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的观点(为什么要反对形而上学)

在中学课本里,& # 34;玄学& # 34;它是这样定义的: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但即使是中学政治课得

在中学课本里,& # 34;玄学& # 34;它是这样定义的: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但即使是中学政治课得满分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准确说出一个& # 34;玄学& # 34;的例子。但是,一个无知的孩子,有时候往往会问一个形而上的问题。

例如:

儿子:儿童节要到了。为什么我爸妈不能在家陪我玩?

爸爸:因为爸爸妈妈要上班!

儿子:你为什么要去上班?

爸爸:因为你要赚钱!

儿子:你为什么要赚钱?

爸爸:你要挣钱买吃的!

儿子:你为什么要买食物?

爸爸:因为人要吃饭啊!

儿子:人为什么要吃饭?

爸爸:因为不吃饭就活不下去!

儿子:人为什么要活着?

爸爸:...

很多问题就是这样。聊天的时候可以聊一个可以结束聊天的问题。这个问题往往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因为玄学在讨论的是所谓的& # 34;存在的本质& # 34;问题,也就是追求所谓的& # 34;客观事实& # 34;。形而上学追求真理,但也过分强调真理的唯一性和客观性,而忽略了它& # 3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34;,所以被一些意识形态斥为& # 34;孤立和静止& # 34;。

形而上学的观点(为什么要反对形而上学)插图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

事实上,玄学并没有中学课本上说的那么糟糕。它原本是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至于大多数古典哲学家都是形而上学的。“玄学”的英文单词是玄学,它的起源是这样的:安德罗尼库斯整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时,把那些研究现实事物的理论命名为物理学,而把那些研究“规律”的理论称为玄学(源自物理学),因为它们实在不知道该取什么名字。

玄学这个英文单词没有对应的中文翻译,直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哲学家井上哲二郎读了中国的《易经》,发现里面有一句话“玄学的是道,物理的是器”。他越想越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把玄学翻译成“玄学”,意思是“对事物的客观真理规律的研究”,这也很贴切《易经》的原意。

与物理学研究“存在”本身相比,玄学研究的是“存在”的本质,即事物的规律和客观规律。长期以来,哲学理论的探索领域大多是形而上的问题,比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宇宙的起源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形而上学的观点(为什么要反对形而上学)插图(1)

欧几里得欧几里得

自古以来的哲学家大多对& # 34;玄学& # 34;因此,长期以来研究哲学的意义几乎等于& # 34;寻求真相& # 34;。"寻求真相& # 34;这件事其实起源于数学,具体来说是起源于几何学的创始人欧几里德。欧几里得为几何学规定了五条规则& # 34;公理& # 34;,分别如下:

过两点,能且只能作一直线。线段可以任意地延长。以任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可以画一个圆。凡是直角都相等。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侧两内角和小于两个直角, 则两直线则会在该侧相交。(平行线不相交,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该直线平行)

所谓& # 34;公理& # 34;只是不需要证明,永远是& # 34;真& # 34;的定理。欧几里德通过这五个公理推导出一个庞大的整体几何体系,叫做& # 34;欧几里得几何& # 34;,所以& # 34;欧几里得几何& # 34;这种存在是基于几个必然& # 34;真& # 34;在公理的基础上,那么这些公理就是欧几里得几何& # 34;精华& # 34;。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没有人能质疑这些公理,也没有人能推翻欧几里得几何庞大而严谨的数学大厦。而欧几里得几何,从公理出发,用理性推出所有后续的东西,也深深启发着哲学家。所以,哲学家们在思考,在哲学领域是否有一些& # 34;永恒的真理& # 34;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被控制的。只要找到这些道理,我们就能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和人生的意义。于是,形而上学产生了,第一批玄学家往往同时也是哲学家,比如笛卡尔。

然而,许多数学家敏锐地发现,欧几里得几何中的前四个公理非常简洁,而第五个公理却非常复杂,似乎与前四个公理格格不入。所以很多数学家试图从前四个公理推导出第五个公理,但都失败了。直到19世纪,德国数学家高斯、俄罗斯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德国数学家黎曼等人各自用另一套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发现,通过完全推翻第五公理,可以推导出另一套完全不同于欧几里得几何的完整几何理论。

形而上学的观点(为什么要反对形而上学)插图(2)

罗氏几何(双曲几何)罗氏几何(双曲几何)

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一个平面上,至少有两条通过已知直线之外的一点的直线不与该直线相交,从而产生& # 34;双曲几何& # 34;,又名& # 34;罗氏几何& # 34;。而黎曼提出同一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直线必相交(直线之外,没有平行线),从而产生& # 34;几何& # 34;,又名& # 34;黎曼几何& # 34;。与欧几里得几何相比,罗氏几何和黎曼几何被称为& # 34;非欧几何& # 34;。更重要的是,& # 34;非欧几何& # 3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空之间的原理,理论推导和实验数据都证明了这一点& # 34;非欧几何& # 34;的正确性。

形而上学的观点(为什么要反对形而上学)插图(3)

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欧几里得几何和非欧几里得几何

"非欧几何& # 34;这一发现在数学界引起了轰动,在哲学界更是如此。因为它意味着& # 34;永恒的正义& # 34;推翻了,那么还有所谓的& # 34;公理& # 34;真的吗?如果没有永恒& # 34;公理& # 34;,那么形而上学所寻求的& # 34;绝对客观& # 34;如果不存在,形而上学不是没有意义吗?

这形成了古典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分水岭。现代哲学普遍放弃了对形而上的绝对真理的追求,取而代之的是& # 34;存在主义+实用主义+证伪主义& # 34;而不是形而上学的研究。玄学问题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基本等同于& # 34;这个形而上学的问题没有答案& # 34;因此,形而上学在衰落,哲学研究趋向实用,哲学家不再如此& # 34;真子& # 34;走吧。

那么玄学应该算是& # 34;糟粕& # 34;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我觉得正好相反。虽然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问题没有答案,但我们不应该认真对待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更不要说宗教和神学了。但玄学不断追根溯源,探索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是值得继承的。也许这是玄学留给现代哲学最宝贵的东西,也是现代社会继续研究哲学最有价值的地方。

简单来说,不考虑世界的性质,我们说我们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当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时,一般有两种方法让你去解决,要么“靶向”,要么“治本”。如果你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看待,那就是“指标”,因为你只关心“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你探究问题的本质,先找出根本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这就是“根本原因”,因为你关心的是问题的“为什么”。

形而上学的观点(为什么要反对形而上学)插图(4)

"更快的马"还是"更快的速度"?"更快的马& # 34;或者& # 34;更快的速度& # 34;?

举个现实的例子。100多年前,一个人出去做运输需求的客户调查。几乎所有人都反映马车太慢,希望提高马车的速度。很多人听到这个问题,马上去马场选马配种,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他并没有马上养马,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更快意味着同样的距离用的时间更短,意味着你可以更早到达目的地”,于是他想通了,客户需要的不是更快的马车,而是更快的速度。马再快也不会有本质变化。如果要从本质上改变速度,就必须用机械来解决。于是,一个新的想法诞生了,这就是“汽车”发明的故事,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亨利·福特。

在商业领域,服务客户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我们希望客户能够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诉求,从而抓住客户的痛点,对症下药。这个逻辑看似没什么问题,其实问题很大。客户所能描述的只是他们感受到的痛点,也就是问题的表象,表象背后的原因需要深入探究才能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探究事物本质”的过程。对于客户来说,这样的过程往往很难完成。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了解了客户自述的表象后,要深入思考问题表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治标治本。这是形成优秀用户体验的基本前提。

形而上学的观点(为什么要反对形而上学)插图(5)

作为人,何谓正确?——稻盛和夫作为一个人什么是对的?-稻盛和夫

日本管理之神稻盛和夫继续推广他自己的& # 34;管理哲学& # 34;,他之所以称之为& # 34;管理哲学& # 34;而不是& # 34;管理& # 34;是因为他的理论中有形而上学的内容。比如他提到,经营企业的根本在于不断探索“作为人什么是对的”,这也是对事物本质的探索。“什么是正确的”就是探索“正确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

我们经常需要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断。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而这个角度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错误的价值观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但很多时候,一个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不正确的。当他的判断导致不好的结果时,他不会从自己的价值观去找原因,而是找原因和外在的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做人,一错再错”。

当问题发生时,在做出判断之前,先想想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在此时此地出现这个问题,而不是在其他任何时间和地点。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会挖掘出问题背后的逻辑,首先从自身寻找问题的原因,从自身的环节考虑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这是实践“做人的道理是什么”的第一步。

形而上学的问题不需要认真对待,但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值得延续,虽然& # 34;精华& # 34;可能永远不会被发现,但是& # 34;探索事物的本质& # 34;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这是形而上学带给现代人类最有价值的收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257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