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日冰箱温度怎么调节(华日冰箱显示屏怎么调)

陈立军,浙江杭州人。现任浙江华日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侨联副主席。陈丽君改革开放从痛

华日冰箱温度怎么调节(华日冰箱显示屏怎么调)插图

陈立军,浙江杭州人。现任浙江华日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侨联副主席。

陈丽君

改革开放从痛苦和矛盾中一步步冲了出来。

中新社柴叶娇郭启宇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从1984年到2018年,中日两国走过了整整34年,可以说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在企业成立之初,我们并没有单纯的做产品和技术,而是全力突破各种体制障碍。甚至可以说,前20年中国根本不是在搞企业,而是联合了很多企业,共同督促国家打破陈规,出台符合时代要求的政策法规。其实国家的改革开放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阵痛,是从矛盾和争论中一步步冲出来的。

改革开放之初,浙江涌现出许多企业,华日是其中的第一批。现在大部分企业都被淘汰了,整体存活率很低。

华日为什么活下来了?

杭州华日电冰箱厂(以下简称“华日”)创建于1984年。当时,我们生产的冰箱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曾经在浙江冰箱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获得了很大的声誉。但在1986年国家整顿冰箱行业时,需要有工业企业的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一夜之间,“两委一部”同时发文,要求中日“停摆掉头”。但是,一个大好的局面突然被泼了一盆冷水,我们措手不及,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图为中国的一个生产车间。中日双方供图

为什么会突然整改?当时在计划经济时代,冰箱作为改革开放后兴起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只能由国有企业生产,而作为民营企业的中国日本则不能。

一纸要求中日“关停并转”的文件,让中日陷入了停产和冻结资金的窘境。如果坚持生产,厂长甚至会面临牢狱之灾。我不是失败者。我该怎么办?我召集了厂里700多名工人,每人发了两个搪瓷碗,叫他们先回家,但要相信,中国和日本总会有工作的。安顿好工人后,我收拾行李准备去北京。

中国和日本用什么体系生存?为了给中国一个营业执照,获得一个正式的“身份”,我开始不断地“跑”起来。

当时小平同志说“加快步伐,建设四个现代化”,就是要发展经济,所以首先要突破企业所有制的障碍。

1987年5月,我第一次去北京。当时当地政府接到“关停并转”文件通知,不允许我们企业私自去北京找“两委一部”,找“两委一部”还得层层介绍。可以说我们当时压力很大。第一次从北京回来后,当地政府领导劝我不要再去了。我说这是一个公司的正当需求,不到中日恢复生产我是不会罢手的。

于是我陆续去了北京,一次又一次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陈述中日两国生存的理由。当时的说法完全靠我的“一张嘴”。我给相关领导看了我们厂房和设备的照片,告诉他们企业班子成员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个个干劲十足,企业效益也很好。我国可能不了解我国本土企业的具体情况,但政府不能“一刀切”,应该针对具体企业开出具体的“药方”。

从1987年5月到1988年7月,我在这14个月里去了7次北方,解释中国和日本存在的原因。至今,社会上仍流传着“陈立君七下北京”的故事。

一趟没白来,国家“两委一部”终于同意组织专家组对我企业进行定点验收。只要我们的生产设备线、管理和技术通过了定点验收,就可以拿到工业生产许可证,相当于给了我们企业一个“重生”的机会。

图为改革开放之初,乌篷船上的中日冰箱。中日双方供图

对中日来说是一种解脱,但这只是我们咬牙切齿经历的第一道坎。

当时中日银行账户里的钱因“关停并转”文件被“冻结”。为了能顺利拿回钱,让企业“活下去”,我只能继续“跑”。这次找了杭州的领导,说要给工人发工资,但是银行里没有这笔钱。你为什么不给我们自己的钱?这个领导没办法我说什么,又不敢贸然违反国家政策,只能让他的秘书去银行商量。经过一周的反复沟通,华日终于从银行拿到了钱,给工人发了工资。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

在解决困难的同时,新的困难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因为冰箱生产必须使用进口压缩机,所以即使获得定点验收的机会,没有进口压缩机的中国和日本仍然无法正常生产。不过当年进口压缩机都有指标,是国家机审办分配的。这个指标只有国企才有,普通私企想都不敢想。

但我对我们的产品和团队充满信心。为了通过验收,我不仅全程统筹,还现场指挥,往往凌晨2点,还召集中层干部和科技人员开会,周密安排部署。好事多磨。我们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有关部门就得出结论,中国和日本生产的冰箱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中国终于跨越了另一个障碍。

原材料也是当时中国和日本生产的一大障碍。那个国家有钢铁产品的指标,轻工业部每年规定建材和板材的生产数量。记得有一年,轻工业部的生产计划里忘了写“发夹”。那时候全国的女人都要“发完”,因为市面上没有发夹。现在回想起来,计划经济模式似乎不可思议,但当时庞大的国家机器确实是这样运转的。

图为陈丽君。中日双方供图

这些艰难困苦,是中国和日本在改革开放前的20年里都经历过的。

对于华日来说,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坚持34年,靠的是团队的拼搏品质和技术创新。

日本从零开始。相比一些大型国企,我们只有做出有特色的亮点才能生存。中国的自信源于掌握了包括智能控制技术、无氟替代技术、节能保鲜技术在内的核心技术,以及销售模式的不断创新。

比如1989年,全国家电市场处于疲软期,冰箱从排队到无人问津,对很多企业打击巨大。由于当时国家特殊的市场环境,中日两国“另辟蹊径”地开始了“冬季促销”活动。在产品滞销的冬天,我让技术人员把我们的产品拿到全国各地去销售。一个技术员去了冰天雪地的唐山卖冰箱。因为折扣大,买的人多,这次“冬季促销”活动效果出乎意料的好。那一年,很多企业的冰箱销量都下降了,只有我们增长了。这次促销让华日更加坚信“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这种“走出去”的精神一直保持至今。

经过多年的市场沉浮,我也总结出了管理策略。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也要适当限制产量。要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技术,等整个秩序稳定正常了再回来。这个要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来把握,不跟风,不从众。

凭借这一战略,中国成功度过了1996年的国际金融风暴。受此危机影响,42家国家指定家电企业全部倒闭,且多为国企。中国审时度势,召开战略目标研讨会,提出十六字战略目标:科技领先、专业制造、规模生产、可持续发展。我们把科学技术放在第一位。可以说,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能够意识到科技重要性的企业并不多,但华日已经提前考虑到了这一点,并为此花费了大量的精力。

关注科技,就是关注产品本身。为什么冰箱的科技如此重要?冰箱里储存的食物直接吃到肚子里,与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关。而且所有家用电器中,只有冰箱是24小时运转的,很容易磨损。因此,科学智能的冰箱显得尤为重要。

日本的第一款产品——电脑冰箱于1992年问世。当时的智能是由电脑控制的,冰箱温度可以达到零下30摄氏度,可以通过感应食物的温度来相应调节温度。国家科委专门召开了中日新闻发布会。在电脑非常稀少的年代,大家都对这款电脑冰箱惊叹不已。中国和日本的冰箱大受欢迎。

图为中国的一个生产车间。中日双方供图

1994年,华日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模糊控制电脑冰箱。作为第二代产品,它的亮点是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设定温度。

第三代数字冰箱在温度控制上更加精准,我们使用了生物工程技术,甚至可以满足活细菌细胞极其苛刻的生存需求。

有一件事值得一提。1991年,发达国家和工业转型国家在蒙特利尔开会讨论保护大气,并捐款成立蒙特利尔多边基金,敦促企业通过停产改造减少有害物质的生产和使用,保护环境。其中一项任务是找到一种制冷产品来取代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氟利昂”。该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愿意承担技术改造的企业,最终选择了华日。这不是偶然,而是得益于中日两国的超前意识。此前,我们已经投入大量资金邀请德国和美国的专家进行氟利昂替代,历时两年半完成了产品的无氟替代。

当时蒙特利尔多边基金会和国家环保总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中国和日本,问我们是否有信心承担。技术改造需要大量投入,大家都在敲锣打鼓:作为民营企业,华日有这个决心吗?没有这个能力?

但我觉得这是一件利民的好事,转型是大势所趋。如果中国不参与其中,未来会使用什么制冷剂?所以华日勇敢地承担了这个改造任务。

1998年,华日开始牵头实施这个以环戊烷为发泡剂、异丁烷为制冷剂的无氟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得到了蒙特利尔多边基金的支持,并联合了6位德国专家。2000年,无氟替代项目完成技术改造并通过验收,中国和日本的无氟替代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联合国《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先进案例。2008年,为纪念全球臭氧层保护20周年,中日无氟改造项目荣获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示范项目杰出贡献奖”,是中国冰箱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2010年,这个案例也成为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保护地球的案例。

图为浙江富春江沿岸风光。郭启伟摄

创新是中日两国孜孜不倦的追求。2016年,华日从杭州九堡搬到富阳东洲岛。这个新工厂投资10亿元,生产效率提高了48%,每年生产200多万台冰箱。此次搬迁,华日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对开门、宽体多门、十字门等高端冰箱产品占比超过70%,包括豪华580升对开门系列冰箱、418升智能多门冰箱、316升变频无霜冰箱。这些高端产品不仅外观时尚,还融入了智能控制、风冷、无霜、零度保鲜、变频等前沿技术。

接下来,中日科技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近在试验均匀制冷冰箱,保证冷空气体在每个角落均匀循环;此外,我们还在探索远程控制技术和语音控制技术,即通过语言与冰箱“交流”。

从无霜冰箱、数字冰箱到未来的超级冰箱,这是34年的匠心和坚持。我觉得这不仅是企业对环保的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实力和品牌的一种体现。突出了智能时尚、环保节能、高效保鲜的低碳经济理念,拓展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平台。

图为华日实业。中日双方供图

90年代末,都说“东方不亮,西方亮”,“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我觉得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人可以涉足很多领域,实现“多点开花”。而中国和日本专注于做冰箱,我们深耕这个行业,寻求跨越式的技术创新。

与中国和日本一样,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海外华商回国,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企业涌现,为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说起之前一份要求中日“关停并转”的文件,中日陷入了停产和资金冻结的窘境。安顿好工人后,我收拾行李,准备去北京跑部委。但是,去北京跑部委,要介绍信。听说要开介绍信,省体改委和经委连连摇头,没人敢承担“顶”文件的责任。我不甘心!我觉得中国和日本都是侨资企业,中国侨联或许能帮上忙。

当我听说我的困难时,中国侨联的一位领导非常惊讶: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中国侨联为此专门写了一份报告,大致意思是,侨资企业是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不能用行政手段阻止。这份报告在许多部委传阅,最后送到了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的办公桌上。他看了之后说可以宽大处理,先做个典型。海外华人应该得到特殊照顾。华日是侨资企业,限产可以先批下来。

就这样,中国和日本“起死回生”了,我们的经历让很多海外华人有了回国创办企业的信心。多年来,一批批海外华人访问了中国和日本。对他们来说,中国和日本的发展是商业环境变化的反映,是了解祖国经济发展的窗口。起初,前来访问的华侨评价中国和日本“充满活力”;后来随着我们一轮又一轮的技术转型升级,他们的评价是“华日是科技创新型企业”。我觉得是中日两国的逐步发展让他们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信心。

海外华人对祖国和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改革之初,许多海外华人冲破重重阻碍,带回了国外的理念、资金和技术。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侨资企业成为祖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臣,更能体现其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创业创新精神。

未来的改革开放仍然需要海外华人,他们越来越渴望与祖国一起成长。近期,中日双方正在与德国中小企业搭建“中德交流平台”。德国中小企业想要在中国发展,需要依靠海外华人的融入和接触,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同时,高素质的白领华侨回国后可以从事会计、经济学家等高端服务工作。,为国家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体系和平台。

我和共和国同龄,2019年就70岁了。回顾我的创业之路,有人评价我不忘初心,匠心筑梦;也有人说我勤劳,君子如玉。作为一个创业者,尤其是女性创业者,我想说,创业过程中的辛酸就像喝水,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温度。公司里的人都说我什么事都是一马当先,冲刺在前,好像不知疲倦。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在出差,白天做生意,晚上出差。坐班车也就几分钟的路程,站着都能睡着。

中日双方供图

我对员工、对企业、对社会问心无愧,但对儿子感到很愧疚。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真的没有多余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和陪伴他。

改革之初,为了突破体制的障碍,我每三天去一次北京。一天晚上出差回来,看见远处有个两三岁的小男孩蹲在地上玩。我心想,这么热的天,谁家的孩子还穿着厚厚的棉袄,额头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又黑又邋遢。我上去把孩子从地上拉起来。是我儿子!那一瞬间,那种悲伤和愧疚,至今说来话长。

还有一次,我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请客户吃饭,11岁的儿子给我打电话。电话那头,他流着泪喊着“妈妈……”。但是,我正忙着应酬,就不假思索地打断了他的话,“妈妈现在很忙,你不要打扰她。”晚饭后,我把打电话回来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儿子再也没给我打过电话。

中日双方供图

这就是创业创新的另一面。80%的创业者都很努力,不敢挥霍自己的血汗钱。他们只想让自己的事业保持强劲,为了员工和社会的利益而发展。我已经快70岁了,大多数人都已经退休在家过完了余生,但我依然坚持每天从杭州赶到几十公里外的富阳上班,和员工一起精力充沛地工作。“精诚团结、艰苦奋斗”的中日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日在惊涛骇浪中走过了34年,而且越走越稳,越走越好。

中国和日本是浙江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正是在走遍千山、说尽千言、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的激励下,浙江人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浙商精神代代相传,现在我们倡导新时代的浙商精神,即弘扬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报国精神、豁达合作精神、诚信守法的法治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这些都将鞭策我们浙商再接再厉,从零开始续写新的辉煌。

40年波澜壮阔的东方大潮

40年写春秋。

近日,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编著的《浙江改革开放40年口述历史》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书采访了、柴、、、、李、、仇保兴、等党委和政府的负责同志。同时收录了许多浙商的创业史,如卜新胜、陆、冯根生、宗、马云、李书福、南存辉、等各界代表人物,如何水法、、叶翠微等也在书中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这本书记录了浙江人改革开放的40年。

最真实的集体记忆

记录了浙江改革开放40年。

最生动的发展故事

向改革开放致敬

这本书已经公开发行了。

欢迎咨询

账户名称:杭州中新网传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杭州海外支行

联系人:英邵平

此为中新社浙江分社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请联系“中新李哲”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后台。

转载:本文原题为《陈立军:改革开放从阵痛和矛盾中一步步冲出》。中新社作者柴、赵业娇、、郭启宇,选自中新社浙江分社编撰的《浙江改革开放40年口述历史》一书。微信首发于中新浙江ID:ZJXWZZC。_ _ _ _ _ _被授权转发。

本文选自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编著的《浙江改革开放40年口述历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2198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