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怎么分(春夏秋冬具体时间)

春、秋、冬、夏四季的变化和循环,如循环往复,构成了中国人的四季之美。有意思的是,春秋的概念早于四时,原因很简单,因为春天是新年的开始,秋天是旧年的结束。在商朝和

春、秋、冬、夏四季的变化和循环,如循环往复,构成了中国人的四季之美。

有意思的是,春秋的概念早于四时,原因很简单,因为春天是新年的开始,秋天是旧年的结束。在商朝和西周早期,一年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后来,夏冬被派生出来,说一个春秋就是一年。

古书上常说春夏秋冬,所谓“四季,春夏秋冬”(墨子天之中),而不是按季节顺序排列的“春夏秋冬”,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春秋不是春夏秋冬的删节,因为春秋本身代表的是一年中的两个季节而不是四个季节。汉族人对四季的明确划分大约是在西周末年,之后形成了春耕、夏种、秋收、冬储的季节节奏,如春夏秋“三季”,也指一种过渡状态。

世界上对时间的看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线性时间(时间延伸,勇往直前),一种是轮回时间(轮回,无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的时间观仍然是以广义线性为主,以循环为辅,但实际上两者还是结合在一起的。

从古至今,随着季节的更替,中国人一直在感受两种时间:一方面是在感受春夏秋冬的无尽循环,一方面是在感受时间一去不复返。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一方面有循环往复的历史观,另一方面有天地万物来来去去,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线性时间观念。天地(自然)是永恒的,永远存在于那里。时间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但是,万物(万物)出现然后又消失,生命不会重复。甚至某年桃花源的春夜(时间轴上的某个瞬间)也再也回不来了。所以,那一瞬间= '现在',是非常珍贵的”(加藤星期一:日本文化中的时间和空)。

这里的“桃花源”指的是李白《春夜宴桃花源序》中“天地为民,万物相向而行”这句话中的时间意识;时光荏苒,百代过客”恰恰说明了线性时间观念在中国的存在。

中国的诗词歌赋都充满了这种对时间性的感叹,也就是中国人都知道的“江边月夜”的存在感——“江边谁见第一个月?江在月初什么时候发光?人生代代不息,江月只是年年相似。我不知道江月在等谁,但我看到长江在送水。一片白云悠悠去,青峰浦上无愁……”

“四季”的美感大概是中国人审美世界里最丰富的了。四季初赠诗,其中南朝乐府民歌《四季子夜歌》收入宋代诗人郭懋谦编纂的乐府诗集。据说是晋代一个叫“子夜”的女子所创。现存的歌曲有75首,包括相户爱的20首,夏歌的20首,秋歌的18首,冬歌的17首。

我们举个例子,从春夏秋冬四个词开始。

相户爱:春天森林里的花是美丽的,春天的鸟是悲伤的。春风充满了感情,它让我神魂颠倒。

夏哥:夏天很安静,夏云是黄昏。手牵手,密叶下,浮瓜沉梅子。

秋歌:秋夜凉风起,天高月明。景岚的装饰,绮尔的双情帐。

冬歌:冬天森林落叶,每年春天黑曜石回来。葵合生在谷底,很难看到。

这种四季模式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回荡在整个东亚文化圈。我认为最美的是日本女子清邵娜的《枕草》开篇:

“春天,最开始了。渐渐变白的山顶,开始露出一点微光,紫色的云朵轻盈地飘在上面。夏夜。不言而喻,有月亮的时候,也有萤火虫在无月的夜晚飞舞。如果下雨什么的,会比较多愁善感。秋天是黄昏。傍晚阳光普照,近山处,乌鸦归巢,三只、四只、两只鸟飞过,更添哀愁。有时候,你可以看到大雁在小阴影里飞来飞去,远远空在游行,特别迷人。但是,太阳进来之后,还是有风,有虫。现在是冬天和早晨。下雪的时候就不用说了,有时候下霜,就算没雪没霜,也是寒气逼人。生一盆火,扛着炭火穿过楼道,挺及时的。可惜到了中午,火盆里的炭柴渐渐变白,没什么可享受的了。”

这个美好的描述把四季和一天的天气结合起来,说春天的黎明最好,夏天的夜晚最好,秋天的黄昏好,冬天的早晨最好。把一起享受天气的感受写出来,很微妙,很准确。

东亚的画家,无论是中国、韩国还是日本,最能感受到不同季节的天地风光。所谓“画山如真山,真山如画山”;人人爱真山,我独画此山”。郭,北宋大画家,以《林志》中的描写最为著名。所谓“春山含笑,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萧瑟欲睡”是一种拟人化的描述。再如“春山云开,夏山树旺,人坦荡,秋山明净,冬山人静”,指的是人面对春山、夏山、秋山、冬山时的感受。

我在韩国教书的时候,在博物馆里看到韩国李朝大画家赵锡龙。由于朝鲜半岛三面环海,那里的画家更注重海山的季节变化,相当奇妙,但显然是郭的四季山景改造而来。赵锡龙认为,郭对春夏秋冬四种山的论述,“此语一出,古今之眼望山,皆无用。画山不深,看不透美景。我两岁了。看完四点,海山和别的山不一样。山上春天烟雾弥漫,夏天阴沉,秋天缓慢,冬天精炼如铁。这个意思可以给画海山的人,但是不要看海山。我不知道,虽然不懂得欣赏的人不能”。

大陆画家望春山而笑,半岛画家望春海山如烟;前者看夏山如滴滴,后者看夏山在海上如堆积;前者看秋山如妆,后者看海上秋山如流;前者看冬山如眠,后者看海上冬山如铁。

其实这是基于最个人的观察。比如,春天的时候,海山经常被烟雾弥漫的水包围,所以看起来像烟,冬天的时候,海山像僵硬的铸铁一样被寒冷侵蚀,所以看起来像铁。冬天去中国最北的海岛游玩时,就感受到了这种感觉。只有在冬天见过海山的人,还会记得那丰富的颜色和冰冻的质地。可惜中华文明对海景的探索从来没有朝鲜半岛和日本孤岛那么深入。赵喜龙对海山的描写可谓相当准确,虽然他一再感叹自己没有游中原的山山水水。

四季不仅属于自然,而且在东亚已经被带入生活,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四季文化。在日本的都市社会中,这种四季的“生活方式”至少在三个基本的半仪式化层面上出现:一是以年度仪式的形式出现。这些仪式往往有保护身体的目的,如辟邪,长寿和好运。在日本,许多谷物和动物都与神有关,被视为给人们带来福祉。

其次,自然的文化利用在人际层面上起到招呼客人、朋友或上流社会人士的作用。在插花活动形成的交流中,插入时令花卉或植物,附上必要的诗词、纸张、花卉,都是配合时令场合的。

最后,自然作为大众和社会公认的娱乐对象,体现在看樱花、秋月、秋叶、雪的行为中。比如著名的赏樱活动,最早开始于日本奈良时期的贵族圈,后来逐渐蔓延到室町时期的平民社会,后来成为江户时代城市平民生活的组成部分。

总之,四季的审美感受在整个东亚地区是相当丰富的。这种四季美学发源于华夏大地,并影响了周边地区。三大文明的审美气质基本一致。

作者: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资料来源:Qianlong.com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6185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