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尺等于多少米(10英尺等于多少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理解稻米”的单元教学设计[主题和课时]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三班[学习目标]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理解稻米”的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和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三班

[学习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 表象;在摆一摆、数一数的活动中,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结合生活实际,初步学会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仅限整米),培养估测能力; 能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测量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这节课的重点是:建立1m实际长度的表象,认识1m 2 100cm。

这节课的学习难点是:建立1m实际长度的表示法,可以准确估计一个物体的长度。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激发兴趣,导入(指向学习目标1)

(A)观看视频并提出问题。

:视频:上节课,因为测量标准不统一,徒弟给阿福做的衣服又薄又小,:

这一次,阿福想做一件长袍。量了一下,师傅说有1米长,徒弟说有100厘米长。:

:是1米还是100厘米?一个

老师:同一件衣服是1米还是100厘米?【板书】1m?100 cm?

(-)复习“1cm”及其测量方法。

1厘米有多长?做个手势。

老师:看,它的长度是1厘米。(棍子)

老师:谁愿意测量它的长度?测量并报告数据:10cm。

老师: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棍子最左边对准“0”刻度,棍子右边离刻度几厘米。你的方法很正确!)

(3)长度的单位是“米& # 34;生产的必要性

老师:谁愿意量一下黑板有多长?

(学生测量,教师引导。学生测量到100厘米时暂停。老师:你还没量好呢。

你感觉如何?)

生:太累了,有麻烦了。

生:用长尺子量。

老师:那真的很好。这是一把1米长的米尺(米尺贴在黑板上)。你可以用它来测量。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一起数:1m,2m,3m,4m左右。

老师: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生:用米尺测量比较快!

老师:看起来以米为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但以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就麻烦了。以米为单位测量长物体的长度,以厘米为单位测量短物体的长度。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米& # 34;黑板上写着“m & # 39'是国际长度单位,用字母m表示。

[设计意图]查看“1cm & # 34和测量方法,唤醒旧知识,为学习长度单位“米& # 39;'做一个垫子。学生在测量黑板长度时思考:如何测量更方便?用厘米尺测量黑板长度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测量中选择合适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选择长尺可以用较少的次数快速测量,可以突出引入更大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充分体现了现实生活中测量的实际需求。

第二,传授新知识,建立表征(指向学习目标2)

(-)使用“体尺& # 34;测量1米长

老师:1米有多长?请看任务一。

学习任务1:

我一组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用你自己的小尺子,比如步数、尺数、尺数,量1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和教师指导

报告测量结果。

老师:同学们,请把尺子放回原位,坐直,一起交换测量结果!

学生报告:

生:我2的步长是1米左右。生:我3步的尺寸是1米左右。

老师:也是1米长。为什么步骤不一样?

生:台阶大小不一。

生:我的四只脚大概有1米长。生:我的五只脚大概有1米长。

生:我的第7支舞大概1米长。生:我的八支舞大概有一米长。

老师:同学们,我们用身上的尺子感受了1米的长度。因为这些小尺子结出的果子不一样,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1米到底有多长。

【设计意图】就“米”的理解而言,教学的重点是建立1米长度的表征,建立相应表征的基本途径是进行动手实践,并与熟悉的生活进行探索和比较。要求学生用脚、脚、波去感受1米的长度,这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使1米的表征更加具体、生动,从而为形成相应的长度概念和估算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每个学生的体型大小不一样,给测量结果的使用带来不便,激发学生探究1m确切长度的欲望。

(-)准确感知1m的长度,知道1m = 100cm

让我们把一根1cm的棍子放在一把1m的尺子上数数。(老师指导学生摆姿势)

1厘米,然后放置1厘米,放置10个1厘米。

当它是1厘米,2厘米到9厘米时,问:另一个1厘米是多少厘米?(10厘米)十个1厘米就是10厘米。1厘米或者1厘米之类的放下太慢了。有没有更快捷的说法?

生:10 10摆。

老师:一起数。10厘米,20厘米,90厘米,100厘米。完成了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100 cm。

生:10cm有10套。

生:100 cm和1 m一样长。

老师:1米到100厘米之间的问号可以用什么符号?

生:等于签。

老师:100厘米等于1米。一米等于100厘米。

【设计意图】米与厘米关系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1米长的米尺上,用1厘米的棍子摆动计数,得到两者的关系。以物体的实际长度为标准,可以使学生建立的长度表征更加真实准确,有利于培养数感。数学的本质是测量,测量意识的发展促进量感的发展。数学的每一课都必须有度量,我们从计数开始就有了度量。你看,是数的发展,其实也和计量有关。在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测量的本质。就是看计量单位的积累。如果把100个1cm累加成100cm,可以换算成1m。

(3)创建一个米尺。

老师:同学们,师傅说的1m和徒弟说的100cm是一个长度吗?

生:一样的,只是长度单位不一样。

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的探究过程:课件演示老师:把一根长1cm的棍子放在一把长1m的米尺上,数一数,发现1cm和1cm加起来是100块,1cm是10。厘米,也就是1米。

看,这是一把1米长的尺子。

让我们读一下仪表刻度上的数据:仪表刻度上有从0到100的数字。

从比例尺0到比例尺1,这个小单元格是多少厘米?

生:1cm。

老师:从刻度0到刻度10,这个大刻度是多少厘米?

生:10 cm。

老师:从刻度0到刻度50是多少厘米?

生:50 cm。

老师:50厘米到1米是多少?

生:100厘米半,1米半。

老师:从刻度0到刻度99,是多少厘米?

健康:99 cm。

老师:99厘米比1米长还是短?

生:比较矮,

老师:99厘米加1厘米是多少?

生:100厘米,也就是1米。

【设计意图】经过技术处理,课件播放的米长与实际米长相同,避免学生因用课件放大长度单位而产生错觉。通过一比一摆的过程,创造出1米长的米尺。在读米尺上刻度的过程中,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关系的认知再次加深。

(4)

想一想,填一下。

1.:100) 2CG房屋表。:2 >来吧

4 m -(400)。求167,而木是= (1) < (67),以米

【设计意图】及时练习巩固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

三、积累1米实践经验(指向学习目标3)

(-)体验一下1米有多高。

估、测1米高。估1米高。

老师:1.67厘米是王老师的身高。从脚底到王小姐身体的哪个位置有1米高?

老师:谁来指一指,贴上标签?他贴对了吗?我该怎么办?

生:用米尺量。

老师:还是要靠你来验证。

测1米高。

老师:测量身高要注意什么?

生:站直,双脚并拢,双脚直立。(教师演示)

学生测量和调整标签。

老师:你也想玩捉人游戏吗?(思考)

向我展示任务2:

学习任务2

估计同桌1米高,并贴上标签。用米尺验证,调整标签的位置。

评价标准

标准测量和精确标注。

老师:让我们全体起立,同桌面对面,开始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学生习惯了。当他们完成后,他们可以把米尺放回原位,静静地坐着。

请叫两个学生到前面来,我们三个。标签在同一个位置吗?

生:不一样。

老师:为什么?

生:不同的高度,不同位置的标签。标签的高度是1米。

老师:课桌的高度是高于1米还是更矮?我们同学身高是1米多还是矮?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估算、测量、思考、调整,逐步建立1米多高的表象。对于“1米多高?”解决这个问题,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让他们获得直接的感受和体验,把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经验联系起来,加深对1米的理解。

(2)体验1米有多长。

认识一廣

我们在身上找到了一个1米高的位置,在身上有一把尺子:一光。“曾经的龙& # 34;是指水平伸展的两臂与双手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每个人的“又宽又长& # 34;相当于自己的身高。你现在的宽度是长于还是短于1米?

老师:全体起立。现在伸直你的手臂。这是曾经的长。弯曲两臂画出1m的长度,然后在米尺上对比调整到1m。

想象1米长

现在,请闭上眼睛,记住1米那么长,把1米的长度印在脑海里。把手放下,再捋一遍,在米尺上验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一米多长的表征,也为估算提供了一个标准。学生现在的“一次长”超过一米,既积累了学生的活动经验,也体现了教师对估算意识的重视。

(3)身旁一米高一米长。

我在教室里寻找“一米”。

老师:用你1米的眼睛找出教室里哪些物体大约1米高或1米长?

(学生搜索,老师参与,课桌的高度和长度,教室门的宽度和高度,从地面到墙壁2分钟...)

报告。

你真聪明,用你1米的尺子作为参照物找到了1米的物体。

请把尺子放回原处,把它校正好。

学生在米尺和体尺的帮助下找到教室里高1米、长1米的物体。

谁在找这个?

说出来。

找生活中的“1米"。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大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设计意图】就“米”的理解而言,教学的重点是建立1米长度的表征,建立相应表征的基本途径是进行动手实践,并与熟悉的生活进行探索和比较。在课堂上发现并测量一米,在视频中观看“大米在生活中广泛存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对一米实际长度的感知,使一米的外观更加具体生动,从而为形成相应的长度概念和估算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4.认识几米(指向学习目标4)

老师: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4米)

老师:教室的宽度比黑板的宽度长。它是长了还是短了?

生:更久。

老师:哪个部位长出来的?指一指,说一说。

指出黑板两边的长度。

老师:教室的估计宽度是多少?

老师:估算准确吗?让我们用比米尺长的卷尺测量一下。

找两个学生,一个学生固定起点,另一个学生拉到终点,我们一起数,(老师手势)

1米,2米...7个1米就是7米,多了40厘米。教室的宽度是7米40厘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帮助学生尝试估算和测量长度,再次积累测量经验。从起点开始,拉直测量,然后测量到终点。多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方法上给予指导,让学生在拉卷尺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对1m的感知,形成相对规范的估算技能。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吉米的了解,还可以在活动中积累经验。

5.选择正确的单元(指向学习目标3)

同学们,通过以上活动,相信1米的长度已经深深的刻在了你们的脑海里。下面,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入括号中。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习题的设计注重德语与课程的融合,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联系生活实际,适当选择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来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

不及物动词回顾和反思,扩展和延伸(指向学习目标4)

(1)视频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长度的单位“m & # 34大米是怎么确定的?互相了解一下。

(2)学习反思:一节课的时间即将结束。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整理知识结构:下面,我们来整理一下小学要学的长度单位:

上次我们知道了厘米的长度单位,它可以在尺子的帮助下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在这节课中,我们知道了米的长度单位,它可以在米尺的帮助下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在三年级,我们将学习比厘米短一毫米的长度单位,比厘米短一分米的长度单位,以及比米长得多的长度单位“千米& # 34;随着年级的增加,我们会学习大于千米小于毫米的长度单位。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有数学文化的呈现。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国际通用计量单位的统一渗透着人类的汗水,彰显着人类的智慧。数学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而是人类性格、智慧和精神的象征。整节课结束时,老师带领学生不仅要复习这节课所学内容,还要整合小学已经和将要学习的长度单元,沟通长度单元之间的纵横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测试与作业】教学过程中,进行两次后续练习。

想想就填坟。

1-:100).距离* 2co.t4l-12)

米三(400)。电来167,木变= (1) < (67),来木

[板书设计]

对朱(米)的认识

1米到100厘米

loote*

【学习后的反思】

先说米和厘米的关系;用厘米或米来测量身边物体的高度和长度合适吗?

估一估:借助身体尺,估计教室或者家里哪些物体的高度、长度是1米;生活中 常用物体的高度长度大约是几米?量一量:根据不同长度的物体选择合适测量工具,并能正确测量长度(仅限整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741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