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电大人类与社会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和充分运用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并立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新的概括。

体现变与不变的“十个定义”辩证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从十九大报告的“八个定义”到“十个定义”,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放性特征、与时俱进的可贵品格和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实践性,实践的发展是无穷的,真理的认识是无穷的,理论的发展也必然是无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贯传统的重要原因。

它是时代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焕发出勃勃生机,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不断涌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在许多方面得到了不断升华和发展。十大定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升华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认识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认识。“十个定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的提出,升华和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最新总结。“十个定义”中的战略布局,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提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任务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的升华和发展。

从“八个确定”到“十个确定”,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变的是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调整治国理政的具体措施和策略。不变的是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本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的党中央核心。

表现出对时代重大问题的深入科学把握。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八个定义”,到决议中进一步细化的“十个定义”,既有表述上的重大创新,也有顺序上的重要调整,深刻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得到了深刻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党中央理论创新的生动过程。

决议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八个定义”的第八个方面调整为“十个定义”的第一个方面,增加了“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内容,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世界观方法论的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内在统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党和国家理论、实践、成果、经验的科学把握。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没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不可能在当今世界前所未有的变革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决议》提出了“十个明确”的第十个方面,即“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践经验的升华。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深化反腐败斗争、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信心、决心和毅力,体现了党的领导有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

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应从党的历史理论发展逻辑、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社会主要任务更替、社会历史使命演变、社会发展主题演变等方面深入理解和把握。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主要社会任务,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大历史使命,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对外和国际战略、主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总结和充分运用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飞跃。决议指出,“党确立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党中央、全党、 全国人民“掌舵”了,“主心骨”了,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在新的征程上有了根本遵循,全面建设社会在新的征程上有了新作为。

坚持系统学习和理解“十个明确”的重要结论。

决议提出的“十个定义”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的最新概括,是我们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系统观和大历史观,在党的百年历史发展和理论创新中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一是要在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始人。只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内容,才能准确、深刻地把握“十个定义”的深刻内涵。

第二,要在党的百年历史发展和理论创新中深刻把握。党的百年历史,既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斗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深入学习和把握“十个定义”,必须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发展史。

第三,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深刻把握。从实践到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深刻把握“十个定义”,就要深刻理解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伟大成就、伟大经验和伟大创造精神。同时,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要坚持深入系统地学习;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重视现实,尊重历史,避免脱离实际。总之,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十个定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把它作为新时代党和人民行动的重要指南,落实到推进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去。

(作者是中央党史文献研究所科研规划部副主任、教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5413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