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

中考氢氧化钠变质的考点分析,既是难点,也是易错点。氢氧化钠是我们研究酸、碱、盐最有代表性的物质。由于其特殊性,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中考化学的题型中。特别是氢氧化钠易

中考氢氧化钠变质的考点分析,既是难点,也是易错点。

氢氧化钠是我们研究酸、碱、盐最有代表性的物质。由于其特殊性,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中考化学的题型中。特别是氢氧化钠易变质的实验考察成为了这次考试的重点内容。

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插图

通过对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分析、思考和讨论,可以巩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并且根据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分析,可以选择相应的试剂进行鉴定,从而学会根据物质的质量来分离、去除杂质、鉴别物质。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可以检验出大家对探究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氢氧化钠变质的主要检测部位包括:变质原因、检验方法、检验程度、除杂获得纯净氢氧化钠。(这里,一定要记住氢氧化钠变质的两种状态:全部变质:Na2CO3,部分变质:Na2CO3,NaOH)

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插图(1)

首先,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它被敞开,与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原理:2NaOH+CO2 = Na2CO3+H2O

其次,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分别加入酸、碱、盐溶液,每一种都是一种方法)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假设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情况下进行拆解和探索。如果氢氧化钠变质,溶液中不仅有氢氧化钠,还有碳酸钠。如果没有变质,说明其成分中没有碳酸钠。也就是说,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明确了这个实验的目的后,只需要检查碳酸钠是否存在。

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插图(2)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经变质。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没有变质。

原理:碳酸钠+盐酸=氯化钠+H2O+二氧化碳

②在试管中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经变质。

原理:Na2CO3+Ca(OH)2 = CaCO3+2NaOH

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插图(3)

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或其他可溶性钙盐和钡盐溶液如硝酸钙)。)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经变质。

原理:碳酸钠+氯化钙=碳酸钙+氯化钠

三、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检验方法: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够的CaCl2溶液,会形成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说明溶液部分变质;如果溶液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变质。

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插图(4)

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我们要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可以分为完全变质和部分变质。如果是完全变质,那么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变成碳酸钠了。但是,在部分变质的情况下,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存在于溶液中。

原理:(1)变质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除去生成的碳酸钠,会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酚酞溶液【也可以加入MgCl2(白色沉淀)、CuCl2(蓝色沉淀)、FeCl3(红棕色沉淀)、FeCl2(白色沉淀)、NH4Cl(刺鼻气味)。如果溶液没有变红,说明没有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变质。

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插图(5)

Na2CO3+CaCl2 = CaCO3+2NaCl(注意:除去碳酸钠时,不能用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新的氢氧化钠,干扰氢氧化钠的测试。

原理:Na2CO3+Ca(OH)2 = CaCO3+2NaOH)

因此,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成分的可能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未变质时仅含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时同时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如果完全变质,氢氧化钠将不复存在,全部转化为碳酸钠。

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插图(6)

最后,如何从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去除碳酸钠。我们只需要专注于去除碳酸盐,尽量不要在溶液中混入太多其他离子。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然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再蒸发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原理:Na2CO3+Ca(OH)2 = CaCO3+2NaOH

(注意:①不能用盐酸或硫酸等酸性溶液,因为酸与碳酸钠反应时,也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或Na2SO4,会引入新的杂质。②氯化钙等盐溶液不能用,因为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NaCl,引入新的杂质。)

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插图(7)

如果要梳理氢氧化钠变质问题和探究实验,那么通过理论学习,只是掌握这部分的基础。接下来唐先生给大家准备了氢氧化钠,是变质的。实践题,我们会通过题型的练习,更牢固地认识这部分内容,掌握解题技巧。

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插图(8)

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插图(9)

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插图(10)

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插图(11)

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插图(12)

文末:在检查和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过程中,重点主要是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在这两个条件下,溶液中的物质组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次,要消除杂质,在选材上要尽可能去除不需要的离子和离子基团,不能再加入其他离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0624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