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性格特征(孙悟空经典霸气语录)

舞台孙武空形象张广玉如果要找一个动画形象来代表一个国家,比利时有蓝精灵,芬兰有姆明,日本有哆啦a梦,美国有史努比...而在中国,孙武空的形象无疑是他自己的。和孙

孙悟空的性格特征(孙悟空经典霸气语录)舞台孙武空形象张广玉

如果要找一个动画形象来代表一个国家,比利时有蓝精灵,芬兰有姆明,日本有哆啦a梦,美国有史努比...而在中国,孙武空的形象无疑是他自己的。

和孙武空有关的动画几乎每年都有,但国民认可度和国际知名度最高的永远是《大闹天宫》。这是因为这个版本的造型最有辨识度,最有纪念意义,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最有“国风”的。但很多人不知道,就是这个孙武空的出生过程只能用“难产”来形容。

那是1959年12月,《大闹天宫》摄制组正式成立。这部片子集结了当时上海美影厂的精兵强将,投入了全厂所有的心血。导演是中国动画创始人之一的万来明。此外,严定贤是动画总设计师,原画组组长。与此同时,邀请了一位强大的外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享有盛名的张广玉担任本片的美术设计。张广玉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创作了彩色漫画《西游记》。他还是孙武空的粉丝,精通民间文化艺术和传统装饰画。对他来说,负责这件作品的建模再合适不过了。

张广玉暑假专门去了上海,在华侨饭店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动画中的一些角色。说也奇怪,张广玉设计的其他人物,如玉帝、哪吒、太白金星、二郎神,都是形神兼备,很快就被拟好了。只是这个“老孙”一直在给他穿小鞋,而张广玉却被堵在了他非常熟悉的孙武空。在一部动画中,角色设计是前期工作的核心,是重中之重。就像一部电影,有了合适的主角,整部电影都会有人看。只有人物造型设计得当,才能让观众瞬间感受到人物的特质,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温度,让人期待。万来明做了这么多年的动画,他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对孙武空的造型要求极其严格。他希望孙武空可以借鉴京剧脸谱,脸谱是装饰性的,不能过度修饰,否则不适合做动画。

张广玉一共设计了三个孙武空的形象,其中一个是头戴羽冠的“山大王”形象。猴子的野性是有的,但是色彩偏冷艳,台词太复杂,动画很难实现。第一版是方帽尖脸,舞台艺术性出来了,戏剧感也很足。但是中国人能接受这种三角脸吗?仔细考虑后,万来明觉得自己不够讨喜;上一版是基于之前张广玉在漫画里画的形状,但如果应用到动画里,更像是京剧里的小丑,似乎缺少了一些“猴子精神”。万来明对三个造型方案都不满意,但最重要的是《美猴王》没有达到万来明所期待的“美”。

孙悟空的性格特征(孙悟空经典霸气语录)孙空影像由阎定先定型

动画是一种重复绘制的艺术。每秒钟需要画十多帧甚至二十帧赛璐珞胶片。勾线、上色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很多人的手。如果建模过于复杂,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操作难度大,在绘图过程中出错的概率会高很多倍。那时,暑假已经结束,张广玉必须赶回学校上课。他再回来就不好说了,于是把修改权交给了万来明,表示他们可以根据动画的需要进行修改。当时严定先20出头,血气方刚,已经分配到厂里六七年了。他的原画有坚实的基础。万来明对严定贤一直很欣赏,更早受到青睐。这一次,造型修饰的任务自然落在了这个“小伙子”身上。

万来明需要一个“形象突出、结构简单、色彩鲜明”的孙悟空,这一点严定贤是清楚的。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动画新人,严定贤对修改前辈的作品感到不安。当张广玉还在上海时,他曾两次专程到酒店了解张广玉对这个角色的看法,并探讨其中的困难。聪明勤奋的严定贤从张广玉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与此同时,他跑到图书馆借了一套张广玉的《西游记》,仔细地抄写了一遍。我们还收集了所有能找到的张广玉的报纸插图和漫画,做成剪报,逐一研究分析了张广玉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并结合原著中孙武空的性格特点,张广玉曾经谈过的一些设计思路,万来明的修改要求,对之前的三个原设计进行了细致的拆分和研究。在反复的尝试和修改中,不断强化孙武空的特质。时间工厂里的领导急切地盼望着第二天。小伙子的头发长了,没时间剪,眼睛布满血丝。终于,经过20多天的努力,一个全新的孙悟空诞生了。

这个孙武空保留了当时张广玉的很多设计元素,最有特点:青月牙眉配红桃脸,强调夸张的凸额;鼻梁和雷公的嘴塌了,眼睛的眼睛放大了,更卡通化了,智力和勇气的力量也带了上来。最终版去掉了褶皱,保留了漫画版的柔肢,加强了造型的曲线,方便孙武空舒展自己灵活多变的动作。这无疑会大大降低动画制作的难度。这个形象一看就是京剧脸谱的味道,很有辨识度。最终版本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万来明也很满意。他对这个角色的评价是“精力充沛,勇敢而充满活力”。孙武空的形象得到确认,成为后世创造孙悟空的典范,延续至今。

当时万来明特意请来了“南方美猴王”郑发祥为大家表演孙武空的四肢和动态。“孙武空是猴子。他不像普通人那样坐着站着...你将来画的孙悟空,就像我们在舞台上表演的一样,一定要有他的独特性,不然就和其他英雄没什么区别了。”郑发祥的几句话惊醒了大家。于是创作团队开始借鉴传统戏曲和京剧,在观摩中琢磨孙武空的表演特点,经常陪他们去动物园观察猴子的动作,画素描。每个人的工作台前都有一面镜子,可以随时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动作,辅助他们。严定贤说,“原画是一个挥笔的演员,通过画笔把角色演得又好又传神。”那时候还没有电脑。《大闹天宫》的孙武空之所以活灵活现,是因为原画师手中的“天才之笔”。

《大闹天宫》每秒至少有12张。闫定先回忆说,当时10分钟的动画通常需要7000到10000张原画,绘画工程之庞大,可想而知。那时候原画组整天都在加班,根本没有休息的概念。就这样,八位原画师一共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才完成了所有的镜头,一共画了十多万张。葫芦娃的导演胡锦卿曾赞道:“他在《大闹天宫》里画了孙武空,动作画得很好。每一个动作的力度、速度、弹性、变形都控制得很好,一看就知道是严定贤画的。”这也是严定贤被称为“孙悟空之父”的原因,因为他不仅塑造了孙武空的形象,还用演技赋予了孙武空真实而鲜活的灵魂。因为这个角色,严定贤一下子出名了,他成了动画大师。后来但凡有孙武空的戏,美国电影厂几乎都承包给他了,他还是人参果和金丝猴骗魔的导演。

画了一辈子孙悟空,严定贤对这个角色烂熟于心。记得2017年,上海美鹰厂60周年庆典,邀请我去严定先家做客,只见他拿起一支画笔,刷了几下。不一会儿,齐天大圣跃然纸上。2009年,由中国10个部委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动漫展览。大家都很重视,搞得很隆重。当时要确立展览的主要视觉风格,我就想,一定要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代表中国动画最高水平的形象。所以我向文化部强烈推荐了《大闹天宫》中孙武空的动画形象,得到了一致认可。于是,孙悟空成为展览的“形象代言人”之一,巨幅画像挂在中国美术馆正门东侧的柱子上,威风凛凛,引起了北京人民的强烈关注。不可否认,孙武空这种“大闹天宫”的形象,成功的背后有太多的前提条件,是现在无法重现的。《大闹天宫》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当时动画是按照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做的,每年都完成任务和定额。工作室需要做的只是做一个预算来完成任务。之后由中影购买,国家包销,不考虑商业回报。所以老厂长特卫的那句“探索国风之路”成了当时国内动画人的唯一目标,大家一心一意想做出不同于苏联、欧美的动画。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不计成本的投入到前期的研发和后期的反复修改推广中。

当时所有的艺人都是虚心的,欣喜的迎接“跨界合作”。严定贤曾经跟我说过,以前美国电影制片厂找大画师接设计的时候,会把它当成一件大事来做,从来不在乎工资多少。一些著名的艺术家,从齐白石、李可染到黄永玉、韩美林,他们在传统文化和美学上的非凡造诣,无疑让“中国派”动画在世界上占据了突出的地位。

作者:金城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1498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