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和你微信聊天的人,你的朋友圈早就屏蔽你了。图/unsplash朋友圈可以看三天,群发推送,不允许一个朋友看到...微信屏蔽功能层出不穷,越来越“人性化”。有了这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和你微信聊天的人,你的朋友圈早就屏蔽你了。图/unsplash

朋友圈可以看三天,群发推送,不允许一个朋友看到...微信屏蔽功能层出不穷,越来越“人性化”。有了这些功能就意味着有需求,还有很多人希望功能继续细化。

可见,朋友圈屏蔽是普遍现象,上一秒加好友,下一秒屏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添加一个新的微信好友,立刻设定“不要让他(她)查看朋友圈”——互联网社交规则第一条。

屏蔽朋友圈,即不允许微信好友观看朋友圈,可以对所有员工屏蔽,也可以指定好友屏蔽。

屏蔽要自然,一气呵成,不要表现出任何愧疚感。让对方知道:这是常规行为,就像你每天要喝八杯水一样。不问原因,只求屏蔽。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朋友圈屏蔽行为指南

俗话说“三人同行,两人攀比”,我们不能学灭霸,用打响指的方式屏蔽一个朋友,但我们可以通过个性化屏蔽,让被屏蔽的朋友依然感受到优待,这才是正道。

允许好友查看朋友圈,可以选择最近六个月、一个月、三天。这是一个对所有朋友无差别的屏幕,适合那些往事很多,不忍回首的人。

比如很多人,即使和前任没有任何关系,也不会删除自己的照片,因为那是一段回忆,代表着一段成长。

看着前任的脸,我看到了自己。怎么才能残忍的删除这些记忆?在这一点上,建立三天或者半年的朋友圈,其实是对现任的一种保护——一旦照片被发现,无论多真的真爱,这段感情都将面临考验。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嫁给一个敢于和你分享朋友圈的人。《一切都好》照片/剧照

不要让他(她)看到朋友圈,双方都觉得舒服。在领导和长辈面前,我们都显得很靠谱,当然也要继续维护自己在朋友圈的形象。

什么?都是吃喝玩乐?然后屏蔽他们看我的朋友圈!就这样,对方还是觉得我靠谱,我继续玩。

同理,不让讨厌的人看自己的朋友圈,既抑制了他们举报的冲动,又让大家开心,不用去揣摩他的赞是真心还是假意。

屏蔽给了我们“定制发布”的权利。我们可以指定单个朋友圈不给某些人看,也可以只给某些人看。比如我们不能让我爸妈发现我喝酒,而是要晒“嘿,加班的朋友们,你们看,我又有饭局了”!

比如公司的企业宣传硬广,只有领导才能看到,既保持了朋友圈的质量,又体现了一个优质社会动物的意识。

每个朋友都有被屏蔽的理由,每个时刻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当屏蔽已经成为主流,成为习惯,很难想象过去那个没有朋友,没有隔阂的“裸奔时代”。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我们没有停止分享身边的趣事,只是没有让你看到。图/unsplash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以前被曝光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2012年朋友圈刚上线的时候,定位是“熟人社交”。当时微博面临关系链泛化,有意向媒体转型。

有人说,朋友圈给了用户找到所有熟人的机会。一开始是这样的。每个人都热衷于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从结婚生子到喝一杯新口味的奶茶,更别提那些不眠之夜了。

当初我们的朋友圈能够有这种“和平”的场面,只是因为朋友数量少,友情真实。

当朋友圈三天半年可见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是不是每一条动态都适合所有人看。

那时候“屏蔽”的作用只是一个烧不起来的小火苗。屏蔽需要偷偷摸摸,被发现了就尴尬了,还可能被对方批评,甚至可能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2014年,青岛新闻网曾做过一个调查,探讨屏蔽朋友圈的意义,证明这种行为在当时是有争议的。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屏蔽朋友圈的理由,如今似乎很普遍。/青岛新闻网截图

随着社交网络的日益普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甚至隔壁的王大爷,都纷纷在我们的朋友圈里要求好友回顾“现实生活”。

微博话题#当朋友圈没有屏蔽父母#一度上了过热搜索,网友们连连抱怨:因为父母太在乎,压力很大。

饭妹的每日秀收到了外公的“撮合”: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在广东,爷爷奶奶被称为婆婆和公公。/新浪微博截图

发个英文句子,觉得好有教养,不料被“老实人”妈妈评论: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新浪微博截图

今天觉得自己是街上最潮的男生,亲戚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潮流的核心: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新浪微博截图

我经常收到父亲的鸡汤: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新浪微博截图

曾经,我们喜欢把工作中的委屈发泄到朋友圈,也喜欢摇头说两句,而不是用表情符号说话。如今,我们在朋友圈变得谨小慎微,生怕说错一句话就被“特别关照”。

毕竟亲戚就是亲戚。虽然唠叨很烦,但是充满了爱。屏蔽功能的真正目标应该不是他们,而是更多的“陌生朋友”。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表示,屏蔽功能设置为三天可见,希望用户可以“勇敢发布自己的消息,而不用担心朋友以后能看到”。

我们最真实最私密的一面,不适合透露给所有人。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你看到的是单面镜中的我。图/像素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熟悉了就要留点空余地。

我们在成为朋友之前并不十分了解对方,也没有必要在成为朋友之后讲述我生活的全部。

朋友圈是个小社会,被屏蔽只是因为圈子不对。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朋友总是既亲密又疏远。现实中大家只是点头之交。你不知道我的私生活,我也不知道你的内心世界。我们互不干涉,也不感兴趣。

不是微博里的朋友圈,也不以吸引新粉丝为目的。为什么要自作多情,向不在乎我的人展示自己?

和一个陌生的朋友很难赢得信任。普通朋友同事,虽然三天见一次面,偶尔一起吃饭,但也只是表面上的熟悉。其实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背后都有权衡和考量。

老人教导我们:要说三件事,说多了让人多虑。在朋友圈也是一样的。我多面的人生,对不起,只能给我信任的人看一面。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面对陌生人唯一的好处就是直接被无视也没人会在意。/图宠创意

身份不同,我们不一定要做朋友。这里没有歧视。只是很多朋友列表里的人和我们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比如曾经打过交道的勤劳的快递小哥,微信生意,买演唱会门票的黄牛...大家连对方姓什么都不知道,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还不如主动屏蔽好友,防止个人信息流出。

再说了,天天“逼”对方看我们的疯狂也挺尴尬的。

当你屏蔽你的朋友时,我请求心灵的平静,不要偷窥。可以做一个干净的画面,给对方留一些空的空间,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空房间会不会越来越大,发展到社会失衡的地步?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下班后和同事逛街,聊天范围只限于羊肉和孜然。图/像素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屏蔽朋友圈是冷漠代代相传?

老一辈的人对每个人都很热情,可以和每个人聊天。在他们眼里,现在的年轻人太冷漠,不愿意分享,活得不大度。

就连生日、婚礼这样的喜事,也要群起而攻之。什么前辈、领导、楼下食堂阿姨不准看,学生把朋友圈折腾成“屏蔽圈”。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发一张普通的自拍,还得屏蔽一部分人。图/unsplash

但其实每个人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爸爸妈妈们,每天来来往往遇到的都是对门的邻居,卖菜的阿姨,看门的叔叔,一起下棋的老人…

而我们呢,每天至少要和几十个人在微信上聊项目,聊策划,聊爱豆,聊最新动态,聊旅行,聊隔壁办公室新来的小哥哥。

我要扮演几十个不同的角色,一会儿是贴心的大姐姐,一会儿是理智的策划,一会儿是满眼星星的小女孩。

有时候,我们会面对好友列表里成百上千的名字,不知所措:他们是谁?他们都是好人吗?他们对我了解多少?他们悄悄看了我多少私生活?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陌生的微信好友和路上的行人没什么区别。图/unsplash

东野圭吾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太阳和人心不能直视对方。就算不认识,也真的很难做到毫无防备,心胸开阔。

我能做的就是屏蔽我的朋友圈,把他们从我的生活中隔离出来。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社交越来越方便,“朋友”的基数越来越大。但是社交和维持人际关系的精力并没有增加,只能通过屏蔽来保护自己。

我们不是无动于衷,只是有点害怕。

现在还是检验朋友圈朋友的唯一标准吗?

朋友圈不是检验朋友的唯一标准。互赞不能证明我们是朋友,屏蔽也不能证明友谊不复存在。

朋友圈只是一个社交载体,没必要上纲上线。毕竟,如果我真的不想做朋友,我就完了。

大部分屏蔽不会伤害到别人,只是一个自我保护的盔甲。你不用指着对方破口大骂“他不露肉,就是不把我当朋友!”你没有可以割破皮肤的刀,不代表周围的灌木丛里没有冷箭。

另外,大多数情况下,我的私生活与你无关。用道德打破我的盔甲,只是为了满足肆虐的八卦灵魂。

屏蔽朋友圈(朋友圈屏蔽功能)

流言蜚语传多了我就害怕。图/图Bug创意

要想省去屏蔽这繁琐的一步,就得狠一点或者忍一忍。

删除残忍无交集的好友,同时给自己设置添加好友的门槛,拒绝一切不符合标准的申请;忍住强烈的分享欲,减少发好友的频率,或者直接把好友的优惠延伸到线下。

学会做“交际减法”,也许你就能回到对所有人开放的朋友圈,展现真实的自己。

朋友圈提供了自我表达的平台,也带来了生活被窥探的烦恼。

从分享生活的喜悦到隐藏一切的恐慌,屏蔽朋友圈的功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当然有积极的保护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你的社交生活恶化了。

既然无法拒绝某些人的加好友申请,那我们可以选择隐藏真实的自己,从根源上消除烦恼,屏蔽你的好友看到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实的社交生活中。

屏蔽朋友圈是社交的“护城河”,也是提高社交质量的重要一步。对你无害,对我却大有裨益。

算了,不送朋友了,我们去喝一杯吧。

参考资料:

【1】有一种正能量叫屏蔽力,十点阅读。

【2】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原因已经官方确认了!说数字生活

【3】网络时代,你学会“屏蔽”了吗?法律制度与经济杂志

【4】不好意思,我屏蔽了你的朋友圈斯宾塞

作者|应宝

欢迎和朋友分享文章。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899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