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岁月内蒙兵团(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名人)

当年的城市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一段重要的历史,尤其对1700多万知青来说,是青春的贡献,是难忘的记忆。正常的学业被打断,从繁华的大城市到偏远落后的边疆农村,突如

蹉跎岁月内蒙兵团(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名人)插图

当年的城市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一段重要的历史,尤其对1700多万知青来说,是青春的贡献,是难忘的记忆。正常的学业被打断,从繁华的大城市到偏远落后的边疆农村,突如其来的变化,巨大的落差,不甘的心,迷茫的彷徨,让很多人难以承受和适应。将这段历史定格为“蹉跎岁月”,似乎已经成为共识。更有甚者,有人认为这段历史不堪回首,令人心酸心碎,造就了“迷惘的一代”,陷入了历史的神话。

岁月是时间,是历史,是客观存在,自然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岁月没有对错。关键是看大家对岁月的理解和态度。把所有的错误和怨恨都撒在岁月和世界上,是懦夫,是愚蠢不负责任的言行,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

面对“蹉跎岁月”,有些人确实是蹉跎了,失落了,失落了。从根本上说,不是“岁月”浪费了人,而是人浪费了岁月。但更多的人选择了坚强、奋斗、向上、有为,在顺境中乘风破浪,在逆境中成长。有的人“只管奋斗,不问未来”,前途光明,事业有成;有些人“不思奋斗,只问前途”,虚度年华,一事无成。历史辩证法就是这样相辅相成的。看来无情不如有情。事实证明,让人浪费时间的不是岁月,而是浪费时间的人自己。

蹉跎岁月内蒙兵团(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名人)插图(1)

在千千万万知青中,他们的主流是用奉献体现价值,用奋斗书写人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兵团、边疆和农村时都是著名的五好军人、劳动模范、先进标兵和知青。他们是第一批入党、入团、提拔干部的模范先锋。回到城市后,少数人通过高考,努力学习,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成为社会精英;大多数人把下乡的经历视为自己的宝贵财富,是人生的根本。面对失业、下岗、再就业,面对家庭、社会的沉重压力,面对改革的阵痛,他们永不放弃,苦中作乐,不怨天尤人,艰苦创业,继续奋斗,闯出一片新天地。有的创办了新企业,成为企业家,有的成为各条战线的带头人、技术骨干和先进典型,一大批人成为城市街道和社区的栋梁,成为各行各业奋斗者的“压舱石”,服务人民,稳定社会。放眼望去,神州大地是中国改革开放知青一代的民族脊梁,到处都有他们倔强的身影,铿锵的足迹,多彩的篇章。他们大多胸怀大志,一以贯之,做事踏踏实实,清正廉洁,从不弄虚作假,从不虚度光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每走一步都脚踏实地,所有的东西都撞到地板上。浪费和损失从来不属于奉献者和奋斗者。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少数人依然没有走出虚度年华的阴影,留下的只是一声可怜的叹息。

从更广阔的视角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广阔的世界充满了风风雨雨,气象万千。每一代都有不同的年代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虽然知青们所处的时代有很多不同的特点,但他们总体上处于一个比我们前辈更好的时代和时代,是中国百年难得一见的和平时代。不要人为夸大时代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蹉跎岁月内蒙兵团(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名人)插图(2)

同一个时间,同一个时代,人生可以如此不同。大革命时期,有的加入共产党,有的加入国民党。抗日战争时期,有的成为抗战英雄,有的卖身成为可鄙的走狗汉奸;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毛、黄继光、邱等一代可歌可泣的英雄,其中一些人成为可耻的汉奸和民族败类。在改革开放的青年一代,很多偏远深山的孩子走出大山,从穷乡僻壤考上清华北大,而很多大城市的学生,因为资源优势在孙山小有名气,这是我们望尘莫及的。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浪潮,一些不忘进取的头脑,与诚信和荣誉,已成为国家的重型武器。有的失去了信仰,失去了理想,成了“苍蝇老虎”,成了阶下囚。同一个时代,人可以有无数的选择,不同的未来。就像走在原始森林里,迷了路。你不应该抱怨高山密林和被逼入绝境。你只能抱怨自己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像鄂伦春族一样活活累死。

世界上没有虚度的岁月,只有虚度的生命;没有失落的时代,只有自我的失落。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国家、岁月、时代、家庭、环境,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选择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生活方式。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当时的时间和环境去做选择。主观必须符合和适应客观,在特定的时代舞台上载歌载舞。

现在,我们知青一代已经步入老年,上帝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没有理由浪费时间。我们要抓住每一分钟,充实而不浪费,无欲无求,追求更多,贡献社会,活出自己,闪耀生命之光。

我们都应该牢记伟大导师马克思的名言:科学探索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在崎岖的道路上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峰。

我们都应该把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生命是人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对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他死的时候就可以说,我把全部的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战。

(作者简介:范,1947年2月出生于哈尔滨,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四团,任连队指导员;1983年后在黑龙江农垦总局工作,历任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长。来源:昆仑兹。com,改编自《知青研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282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