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哪个学派的(韩非子是哪个学派的)

大家好,这是小波读书。今天开始分享庄子道家思想系列文章。在分享庄子的思想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庄子。庄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他的姓氏是周,所以我们通常称之

大家好,这是小波读书。今天开始分享庄子道家思想系列文章。

在分享庄子的思想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庄子。庄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他的姓氏是周,所以我们通常称之为“”。众所周知,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老子开道后,庄子成名。我们可能会认为庄子和老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韩非子是哪个学派的)插图

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老子的生年不详,但大概是公元前571年,而庄子是公元前369年,基本相差200年。就像19世纪初的两代人,我们其实有很多社会环境。庄子生于战国中期的宋国,老子生于春秋中后期的陈国。一般来说,春秋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是指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秦朝。

春秋时期,周朝虽然开始衰落,进入了“礼崩乐坏”的时代,但与战国时期相比,社会环境已经好了很多。在春秋时期,人们很有礼貌,但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没有那么克制了。我举两个例子。两者都是著名的战役。一个是发生在公元前638年左右的洪水之战,一个是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左右的长平之战。洪水之战在春秋,长平之战在战国。两场战争有什么区别?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韩非子是哪个学派的)插图(1)

洪水之战是宋朝宋襄公和楚国之间争夺霸权的战争,但最终以宋朝的失败而告终。但是过程很有意思,因为当时宋国有地理优势。宋襄公在红水河聚集了大量的军队,等待楚国作战。楚国的军队正在过河,宋国的一个军官对宋襄公说:“楚国的军队比我们的多。我们应该在他们过河时立即攻击他们,这样楚国就会被打败。”

但宋襄公说:“不行,那不符合战争规则。”而且他发表了长篇大论,基本意思是君子不能乘人之危,等所有楚军都过了河,排好队,我们再进攻。结果,楚军全部渡江后,宋军最终寡不敌众,惨败。宋襄公受伤了,第二年就去世了。如果你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个宋襄公真的是愚蠢和僵化。不过可以看出,当时的人还是很重视“礼”的,很克制。

但300多年后,战国长平之战就完全不同了。当时,秦国军队在长平与赵国军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后赵国被打败,秦国获胜并占领了长平,秦国军队前后杀死了赵国的45万士兵,其中大部分被活埋。可见此时的战争根本没有“仪式”,更加残酷。

当然,这是春秋战国的两个例子。我只是想解释一下,老子说春秋和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背景完全不同,导致了他们思想上的差异。

我们都知道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代表,并称“老庄”,但他们的思想体系却大相径庭。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韩非子是哪个学派的)插图(2)

简单来说,老子的思想更“外向”,更倾向于“治天下”,更自然;但庄子的思想更“内向”,更倾向于“治己”,更具人文性。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很多章节是论述君王思想的,比如如何治理国家和社会。比如《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争;不贵不稀的商品,让人不偷;看不到自己的欲望,就不会扰乱人心。”比如《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可烹小鲜。”等等,这些都是老子对治国理念的阐述。当然,他最重要的思想是“无为而治”,我们后面会详细阐述。

而庄子的《庄子》一书,包括外篇、内篇、杂篇等几十篇,很少表达自己对如何治国的思考和见解。有时候干脆继承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而《庄子》中的名篇,如《逍遥游》、《吴起论》、《养生大师》、《人间世》,都是关于庄子对人生哲学、人生哲学的论述。

所以我理解,如果说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有最大的不同,那就是老子更倾向于社会哲学,而庄子更倾向于人生哲学。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老子的思想中也有很多关于人生的思想,庄子的思想中也有很多关于治国的思想。

那么我们再进一步问,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差异?

其实和我们开始讲的历史背景分不开。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相对和平的年代,所以老子提出的“小国寡民”是对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而庄子则生活在战国中后期更为残酷的战乱社会。虽然都寻求回归自然,回归生命的自然状态,但庄子的思想却有一种消极的“避世”倾向,表现为对现实的示弱,而老子的思想则是积极的“避世”。

其实这种差异并不奇怪。在古希腊,历史惊人的相似。在西方,公元前5-6世纪是古希腊思想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自公元前600多年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世界的起源”以来,古希腊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哲学家,如提出火的起源的德谟克利特、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等。公元前4-6世纪是西方思想奠定的时代。他们和中国古代的老子、孔子差不多大。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韩非子是哪个学派的)插图(3)

然而在公元前400多年的古希腊,经过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古希腊文明开始走向衰落,后来被亚历山大领导的马其顿帝国征服。在亚历山大时代,古希腊有许多哲学流派,包括犬儒主义、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犬儒主义和怀疑论。这些学派的思想与苏格拉底和泰勒斯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关注人自身的幸福和快乐,而很少关注外部世界。

这样的意识形态差异,当然也与当时古希腊文明衰落、被外族入侵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所以,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虽然他们之间没有交流,但他们的思想倾向其实是相似的,都是从自然主义转向了人文主义。

在古代东方,老子开创了道家思想,提出了“无为而治”、“师法自然”的伟大思想,是自然主义的。庄子继承了旧词的道家思想,提出了具有人文色彩的“内圣外王”的道家思想。事实上,古希腊也经历了从自然主义到人文主义的转变。从泰勒斯的水是世界之源的思想,到苏格拉底的认识自我的思想,再到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哲学,都经历了几乎相同的思想发展过程。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广播阅读,或者分享给你的朋友。谢谢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122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