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伯格的艺术观点(格林伯格提出了健康的五级观点)

【11月1日,由中国文化学会主办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文是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的主题演讲,由中国文化学会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格林伯格的艺术观点(格林伯格提出了健康的五级观点)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整晚都在天安门广场。我在观礼台前观看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认真听取了习近平主席的两次讲话。在他的演讲中,他涵盖了三个要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建设人类共同未来的共同体。在此期间,我接受了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和CNN的采访。24小时的经历让我思考。

2019年11月1日,罗伯特·劳伦斯·库恩(robert lawrance kuhn)在中国文化学会主办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学术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我见证了中国过去30年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有人问我:“你会如何解释中国发展的奇迹?”在我看来,中国的历史性成就取决于六大驱动力。

首先,中国人民。中国很多人都很努力,不怕长时间工作。他们如此努力地工作是为了改善整个家庭的生活,改变国家的命运。其中,农民工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代表。

其次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一党执政体制,使中国能够保持政治稳定,高效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坚守了自我革命的品格,践行了自我革命的誓言。中国领导人抑制和消除了既得利益集团,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三是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

第四,中国制定了涵盖长期愿景、中期目标和短期政策的发展规划,并不断监测和修订这些目标和政策。中国将为一些耗时的事务制定长期政策,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15年谈判;

第五,中国在大规模推广一项政策之前,往往会先进行小范围的实验。经过2013-2016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年的试运行,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海南省全境;

第六,一些项目和政策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时及时得到认可、调整和修正。“这些方式方法值得鼓励”。

1989年1月,我第一次来到中国。2018年12月中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距离我第一次来中国刚好30年。1989年,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博士邀请我访问中国。他希望几位熟悉科技领域的美国投资银行家(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脑科学研究的)能为中国科研机构献计献策,帮助他们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在所有认识他的人眼里,宋健博士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人。非常荣幸。从那以后,我经常去看望他,和他讨论国际形势和科学问题。

当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时,我就被这个国家迷住了。当时中国人有一种朝气蓬勃的热情,他们渴望学习,希望通过学习改变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我当时就知道,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影响将很快传播到全世界。我当时不知道的是,中国会对我个人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

我第一次来中国,中方为我安排了陪同。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会说英语。也许这是命运。当时年仅23岁的朱亚当,成了我接下来30年最重要的政治、商业、媒体伙伴。现在我们的友谊已经进入了第31个年头。要写下我和亚当在过去30年里经历的所有挑战和冒险,一篇文章是不够的。恐怕需要一本书的篇幅。我们对中国和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希望告诉世界中国的真实故事。在中国和国际上,我们希望为中国的历史性改革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微薄贡献。

在过去的30年里,我采访过中国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国家领导人、政府官员、知识分子、企业家、工人、农民、军人和农民工。从他们那里,我得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信息。在我的书和文章中,以及当我接受国际媒体采访时,我致力于完整和忠实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我很荣幸,他们能这么信任我,说出他们的经历和看法。

研究历史的目的是预见未来。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很弱。1952年,中国GDP只有680亿人民币,仅占全球GDP的1%;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4万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5%。名义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了175倍。中国已经成为地球上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转型。

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不是线性的。有弯路和转弯,有挑战和问题,也有错误和过失。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中国人能够直面挑战和问题,从错误和失误中学习。

90年代末,在我第一次访问中国10年后,我开始感到特别沮丧,因为我发现美国很多人对中国了解太少。因此,我和朱亚当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一部名为《寻找中国》的纪录片,我们授权这部影片在PBS全国播出。

纪录片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好。我觉得原因之一是这部电影没有刻意美化中国。《探索中国》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新面貌,如极具远见的中国企业家,还介绍了中国面临的挑战,包括中国首例破产案和下岗潮带来的困难。

同时,我们还拍摄了以美国企业并购为主题的系列电影,并在中央二台播出。今天,这两部电影是我们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的第一次尝试。这种交流是双向的。我们希望帮助中国了解世界,帮助世界了解中国。

在我写《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这本书的四年里,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大规模的运动和意识形态斗争,改革开放的启动,中国当时面临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中国与国际社会日益深入的接触等等。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与中国国际电视台合作制作了一个名为《走近中国》的每周广播节目,朱亚当是该节目的联合创始人和制片人。在节目中,我采访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领域的思想领袖和决策者。

我和亚当还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合作制作了一部五集纪录片《中国的挑战》。这部三季五集的纪录片在PBS和中国同步播出。这部纪录片由彼得·托泽导演,我担任主持人并撰写解说词。第一季(2012-2013)聚焦中国新领导层面临的挑战;第二季的主题是中国梦;第三季的内容是关于建党一百年和建国一百年中国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中国挑战》获得中国新闻奖、艾美奖、特里奖。

我希望尽可能展现中国真实的一面:无论是历史上发生的还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我都不会忽视中国的错误,也不会掩盖中国的问题。事实往往听起来不那么令人愉快,但真正的朋友无论如何都应该说实话。真相往往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在政治问题上。虽然中国取得了这么多成就,但我认为中国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仍然不广为人知,那就是扶贫成就。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很多人对中国的扶贫成就知之甚少。然而,这就是我不得不讲述的中国故事。

改革开放之初,扶贫并不是国家的重要任务。中国领导人更注重促进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扶贫被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几十年来经济发展的积累为帮助7亿中国人摆脱贫困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中国成功摆脱贫困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展成功故事。世纪之交,扶贫开始受到关注。截至2012年底,中共十八大代表习近平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国最高领导人后,中国对扶贫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人们开始意识到中国大约有1亿极端贫困人口。无论是因为与世隔绝的偏远山村,教育或就业机会不足,还是年老体弱,单靠经济发展永远无法彻底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无论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多快,无论中国的人均GDP有多高,这些极端贫困人口的状况都不会有太大改善。

中国的第一个国家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主席强调,如果任何一个中国公民继续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那么中国就不可能是一个“小康社会”。2013年11月,习近平在中部贫困县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习近平说:“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空的口号”。“精准”是指个性化的流程和项目,辅以政策支持,包括贫困的标准化定义、贫困人口的判定标准、帮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的定制化计划和项目。习近平说,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一切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中国精准扶贫的目标(即每年让1000万到1400万人脱离绝对贫困)能否实现,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严格的、量化的、透明的过程。在界定“绝对贫困”时,我国最初采用人均年收入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绝对贫困人口”。此外,中国还将充足的医疗卫生资源、教育机会、厕所冲水等卫生设施纳入判断标准。

目前扶贫方式有五种:产业扶贫,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微型企业;搬迁,即从偏远地区转移人口;教育和培训;为生活在脆弱地区的人们提供生态补偿;以及社会保障、医疗补贴和对无法工作的人的直接补贴。为了确保中国的每一个贫困家庭都能得到帮助,所有的村庄都任命了专职官员负责实施精准扶贫。在中国,省、市、县、乡(镇)、村各级地方党委齐心协力扶贫。此外,为保证扶贫效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各级政府将定期和随机进行第三方评估。

习近平主席不仅说了,而且做了。他走访了中国各地无数的贫困县和贫困村,并多次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对扶贫的承诺。

纪录片《前线的声音:中国与贫困的斗争》(制片人朱亚当,导演彼得·托泽)于2019年7月31日在美国公共电视网PBS SoCal首播,并将于2020年5月在美国所有PBS电视台播出。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到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幕后故事。我们的国际摄制组在与中国国际电视台合作的过程中走遍了中国,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经历。我们会见了正在扶贫的村民、正在扶贫的当地官员以及监督扶贫的监督小组的工作人员。这部纪录片通过跟踪拍摄六个案例,为观众提供了近距离了解中国扶贫工作的机会。在影片中,观众还可以了解中国的扶贫工作制度、组织和管理。

一位有一定生活经验的美国观众看完这部电影后对我说:“我以为这部纪录片不会捕捉到任何乐观的画面。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大多是负面的,所以我以为中国政府不会太关注那些社会弱势群体。”三十年来我一直在向全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我发现中国的精准扶贫是一个极好的题材,可以消除偏见,改变人们对中国的认识。

当然,我也去过中国最穷的地方。15年来,我几乎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地方,包括最贫困的地区。我以为我很了解中国,但我看到的超出了我的预料。

我发现每个贫困家庭都有自己的档案,里面列有让家庭脱离绝对贫困的计划。中国绝对贫困家庭有几百万,政府为每个贫困家庭制定了个体扶贫计划,工作人员会监督计划的执行,并上报。在一个偏远的乡村,我看到了“民主测评”是什么意思。当地村民通过投票将一名父亲患有癌症的年轻人列为“贫困户”,当另一名男子被投票从“贫困户”名单中删除时,人们欢呼起来。

同样让我惊讶的是,中国的地方官员会被派到贫困的村庄开展扶贫工作,通常会持续两年。中共扶贫干部在晋升之前,必须实现具体的量化扶贫目标。中国各级官员都很清楚自己的事业与扶贫息息相关。我遇到过一个地方官员因扶贫工作不力被问责的例子,他们的仕途也受到了影响。

尽管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仍面临四大挑战。

第一,数据可靠吗?一些扶贫官员还负责评估扶贫的效果。有冲突吗?我也见过独立审计人员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检查或抽查数据,但我仍然听说有些数据不可靠,因为一些地方官员在压力下会弄虚作假。

其次,一些渴望政绩的官员希望人们能尽快脱贫,而一些村民则希望自己能继续被认定为贫困人口,因为这样他们就能继续得到政府的补贴。

第三,随着扶贫成功的喜悦消退,扶贫官员会将注意力转向他人。如何才能防止刚刚跨过极端贫困线的人再次返贫?中国的扶贫工作要真正取得成功,必须保证扶贫的可持续性。中国官方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因病返贫现象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中国40%的返贫人口是因病致贫)。

第四,已经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上,但生活水平远低于中国城镇中等收入阶层的人的存在,不会帮助中国实现普遍繁荣的社会,这是中国的长期目标。中国的反贫困斗争不会在2020年完全结束。

第五,由于扶贫工作的绩效与各级官员的仕途挂钩,而且扶贫资金规模巨大,因此有诈有贪也就不足为奇了。2017年,中国有12.21万起腐败案件被曝光,其中4.87万起(超过三分之一)与扶贫有关。值得称赞的是,中国政府能够公布此类案件的数据。中国绝不允许伪造数据或挪用资金等问题影响扶贫目标的实现。

2019年初,中国绝对贫困人口已降至1660万。虽然剩下的扶贫工作非常艰巨,但中国一定会在2020年底消除绝对贫困。

之前看过中国扶贫成功空的人也一定认识到,这种成功与中国的一党执政体制和强有力的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体制是有因果关系的。虽然所有的政治制度都有其优缺点,但如果没有如此强大的权威,中国很难实现其扶贫目标。

我写书、拍纪录片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希望改变人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在今天的西方,尤其是美国,许多人对中国的行为感到担忧,他们也质疑中国行为背后的动机。在拍摄纪录片《前线的声音:中国的扶贫》时,我们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介绍中国是如何开展扶贫工作的,二是消除人们对中国的误解。即使人们可以在观看的那一刻改变对中国的看法,我们的纪录片也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中国在扶贫方面走得更远。虽然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贫困状况与中国不同,但中国认为其扶贫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一些帮助。未来的历史学家为这个时代书写历史时,应该把中国的精准扶贫列为重要篇章。

习近平主席曾说,“扶贫永远是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花的精力最多。”我目睹了他的话对这个国家的影响。我从未听过任何其他国家的领导人说过这样的话。

2018年12月,在中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荣幸地获得了“中国改革友谊勋章”。这一奖项颁给了10位在过去40年里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外国人(其中5位仍然健在)。我是两个获奖的美国人之一。作为一名时事评论员,我经常向人们解释中国领导人所说或所做事情背后的原因。现在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拿这个奖?”

我可以解释一下李光耀获奖的原因。他是现代新加坡的传奇先驱,在中国是备受尊敬的顾问和楷模。我可以解释一下松下幸之助获奖的原因。松下的创始人拉开了中国电子制造业发展的序幕。我可以解释莫里斯·格林·伯格获奖的原因。美国国际集团主席帮助中国建立了自己的金融业。但是我为什么会得奖呢?

我觉得我获得这个奖不是因为我个人的表现,而是因为我所做的事情:我一直在努力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丰富、复杂的中国故事。如果中国在20年或10年前颁发这个奖,我不认为我会进入决赛。一点机会都没有。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中国积极参与每一项重大国际事务。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一直是中国国家战略的核心。

从国际贸易和投资到多边机构和新的全球治理,中国的形象对中国正在做的事情有很大影响。

展望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希望届时将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主席发出了同样的信息。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人民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也必须予以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6512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