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年龄的礼貌用语(问年龄的礼貌用语回答)

【思想集锦】作者:夏静(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编辑评论/注释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

【思想集锦】

作者:夏静(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

编辑评论/注释

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责任实施家庭教育。真正的教育始于教育者的素质,良好家庭教育的实施需要家长从“合法性”走向“资格性”,这就要求家长不仅要有爱心和热情,还要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真正了解和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体差异,从而建立稳定持久的安全感、亲密感、亲子间权利义务的双向关系,以及基于尊重和平等的关系模式。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几个前提条件,其中倾听是最基本但容易被忽视的沟通技巧,而它的实现是一个需要父母和孩子双方持续共同努力和建立稳定模式的过程。

学会倾听与善于倾听2021年11月13日,江苏省镇江市回龙社区橘子园,家长带着孩子走进橘子园,体验亲子采摘,学习农耕知识,享受丰收的喜悦。石玉成摄/光明图片

学会倾听与善于倾听快乐时光。张子云摄/光明图片

1.“认真听”和“大胆说”一样重要

北师大陈会昌教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幼儿社会化”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在个体的终身发展中应培养40项社会技能,其中“倾听”被列为第一项必备的基本社会技能。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活动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所有的学习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也就是说,人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在听,听是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对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中,也发现很多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明显的适应不良或学习成绩差。这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听力方面。在课堂上,他们容易出现思想开小差,自律性差,乱插嘴。“思想的野马奔向辽阔的草原”是一种普遍现象。倾听也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这是一个接受、分析、理解和分享的过程。倾听能力强的人,往往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与他人很好地沟通合作。尤其是作为孩子的主要照顾者,父母只有了解孩子,善于倾听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以恰当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因材施教。

但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说”而不是“听”。语言能力是个人的基本能力。所以,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教育者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孩子清晰、准确、丰富的语言表达,包括表达过程中的大胆和自信,但一定程度上却忽略了倾听的重要性。所以经常看到在幼儿园的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主动举手发言,但是当一个小朋友被老师点名,站起来发言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还是举着手。或者在小学的课堂上,有的孩子不认真听讲,东张西望,有的孩子虽然看起来在听,但也不能重复老师说的话。“认真听”和“大胆说”一样重要。只有学会倾听,才能从外界获取信息,并在接受和吸收的过程中成长,从而逐渐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

在亲子互动中,家长往往更注重“说教”和“教导”,而不是“倾听”。一项研究记录了500多名2-8岁儿童的父母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发现其中76%是单向强制性语言,即他们更倾向于与孩子讲道理、发号施令、限制孩子的行为等。,但不太可能有双向交流的语言。这反映出在亲子沟通中,家长更多处于权威地位,采取相对高压的态度与孩子沟通,缺乏对孩子情绪、思想、行为动机等的深入了解。这种单向的命令式语言短期内是有效的,但长期来看很容易让孩子不愿意表达,懒于思考,缺乏主动性,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就像初二的一个女生在日记里写的,“我妈总是自言自语,从来不听我的。久而久之,我就完全不想表达我的想法了,不管我是否认同她”。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主动沟通,家长需要将“说的模式”调整为“听的模式”。

2.帮助孩子在幼儿期“学会倾听”。

虽然注意力不集中、听力差的现象多表现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但听力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2-3岁儿童的自制力和有意注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时,家长和老师需要有意识地关注孩子的听力能力及其表现,在生活中有目的地培养。此时,我们应该抓住倾听的三个关键点,即眼睛盯着说话者,保持安静,思考别人在说什么。

“看说话人”是倾听的前提,这既是一种社交礼仪,即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注意的方向。但是,幼儿在说话时不容易一直盯着别人,因为他们的自制力和注意力持久性较差,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这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比如父母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要一直看着孩子,示范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解释这种行为的原因并适时提醒,“我说话的时候请看着我”,“你说话的时候我会这样看着你”等等。当孩子确实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者看不下去的时候,家长可以停止说话,用眼神或者肢体语言进行暗示,直到孩子开始看为止。某种行为从无到有,再到固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强化。当孩子能够长时间、有意识地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观看时,家长要及时表扬他,并解释表扬的原因,让孩子把自己得到的鼓励与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然后更频繁地表现这种行为。

当别人在说话时,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或随意打断,也是孩子常见的表现。一方面,孩子还没有掌握谈话的规则;另一方面,他们处于自我中心的状态,因为他们的抑制和控制能力不足。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掌握与人交谈的基本策略,包括轮流、合理打断等。轮换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让孩子认识到,和别人说话,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一个人讲完后,另一个人就可以发言了。在生活中,你可以通过一些言语暗示来帮助孩子认识这个道理,比如“现在我说完了,你可以谈谈你的想法了”或者“你说完了吗?”那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等等。谈话中的打断也是一种必要的社交技巧。首先,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在公共场所排队买票时,如果有紧急问题需要向售票员咨询,要向排队前面的人说明原因,征得同意后才能打断。同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教会孩子,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或者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要耐心地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你真的需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你可以用举手等肢体语言,礼貌地说:“对不起,我可以打断一下吗?“培养孩子听力策略的过程本身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耐心和专注力。

归根结底,倾听是为了获取信息。所以,除了关注孩子听的外在行为,更应该关注孩子是否“听进去”和“听得懂”。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测试孩子听力的效果,如观察孩子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如微笑、点头或摇头、适当的表情或手势等。也可以让孩子重复刚刚听到的内容,或者回答说话者的问题等。这是孩子们的语言。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玩一些有助于促进孩子听力能力发展的游戏,如传递信息游戏、纠错游戏、猜谜语等。

3.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家长。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本要素,也是一种接受的语言。正如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所写,“倾听就是关注对方,是爱的具体表现”。没有人希望被忽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尊重和认可,孩子也是如此。父母的倾听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可、接纳,甚至是鼓励。当父母能够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就能让孩子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孩子的心灵在说完的那一刻得到了滋养和疗愈。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因为太忙而无暇倾听孩子的声音,或者认为孩子的想法幼稚而不可理喻,于是粗暴地打断他们的谈话,甚至在孩子还没有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前就急着反驳。这种忽视、打断、反驳,本质上是一种情感上的拒绝。长此以往,孩子会对父母失去信任,会产生自我否定或自我怀疑,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在让孩子学会倾听的同时,家长也要不断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

善于倾听的前提是尊重和认可。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会体现在他的行动中;父母对孩子的看法也会体现在父母的教养方式上。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是幼稚不成熟的个体,想法比较野空或者不讲道理,那么在沟通的过程中,父母自然会表现出比耐心倾听更多的说教和指示。例如,一个男孩告诉他的父亲,“爸爸,我能完成我的作业吗?”孩子还没说完,爸爸就说:“你想玩游戏吗?你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游戏,”孩子会觉得委屈,因为他只想和爸爸一起踢足球,或者让爸爸帮他检查作业。相反,如果父母意识到孩子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独立生命体,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值得尊重和认真对待,他们就能在沟通中表现出更多的平等,采取更多的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沟通。我以前见过这样的母女。我女儿曾经画了一个棕色的“太阳”,我妈妈看到的时候有点惊讶,但是她没有担心孩子的质疑或者纠正,而是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我女儿讲述了画中的故事。原来她画的是一只刺猬滚下山坡的动态场景。母亲感到惊讶和高兴,她的孩子有这样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善于倾听的核心是共情。共情是指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父母之所以听不进去,是因为他们往往不是走出自己,而是走进孩子的内心,往往用主观臆断代替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动机。“有一种冷,让你妈觉得你冷”。其实听力本身也是一种能力。父母可以像镜子一样不加批判地接受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从而产生理解和共鸣,也就是运用映射倾听。比如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回家跟妈妈说不想上学。妈妈们常见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批评,一种是质疑。如果采用映射监听的方法,还有第三种选择。首先,母亲放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专注于与孩子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母亲对他的事情非常重视。其次,母亲可以通过重复孩子的话来帮助孩子理清他的真实想法,比如“你的意思是你不想去上学,对吗?只是明天不想上学还是以后不想上学?”试着去理解孩子的言语或行为背后的原因。这个过程也是在帮助你的孩子理性思考。再次,可以和孩子沟通自己过去的经历,让孩子在被接纳的时候,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比如你可以说“妈妈上学的时候偶尔不想上学,那是因为”……最后,引导孩子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去尝试。

倾听的方式也有很多。其实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是利用听觉器官,也包括其他方式。其本质是在尊重、认同、共情的基础上认识和理解孩子。所以,对于幼儿来说,家长可以通过听孩子的话,观察孩子的颜色,甚至分析他的绘画和手工作品,观察他与他人的互动,来“听”孩子。对于学龄儿童或青少年,家长的倾听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孩子的学业或学习成绩,而应从孩子的生活和兴趣出发,与孩子建立沟通对话模式。此外,还要在家庭中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甚至可以通过定期的家庭会议,互相倾诉,互相倾听。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大自然给了我们一张嘴和两只耳朵,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倾听,还要善于倾听;希望孩子听我的,听孩子的。想让孩子懂事,就要懂孩子的心。这样才能为建立良好持续的亲子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光明日报》(2022年1月25日第15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5159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