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里等于多少米(10公里是多远)

羊城晚报记者柴智11月6日,2022北京马拉松鸣枪起跑。一位86岁的老爷爷在志愿者的陪同下,迈着稳健的步伐,用6小时16分钟跑完了全程,成为今年北京马拉松的最后

羊城晚报记者柴智

11月6日,2022北京马拉松鸣枪起跑。一位86岁的老爷爷在志愿者的陪同下,迈着稳健的步伐,用6小时16分钟跑完了全程,成为今年北京马拉松的最后一名跑完全程者。这张感人的图片迅速爆圈。

爱,不怕年龄!参加过20多次马拉松的张顺爷爷,将坚持不懈、挑战自我的精神传递下去,在赛道上发扬正能量,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

马拉松,长跑中的顶级存在,逐渐成为一项风靡全球的运动和城市时尚。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跑步者渴望参与其中。马拉松在系统训练和跑步积累的过程中,对于身体机能和器官功能的增强,身体素质的提高,生活和工作压力的缓解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42.195公里的马拉松是一项消耗大量身体能量,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如果你是带着一股激情直接开始跑步,或者你患有一种疾病,在跑步的过程中一味追求速度,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积极意义:增强体质,愉悦身心。

马拉松是一项长期的有氧运动,需要各种器官和系统有很强的心血管协调才能完成跑步。这种强化过程有利于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肌肉骨骼的支撑,促进身体的循环和排毒,达到减脂的效果,增强心肺功能。长期跑步的人可以燃烧掉多余的脂肪,让身材更加完美。

关于马拉松的意义,马拉松大师帕夫洛夫斯基曾说过:“马拉松培养的是宽容,目的是获得长期的回报。马拉松需要四五个月的训练,而正式比赛则持续一整天。如果你是业余爱好者,一年最多跑两次马拉松。获得奖励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心理健康。”

在很多人看来,马拉松对人的精神洗礼往往比身体更彻底。

他还不到42岁,跑马拉松已经12年了。参加过中国台北马拉松、东京马拉松、多伦多马拉松等10余场国内外马拉松比赛。

这些年对马拉松的坚持,在她看来是一种执念。“每天在群里遇到朋友fun run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跑步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在跑步的过程中,身体处于有节奏的节律中,会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非常有利于心理放松、情绪舒缓和压力释放。而且跑步的时候,要暂时把注意力转移到运动上,让自己倾听自己心跳的节奏,让自己的身心更加专注和放松。这是一种非常舒服和无私的体验。”我告诉记者,跑了这么多年马拉松,身体年龄和心理年龄都很年轻。

小吴在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工作。他平时工作节奏很快,压力也很大,但他从不放弃跑马拉松。近年来参加过北京马拉松、成都马拉松等国内赛事。“他三天跑一次,状态好了就多跑一次。我感觉他一般来五千米。”自从跑完马拉松,小吴认为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生活更有规律,更有规律。“跑步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要经常跑步,必须要有规律的作息和稳定的生活状态,这就需要你放弃熬夜和酗酒。加强生物钟后,感觉身体负担越来越小,一切都变得轻松很多。”

潜在风险:小心心脏和膝关节。

正确跑马拉松不仅安全,而且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但任何运动都要在身体承受范围内进行,没有跑步经验跑马拉松会带来沉重的代价。

沙广体育医院运动医学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田径队队医李国欣在接受采访时说:“马拉松是一项有氧耐力运动。长时间跑马拉松会增加运动负荷,心脏功能跟不上运动量的增加,会导致心脏缺血或严重供氧不足,还会诱发各种心肌病和心脏肥大。心脏在长期超负荷运转下会造成慢性心肌损伤。”

此外,李国欣认为,跑马拉松是一项长期的耐力运动,也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引起软骨髌骨关节炎。“膝关节必须承受重量,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如果跑前不热身或者跑姿不对,会加重膝关节的磨损,时间长了会不知所措。”

专家意见

“认识自己”,循序渐进

李国欣告诉记者,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马拉松运动员,都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持续的肌肉力量、合理的技术以及保证关节的稳定性。几个因素的“相加”可以减少对关节的损伤,减少心脏和其他器官的损失。

李国欣认为系统的训练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虽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但是跑马拉松之前一定要有平时训练的积累。从5公里到10公里,再到半程马拉松,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率变化,对自己的心肺功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李国欣还建议跑步者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马拉松计划。“跑马拉松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要和别人比,否则会破坏跑步和呼吸的原有节奏。”

对于刚刚进入跑步圈的“小白”,李国欣建议首先要对自己的身材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是否有家族遗传的心脏病,他的血压是否正常,他的身体是否能承受压力,这些都是需要初学者重点考虑的。”

对于资深跑者,李国欣认为有必要适当增加缓解肌肉力量和平衡力量的训练。“跑马拉松时,人们追求的是具有这种能力的心肺功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在下降。这时候就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我们称之为身体机能的转变,让身体逐渐适应跑马拉松的需要。”

此外,李国欣还向记者强调,定期进行心脏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根据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时刻关注身体变化。

作者:柴智

来源:羊城晚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966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