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思考(图解思考保罗拉索)

阅读、听课、会议记录………………………………………………………………………………………………………………………………………………….拿到《图形思维与表达20课》

阅读、听课、会议记录………………………………………………………………………………………………………………………………………………….

拿到《图形思维与表达20课》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读一读,学习图形表达。原来这本书里的图解法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我用另一种形式做笔记,但除了用插图简洁表达外,还涵盖了过程中如何进行逻辑思考,如何分析整理信息,让插图有更高效的输出,更有实用价值。

《图形思维与表达的20课》是由日本的九亨圭一写的,他是一位图形工作者和图形思维讲师。主要著作有《图形思维:用图形解决问题》、《图形思维:事半功倍的工作技巧》、《图形德鲁克的辉煌管理》等。本书共三章,分别是基础篇、实用篇和应用篇,分别讲解了插图的基本方法,如何结合思维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同情境下使用插图。书中列举了大量案例,非常实用,用插图帮助人们学会深入思考和高效表达。

一、插图的基本方法

这本书的插图不同于视觉笔记或思维导图笔记。不一定要有精美的画面,可以是纯粹的文字,这让我这个画家很欣慰。

插图元素:用关键词、圆圈、箭头来表达插图的内容、结构和关系。

1.关键词。假设你看一篇文章,先找到论点和重要的地方,然后标出关键词,再抄下来,看看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分类放在不同的圈里。关键词可以是书中原文的词汇,也可以是总结后的关键词。

2.圆形。这里用六种圆来表示关系、位置和结构。分别是包含(大包括小)、邻接(相互接触)、重叠、分离(独立)、并列(地位平等)、群(大圈和小圈群集在一起的结构);圆的形状不一定是圆形,可以是椭圆形、正方形、星形;圆的边框在强调的时候也可以加粗。

3.箭头。在决定了圆的逻辑结构之后,就需要用箭头来表示它们不同的连接。箭道有七种:连续、展开、顺序、对立、互动、扩散、因果。逻辑结构中经常出现的逻辑结构是从因到果;箭头可粗可细,可虚可实;图示顺序为水平方向从左到右,垂直方向从上到下。

在此基础上,把重要的要素放在中心位置,然后展开成双边对称图形,加上能突出本质的标题,以及一段不超过30字的结论描述,辅助看图。这是插图的几个基本要素。

二、图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久齐一认为,在为书籍或新闻配插图时,很容易被作者无形中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分析和见解。他把这种状态称为“滑翔机式阅读”,他认为要独立思考,不要盲目相信一切。

看书的时候,千万不要有作者说的就是对的想法。而是保持与作者平等对话的态度,甚至站在比作者更高的角度,基于作者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觉得读书的最终目的不是正确理解作者的想法,而是通过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想法引发思考,进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书中建议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分析作者的想法,然后把它们变成图表,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然后有自己的主张。怎么用?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段话。

“沃尔曼指出,虽然计算机可以存储信息、计算和预测,但它们不能思考和想象。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的能力还不能和人类的脑力相比。”

首先提取关键词,关于人脑和计算机的区别,人脑,主要是“思考”和“推理”;计算机方面,主要是“计算”和“内存”。理顺关系。他们不是并列,而是包容。计算机擅长计算和记忆,人脑擅长思考和推理,人脑也可以同时计算和记忆,所以人脑包含计算机。改版后就是这样。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经过一定的思考,人脑是主角,是用来做规划的,关于计算和记忆的工作被当成“作业”,外包给了计算机。作业画在圆的外侧,人脑主要用于圆内侧的“规划”,既重述了原意,又加深了理解和重用。

没有正确的图,图也不是唯一的。在《图形思维与表达20课》一书中,提倡结合思维,根据不同情况、不同视角得出不同结论。建议制图者要善于思考,从有限的信息中分析整理出有价值的内容,多启发多应用。

这幅图能告诉我们什么?那些只擅长计算或记忆的人将来可能会被计算机取代,我们推测那些擅长思考和推理的人更有可能在职场中生存下来。这也告诉我们,善于思考和推理的人,未来被取代的可能性更小。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两种:善于计算和记忆的人,以及善于推理和思考的人。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这些信息告诉了公司什么?需要思考和推理的工作交给公司员工,而计算和记忆的工作可以委托给外部单位,让员工专注于计算机无法替代的工作,在计算人力成本和工作效率方面提供了参考。

再者,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图的启发和应用是什么?同样,我们做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有些任务可以委托给别人吗?给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一方面可以保证任务更好的完成,另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去做别人代替不了自己的事情,比如需要创造力和思维的事情。

对于一个领导来说,更需要善于委派工作,分配别人能做的事情,以大局为重。对个人来说,想我有什么价值?别人能做的我能做,别人不能做的我也能做。如何才能保证自己存在的必要性?

读一篇文章,或者在课堂上学会做笔记,不仅仅是把书的原文所表达的信息整理出来,做一个简单的记录,更重要的是开始思考。特别是作为一个破书人,建议结合赵舟老师倡导的关于整理分析信息的八个问题——“因果、适用边界”来思考。

比如一段话讲的是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上级应该给下属更多的权限,下属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这样会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所以上级要懂得放权。”

如果不去想,我们会对阅读内容做相应的插图。如果我们一起思考,上级会把权力交给下级。对于有能力的下属来说,会调动他的工作积极性,不影响工作效果,上级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但如果下级能力有限,上级不查,也是不可取的。完全给他权限后,会直接影响工作结果,甚至公司效益。另外,对于重要的任务,尤其是时间短、任务重的任务,上级还是要严格把关的。所以这里根据情况,在图解的时候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呈现出来的东西对自己更有价值。

然后再考虑运用到自己身上。这个片段给了我们什么启发?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上级的信任,做一个可靠的员工,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锻炼,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领导力。如果你是上级,我们需要评估我们的员工,了解他们的能力,工作表现,他们是否能够适当地授权等等。最后,做一个更详细的说明。

所以,插画不仅是为了承载知识,更是为了整合思维。关键词或重要内容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结合经验,可以找到因果关系和适用边界,甚至头脑风暴解决问题,锻炼逻辑思维。

书中还谈到了图形思维在不同场合的应用,比如图形会议报告、新闻、广告,甚至自己写的图形文章等。,从而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增强逻辑性和实用性。

圆圈、箭头、关键词,结合思维,完成一个完整高效的图形表达。同样的,反过来,你可以先思考,再用关键词、圆圈、箭头来帮助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当我们迷茫的时候,把问题,也就是题目写出来,把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写下来,列出关键词,寻找逻辑关系,然后分析可行性,往往会让你打开思路,发现你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插画本身就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打开你的思维,最终完成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插画。

把复杂的内容用简单的形式用插图表达更直观,容易理解和记忆。在这个过程中,也帮助你实现了深度思考和信息重用。《图形思维与表达20课》这本书也启发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信息,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最终进行规划和应用。面向行动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2538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