谁()插图(4)

当时由于长期的和平年代,缺乏实战训练,加上特殊时期的干扰,我军的军事技能和素养大打折扣。这些在1979年对越反击战中相当突出,引起中央军委重视,决心加快我军现代化进程。于是,就有了著名的1981年华北大学军事演习和阅兵。

这次军演和阅兵一直被认为是邓小平时期建军、治军、强军的代表作。秦基伟和阅兵总指挥参加了这次军事演习,参演部队主要由北京军区部队组成。秦基伟在其中的作用和贡献是众所周知的。

1984年,在恰逢新中国诞生35周年的周年纪念日,邓小平向世界宣布恢复中断多年的国庆阅兵,立即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

1984年的国庆阅兵,至今仍被广大军迷津津乐道。既有毛主席时代的英雄传统,又有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新气象。而秦基伟这次将成为阅兵总指挥。

国防部长是谁()插图(5)

在阅兵现场,秦基伟昂扬的姿态和威武霸气的指挥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高度评价。

所以1988年3月,国防部长换届,秦基伟的名字又被提了出来。经中央军委批准,他以74岁高龄正式出任新中国第七任国防部长。

半年后,1988年9月14日,秦基伟与洪学智、张震、李德胜等人被授予上将军衔。

1997年2月2日,海军上将秦基伟因病逝世,享年83岁。

(参考资料:秦基伟回忆录、秦基伟传、开国将军轶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341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