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姓名人有哪些(中国十大复姓排名)

第一大复姓:诸葛诸葛氏是我国历史上的复姓。历史上最著名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宰相诸葛亮。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五行八卦,能呼风唤雨,无所不

第一大复姓:诸葛

诸葛氏是我国历史上的复姓。历史上最著名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宰相诸葛亮。

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五行八卦,能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堪称一代奇人。

在正史中,诸葛亮确实有被神话的资本。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为刘备策划了三分天下,又凭借自己的人脉和刘备的名声,在乱世为他争取了一席之地,最终在三分天下建立了蜀国。

诸葛亮是丞相。如果他只想安享晚年,在蜀国度过余生,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然而这样一来,他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先帝,于是几次北伐,连胜算都没有。他的“师者楷模”感动了古往今来无数人。

苏轼曾说,读师模不流泪者,不忠也。

诸葛源于葛氏家族,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是葛氏家族为避难而改的姓氏,现已不多见。

复姓名人有哪些(中国十大复姓排名)插图

第二大复姓,司马

司马在我国既是复姓,在古代社会也是官职。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颜夕元年,与将军蒋琬到汉中。万迁司马,以魏为司马,率军西进。”

有很多复姓司马的历史名人,比如写史记的司马迁,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司马错,名将秦,司马懿,等等。

司马懿孙子建立的晋朝灭亡后,司马氏家族惨遭屠杀,几乎全军覆没,这种情况到现在都很少见。

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11位。司马氏以2.8万人口排在第549位。

复姓名人有哪些(中国十大复姓排名)插图(1)

第三大复姓,宇文

宇文是复姓,唐朝时分布在全国各地。现在也少见了,堪比司马氏。

主要起源于辽东,到了隋朝,宇文化及独揽大权,最后发动江都政变,杀了杨迪,自立为帝。

然而,好景不长。短短一年,就被窦建德杀死了。

复姓名人有哪些(中国十大复姓排名)插图(2)

第四大复姓,欧阳

相比以上三个复姓,欧阳是一个大姓。据2006年调查,欧阳姓有8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江西等地。

欧阳姓也有很长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是越王勾践的后代。欧阳氏随越王勾践为祖。

历史上有很多欧阳姓名人,历朝历代都有,但大多是文人或公务员。

复姓名人有哪些(中国十大复姓排名)插图(3)

第五大复姓,令狐

说起令狐,我想大家都能想到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他的一生都是伟大的战士。

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名叫令狐。西汉、三国、唐朝时期,都有宰相。

在现代,令狐的姓氏中有许多著名的人物。

令狐,春秋时期的一个地名,出自姬昌之子毕的后裔。

据《封冻水注》记载,是夷之地(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西)。

如今在数百个姓氏中排名500多,人口数万。

复姓名人有哪些(中国十大复姓排名)插图(4)

第六大复姓,西门

西门姓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有一位郑大夫住在西门,后人以西门为氏。

著名的西门氏家族有战国时魏的官员西门宝,汉代的道士西门俊辉,唐代的重臣西门。

同治宗族简介:郑博士住西门,因其姓。

现在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山东、湖北、山西等地。

复姓名人有哪些(中国十大复姓排名)插图(5)

第七大复姓,上官

战国时期,有个儿子叫,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大夫。公子兰的后人以城为姓,称上官氏。

西汉时有外戚大臣上官桀、皇后上官,唐朝时有女官上官婉儿。

在2004年公布的100个姓氏中,上官排在510位,约7.5万人。

复姓名人有哪些(中国十大复姓排名)插图(6)

第八大复姓,慕容

慕容氏源于鲜卑族,在《三国志》中有所提及。

八国起义后,慕容改姓郭艳。东晋至十六国时期,郭艳处于鼎盛时期,北方有颜倩、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的姓氏流传甚广。

如今,慕容氏的姓氏遍布中国很多城市,在复姓中排名比较靠前。

复姓名人有哪些(中国十大复姓排名)插图(7)

第九大复姓,公孙

公孙氏比较古老,起源于五千年前的中华时代。

编年史包含:& # 34;公孙氏家族,春秋时期一个诸侯的孙子,也叫公孙氏家族,称为贵族家族。或者跟黄帝姓公孙,因为他以为是他的姓。"

《五帝史记》:“少典之子黄帝,名公孙,名轩辕。

历史上帮助秦国由弱变强的商鞅,就是公孙氏家族,又称公孙阳、魏阳。

复姓名人有哪些(中国十大复姓排名)插图(8)

第十大复姓,东方

东方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据说起源于《伏羲八卦》“出震,主东”。

名人:

汉武帝时期天下第一智者东方朔;

东方贤——“贞观十八学士”之一;

东方不败——《葵花宝典》,你练过吗?

复姓名人有哪些(中国十大复姓排名)插图(9)

以上是对十大复姓的粗略统计。如未提及,请在下方留言补充。

本文排名前后,不分排名,不分涨跌。图片来自网络。你觉得哪个复姓最霸气?请在下方留言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9050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