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后的今日高考还有多少天(2022武汉昨天坠楼事件)

距离高考还有两周,高校招生规定正在陆续发布。今年高校增加了哪些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有哪些亮点?招生政策有什么变化?一系列问题引起了考生和家长的关注。接下来,我们来关注一下今年的高考招生。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今年共新增本科专业37个,已有43所高校通过新增专业审批。记者梳理发现,这些都是根据国家战略发展设置的特色专业,大部分将于今年开始首次招生。

新增的37个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类,均为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设。其中工科占专业比重最大,其次是农学。

工科专业中,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7所高校依托其雄厚的学科基础,今年在招生专业中增加了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张睿:基于北京理工大学在密码算法与协议、人工智能安全、大数据隐私保护、区块链密码应用、反量子计算密码学等方面的特色研究优势,推动了密码技术在中国金融领域和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

随着国内很多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新增的一些专业是针对该领域的新形势、新需求进行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比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今年新增的智能采矿项目,就是顺应国家能源行业“少人、安全、增效”的生产模式;西北A&F大学新增智能畜牧科学与工程专业,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

西北A&F大学教务处主任陈玉春:集合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在全面提升专业内涵的基础上交叉整合,形成新的复合型专业,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和未来农业发展培养人才。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追寻和保护历史根源,相关高校这次也增加了相关专业。其中,吉林大学新增古文字学专业今年首次招生,纳入本科“强基计划”招生试点。该专业将为考古学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打破古代文献学人才培养仅停留在研究生阶段的局面,完善这一基础学科完整的培养体系,与博士学位相衔接。

个性化,为拔尖人才搭建平台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年来,一些高水平大学每年都在高考招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通过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配备一流的师资和学术环境,为拔尖人才的成长搭建平台。今年在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方面,我们来看看各个大学都有哪些新亮点和举措。

今年,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将全面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北斗星战略”,瞄准基础学科前沿和科技未来空天,设立计算机拔尖计划、机械拔尖计划、华数学拔尖计划和未来空天7个招生实验班。其中,前四个“计划”是北航今年新增的四个特色实验班,实现八年制本科和博士培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主任一灯空:完成本科学习需要三年时间。只要符合培养标准,就可以直接去读博士。而且博士的学习可以选择学校的任何方向,这给了高分学生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哈工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采用书院制、导师制、硕士和硕士、跨校区个性化培养的模式。考生可通过填报工科实验班(特长生有硕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硕士学位)或录取后选拔的方式进入高考。预计招生规模约300人。其中,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和谭勇班由院士领衔。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办主任邢:以小卫星班为例。学生进入小卫星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参与到小卫星的研制中。

今年,西北工业大学设立了由院士和首席科学家设计的“三航+”(航海空、航空航天与航海)、“信息+”、“材料+”三个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采取产学研相衔接的模式,实行3-6年弹性学制,计划招生150人左右。北京化工大学新成立的弘德学院也采用高水平的“导师制”管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将招收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四个专业120人。

北京化工大学招生办主任许帅: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生导师。小班双语教学,提供国际课程。学生不出国门就能听到课程的国际前沿知识和动态发展趋势。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交流,包括暑期学校访问和国际高水平大学的联合培养。

整合资源,开创多校跨校联合培养新模式。

记者在今年的高考招生中发现,部分高校开启了跨校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整合两校优质资源,培养具有跨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招生的重大突破。

从今年开始,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将联合开办涉外法律人才法学班,共享优质资源,计划招生15人。本科主要在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学习,第二学年集中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者,授予联合学士学位。

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办副主任于:凡经审核合格的毕业生,均可免试就读我院国际法专业研究生。

今年,西南财经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将依托各自在金融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联合开展学士学位培养项目。他们每年将招收30名金融专业(智能金融和区块链金融)的学生。该方案采用小班化、个性化定制方案,实现计算机、金融、经济、数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西南财经大学学生处主任谢红:培养具有跨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精英,学生可以获得就读学校的毕业证书和两校联合授予的“金融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合学士学位”。采用三导师制,每个学生配备学术导师、科研导师、行业导师。凡完成培养计划且品行良好的学生,建议免试。

校方表示,这种联合培养模式不仅能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还能进一步促进双方在科学研究、师资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交流。

创新机制,更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学生对国际教育的需求大幅增加。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高考招生中,更具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不少高校的新亮点。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被教育部和广东省列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改革试点,将把广州国际校区打造成全英语教学的校园,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国际成长环境,探索国际化办学的新途径。目前新增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等8个工科专业,均为前沿交叉学科。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政:立足中国实际,融合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如引进国际高水平师资,借鉴国外名校课程体系,现代书院制,全日制导师制,丰富的跨境学习交流机会等。

据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目前面向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五个试点省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在招生方面,采用“6+3”综合评价录取方式,提前批录取,即在普通本科录取批次之前。

“6+3+1”综合评价招生方式是按照学生高考成绩60%、学校考试成绩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没有被录取的学生不会影响普通批次的录取,所以会有另一次选择的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各校根据自身特点,积极与国外高水平学校合作。位于新时期丝绸之路起点Xi安的西北A&F大学,与丝路沿线国家高校共建了8个海外农业示范园和3个海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化工大学与48个国家(地区)的156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北华-世界百强大学”精英计划前往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进行暑期学习、短期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

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招生办主任许帅:学校有大约80个海外留学项目,包括联合培养、短期学习交换生等等。(其中,)百强大学硕士、博士精英计划,(学生)入选后可前往与我校建立联合培养项目的世界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获得我校授予的硕士学位和国外合作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

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每年将选拔20多名学生组成拔尖人才培养国际班,学生可赴德国、奥地利、英国等国高水平大学参观学习。在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国际通用工程学院引进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全英文小班授课,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将为学生提供100%的出国交流机会,不仅仅是在学习期间。

学生完成本科学业后,由学院推荐到世界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或在学院前沿交叉学科方向及其他理工科学科继续深造。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高层次、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办国际学校,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领军人才。

(来源:央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720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