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阳历七月十五是鬼节吗)

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诗经·风·七月》曾提到“七月火流,九月赐衣”,指农历七月天气转凉。在夜晚来临之前,可以看到名为“火”的星星从西方逐渐落下。这意味着天气越来越

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

《诗经·风·七月》曾提到“七月火流,九月赐衣”,指农历七月天气转凉。在夜晚来临之前,可以看到名为“火”的星星从西方逐渐落下。这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可以在农历九月开始缝制冬装,迎接冬天的开始,也就是农历十月的到来。因此,在农历十月初一,人们能够添加衣服,这是“衣服给节”,也是“寒衣节”。

虽然“寒衣节”的习俗在当代已经衰落,但中国四大著名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的《孟姜女哭长城》与寒衣节密切相关。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阳历七月十五是鬼节吗)插图孟女哭长城(途远网)

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招募了数十万民夫,连接修复秦、燕、赵的北墙,修建长城。孟女嫁给书生万喜良的那一天,新郎被主仆绑架去当苦力修长城。万喜良走后,孟姜女日日夜夜盼着,却始终没有丈夫的音讯。

眼看冬天就要到了,因为担心丈夫没有冬衣御寒,孟姜女连夜赶制了御寒衣物,告别家人,踏上了千里送冬衣的征程。在风中沉睡了几天后,孟姜女终于到达了长城脚下,却被告知丈夫因为不堪重负早已死去。得知生死分离,孟姜女日夜在长城脚下哭泣。仿佛长城不忍夫妻永不相见,在孟姜女的哭喊声中,高大的城墙轰然倒塌,露出了万喜良埋在墙里的尸骨。故事的最后,孟姜女用冰冷的衣服将丈夫的尸骨掩埋,然后跳海自杀。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阳历七月十五是鬼节吗)插图(1)苎麻(途远网)

在这里,孟姜女决定把衣服送到长城,这就是“寒衣节”的习俗。农历十月初一是入冬后的第一天。古代有送衣祭祀等习俗,提醒人们冬天要来了。这一天,女人们拿出棉衣,送给亲戚。后来,他们逐渐形成了给祖先和已故亲人送冬衣的祭祀习俗。

杜甫的《织衣》说“与其累织衣,不如辞”,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中的“一轮明月挂京城,万锤洗濯”都写了为戍边之家织衣做冬衣御寒的习俗。但杜甫写的是痛苦,李白写的是大气,风格不同。为什么要在衣服上做手脚?因为在古代,普通人只能穿得起亚麻布,就是需要把它打软,穿得舒服。现在这种麻布还存在,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夏布就是这种麻布。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阳历七月十五是鬼节吗)插图(2)夯图【唐代】(局部)

在唐代,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们在寒衣节上必须正式点起炉灶御寒,民间也有互赠木炭烧火的习俗。在今天的生活中,我国北方的供暖时间大致在寒衣节前后。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阳历七月十五是鬼节吗)插图(3)呷哺(途远网络)

在上海,还有“火炉节”的说法。在农历十月初一,人们会吃更多的热食物,因为气温逐渐下降。因此,上海人会在这一天打开炉子做烤蛋糕。最早烤出来的饼会用来祭祖,后来烤出来的饼会送给亲戚朋友邻居。有时他们会围坐在火炉旁喝茶吃蛋糕。

事实上,在刘彻建立太初历法之前,农历十月初一一直被视为秦汉时期的新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颛顼历,以十月为一年之始。这种历法直到秦被汉灭仍在实行,直到汉武帝统一历法,才确立了农历一月的用法。

农历十月开始了冬季,也意味着秋收的结束。在这一天,古人会用新收获的稻谷和谷物制作食物,祭奠祖先,这被称为“推荐新事物”。

从古代的寒衣节来看,确实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但今天,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寒衣节的习俗早已被人们淡忘。就像《太初历》把新年的规定改在了10月1日,虽然有点可惜,但这只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改变。

【如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举报。一旦被采纳,将会有奖励。举报微信关注:ihxdsb,举报QQ: 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335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