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是什么时候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关注、关心和引领青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主张。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勉励广大青年“用脚丈量祖国,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

关注、关心和引领青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主张。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勉励广大青年“用脚丈量祖国,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声音,用心灵感受时代脉搏,让与水共富祖国血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习全过程,融入职业追求”。5月1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围绕青年和青年主题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共青团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百年光辉历程,深刻阐述了共青团百年征程形成的宝贵经验, 指明了新时代共青团建设发展的方向,对广大团员青年和团干部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 这一重要讲话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充满青春和活力,充满关怀和期待。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内涵。它是新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加强和改进青年工作、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时代塑造新青年。

它是青春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间的河流是没有尽头的,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机缘和机遇,所以他们必须在自己的时代条件下规划自己的人生,创造历史。”每个时代都应该造就出符合时代需要、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青年,每个优秀青年都必将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力量。

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回顾风雨飘摇的中国近代史,随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受辱,人民受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尤其是“五四”以后,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1921年7月,13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吹响了全民族觉醒和崛起的号角,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深度冲锋,作为中国社会变革的推动者,中国青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表现出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精神,始终战斗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前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向科学进军,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表现出勇于拼搏的精神,始终奋斗在国家建设的最前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出了“团结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在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勇立潮头,展现了敢为人先、引领风尚的精神,始终在解放思想中锐意改革、锐意进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自觉肩负重任,深入基层,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熠熠生辉,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贡献力量,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始终挺身而出,展现出自信自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跟时代步伐,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为人民而奋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一生,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谱写了壮丽的青春颂歌,真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青年发展自我、贡献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时期。国家好,青年就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青年人可以而且将大有作为的伟大时代。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迈出新步伐,支撑新时代中国青年实现梦想的发展基础日益坚实。中国长期努力创造的世界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使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获得了更加优越的发展机会和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使他们拥有更加平等的教育机会、更加丰富多元的职业选择、更加顺畅自由的流动渠道、更加良好的法制环境、更加强大完备的政策支持、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和更加温暖的组织关怀。在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中,新时代的中国正在为广大青年追求更高、更精致、更有品位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优越的物质发展条件和更丰富的精神成长空间空。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应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充分珍惜和利用这些发展机遇,谱写青春无悔的篇章,用自己的努力帮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思想引领新青年。

注重思想引导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引导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必须不断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导和理论武装,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教育青年,帮助青年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造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的根本要求和题中之义。

理论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总结和充分运用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 并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体系完整、博大精深。对“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深刻思考和科学判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精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不断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导,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青年,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中生根发芽。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必须掌握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充满思辨精神。同时,他们又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在理想与现实、社会主义与问题、利己与利他、自我与自我、民族与世界等方面遭遇思想困惑。他们需要更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等等。因此,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的思维特点,按照从要素到观点到理论的认知规律,把党的科学理论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引导广大青少年小范围、互动、接地气地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魅力和实践品质,帮助他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认识到确立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因材施教,分类施策,增强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要重点加强理论讲解和国情教育,引导他们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性认同;对工农等专业青年,要重点加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策的解读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特别是民生领域历史性成就的宣传,引导他们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认同;对中学生和少年儿童,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格魅力、党和国家的发展成就,进行具体的、启发性的教育,引导他们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在加强思想引导的同时,还要推动广大青年把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牢记党的需要、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主动把个人发展融入汹涌澎湃的时代大潮,以青年的力量和志气汇聚起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蓬勃能量。

新使命呼唤新青年。

青年是所有社会力量中最活跃、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的。2013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他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指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辛勤劳动和奉献。只有青年与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契合,青年的光谱才会更加宽广,青年的能量才会充分迸发。”通过努力,中国人民历史性地摆脱了绝对贫困,如期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新目标催生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青年。在新时代,中国青年不仅面临建功立业的机遇,更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广大青年只有积极把个人奋斗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把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民族梦想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

要在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中认识和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意义。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作出的全新顶层设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根本利益,也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从效果上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所有发达国家加起来还多的中国人进入了现代化的行列。就方式而言,当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设起来的现代化强国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大革命将更加充分地显示其应有的世界历史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以人为本,追求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此基础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各环节各方面协调发展。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是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生态良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世界领先的国家;必然是一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健康的国家;必将是中华民族以更加崇高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时代呼唤责任,民族复兴是青年的责任。在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守“永远奋斗”的光荣传统,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奉献,为促进社会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奋发图强,用自己的双手为一个光明的中国而奋斗;不畏艰难困苦,急难险重,身先士卒,自觉肩负责任,表现出年轻一代应有的主动、魄力和担当;要把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透过艰辛看世界,把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通过摔打磨砺强健筋骨、增长才干;要在解放思想中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勇于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努力做正能量的倡导者、新潮流的践行者,才能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潮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导,矢志振兴民族,不负光荣、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他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指出:“青年就像一棵小树,在大地上茁壮成长。总有一天,它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空。青春就像初升的太阳,不断积蓄能量,总会有光和热遍布大地。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历史嘱托,充满了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只有培养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中国青年,不断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青年的理论武装,不断激发广大青年担当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培养和造就一批无愧于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作者:杨晓慧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编辑:中国吉林网张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5631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