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哲敏告别仪式(郑哲敏是两院院士吗)

郑哲敏告别仪式(郑哲敏是两院院士吗)

郑哲民用简洁优雅的数学语言总结出爆炸规律,被称为驯服炸药的人。

|作者:田亮

|编辑:阿叶

|编辑:库里

8年前的2013年1月,郑哲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有记者问他,“你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他开玩笑说:“我已经做好了随时离开的准备。”现在,他真的走了。

8月25日3时43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民逝世,享年97岁。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李鹤棣是郑哲民的学弟、助理,现已70多岁。听到郑哲敏去世的消息后,她深感悲痛,并告诉环球人物,郑先生在90多岁的时候仍然每天早起,步行去他的办公室。“他觉得坐在办公室里心情很好,精力充沛,是一种享受。他通常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

据媒体统计,今年人们已经告别了20位院士,其中不乏各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郑哲民就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

提到爆炸,人们往往会想到它的威力和破坏性,郑哲民用简洁优雅的数学语言总结出了爆炸的规律。钱学森欣喜地将这门新学科命名为“爆炸力学”,郑哲民被誉为驯服炸药的人。

做了20年的噩梦。

郑,郑哲民的父亲,出生于浙江宁波农村。他家很穷。小时候,他靠放牛为生,也读过一些书。15岁时,郑去了上海,在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学习贸易、会计和英语。四年后,郑成为著名手表品牌亨得利的合作伙伴,成为一家人。之后带着家人去了山东,在济南和青岛开了亨得利分号。

这位成功的商人不像很多有钱人那样抽烟喝酒,娶小妾,朋友多是医生或大学教授。良好的家庭环境为郑哲民和他的兄弟姐妹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1924年10月2日,郑哲民出生在济南,家中第三个儿子。1928年,日军为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在济南杀害中国官民一万余人,造成五·三惨案。

“我上街看到地上有很多子弹壳。孩子们很好奇,就去接他们。旁边有个日本哨兵拿着步枪,上面插着刺刀,吓得我赶紧跑了。”郑哲敏回忆道。接下来的20年里,郑哲民晚上经常做噩梦,在噩梦中,他无法离开刺刀,无法逃脱。

童年的郑哲民很调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许多人在济南街头游行,抗议日本侵华。看到这一幕的幕后,郑哲民也带着弟弟妹妹们举着旗子在自家院子里游行。他还在父亲的钟表店里围着一个师傅恶作剧,把一盆水倒在师傅的床上。父亲大怒,用绳子把郑哲民捆了起来——他是在告诉他,自己店里的工人不要随便欺负。后来父亲和他长谈:“商人是最被鄙视的,你长大了就别做生意了,好好学习,学点本事。”看着金碧辉煌的新店,郑哲民下定决心:“不管你以后做什么,都要像你父亲一样做到最好。”

郑于1937年到成都,在春熙路开了一家钟表店。第二年春节过后,舅舅带着郑为民和郑哲民来到成都。虽然是大后方,但日本飞机仍不时轰炸。有一次,老师问郑哲民,以后想做什么?他回答说:“一个是当飞行员打日本人,一个是当工程师实业救国。”他童年的噩梦依然伴随着他,但他已经把恐惧变成了自我完善。

刚到成都时,郑哲民是插班生,只能坐在最后一排。况且他听不懂四川话,又因为头疼休学半年,所以功课落后,要更加努力。郑哲敏喜欢英语,加入了学校英语俱乐部,经常看美国电影,自学了英文版的欧几里得几何。

一次英语课上,老师让郑哲敏对比sing(唱歌)和thing(事物)的发音。结果他看了好几遍,老师都没看对。难怪郑哲民一开始说的是山东话,后来是四川话,再后来是普通话,但汉语发音都不标准。但是他没有被说服。他甚至练习走路,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发音。为了激励自己,他还为每门课程准备了另一本英语教材。

向钱伟长、钱学森学习。

1943年,郑哲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我选择这所大学是因为我哥哥郑为民前年被这所大学录取了。“他是我的偶像,他学什么我就学什么。第二年,哥哥说,我们不要学一样的东西了,分开学吧。于是我改选了,从电气系转到机械系。”郑哲敏说。

郑为民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清华大学工业自动化和系统工程的创始人,前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博士生导师。

当年去昆明报道,郑哲民是坐飞机去的,这样经济实力的学生不多见。但学校却是另一番景象:校长梅贻琦和许多教授都衣衫褴褛,学生们在茅草屋里上课。但老师认真的授课和积极自由的学术氛围给郑哲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6年,抗战胜利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回原址,郑哲民的工学院回到清华校园。这一年,钱伟长从美国回来,在清华大学教现代力学。郑哲民成了他的第一批学生。“钱先生的课对我们很有吸引力。他是我的启蒙老师。”郑哲敏说。在钱伟长的影响下,郑哲民的研究方向转向了力学。毕业后给钱伟长当助教。

1947年冬,郑哲民(左一)在宿舍外与当年留校的电机系助教合影。第二个是他的哥哥郑为民。

1948年,国际扶轮社向中国提供留学奖学金,国内只有一个名额。郑哲民是由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教授、清华大学院长、英语系主任、机械工程系系主任钱伟长推荐的。钱伟长在推荐信中写道:“郑哲民是我几个班里最好的学生之一。他不仅才华横溢,思想开放,勇于创新,而且勤奋认真。他接受过工程科学领域的实践和理论培训。给他几年高等教育,他会成为应用科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奖学金后,郑哲民选择了加州理工学院,钱伟长就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

短短一年,郑哲民拿到了硕士学位,1952年拿到了应用力学和数学博士学位,导师是比他大13岁的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和他一起学习的同学吴耀祖说,数学课有一些很难的问题,郑哲民总是被老师请到台上讲解。吴耀祖开玩笑说,“如果别人做不到,郑哲民总能做到。是因为他的名字有‘浙’和‘闽’吗?”

临近博士学位,郑哲民第一次独立完成了一项科研。美国哥伦比亚河上有一座水库,名叫罗斯福湖。湖的两边是高出水面100多米的高原。美国人想用水库的水灌溉高原上的土地,于是架设了12根直径近4米的水管。然而,它们建成后,水管摇晃得很厉害,根本无法运行。方找到了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介绍完情况后,教授问郑哲民:“你能看出是怎么回事吗?”郑哲民点头表示同意。经过计算,他给出了解决方案——消除水管和水泵之间的共振。几十年后,这些巨大的输水管道继续正常运行。

拿到博士学位后不久,郑哲民就遇到了麻烦。美国移民局不仅扣留了他的护照,还以“非法居留”的罪名将他关押起来。幸运的是,我的好朋友冯媛甄(著名的生物工程学家和生物力学之父)花了1000美元将他保释出来。

没有身份证明,又无法出境,郑哲民只能在学校当临时工,日子过得很拮据。有人给郑哲民小费,让他向大坝工程师多要一些钱,因为郑哲民解决了这么大的问题,只得到400美元,但郑哲民没有那么做。”他只是个学者,没有那么多奇思妙想。”郑哲敏的学生、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丁和《环球人物》记者聊起他们导师的过往,感慨良多。

1955年,郑哲民离开美国回到中国之前。

想为国家做点实事。

1955年2月,郑哲民在废墟中回到祖国。“我离开美国的前一天晚上,钱先生(钱学森)邀请我去他家吃饭。钱先生说,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我们研究的问题可能不是马上就能有的,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8个月后,钱学森也回到中国,并于次年创办了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民成为该所第一批研究人员。

1960年秋,中科院力学所篮球场上围着一群科研人员,正在进行一个小型爆炸实验。砰的一声,一块巴掌大小的铁板被雷管炸成了一个整齐的小碗。在解释这个小碗的形成时,郑哲民说,“在铁板上放一个雷管,雷管周围放上水,密封。当它爆炸时,水被挤压,然后铁板被挤压成想要的形状。”钱学森兴奋地说:“别小看这个碗。我们未来的卫星将依赖于它。”就这样,一个新的专业诞生了,钱学森以郑哲民为带头人,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

60年代初,“两弹一星”研制如火如荼。由于加工技术落后,很多特殊形状的火箭关键零件制造难度大,郑哲民的任务就是通过爆炸成形制造火箭零件。“火箭上的零件相对较大,但很薄。最好的办法是用液压机,但我们国家当时没有那个条件,所以作为紧急情况,爆炸成型的方法是好的。”

20世纪70年代初,金银岛事件后,为了改变我国常规武器的落后局面,郑哲民参加了穿甲机理的研究。在军事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他提出通过模拟弹丸撞击钢板来研究弹丸撞击装甲的规律。通过大量的协同实验和分析计算,弹药最终可以在规定距离内击穿相应厚度的装甲,我军装甲的抗力也有所提高。

1978年,郑哲民(右二)与科技人员讨论工作。

虽然爆炸在军事上比较常见,但郑哲民也能让它在民用工业上发挥作用。很多设备需要焊接铜板和钢板。因为材质不同,焊工不知所措。他领导了爆炸焊接的研究,成功地结合了不同材料的金属板。针对煤矿瓦斯突出事故,他从力学角度分析数据,组织实验和井下观察,为判断煤矿瓦斯突出危险性提供了基础理论。他还用爆炸法解决了海底淤泥问题,水下软基爆炸处理技术被纳入国家标准…对此,郑哲敏表示:“我只是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但据郑哲民介绍,爆炸力学在很多领域都是一门过渡学科。现在国内有大型液压机,爆炸成形技术已经被取代。但他也没闲着,转向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

多年前,郑哲民曾告诉他的学生,“你不能在工业部门做兼职。”对此,他的学生、中科院院士白一龙是这样理解的:“科学院的工作应该走在国家需求的前面。等到工业部门能够处理自己的问题时,科学院一定已经向前迈进了,而不是和他们抢工作、抢成果。”

在郑哲敏看来,他的责任远不止解决这些科学问题。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科学的繁荣是由自由交流和碰撞孕育的。”为了加强中国力学界与国外的交流,1988年,郑哲民开始申办在国际上很有影响的世界力学大会。2008年,84岁的他带着氧气瓶登上飞机,继续为这个目标努力。2012年,四年一度的世界力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郑哲民已经忙碌了24年。

最后的日子

就在8年前,当我准备随时离开的时候,89岁的郑哲民说:“我已经到了人生的尽头,我还想做一些我想做的事情。”那就是继续做科研。

这位慈祥平和的老人,在学生眼里是严厉的。他的博士生很少有能按时毕业的,有的甚至需要七八年。郑哲敏的学生、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李世海说,“有时候我参加很多社会活动,他都会严肃地批评我,告诫我要投入到研究中去。”

对此,郑哲敏的解释是:“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很大,不能沉下心来想一些很远的事情。做再多的科研又辛苦又无聊,还得耐得住寂寞。科研人员不想发财,但只要给他们体面的生活,他们一定会做得很好。不要刺激他们,用各种名利让他们悬念。现在很多科学家每天都在计算工资和业绩,不可能像无头苍蝇一样想大事和长远的事情。”

2012年3月,郑哲民在中科院力学所办公室接受媒体采访。

他对年轻人充满期待。李鹤棣说,几年前,一位主持某项目的老院士遇到一个难题,让老郑解决。郑哲敏很快发现了之前出了什么问题,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事人很高兴,就请郑哲民做讲座,传授经验。“人们最初要求他一个人去。结果他讲完了,找了几个年轻的同学讲讲,给他们一个机会。”

2019年,郑哲敏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经常去医院。即使后来住院很久,他也经常给人打电话汇报工作。2020年10月2日是郑哲敏的生日。他的同事在一个微信群里写了“祝你生日快乐”。郑哲民不在组里,但人们认为他在。李迪把团里所有人的祝福转发给郑哲敏。趁郑哲民里的医护人员不注意,偷偷把李鹤棣叫了回来,说了些感谢大家的话。结果被护士发现,批评了一顿,因为医生为了他的健康,严格限制他使用手机。过了一会儿,他偷偷给李鹤棣发了一条微信:“谢谢!哲民。”这也是他发给李鹤棣的最后一条微信。

今年7月,医院停止了探视。后来,几个年轻人来到医院,抓住郑哲民被转到病房的瞬间,远远地看了走廊门口一眼。这一瞥也告诉他,你的事业后继有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6505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