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妮尔 夏普(丹尼尔·夏普)

SXSW发布的《2018技术趋势报告》预测,到2021年,发达国家将有超过一半的电脑使用语音。谷歌移情实验室(Google Empathy Lab)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丹妮尔·克雷泰克(Danielle Krettek)表示,为了应对这一巨大的计算变化,人工智能助手将不得不与人更加和谐,并拥有情感智慧。

“现在是科技情商和智商的时代.”克雷特克说,“我们有很多智能人工智能,可以做很多功能性的事情,但新模型本质上是社交的。想象一下语言,比如我们对物种的标注——我们连接这些东西的方式涉及的不仅仅是功能认知层。我们必须设计情感层。”

Kretke周六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SXSW音乐节上分享了她的言论。在音乐节一场名为“透过人工智能的镜头看故事的力量”的座谈会上,她与《太阳之春》的导演奥斯卡·夏普(Oscar Sharp)和制片人罗斯·古德温(Ross Goodwin)在台上进行了演讲和讨论。

《太阳之春》是人工智能模型本杰明写的。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模糊的未来。剧中有一段狗血的三角恋,对话看似荒诞却合情合理。电影只有9分多钟,但足以欣赏一部人工智能理解的科幻电影。本杰明在写这部剧之前“看”了上千部科幻电影,大部分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包括《泰之漫游空、《超时空圣战》、《捉鬼敢死队》、《第五元素》等。

古德温说,当艺术由人类和算法共同创造时,关于谁更值得信任的问题将随之而来,人们将不得不改变对机器和人类艺术的看法。

“还是人类写了几千个脚本,输入了本杰明的算法。”古德温说,“文化变革需要技术的参与;它可以把你和人类的格式塔形态连接起来,在你和那个机器之间形成有意义的交流,这将是一次重大的文化变革。”

克雷特克也认同这一观点,即人工智能将颠覆叙事和人机交互。但她指出,许多人工智能项目在进化过程中跳过了这一步,以追逐她所谓的仿生机器的“圣杯”。她说,有些智慧应该来自对基本人性的理解,这是移情的前奏,就像一个人打哈欠,其他人本能地打哈欠。技术在不断变化,但人类的生物学却一成不变。

克雷特克说,要获得机器的同情其实是不可能的,但她希望AI助手有一天能实现一种“共情飞跃”。助理可以通过谷歌助理团队的创建获得智慧和个性,从而与人联系,让你感觉像你身边的副驾驶。它可能不是人类,但它比无菌机器人更接近你,更了解你。

Kretke没有机器学习或计算机科学的背景,但她的移情实验室已经悄悄为谷歌助理团队和谷歌云计算首席科学家李菲菲提供了两年的建议。

她是外科医生和艺术家的女儿;和她的出身一样,她的工作是结合艺术和科学的元素,为现代科技巨头提供“人类共情框架”,担任人工智能第一家公司的“心灵医生”。

为了给谷歌内部团队提供建议,克里特克的公司与外部组织密切合作。“我的创作团队的一些成员分布在世界各地,我非常喜欢这样做,因为我认为移情工作的一部分是深入倾听自然并与之联系。”她解释说,“我尽量花很多时间在外面,我喜欢和外面的人一起工作,我觉得我是内外之间的纽带。”

谷歌的移情实验室是一个小团队,旨在嵌入其他部门,为他们提供谷歌如何“将人类带入深度学习”的建议。“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工智能。无论是通过先进的技术还是人工智能传感器作为硬件,都有许多不同的元素,但作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这些都是通往罗马的道路。”克雷特克说。

就在几天前,李菲菲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解释了如何创造有益于人的AI,而不仅仅是机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390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