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国(不丹为何不和中国建交)

1862年,在湖北省的长江面上,清朝的战船和英国的战船发生了冲突。结果英国人说你船没挂国旗。谁知道那是你的战舰?于是清朝开始考虑国旗。最早有想法的是两个洋务派:

1862年,在湖北省的长江面上,清朝的战船和英国的战船发生了冲突。结果英国人说你船没挂国旗。谁知道那是你的战舰?

不丹国(不丹为何不和中国建交)插图

于是清朝开始考虑国旗。最早有想法的是两个洋务派:恭亲王和两江总督曾国藩。两人一致认为,龙旗可以代表清朝,龙旗的颜色必须是黄色,因为这是清朝的皇家颜色。

当年10月份交了皇位,清朝马上给各国发了照会,说以后我们的官旗就是黄色三角龙旗。起初,这面旗帜只在船上使用。后来清朝派人下西洋,发现开会的时候其他国家都有国旗,清朝没有。于是这面黄色三角龙旗在19世纪70年代成了清朝的临时旗帜。随后在1888年,慈禧太后从八卦旗、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种方案中挑了一面四角黄龙旗,成为官旗。

不丹国(不丹为何不和中国建交)插图(1)

也就是这个时候前后,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南坡,有一块面积相当于新疆一个县的土地。一个叫不丹的国家正面临英国的侵略,不丹也以龙旗为国旗。

不丹最早是吐蕃王朝的领地,直到公元9世纪才获得独立。然而,藏汉文化的影响仍然很深。14世纪,一个叫帕姆珠巴的家族打败了竞争对手后,上报给了当时的元朝,被册封为皇帝,官名叫大司徒。明朝崛起后,这一家之主向明朝进贡,索要。明成祖甚至还册封“娘娘佛国”,赐封为王,称为“阐王”。

不丹国(不丹为何不和中国建交)插图(2)

为什么远在喜马拉雅山以南的不丹人会把龙当成自己的图腾?这与不丹的地理环境和天文条件有关。

不丹是一个地形广阔的国家。具体来说就是北高南低。从北方的喜马拉雅山到南方的杜瓦尔平原,海拔从六七公里降到不足一百米。比如不丹的最高点库拉康日山高达7554米,而东南部的玛纳斯河海拔只有97米。

不丹国(不丹为何不和中国建交)插图(3)

由于这种山谷地形,不丹全年有许多闪电天气。我们中学的地理课本上告诉我们,有一种地形降水,就是当一个湿润的气团向前移动时,受到山脉的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造成绝热降温、凝结和降雨。有降水的山坡是迎风面。在不丹这里,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喜马拉雅山阻挡,形成了雷暴。

当然,这是科学的理解。当时,不丹人很自然地把从山里传来的雷电声与龙联系在一起。

不丹国(不丹为何不和中国建交)插图(4)

图-不丹国旗

把雷和龙连起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在甲骨文时代,造币者就已经确认了它们之间的联系。龙的甲骨文字实际上是雷和电两个字的变形。一方面保留了雷电的弯曲形状,另一方面将雷电的符号“口”移到弯曲的末端,表示龙的口。龙字的开口是向下的,表示雨水从龙口倾泻而下。

这种文化也被不丹人所接受。雷是龙的吼声,电是龙的形状,雨是龙吐的水。

不丹国(不丹为何不和中国建交)插图(5)

15世纪,不丹的领袖设计了一条四爪龙作为家族图腾。这条龙已经成为不丹的雷电之神和政治权力的象征。

那么为什么不丹的龙是四爪而不是五爪呢?事实上,最早的中国龙是三爪龙。隋唐时期与中国交往频繁的日本将三爪龙引入日本。但后来中国龙演变成了四爪五爪,最后被设定只有代表皇帝权威的龙才能有五爪。

准确的说,五爪龙的出现是元朝。所以,与元朝有过直接接触的不丹人,应该早就被授予了四爪金龙的使用权(包括朝鲜)。而五爪龙,只有中国的皇帝才能使用。

不丹国(不丹为何不和中国建交)插图(6)

图-不丹的风景

不丹从元明时期一直到清朝中叶都受到中国的庇护。直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不丹发生内乱,清朝才派官员调停。

但在18世纪,不丹被英国从印度入侵。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的那一年,英国强迫不丹签订了《辛丑拉条约》。今天属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冥河以东约2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即包括加伦堡在内的整个杜亚尔斯平原,以及不丹南部83平方公里的旺基里,全部割让给英属印度,不丹成为受英国保护的附庸国。

不丹国(不丹为何不和中国建交)插图(7)

图-不丹的风景

这种关系甚至延续至今。继承了英国在南亚次大陆权力的印度,与不丹签订了《永久和平友好条约》。规定不丹的对外关系由印度“指导”,而这种指导的结果是不丹成为中国周边国家中唯一没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丹与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没有外交关系,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很低。

即便如此,不丹仍然是“龙之国”,国歌《龙之王国》,国旗和国徽是两条金龙相对,龙的前爪举着明亮的火焰,周围是雷电。除了这些来自中国的龙元素,不丹人的生活习惯与中国人颇为相似。他们也吃饺子。传统的不丹食物又辣又香,甚至比四川菜还要辣。

不丹国(不丹为何不和中国建交)插图(8)

图-不丹公主

中国清朝灭亡后,不丹成为世界上唯一以龙旗为国旗的国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9136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