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是哪个省的(满洲里以前属于哪个省)

这是9月8日拍摄的满洲里市风光(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邹宇摄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日电题:内蒙古满洲里:从袖珍边城到最大陆路口岸新华社记者邹建普鸡啼三国,一眼

这是9月8日拍摄的满洲里市风光(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邹宇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日电题:内蒙古满洲里:从袖珍边城到最大陆路口岸

新华社记者邹建普

鸡啼三国,一眼望俄蒙。与俄蒙接壤的内蒙古满洲里是欧亚陆路线上的重要枢纽,也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支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这座曾经“一根烟到头”的袖珍边城,从边境口岸全面对外开放,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

大塞外,敢为天下先。

深秋,满洲里港汽笛阵阵,车辆如织。在公路口岸,贴有“TIR”(国际道路运输组织)标志的集装箱卡车正在接受检查。

满洲里边防检查站参谋长王涛介绍,2018年,满洲里公路口岸等6个口岸成为首批开通TIR运输的口岸。加入TIR公约后,从原产地海关到目的地国海关的过程中,所有过境国海关都不会对货物进行检查,企业也不用缴纳巨额的过境保证金。

1988年,满洲里被国家设立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实验区,打开了国门,实现了边境贸易“零的突破”。1992年,满洲里被国家确定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从那时起,这个袖珍边城就展翅高飞了。如今,满洲里口岸承担了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业务,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检查一辆国际货运列车只需10分钟,检查一辆货车只需2分钟…记者在满洲里口岸看到,现代化、数字化、电子化的查验手段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这里港口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集散能力强。铁路、公路、空交通立体交通国内外网络相连,四通八达。

这是9月5日拍摄的满洲里市夜景。新华社记者邹宇摄

2017年,满洲里海关进出口总值达376.1亿元,满洲里口岸货运量达3109万吨,是改革开放之初的130倍,年均增长13.3%,口岸出入境186万人次。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优势越来越明显.”满洲里市副市长王长春表示,54条中欧班列已陆续开通,可直达俄罗斯等欧洲国家。2018年前9个月,1300列中欧班列从满洲里口岸出入境。

在生成中创造新优势、新活力。

满洲里内背靠东北三省,与环渤海地区相连,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它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荷兰鹿特丹,是俄罗斯人口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通往俄罗斯和欧洲最便捷的陆海运输通道。

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满洲里始终把进一步开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资源和比较优势,创新开放体制机制,引领和创新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

“近年来,满洲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内蒙古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作用,在深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与俄蒙毗邻地区务实合作、推进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满洲里市市长许爱莲说。

“希望可以用绿色有机原料做出最原汁原味、最健康的产品,也希望更多的深加工产品能够形成品牌,更好地服务内地。”受益于“一带一路”带来的合作机遇,当地企业家孙玉龙3年前成立了满洲里俄罗斯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按照俄罗斯技术在满洲里生产香肠、面包等俄罗斯食品。

作为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满洲里综合保税区于2016年底正式封关运行,成为内蒙古首个综合保税区。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满洲里火车站(无人机拍摄)。新华社

保税区内的内蒙古森凯贸易有限公司于2016年底投产,从事松籽加工。原材料来自俄罗斯和蒙古,70%的产品出口欧美。“我们将利用综合保税区的优惠政策,规划深加工产品,扩大出口。”公司董事长孟凡友对未来充满信心。

1996年开始运营的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也在扩大开放。今年前10个月,进入互市贸易区的总人数为94万人,有力地促进了中俄边境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港口文化建设、大市场、全球旅游和新形势。

中俄蒙多元文化交汇,欧洲建筑随处可见,满街都是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游客,让满洲里感觉像是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2017年5月,国家旅游局新闻办公室公布了“网民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排行榜”。满洲里作为内蒙古唯一上榜城市,入选“十大旅游目的地”。2018年前10个月,满洲里旅游人数突破700万。

据满洲里市副市长郭晓芳介绍,多年来,满洲里形成了集草原文明、红色传统、异域风情为一体的港口文化,构成了满洲里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建设国际高端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经过多年建设,中俄边境旅游区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是9月7日拍摄的满洲里娃娃广场(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邹宇摄

2018年3月,满洲里被国家批准设立为首批边境旅游试验区。边境旅游的繁荣给小城镇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满洲里市委书记陈立新表示,要以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加快探索总结扩大开放旅游政策,构建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旅游产业提升新模式,完善旅游服务管理体系,实现边境旅游在满足民生需求、均衡区域发展、促进文化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功能 提升国家形象,促进边境地区口岸由跨境旅游通道向重要旅游目的地转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2753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