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投笔从戎的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他被评价为“乱世枭雄,治国能臣”。

也就是说,他应该是用来治理这个世界的,他有相当强的管理能力;但同样的,如果你不用他,那么这种人对社会的破坏力也是巨大的。

“小雄”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勇猛、英勇,一般指一个人坚韧、有野心。

词义的解释说明曹操平时很强硬。但是,带领一个团队去征服世界,不是一个人可以单独完成的。只有胆大的人才知道蛮力。在许多情况下,一个人必须有手腕。

其实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中,还是正史中真实的曹操,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有相当的本事。否则我们不可能有后来这么大的成就。

《三国演义》描写了曹操一生的心机。这些桥段都是他的代表作,比如梦里杀人,剪头发赢得民心,一瓜三妾,假装骗叔叔,希望李子解渴等等。

据历史记载:

“秋七月,孙权。十月,从合肥归来”。(《三国志·武帝传·舒威》)

这是关于曹操第三次讨伐吴的。

这次他们会怎么样?

古人说“七月火起”,可见当时夏天的天气有多热。

这一天,曹操率部踏上了南征之路。从清晨开始,就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部队走在蜿蜒的山路上。

中午真的很热,阳光直射,两边光秃秃的岩石被烈日晒得滚烫,让人喘不过气来。

走着走着,战士们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速度也慢了下来。几名体质虚弱的老兵中暑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着乌龟的行军速度很担心,怕耽误了战机。然而,目前有几万人连水都喝不上。他们渴了怎么加速?

“我们得赶紧想办法!”这样的想法很快闪过曹操的脑海。

他马上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有水源吗?”

导游摇摇头说:“附近没有。此山十余里,为汝须河中游。”

曹操不做声,在心里总结了一下。读完诗,他想起了庄子的一则寓言。

那年庄子出游,看见车轮碾过的车辙里有一条鲫鱼,就问:“鲫鱼,你在这里做什么?”

鲫鱼说:“我是东海朝臣。你有水桶或者一升水来救我吗?”

庄子满口答应,“好的。我能不能劝吴越王修一条运河,把长江的水拿来救你?”

鲫鱼听到这里,气愤地说:“现在我被困在这里,只需要一桶或一升水就能活下来。你这么说,不如去卖鱼干的店,尽快找到我!”

现在也一样,如果你告诉士兵真相,远水救不了近渴。

想着,看着眼前连绵起伏的群山。突然,他看到前面山上有一片森林。沉思良久,他悄悄对向导说:“你别说了,我会想办法的。”

说完,他抓住马肚子,迅速冲到队伍前面,用鞭子指着前面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李子又大又好吃。我们赶快绕过这个山头去梅林吧!”

“啊,有李子吃。”听了这话,士兵们高兴极了。

士兵幻想着李子的味道,以为酸梅好像在嘴里吃过,不自觉地流口水。口水一流,突然感觉满嘴口水。我感觉精神很好,步伐也大大加快了。

绕过山后,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足够的水,士兵们虽然被骗了,但还是很开心。

这个故事说明了曹操的以下特点。

首先,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曹操并不墨守成规、墨守成规。他懂得宣传鼓动的手段,这对鼓舞部队士气有很大作用。

第二,他是一个有远见的战略家。

作为一个有远见的军事家,曹操很清楚行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胜仗。为了赢得这场战斗,我们必须确保部队士气高昂。否则,即使你如期到达目的地,和一个疲惫的老师对抗,你也没有多少胜算。

虽然在过程中耍了一些小花招,但最终还是带领部队走出了困境,保持了充沛的体力。

第三,他是调动士卒情绪的高手。他在玩元的时候用过。

曹操和袁绍相持不下的时候,粮食供应不够,军队随时都有叛变的可能。这时,为了稳定军心,他找到粮官王栋,对他说:“我想借你的头平息众怒,否则事情就难办了。”

然后答应照顾食物官的家人。

王楠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直接推出去斩首了。

随后王栋的头颅在军营中向公众展示。他血淋淋的头上还盖着罪状:“挂小迎,盗官谷,斩军门。”

军粮短缺的责任完全推给了粮官王栋。

当他们看到曹操斩了“贪官”后,都松了一口气。部队挺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最终打败了袁绍。

这一次,他又闯祸了。为了调动部队的情绪,曹操没有用人头,只用李子。已经够文明了。

第四,心理学在许多方面的应用

(1)曹操偶然实践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发射理论。

巴甫洛夫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喂狗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无条件反射;食物是无条件的刺激。

听狗的铃声不会引起唾液分泌,铃声与唾液分泌无关,这叫无关刺激。但是,比如在喂狗之前,先听铃声,这样经过多次组合,当铃声出现时,狗就会有唾液分泌。此时,铃声已经成为进食的信号(非条件刺激),称为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钟)孤立出现而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条件反射。

这一次,曹操用李子引诱士卒。南方人都吃过李子,所以他一说李子,大家就想到酸,这就形成了条件反射。

(2)通感在心理学中的灵活应用。

本来一个通道的刺激可以引起那个通道的感觉,现在这个刺激也引起另一个通道的感觉。这种现象被称为联觉。

比如你看到红色会觉得温暖,看到蓝色会觉得凉爽,听到节奏明快的演唱会会觉得灯光闪烁的像音乐的节奏。

当人们想到李子的颜色和形状时,自然会感到满嘴口水。

(3)暗示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有人去旅行,住酒店,但是当他睡到半夜的时候,老哮喘又发作了。

他坐在床上,仍然感到喘不过气来,胸口发闷。在黑暗中,他摸索了很久才找到窗户。然而,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打不开。情急之下,他只好用拳头砸窗户玻璃。

突然,一股凉爽清新的空气息迎面扑来。他俯下身子,对着震碎的窗户深呼吸了几下,哮喘明显缓解,于是摸索着回到床上躺下,很快就安详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他回想起晚上发生的事情,急忙去看自己打碎了哪个窗户。似乎所有的窗户都完好无损。

原来他打碎的不是窗户玻璃,只是挂钟的玻璃。

打破挂钟玻璃后此人哮喘发作得到控制是事实。但治好他哮喘发作的“清凉清新空气息”并不存在。

这种“想当然”是一种心理暗示。

结语:历史上对“望梅止渴”的评价褒贬不一。其实这涉及到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

称赞他的人认为这体现了曹操的一种智慧;他的诽谤者的评论恰恰相反,暴露了他的背信弃义。

其实我觉得这种谎言不应该受到谴责。

我们现在的环境要求每个人都要诚实,这只是对人类事物的一般理解。其实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或者一些特殊的职业中,如果你说了实话,可能就不好了。

例如,当医生面对一个垂死的病人时,如果你说了实话,那将是不人道的。必须给病人一些安慰,这就是所谓的“善意的谎言”。

战士们虽然暂时被骗了,但也没吃到李子。但是最后喝了水,完成了战斗任务,为什么不这样作弊呢?

参考资料:

《三国志·陈进守》

三国演义罗鸣关中

老纳看春秋郑重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437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