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笔画顺序(窟窿笔画顺序)

作者:饶曙光3000名上海孤儿在三年饥荒的困难时期进入内蒙古的历史已经家喻户晓,许多影视作品都表现了这一历史事件。对于观众来说,如果这段历史呈现在银幕上,很难有

作者:饶曙光

3000名上海孤儿在三年饥荒的困难时期进入内蒙古的历史已经家喻户晓,许多影视作品都表现了这一历史事件。对于观众来说,如果这段历史呈现在银幕上,很难有“异样的感觉”。中秋上映的电影《海尽头的草原》就是改编自这段真实的历史,在宏大的历史事件中捕捉和呈现个体的内心感受,呈现共和国历史上一段难忘的往事。影片以最朴素的情感力量,敲击观众的心灵,通过人类共同的情感故事,与世界各地的电影观众产生共鸣,借助社群叙事,实现创新表达,以情感和文化陶冶人。

《海的尽头是草原》以“成长”主题为核心,建立了一套复杂的社区叙事。在现实历史中,被迫迁徙的孤儿被牧民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这种民族情绪在影片中也有所再现。汉族身份的孩子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成长,消解了汉族在当地的“他者”形象。儿童的成长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演变的缩影,儿童的成长认同也成为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象征。结构上,面对“大历史”中的“小个体”,导演巧妙地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微观叙事,将社会叙事转化为家庭伦理叙事,能在最大层面上与观众达成最大程度的共情共鸣。

影片一开始,上海和内蒙古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推进孤儿迁移收养的进程。杜思恒被采用后,影片不纠缠史实和问题,采取“粗而不细”的态度和方法,将国家认同的叙事任务迅速内化为家庭伦理叙事和家庭亲情叙事,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这也符合中国观众长期以来对家庭情景剧的观影习惯。

主题上,影片中寻亲的过程就是人物“成长”的过程,也隐含着“救赎”。影片通过主人公杜在三年的艰难岁月中寻找失踪的双胞胎姐姐杜思航并送进福利院的心路历程,着重展现了杜自身的生命感悟和升华。同时,影片在深层结构上实现了复调主题叙事。“成长”的主题和内涵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主持人杜汉斯和杜思恒,还包括杜思恒的蒙古族养父母和哥哥,以及看似“闲笔”的司机兄弟。影片中几组人物的关系或多或少都有感情裂痕,都有难以释怀的“执念”。最终,他们通过这一次不平凡的寻亲之旅,在生命的“成长与救赎”中,追溯自己的情感记忆,实现亲情的疗愈。这种主题复调也闪耀着生命精神的传承。杜思恒的草原养父年幼时被同伴所救,因此接管了家族的位置以尽孝,这也与杜思恒接管那木汗的名号形成了双重照顾,实现了草原生命精神的延续和传承。影片正是在充满生命精神的成长主题下,建构了一群大写的人和一个特殊时代的大写的爱。

《爱会让我们活下去》充斥在影片的每一个情节段落中,也蕴含在每一个场景细节中。这种叙事张力和叙事节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电影最后的“悬念”。当杜思恒继承了穆可汗的名号,来自不同民族的他们之间的界限和隔阂完全消失,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含义呼之欲出。将“悬念”进行到底的策略,形成了这部电影的终极叙事力量,尤其是最后的反转,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形神兼备,字义无穷。

影片在聚焦微观情感的同时,不回避历史,在社会层面、历史层面、问题层面的表现都非常真实,让观众信服和认可。在家族叙事的主线下,导演通过两代人的伤心往事,将普通人在新中国初期对国家的贡献,与国家历史、民族情感一起,偷偷缝进了“中国故事”的表达中。关于杜兄妹生父的缺席,影片暗示他的离开是为了国家秘密的国防事业。作为侦察兵,草原义父也常年戍边。汉族生母和蒙古族养母在最困难的时候毫无怨言地肩负起抚养孩子的家庭责任。影片中,无论是汉族孤儿与蒙古族家庭的亲情,还是汉族与蒙古族人民的本分,都是对民族共同体叙事的情感确认。海的尽头是草原,通过对汉蒙历史的改写,突破了民族史书写在隐性层面上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进入了民族视野中的民族史书写。

这也让《海的尽头是草原》与以往的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形成反差。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们的少数民族电影创作通过阶级叙事和边疆体验,成功地将少数民族缝合到国家的“一体化”叙事中,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海的尽头是草原,利用主体视角的自然条件,构建了有效的“对话叙事”。比如养父母口头讲述杜思恒的身世,片尾蒙古族养母以空致敬。对于逝者生母的呼唤,对话视点取代了之前单一的韩视点叙事,这也是当下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中省略“我”的叙事视点。这种对话式的叙事,让原本一个人的故事变成了一群人的互助,在两个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传唱,如海洋的浩瀚,草原的辽阔。人的爱是无尽的,是深沉的。

“对话叙事”下的社区美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与中国传统的“和谐”理念有异曲同工之美。其核心精神是强调合作与和谐。因此,它要求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要讲好“和”的故事,讲好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故事,在银幕上树立和凸显各民族共有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只有通过对话,大家才能找到共同点/[/K0。可以预见,对话和社区叙事将成为未来地域电影和少数民族电影中最重要的维度。

《海的尽头是草原》作为一部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电影,也是东升义导演突破自我的一次创作尝试,是香港导演对中国故事的全新诠释。董成义对电影节奏和风格的把握有一种背靠背的冷静。这种细腻内敛的温情不禁让人想起他在《爱无尽头》中的风格。演员角色的演绎也是层次丰富、精准,尤其是蒙古族非职业演员的引入,精准地展现了草原人民最朴素的善意和宽广的胸怀。同时,影片也尽了最大努力还原历史,呈现历史的细节。从字幕表中庞大的道具和场景设置人员名单可以看出,整个电影团队都在用细节还原历史层面的用心、努力和感受。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的拍摄地现在成了旅游热点和网络名人打卡的地方。

当今中国电影不仅需要高水准、高理念的主流大片,更需要《海尽头的草原》等彰显民族精神、民族风格的情感佳作,构建多类型、多品种、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优化中国电影生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电影新需求、个性化需求。《海尽头的草原》证明了中国电影产业正在努力,电影产业应该共同努力构建“共同体美学”,让电影产业渡过难关,走出困境,拥抱更加辉煌、更加光明、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是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来源:文汇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5979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