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锅饭时代几年到几年(农村大锅饭时代几年到几年)

我从西瓜园走出来。西瓜园位于广州老城区西部,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广州日报在这里诞生,历史悠久的西瓜园开始了新时代。历经66年辉煌,2019年

当年一篇报道端掉“大锅饭”我从西瓜园走出来。

西瓜园位于广州老城区西部,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广州日报在这里诞生,历史悠久的西瓜园开始了新时代。

历经66年辉煌,2019年1月18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迁至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像一艘屹立在珠江上的巨大新闻船,开始了新的征程。记者耕耘了半个多世纪的西瓜园,将以文化产业的形式延续其文化底蕴,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不忘初心,使命在肩。为此,本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我从西瓜园来》,回望西瓜园走过的岁月,牢记广州日报人的情怀与责任。

——感恩西瓜园,踏上新征程!

在之前《我从西瓜园走来》的报道中,我们见证了西瓜园作为广州历史地标的文化气息和英雄过往。时间走到1952年,西瓜园迎来了《广州日报》,并于12月1日出版了第一份4版报纸。

从此,一个伟大的报业时代开始了: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在这里诞生,中国新闻史上无数个第一在这里创造,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家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广州日报一路成长。在每一个重要的时代关头,我们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正本清源,破旧立新,稳定了民心,充分发挥了主流报纸舆论骨干的影响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会、沈一琳

《广州日报》自诞生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在这片西瓜园的土地上,广州日报肩负起道德责任,坚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一篇报道惊动了中南海。

1984年《广州日报》发表《建议蔬菜购销全面放开》,引发了蔬菜供应政策的改革。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广州的蔬菜生产和销售沿袭了计划经济“统购统销”的旧体制,规定菜区农民每年种植足够的菜地,农产品由国有购销部门统一限量收购,不考虑实际市场余缺。

在这种体制下,农民为了完成任务,往往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而且由于规定了“保护价打包收购”,国家不得不把卖不出去的菜打包,造成财政损失。当时广州街头流传一首顺口溜:“凉菜(西菜)长白胡子,菜如蛟龙。榨菜都是渣子,芋头都凉了,白菜都烂了,长满了虫子……”短短28个字,把大众对落后蔬菜供应体系的不满写得淋漓尽致。

1984年,时机成熟,市农经学会召开研讨会,提出了蔬菜购销政策全面开放的观点。不久,《广州日报》发表了“建议全面开放蔬菜购销政策”的报道,成为第一个旗帜鲜明地提出这一“史无前例”观点的媒体。该报道不仅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响,也引起了省内外有关部门乃至中央政府的广泛关注。

2008年8月,两名中央办公厅主任级官员南下广州调研菜改。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的徐世杰告诉来访者,多年来,各大城市的蔬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广州日报》的报道提出了放开菜价的问题。小平同志很关心,希望广州能率先找到解决各大城市蔬菜供应问题的出路。

时任广州市长的叶选平果断决策:晚开不如早开,暗开不如明开。于是,徐世杰亲自调查研究,主持制定了蔬菜购销体制改革方案。1984年11月,广州蔬菜产销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进行,生产、流通、市场供应随即发生巨大变化。广州的改革经验给全国带来了积极影响。不久,全国十大城市蔬菜体制改革首次经验交流会在广州召开,广州的经验迅速传遍全国。

顶住压力,证明“奖金”是合理的

1977年,《广州日报》发表《有信有奖,按月评奖奖金》,并配发署名文章《奖金的声誉》,推动分配制度改革。

歌颂新事物需要勇气。当面对社会上仍有争议的新事物时,广州日报也坚持发出主流报纸的权威声音。60年代中期,在劳动报酬分配问题上,全国掀起了批判“奖金挂帅”的热潮。到处都有人吃“大锅饭”,做得好和做得差都一样。1976年10月,《广州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州一些工厂已经悄悄给员工发奖金,但要求保守这个秘密。于是,记者敏感地挖掘出了这条新闻,并于1977年12月16日在第一版上以《见义勇为奖励月评奖金发放》为题,刊登了红枫锁厂“月评奖金发放”的新闻,并配发了署名文章《奖金发放的声誉》,说出了人民的心声。

在国家经济突飞猛进,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尚未解除的当下,文章选择“红利”这个尖锐的问题来明辨是非,需要很大的勇气。当时整个报社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红锁厂奖金的报道一出,支持的信件就像雪片一样飞来。当年12月19日,该报在系列版发来读者来信,“适当发放一些奖金有很多好处”“是时候恢复奖励制度了”。这封信的发表大大提高了《广州日报》在读者中的声誉。人们一致称赞这份报纸的坚强和勇气。

奖金发放后不久,“大锅饭”的锅就被砸了,按劳分配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方面,《广州日报》的报道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赞美改革先锋

树立南华西街集体样板,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说起南华西街,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它是广州老城区的一条骑楼街。事实上,作为改革的先行者,这条街曾经有过显赫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南华西街通过搞活经济、发展生产力,成为全国第一条街,成为远近闻名的“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根据当时《广州日报》的描述,在南华西街的拐角处经常可以看到汽车排起长龙,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的游客络绎不绝。街道上没有堆积的垃圾,连烟头纸屑都很难找到,微风送来阵阵花香。也有诗人留下了“绿街花巷阳春风光,此为珠江第一街”的诗句。

最早报道南华西街“顾湘大一”的媒体是《广州日报》。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日报记者一直关注着南华西街现象,从经济层面解密街道企业如何通过积极组建合资集团,由小规模生产逐步转变为正规的规模化生产,从而助推工业利润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各区街之首,展现南华西街显著的经济成就。

不仅如此,记者们还深入居民生活,见证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1979年举行的全街运动会,每年的“五好家庭”评选活动,都让居民们为“我是南华西街人”感到自豪。通过报道点点滴滴的细节,展现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历史见证

舆论骨干

在历史的长河中,坚定发声,引导舆论。

面对新事物,广州日报总能旗帜鲜明地发声,成为老百姓的代言人。除了上述经典报道,《广州日报》还发表了一系列深入负责的评论,显然打破了时代的坚冰;非典时期,通过“民有所知,天下太平”等评论和报道,平息了米荒、盐荒的谣言。2009年,番禺垃圾焚烧厂曾有一场选址风波。《广州日报》对人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解读,用权威信息解决了读者的疑惑。2012年,广州开展垃圾分类,广州日报派出特派记者海外采访,以他山之石有效引导舆论……

在传播形式上,顺应潮流,不断创新。

在专栏和报道风格上,《广州日报》紧跟潮流,不断创新。比如《马克思主义的新觉醒》特刊,开创了重要政治文献阅读的新文体;著名栏目《楼下五层》开创了与读者来信互动、以押韵小品监督舆论的报道新模式。如今,从政策法规的权威解读到理论周刊的诞生,广州日报仍在努力寻找党委政府的意见决策与群众视角的连接点,不断反映人民心声,回应社会关切,在更好地承担新闻舆论工作使命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

■媒体人说

当邻居有不满时,他们会想到我们。

讲述人:金牌舆论监督栏目《楼下五层》编辑记者张文藻

说到舆论监督的影响力,广州日报最受欢迎的一个栏目是楼下五层。它以广州的标志性建筑镇海楼命名。因为它有五层楼高,所以也被称为“五层楼”。《楼下五层》1957年开播,1979年复出。一直是读者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窗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1985年获全国好新闻作品三等奖。

这个栏目在舆论监督领域有多权威?老记者张文藻说,上世纪80年代,有人抨击不正之风,口头禅就是“去楼下五层楼告你!”编辑和编辑对大众栏目的信任深感自豪。

张文藻说,当时“楼下五层”反映的多是服务态度差、产品质量差、社会风气不好。“我们会根据读者来信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内容,然后进行采访。“报纸文章虽然只有几十个字,但社会影响往往不小。

很多读者对《楼下五层楼》的标题印象深刻,因为它不仅对仗,而且幽默,就像专栏本身一样。张文藻最形象的一个称号是,市面上的“灭蚊器”不管用,杀虫剂“蚊虱怕”杀不死蚊子和虱子。经过反复推敲,编辑们想出了一个反题:没有灯的灭蚊器比有灯的好。蚊子虱子怕人怕蚊子。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后,所有读者都拍手称快,相关机构迅速赔偿了客户的损失。

90年代末,楼下五层告别读者。但在2017年7月19日,这个金牌栏目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在广州创建文明城市之际,广州日报重启《楼下五层》每周专栏,继续批判身边的陋习,赞美身边的文明,让广州成为美丽文明的城市。

“名著”辟谣非典时期

旁白:《人民知道世界是和平的》作者刘平庆

2003年夏天,非典在世界各地爆发。在病情明朗之前,就有“米盐荒”的传言,导致人们抢购米盐。当时的《广州日报》及时辟谣,发表评论《人知天下安》。文章被贴在街头的粮店、米店等公共场所,很快平息了风波。

文章作者刘平庆,原广州日报记者,广州图书馆副馆长,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副主任。他回忆说,当时自己才上了几年报纸,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名著”。当时一个很大的挑战是,非典疫情扑朔迷离,网络刚刚大规模兴起,信息传播已经进入点对点模式,所以谣言的传播会特别迅速。

刘平庆坦言,当时自己毫无准备,一下子就被挤出了今日时代评论的新专栏作家之一。于是,他以“闻”为笔名,在非典时期陆续写了一些批判文章,如《平息谣言,回归正常》《人民知道天下太平》《指导及时整改果断》《多么漂亮的一仗》等,最终平息了谣言。

回顾这段经历,刘平庆的体会是,面对社会危机,媒体的声音会推动社会进步。“非典从两个方面改变了中国。一是呼吁政府改善社会治理方式,二是推动社会的开放和政府信息的公开。”刘平庆说,《广州日报》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搭建了权威出版的桥梁,对稳定社会起到了关键作用。

打破“统购统销”,我们很激动

旁白:《建议蔬菜购销全面开放》的作者张永熙

第一个报道广州露天蔬菜价格的记者张永熙已经从《广州日报》退休。这位经营农业新闻几十年的资深记者,回忆起当年写《建议全面开放蔬菜购销政策》的情形,依然十分感慨。

他说,改革开放初期,是破旧立新的时期,广州遇到了很多困惑。“我该怎么办?经过专家讨论,他们认为价格应该有所突破。”1984年,市农经学会专家提出了“蔬菜购销政策全面开放”的观点。但从当时的角度来看,每一项都是“犯规”行为,“要在全国率先粉碎‘统购统销’的旧体制,按价值规律重组蔬菜产销新秩序”是重大改革课题。

“这让我们的记者非常激动,深感这是一个‘解放思想,勇闯禁区,深化改革,搞活经济’的重要主题”。张永熙说,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后,广州的改革经验传遍了全国。有些城市也想改革,可惜舆论一边倒,最后只好作罢。幸运的是,大多数广州人支持这个决定。虽然改革的第二年遇到了弱春,菜价上涨,但市领导还是坚持了这个改革方案。“这说明帮助改革很重要。党报记者和改革者要成为战友,改革开放才能事半功倍。”

在他看来,虽然时间不长,但无疑在中国蔬菜供应改革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1985年12月,时任中共新闻局宣传部部长的他在全国、省、市、自治区记协主席、秘书长会议上说:“特别可喜的是,我们的编辑记者不仅停留在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的总体意图,而且深入实际,自下而上地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有力地促进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广州日报》发表的《建议全面开放蔬菜购销政策》等报道就是生动的例子。”

■经典摘录

《广州日报》作为舆论的中坚力量,其影响力充分体现在其评论文章上。下面这篇文章《民知天下安》,曾经对平息非典谣言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们知道世界是和平的。

提取

风起于清平之末。2月8日、9日,广州非典型肺炎谣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如今,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源。当公民处于信息弱势状态时,以手机短信、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播方式和以口头传播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让谣言看似有翼,实则无翼可飞。此外,一些境外媒体煽风点火——2月11日,广东省卫生厅厅长黄清道在新闻发布会上,境外媒体的造谣报道就是证明;不法商人浑水摸鱼——在广东一些地区,一瓶食醋飙升到200元就是铁证。在谣言最盛的时候,很多人难免会失去最起码的平常心。结果,一场一开始并不可怕的疫情,被不实谣言传播开来,搞得人心惶惶。

难能可贵的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州市政府应对抢购的能力和果断程度都有所提高。从组织上讲,是有效的;在反应方面,它是迅速的;在方法上,是合适的;从效果上看,是不错的。通过主流媒体,党和政府的措施声音迅速传递到千家万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减轻了群众的心理负担,增强了群众处理事件的信心,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最初发表于2003年2月15日A1版。

作者:本报评论员已经闻到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944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