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黄帝内经十二经脉原文)

众所周知,人体有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合起来就是“十二井穴”,是掌管我们体内十二经脉所有分支的特效穴,一穴胜十分。关键是保存神经的时候,经常艾灸还能从根部滋养十二经脉!如果你知道,你会发财的!

01:人体里藏着十二口井!

古人把经络比作河流,血液像河流一样在其中流动。

表面经络是地上的河流,内部经络就像地下的暗流。

井是连接两河(经脉)的“井口”(源头),故称井孔。“黄帝内经。《灵枢》记载:“上上下下都是井。”(经气之源!你说体重不重要吗?)

穴位多分布在人体的手指和脚趾末端,是体表经络中的气血流入人体经络的必经之路。

于是,井穴就成了十二经脉的“根穴”(源头),掌管十二经脉的分支!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十二经脉和它的穴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每个穴里都有一个穴。

十二个洞包括

手十二井:肺经少忙,心包经少忙,心经少忙,大肠忙阳,三焦经闭,小肠经少忙。以上六井穴在手指末端,两侧各有十二穴,也称手十二井。

十二井:脾经藏白,肝经大,肾经肿,胃经坚,胆经阴,膀胱经阴。上述六井穴在趾端,两侧十二穴,也称足十二井。

十二腧穴主要用于发热、昏迷、休克、心胸烦闷等症状,所以临床上多用于急救。近年来,经络研究也被用于“经络测量”。

人体有十二经脉,对应十二个井穴,一个井穴胜十分。如果艾灸的人不懂得井穴,岂不可惜!

02:经常艾灸

从根部滋养十二经脉!

就像我们种树浇水一样,肯定要多浇树根。我们养经络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从它的根开始,多浇水!

十二井穴是十二经脉的根(源)。经常刺激它们可以促进经络气血的增长,从根源上滋养和滋养十二经脉!

1.它能清热解毒。

刺激井穴可以清热。一般来说,每个井都可以调节其经络和脏腑的热证。

比如少商可以清肺热,调理肺热引起的咳喘。对于风热邪犯肺经引起的咽喉肿痛,针刺少商穴放血或艾灸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穴位不仅可以清除脏腑经络的热量,还可以调节和治疗全身发热的疾病。因为十二经脉中的脏腑经络是有阴阳关系的,井穴的清热作用也会表现出相应的阴阳特征。

例如,商鞅是大肠经的井穴,但它可以清肺热,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和哮喘,喉咙痛等症状。

2、能开导神经。

井穴除了清热,还有提神醒脑、开窍安神的作用。

穴位位于四肢,神经末梢丰富而敏感。俗话说“手指连着心脏”,刺激手的井穴,有很强的提神、止痉、开窍、止痛的作用。

脚的井点也广泛应用于医生的急救。井经穴-涌泉穴在这方面的作用非常显著,常用于调节中风、癔病、发热等引起的昏迷和休克。

此外,涌泉还有开肾窍的作用。肾气不足的人,可以通过艾灸或按摩涌泉穴的方法来鼓励肾气。

3、能内外沟通。

所有的井穴都有沟通人体表里经络的作用!

如前所述,人体经络分为体表和体内,并形成一个无尽的循环。如果把体表的经络比作地上的河流,体内的经络就像地下的输水管道;

井穴是人体表面经络的井口,水从这里流回体内。所有的井穴都有沟通表里经脉气血的作用!

4、五脏病的主调!能祛寒湿聚!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也说:‘病在脏,取井’。如果是五脏(肝、心、脾、肺、肾)的疾病,一定要找到它们对应的经络!

内脏引起的疾病,如果心满,可以艾灸或针刺井穴。

什么是内心的充实?也就是说,如果有什么东西沉在或者悬在心下,使心有向下的感觉,或者心有负重的感觉,那就是冷湿的水聚集在心下。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通过针刺相应的井穴来调节。

对于胃寒患者,如果寒湿聚集在心下胃中,心与之相通,可以在胃经的井穴进行针灸。寒湿头痛一开始可以在涌泉穴治疗。一般针刺后疼痛会立即停止。

总之,一开始的五脏六腑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其对应的井穴来调节,效果突出。

5.所有的井穴都与肾相连!

人体的井穴相当于连接地表和地面的深井,因为它是深井,穿过人体的内部经络;

因此,所有沿井穴降入人体的阴液,都可以汇成肾所管的水液,即所有井穴都经过肾。

6、可以去除水肿!

所有的井和洞都有把地表水导回体内的作用!

比如足背水肿,可以用足三阳经穴位治疗;小腿内侧水肿可以通过隐藏脾经、胃经井穴,用理督伊治疗。胫骨水肿可通过胃经井穴调节;小腿外侧水肿可通过胆经、膀胱经井穴足口阴、尹稚进行调节;手部水肿可以通过相关的经络和穴位来治疗…

其实水肿的症状就是体表水溢出,水不归经络。井点具有将体表水导回体内的作用。虽然不是水肿的源头,但可以为体表水泛开通路。

03:手中6洞,1洞胜10洞。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六脉神剑”对应的是六口井!

1.肺经穴位-少商穴

穴位:拇指角的两条线是沿甲壳边缘的水平和垂直延伸,是两条线的连接点。

少商为肺经井穴,太阴肺气之根,故能清肺热,利咽喉,解表散郁热。无论古今医家,都公认是调理急性咽喉痛的最佳穴位。

日常有肺热、咽喉、呼吸道疾病的人可以艾灸。

2、大肠经井穴——商鞅穴

穴位:食指桡侧,距甲根角0.1寸。

《百病之赋》云:“寒性疟疾猖獗,商鞅太息受考”。

商鞅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阳明经是气血多发的经络,商鞅是经络气血运行的源头。

上腧穴在食指末端与表里肺经直接相连,肺为水上之源,掌管全身皮毛。艾灸上穴可同时刺激肺经和大肠经气。

当外邪侵入肌表时,可发展皮肤的发窍,解除外阳,从而解表郁,解热发汗。

比如便秘,多是由于腹内积热,津液燃烧,肠道阻塞所致。通过按压或艾灸上阳,可使热邪通畅,理气,利水润肠,促进排便。

3.心包经穴位-仲冲穴。

穴位:中指末节指尖中心。

冲钟是心包经的井穴,是阴阳经脉交汇的地方。针刺泻下和冲钟可以纠正阴阳分离,调整阴阳平衡。

心火充盈,风火相和,蒙蔽清醒,以致中风。如果目睹突然晕倒,意识不清,要及时刺醒神志。

心火过盛引起的舌体肿痛,也可通过刺中冲穴放血清心、泄热、凉血止痛来治疗。

4.三交京经穴-关冲穴

它位于人体手镯指(无名指)的远端尺骨侧,距甲角0.1寸(指寸)。

关穴是三焦经络上的第一穴,其特点是清宣三焦。

关穴是少阳三焦经的井穴。这个点很小。除了艾灸,还需要用指甲去捏,才能更好的刺激。

但是,它有很大的用处。是三焦的出气筒。人在无聊、心烦、说不出哪里不舒服的时候,就要多艾灸,捏关冲,把气发泄出来。

穴位封闭也可以调节晕车。晕车的时候一般会擦关穴,因为肚子里有浊气会让人恶心。只要打几个嗝,晕车就会大大缓解。

冲雪就是这样一个排气口。刺激它可以帮助驱散浑浊的空气,让人感觉更舒服。除了这些疾病如咽喉痛、急性咽炎等。,艾灸或揉关冲穴也有调理作用。

5.心经腧穴-少冲穴

取穴:小指末节桡侧,距甲角0.1寸。

《内经》说:【心为君官,神不在。】心经主要负责给心脏补充血液,然后让心脏更好的推动血液流向全身。

少冲穴是心经的井穴,五行属木,为心之母穴。其特点是清心除烦。

现代人常犯心力衰竭,容易出现心慌、焦虑、健忘、多梦,或气短、心下骤痛等。艾灸要比穴位打孔用的多。

6.小肠经穴-少泽穴

位于手背,小指尺侧,距甲角0.1寸。

少泽是手太阳小肠经的井穴,小指是小肠经和心经的交汇处。针灸不仅可以调理心气血循环,还可以调理小肠,使之精微,对女性产后缺乳有很好的疗效。

刺激少泽穴,可清热散结,疏通乳房阻塞,活血行气,消肿解毒。

艾灸不仅能解除肝气郁结,还能解除胃经积热,疏通经络,散瘀破结。

人体上的十二个井穴,每一个井穴都对应着经络的始端和活水的源头,经常艾灸或捏压这些穴位,对于加强经络功能、清热安神、调理脏腑都有很好的反馈作用,可以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和烦恼。艾灸的朋友们,赶紧用吧!

经络保养《黄帝内经》说:经络决定生死,调理虚实,治百病。总的规律是,痛不痛,痛不起作用。络生死,调虚实,治百病,通则不痛,痛则无理。

内容:经络疏通保养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编辑:《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

通讯员:秦王磊晶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789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